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半岛牟平—即墨断裂带晚中生代运动学转换历史 被引量:61
1
作者 张岳桥 李金良 +1 位作者 张田 袁嘉音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牟平—即墨断裂带不仅构成了苏鲁造山带与胶北地块(华北地块)的边界,也是中国东部巨型郯庐走滑断裂系(即郯城—庐江走滑断裂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野外断层滑动矢量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侵入岩和火山岩锆石U-Pb离子探针和Ar-Ar测... 牟平—即墨断裂带不仅构成了苏鲁造山带与胶北地块(华北地块)的边界,也是中国东部巨型郯庐走滑断裂系(即郯城—庐江走滑断裂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野外断层滑动矢量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侵入岩和火山岩锆石U-Pb离子探针和Ar-Ar测年分析,结合海域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研究了该断裂带平面展布形态和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牟平—即墨断裂带在晚侏罗世—白垩纪时期经历了挤压左旋平移—引张伸展—右旋走滑拉分等3个显著不同的运动学转变历史。晚侏罗世是重要的挤压作用时期,沿断裂带发生显著的左旋走滑活动,牟平—即墨断裂带东支桃村—东陡山断裂记录了约30km的左旋错移量。早白垩世时期,构造体制以引张伸展活动为主,引张应力方向为NW—SE至近W—E向,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深而狭长的断陷盆地;盆地中侵入岩和火山喷发岩锆石U-Pb离子探针和Ar-Ar测试,获得了一致的年龄在106~123Ma。晚白垩世—古新世时期,断裂带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右旋剪切拉分作用控制了胶县—莱阳伸展断陷盆地的发育,沿断裂带局部凹陷区控制了晚白垩世王氏群沉积。早、晚白垩世之间发生一期构造挤压事件,挤压方向NW—SE,导致断陷盆地构造反转和断裂带左旋走滑活动,但这期走滑位移量不大。牟平—即墨断裂带运动学历史和构造应力场演化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东部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并对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动力学背景提供了重要的构造地质学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平-即墨断裂带 断层运动学 构造应力场 走滑断裂作用 伸展断裂作用 晚中生代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北隆起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 被引量:55
2
作者 张田 张岳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10-1228,共19页
基于野外观察、断层滑动矢量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研究了胶北隆起区两条主要断裂带(招远-平度断裂带和牟平-即墨断裂带北段)的活动历史及古构造应力状态,结合火成岩^40Ar-^39Ar、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了该区晚... 基于野外观察、断层滑动矢量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研究了胶北隆起区两条主要断裂带(招远-平度断裂带和牟平-即墨断裂带北段)的活动历史及古构造应力状态,结合火成岩^40Ar-^39Ar、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确定了该区晚中生代主要构造-热事件和构造应力体制的转换时限。结果表明,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时期胶北隆起区经历了从地壳挤压为主到引张伸展为主的运动学转变历史。晚侏罗世构造幕式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和玲珑型花岗岩体侵位,岩浆活动年龄指示了两期构造-热事件:早期集中在160~150Ma,晚期在147-142Ma。胶北隆起区NNE向断裂带发生低角度逆冲和左旋走滑活动,挤压应力方向为NW-SE。早白垩世中晚期,伸展构造应力体制占据主导地位,引张应力方向为NW—SE至NWW—SEE。这期伸展作用不仅导致了胶莱断陷盆地的形成,同时诱发了I-A型花岗岩侵位(年龄集中在135~106Ma)和中酸性火山喷发。在早白垩世莱阳群下部地层中发现的玄武质火山岩夹层,进行了角闪石^40Ar-^39Ar和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伸展构造应力体制起始于130Ma。最后讨论了晚中生代从挤压到伸展构造应力体制转变的区域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北隆起区 招远-平度断裂带 牟平-即墨断裂带 断层运动学 晚中生代 构造应力体制 构造-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莱阳凹陷莱西断层断裂性质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波 吴智平 +1 位作者 刘华 李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21,共9页
为了明确胶莱盆地莱阳凹陷莱西断层的断裂性质及成因机制,利用莱阳凹陷重力资料及新采集处理二维地震资料,对莱西断层进行识别与描述,并对其几何学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莱西断层发育带状展布、花状构造、海豚效应等构造样式,并且断... 为了明确胶莱盆地莱阳凹陷莱西断层的断裂性质及成因机制,利用莱阳凹陷重力资料及新采集处理二维地震资料,对莱西断层进行识别与描述,并对其几何学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莱西断层发育带状展布、花状构造、海豚效应等构造样式,并且断层两侧地质体沿断层走向左行错开约4.4 km,是一条典型的左行走滑断层。晚白垩世末期—古新世时期,研究区构造应力场为NEE-SWW向挤压,牟平—即墨断裂带由晚白垩世早期的伸展作用转换成右行走滑,而莱西断层剪切方向与其相反,是牟平—即墨断裂带的共轭左行走滑断层。莱西断层并不控制白垩纪地层的沉积,因此不是莱阳凹陷的西部控凹断层,而是凹陷内部的一条分带断层,在其切割作用下莱阳凹陷被分成东西2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断层 走滑断层 牟平-即墨断裂带 莱西断层 莱阳凹陷 胶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