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耿荣鑫 徐阳 +1 位作者 刘宝辉 陈谦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66-469,共4页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不同癌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但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TUG1既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方式调控转录因子,也可以通过竞争性内源RNA... 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不同癌症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机制,但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TUG1既可以通过表观遗传学方式调控转录因子,也可以通过竞争性内源RNA方式调控转录后基因的表达。TUG1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进行调控可能与肿瘤自我更新、细胞周期、细胞凋亡、染色质稳定、血肿瘤屏障及血管生成等有关。本文就TUG1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总结目前TUG1在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成果并预测其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上调基因1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牛磺酸上调基因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少江 阎吕军 +1 位作者 牛凯 李青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方法从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SW620和Lo Vo中筛选高表达TUG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将SW620和Lo V... 目的探讨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方法从结直肠癌细胞SW480、HCT-116、SW620和Lo Vo中筛选高表达TUG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将SW620和Lo Vo细胞分为siRNA-NC(转染siRNA-NC,阴性对照)和siRNA-TUG1组(转染siRNA-TUG1),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法观察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测算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2(Smad2)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筛选出高表达TUG1的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和Lo Vo。siRNA-TUG1组SW620和Lo Vo细胞中TUG1的表达水平较siRNA-NC组低(P均<0. 05)。与siRNA-NC组比较,siRNA-TUG1组SW620和Lo Vo细胞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均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 05),TGF-β、Smad2、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均<0. 05)。结论干扰TUG1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细胞增殖、侵袭、迁移,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实现上述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370-3p水平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刘伯欣 郝明辉 陈文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和微小核糖核酸370-3p(miR-370-3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2例为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和微小核糖核酸370-3p(miR-370-3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2例AMI患者为AMI组,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2例为对照组,RT-q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TUG1和miR-370-3p水平。所有AMI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根据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n=39)、非MACE组(n=8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中lncRNA TUG1和miR-370-3p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TUG1和miR-370-3p水平对A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中lncRNA TUG1水平降低,miR-370-3p水平升高(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TUG1和miR-370-3p水平呈负相关(r=-0.389,P<0.05)。与非MACE组相比,MACE组血清中lncRNA TUG1水平降低,miR-370-3p水平升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TUG1、miR-370-3p水平是影响AMI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P<0.05)。与lncRNA TUG1和miR-370-3p单独预测相比,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的AUC显著升高(Z分别为18.667、3.200,P均<0.05)。结论AMI患者血清lncRNA TUG1水平降低,miR-370-3p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AMI患者发生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核糖核酸370-3p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pDF患者血清lncRNATUG1、miR-34a与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4
作者 朱益 张小英 +1 位作者 周明明 杨湖广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水平变化,并探讨lncRNA TUG1、miR-34a水平与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蛋白(Wnt)/β...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水平变化,并探讨lncRNA TUG1、miR-34a水平与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HFpEF患者139例作为HFpEF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lncRNA TUG1、miR-34a及外周血Wnt、β-catenin,ELISA法检测心肌纤维化相关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ⅢCP)、透明质酸(HA),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重构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峰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HFpEF患者血清lncRNA TUG1与miR-34a水平的相关性及血清lncRNA TUG1、miR-34a水平与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FpEF组血清lncRNA TUG1、miR-34a水平及外周血Wnt、β-caten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HFpEF组LAD、LVEDD、LVMI、PⅠCP、PⅢCP、HA均高于对照组,E/A、LVEF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HFpEF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34a与LAD、LVEDD、LVMI、PⅠCP、PⅢCP、HA及外周血Wnt、β-catenin呈正相关,与E/A、LVEF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HFpEF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34a水平升高,血清lncRNA TUG1、miR-34a水平与心室重构、心肌纤维化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核糖核酸-34a 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TUG1表达变化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庆勇 王娜娜 +4 位作者 曹璋 何双 吴淑华 张骞 李红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8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织TUG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53表达,分析胃腺癌组...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108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织TUG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p53表达,分析胃腺癌组织TUG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p53表达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TUG1相对表达量为2. 36±1. 01、高表达90例,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0. 93±0. 54、18例(P均<0. 01)。TUG1相对表达量在胃腺癌低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浸润深度T3、T4者高于T1、T2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有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者,临床分期高者高于临床分期低者(P均<0. 05),但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有无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患者TUG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胃腺癌组织p53阳性表达率为6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9%(P <0. 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UG1高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 204,P <0. 05)。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关系,有可能成为胃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昕彦 于萌 +4 位作者 李湘 许静宜 林奕辰 刘晓丹 王璐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1期1323-1327,共5页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82例T2DM肾病患者为T2DM肾病组,80例T2DM无肾病患者为单纯T2DM组,...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82例T2DM肾病患者为T2DM肾病组,80例T2DM无肾病患者为单纯T2DM组,另纳入同期82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及血清LncRNA TUG1、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分析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miR-21表达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TUG1诊断T2DM肾病的价值。结果 单纯T2DM组、T2DM肾病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及HbA1c、SCr、FBG、蛋白尿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eGFR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T2DM肾病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及SCr、蛋白尿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eGFR水平低于单纯T2DM组(P<0.05)。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HbA1c、SCr、FBG、蛋白尿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HbA1c、SCr、FBG、蛋白尿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miR-21呈负相关(r=-0.587,P<0.05)。血清LncRNA TUG1诊断T2DM肾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71,截断值为0.63,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87.8%。结论 T2DM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水平较低,其与miR-21表达水平相关,并对T2DM肾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T2DM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2型糖尿病肾病 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ncRNA TUG1、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娜 赵和萌 +1 位作者 周进进 王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4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微小RNA-326(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BA患儿,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临床缓解期组63例,另选取同期5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TUG1)、微小RNA-326(miR-326)水平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BA患儿,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急性发作期组43例和临床缓解期组63例,另选取同期5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qPCR法检测血清lncRNATUG1、miR-326水平。通过Pearson/Spearman相关法分析BA患儿血清lncRNATUG1、miR-326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3、干扰素-γ(IFN-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lncRNATUG1水平依次升高,miR-326水平依次降低(F/H分别为114.285、80.363,P均<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A患儿血清lncRNATUG1水平与miR-326、IL-10、IFN-γ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5、-0.581、-0.667,P均<0.05),与FeNO和IL-4、IL-13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1、0.634、0.651,P均<0.05);miR-326水平与IL-10、IL-13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8、-0.602,P均<0.05),与FeNO、IL-4、IFN-γ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9、0.614、0.638,P均<0.05)。结论血清lncRNATUG1水平升高和miR-326水平降低与BA患儿气道炎症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炎症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326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LncRNA TUG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樊小宝 张蓬杰 +3 位作者 王晓明 吴冰 王晶 吴雅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982-984,共3页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T2DM组(65例);早期DN组(60例);另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6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T2DM组(65例);早期DN组(60例);另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6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LncRNA TUG1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液UAER水平。Pearson法分析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TUG1及尿液UAER对DN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DN的影响因素。结果:LncRNA TUG1在对照组、T2DM组及早期DN组血清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与HbA1c、TG、eGFR、Scr、BUN、UAER呈正相关(P<0.05)。血清LncRNA TUG1、尿液UAER水平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3、0.86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TUG1、UAER水平偏高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TUG1在DN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对DN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能作为潜在的诊断DN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尿白蛋白排泄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EZH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段学军 宋庆宏 郭俊龙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EZH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3例,取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T...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EZH2)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癌患者83例,取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TUG1、EZH2相对表达量。比较乳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lncRNA TUG1、EZH2表达,分析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表达与EZH2表达的关系,以及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EZH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EZH2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相对表达量与EZH2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相对表达量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乳腺癌组织EZH2相对表达量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TNM分期无关(P均>0.05)。以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EZH2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lncRNA TUG1高表达者46例与lncRNA TUG1低表达者37例、EZH2高表达者43例与EZH2低表达者40例。lncRNA TUG1、EZH2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均低于其相应低表达者(P均<0.05)。结论乳腺癌组织lncRNA TUG1、EZH2表达升高,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lncRNA TUG1、EZH2表达升高与乳腺癌恶性进展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TUG1调节miR-140-3p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小伟 杨柳青 +2 位作者 严红卫 史乖利 周永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767-771,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筛选最佳干预细胞。在胆管癌细胞QBC939中抑制LncRNA TUG1表达或同时抑制...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对胆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 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系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筛选最佳干预细胞。在胆管癌细胞QBC939中抑制LncRNA TUG1表达或同时抑制LncRNA TUG1与mi R-140-3p表达,分别检测QBC93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TUG1与mi R-140-3p的靶向关系。结果:LncRNA TUG1在胆管癌细胞表达水平升高,选择QBC93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抑制LncRNA TUG1表达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并显著降低PCNA、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LncRNA TUG1可靶向调控mi R-140-3p表达;抑制mi R-140-3p表达可逆转抑制LncRNA TUG1表达对QBC939细胞的作用。结论:LncRNA TUG1在胆管癌细胞上调表达,抑制LncRNA TUG1表达可靶向上调mi R-140-3p表达,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 微小RNA-140-3p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光明 冯乔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和9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Tug1的表达,分析血清中Tug1的表达...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ug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和9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中Tug1的表达,分析血清中Tug1的表达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ug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患者术后血清中Tug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ug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3)、淋巴结转移(P=0.019)、远处转移(P=0.017)和TNM分期(P=0.013)相关。血清中Tug1高表达的患者比低表达的患者有着更低的5年总体生存率(P<0.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中Tug1的表达水平(P<0.001)、淋巴结转移(P=0.041)、远处转移(P=0.031)和TNM分期(P=0.045)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Tug1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术前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和术后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牛磺酸上调基因1 结直肠肿瘤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刚刚 吴承骏 +3 位作者 卢利霞 郑英 王俊科 于晓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02-106,共5页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外基质的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性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HSCs)的激活是其发生的重要环节。非编码RNA(ncRNA)已成为细胞信号传导和相关人类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ncRNA,过去认为其不具备蛋白编码能力,近年认为其可通过编码小肽调控细胞增殖。lncRNA参与各种器官的纤维化,包括肝脏、心脏、肺和肾脏。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ncRNA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根据作用可分为三类。大部分lncRNA发挥肝纤维化促进作用,如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肝纤维化相关的lncRNA1、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因子1等;少部分lncRNA发挥抑制作用,如母系表达基因3、生长停滞特异转录因5等;极少数lncRNA具备促进和抑制肝纤维化发生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牛磺酸上调基因1 浆细胞瘤变型异位因子1 母系表达基因3 生长停滞特异转录因5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