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山神庙咀遗址早更新世中-小型牛科动物化石新材料 被引量:2
1
作者 同号文 张贝 +1 位作者 陈曦 王晓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168,共35页
山神庙咀是泥河湾盆地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该遗址产出丰富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如下属种的中–小型牛科动物:翁氏转角羚羊(Spirocerus wongi),中国羚羊(Gazella sinensis),山东绵羊(Ovis shantungensis)和皮氏巨羊(Megalovis p... 山神庙咀是泥河湾盆地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该遗址产出丰富多样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如下属种的中–小型牛科动物:翁氏转角羚羊(Spirocerus wongi),中国羚羊(Gazella sinensis),山东绵羊(Ovis shantungensis)和皮氏巨羊(Megalovis piveteaui);中国羚羊是其中化石最丰富者。前两种化石主要以角心和头骨及下颌为主,此外,4个种都有掌骨和/或蹠骨发现。依据角心特征不难将有关类别鉴定到种一级,而对于牙齿及头后骨骼而言, 要想确切鉴定是有一定困难的。在头后骨骼中,掌、蹠骨最值得关注,它不仅对属种鉴定 有重要价值,而且对重建系统演化关系及解释古生态适应都是重要证据。修正了前人错误 鉴定的泥河湾牛科动物的掌、蹠骨。山神庙咀动物群中的牛科动物以羚羊和野牛为主,表 明泥河湾盆地在早更新世期间以草原环境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湾山神庙咀 早更新世 中-小型牛科动物 新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野生牛科动物
2
作者 方海涛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2期39-41,共3页
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地域及类型丰富的地貌致使各地水热条件和植被差异很大,形成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其中,哺乳类的牛科(洞角科)动物就有7种,包括栖居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原羚、塔里木鹅喉羚、普氏原羚;栖... 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地域及类型丰富的地貌致使各地水热条件和植被差异很大,形成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其中,哺乳类的牛科(洞角科)动物就有7种,包括栖居于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原羚、塔里木鹅喉羚、普氏原羚;栖息于阴山山脉的中华斑羚、贺兰山的岩羊及北山山系的北山羊和盘羊。内蒙古野生牛科动物曾经广泛分布,数量也相当丰富,但由于其肉可食,皮可利用,羚羊角、血、脂肪等可入药,曾是人们重要的狩猎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科动物 普氏原羚 鹅喉羚 蒙原羚 北山羊 内蒙古草原 盘羊 野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牛科反刍动物相关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宇 刘俊阳 +7 位作者 穆卿 卢泽宇 李蕴华 刘佳森 吴子贤 王浩源 孙一文 赵艳红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1,共9页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200 nt、自身不具有编码能力的真核生物转录本,主要通过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动植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lncRNA是一种在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200 nt、自身不具有编码能力的真核生物转录本,主要通过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的表达,在动植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lncRNA是一种在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疾病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调控分子。相较于医疗领域的研究,lncRNA在牛科反刍动物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调控牛科反刍动物相关经济性状的研究鲜见报道。近年来,高通量测序与微阵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lncRNA的鉴定提供了更为高效快速的方法。笔者对lncRNA的研究发现、特征分类、转录后水平调控作用机制以及其在牛科反刍动物的肌肉生长、毛囊发育和泌乳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牛科反刍动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牛科反刍动物 生长发育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Late Miocene‘ovibovin’bovids in Eurasia
4
作者 Muhammad ILYAS LI Qiang +1 位作者 SHI Qin-Qin NI Xi-Ju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2-290,共29页
During the Late Miocene,numerous medium to large-sized herbivores,that resemble the living Ovibos in skeletal morphology,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Holarctic realm and comprised eleven genera:Lantiantragus,Shaanxispira,... During the Late Miocene,numerous medium to large-sized herbivores,that resemble the living Ovibos in skeletal morphology,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Holarctic realm and comprised eleven genera:Lantiantragus,Shaanxispira,Tsaidamotherium,Criotherium,Mesembriacerus,Hezhengia,Urmiatherium,Parurmiatherium,Plesiaddax,Sinotragus,and Prosinotragus.These genera are primarily found in eastern Asia,in which nine genera are found in northern China,as well as in countries in eastern Europe and western Asia.They are distinguished by unique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a perpendicular braincase,specialized horn cores,and a robust basioccipital.Previous studies have often classified these‘ovibovin’bovids as part of the conventional subfamily/tribe Ovibovinae/Ovibovini,along with extant Ovibos.Nevertheles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do not support the monophyly of the subfamily/tribe Ovibovinae/Ovibovini,nor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likely between these Late Miocene‘ovibovin’bovids and extant Ovibos.Among the eleven genera of‘ovibovin’bovids,Plesiaddax,Hezhengia,and Urmiatherium are often considered to have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and conventionally form the tribe Urmiatheriini.However,previous phylogenetic analyses do not support the monophyly of Urmiatheriini.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the transmutation of the terms Ovibovidae/Ovibovinae/Ovibovini/Ovibovina,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 Miocene‘ovibovin’bovids in Eurasia,th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axa,and the previous phylogenetic analy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RASIA Late Miocene ‘ovibovin’bovids BOVIDA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雨田 孙军峰 郭安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6期67-69,共3页
牛流行热是一种牛的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在亚热带以及温和气候的非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生。牛流行热的流行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几个月,在冬季消失。本病可以分为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 牛流行热是一种牛的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在亚热带以及温和气候的非洲、亚洲以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生。牛流行热的流行发生在夏季和秋季的几个月,在冬季消失。本病可以分为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个阶段。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肌肉僵硬和胸骨倾斜。自然感染后的动物具有较强的免疫力。本病可以治疗和预防,疫苗有弱毒活苗、灭活苗和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 牛科动物 虫媒传播 肌肉僵硬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和政生物群的性质、年代和环境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7-74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中新世 哺乳动物 牛科动物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