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病毒性黏膜病的病因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8期125-125,共1页
牛病毒性黏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幼龄牛感染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病毒性黏膜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1流行特点牛病毒性黏膜病是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病毒性黏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幼龄牛感染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本文简要介绍了牛病毒性黏膜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1流行特点牛病毒性黏膜病是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各年龄的牛都易感染,而且感染率还很高,以幼龄牛最为高发。这是因为新生牛犊在吸吮母乳时,可以获取一定的母源抗体,抵抗力较强,可以安全度过犊牛时期。但母源抗体在半年后会逐渐下降直至消失。此时犊牛抵抗力下降而变得不易感,同时该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黏膜病 流行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着格吉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4期31-32,共2页
本文选取2024年1~2月某牛养殖场中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的16头病牛展开研究,基于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以常规西药方式治疗对照组,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联合组,对比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组病牛治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 本文选取2024年1~2月某牛养殖场中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的16头病牛展开研究,基于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以常规西药方式治疗对照组,中西药联合方式治疗联合组,对比疗效。结果显示联合组病牛治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牛养殖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掌握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的流行病学及诊疗方式,以促进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流行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
3
作者 倪长伟 《中国畜牧业》 2025年第18期105-106,共2页
随着我国养牛业不断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各种牛病受到普遍关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作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的牛类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对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引起各国和社会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养殖牛的健康生长,... 随着我国养牛业不断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各种牛病受到普遍关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作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的牛类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率和死亡率,对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引起各国和社会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养殖牛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多的学者围绕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预防和中西医治疗问题展开研究。运用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床症状的观察对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牛病毒性腹泻病防治水平。笔者主要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及中西医治疗等几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今后在养牛业中更好地诊断、预防和治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提供参考价值,促进牛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治疗 毒性腹泻黏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防控
4
作者 李雨珍 张锟 +3 位作者 常江 梁旭 徐霄妍 李永翰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8期39-40,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我国牛群中已普遍流行,主要引起消化道黏膜溃烂、腹泻及免疫抑制等症状,慢性感染易引发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对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病毒非致细胞病变型感染孕初期母牛可导致产出持续感染牛,成为...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我国牛群中已普遍流行,主要引起消化道黏膜溃烂、腹泻及免疫抑制等症状,慢性感染易引发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对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该病毒非致细胞病变型感染孕初期母牛可导致产出持续感染牛,成为主要传染源。该病防控需根据牛场情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持续感染牛的筛淘、疫苗免疫、实施净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筛查 治疗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5
作者 龙丽诗 《畜禽业》 2025年第3期61-63,67,共4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牛群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对畜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的整体调理与西医的精准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减少了药物副作用。通过...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牛群健康的病毒性传染病,对畜牧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中医的整体调理与西医的精准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两者的优势,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并减少了药物副作用。通过介绍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阐述了患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措施,同时给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以期促进牛群的健康生长,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临床症状 诊断 中西医治疗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及预防
6
作者 李莹 陈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5年第7期89-91,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重要传染病,对全球养牛业造成显著经济损失。该病的诊断目前依赖于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重要传染病,对全球养牛业造成显著经济损失。该病的诊断目前依赖于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环境管理、优化饲养管理、规范疫苗接种、推行自繁自养、增强防疫意识、加强疫情监测与上报以及落实生物安全措施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BVD-MD的传播,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讨BVD-MD的诊断技术和预防策略,为养殖业者和兽医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诊断技术 预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中4种病毒性病原多重TaqMan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7
作者 徐雪可 张乾义 +10 位作者 赵文娟 何高明 吴桐忠 王莉莉 黎雪勤 姜美奇 韩猛立 张星星 张倩 钟发钢 黄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05,共9页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这4种病原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以BPIV3和BRSV的P基因、IBRV的gI基因和BVDV的5'UT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这4种病原的方法,本研究分别以BPIV3和BRSV的P基因、IBRV的gI基因和BVDV的5'UTR基因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质粒标准品pUC57-BPIV3-P、pUC57-BRSV-P、pUC57-IBRV-gI和PVC57-BVDV-5'UTR,并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等体积比混合作为模板,采用方阵法对引物、探针和各反应条件等的优化,初步建立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4种病毒性病原的多重TaqMan 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多重qPCR仅能特异性检测BPIV3、BRSV、IBRV和BVDV,与引起BRDC其他病原的牛冠状病毒(BCoV)、牛支原体(M-bov)、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牛溶血性曼氏杆菌(Mh)均无交叉反应;对1:1:1:1混合的4种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均为10拷贝/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以本研究方法和国家标准检测法对149份临床样品平行检测BVDV,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0.85%,以本研究方法和已有专利中的多重qPCR方法对149份临床样品平行检测BPIV3、BRSV、IBRV,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总符合率分别为75.07%、100%和92.83%,临床样品中存在4种病原8种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致BRDC的4种病毒多重Taq Man qPCR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较好,可用于BPIV3、BRSV、IBRV和BVDV这4种常见牛病毒的鉴别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养殖场BRDC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毒3型 呼吸道合胞体 传染性鼻气管炎 毒性腹泻-黏膜 TaqMan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地区肉牛养殖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8
作者 纪艮峰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7期14-16,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为了解淮安地区不同养殖场不同阶段牛(犊牛、青年牛、后备牛及育肥牛)在不同季节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2023—2024年采集淮安地区不同阶段腹泻肉牛的粪便、肛拭子及血清等...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为了解淮安地区不同养殖场不同阶段牛(犊牛、青年牛、后备牛及育肥牛)在不同季节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2023—2024年采集淮安地区不同阶段腹泻肉牛的粪便、肛拭子及血清等不同类型的病料样本共计1127份,采用一步法RT-PCR试剂盒对采集病料组织样本(粪便、肛拭子及血清)进行BVDV检测。统计结果表明,采集的1127份不同阶段肉牛病料组织样本中BVDV总阳性率为15.5%,其中犊牛为25.6%、青年牛为7.3%、后备牛为19.2%、育肥牛为7.7%,犊牛和后备牛的BVDV阳性率最高。分析统计采集的病料组织样本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阳性率分别为17.0%、10.1%、10.3%、18.7%,其中春季和秋季阳性率高于夏季和秋季。本研究为该地养殖场不同阶段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毒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毒性腹泻 检测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门兴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6期27-2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黏膜出现病变。该类疾病对妊娠阶段和犊牛阶段的牛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母牛妊娠阶段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会不明原因的出现流产或产...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黏膜出现病变。该类疾病对妊娠阶段和犊牛阶段的牛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母牛妊娠阶段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会不明原因的出现流产或产下的胎儿畸形,犊牛表现出严重的腹泻,导致成活率显著下降,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再加上该类疾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并且存在隐性感染的现象,一旦发生很难净化处理,会导致该类疾病在养殖场中周期性的传播蔓延,所以就需要掌握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和诊断方法,并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方案,确保早发现早处理。本文探讨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与防治,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彩虹 漆晶晶 +1 位作者 李能琴 王吉成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7期79-84,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生产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养牛业、养羊业、养猪业等均可造成严重影响。易感动物包括犊牛、绵羊、山羊、猪和鹿等其他野生动物,患病动物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泻、黏膜糜烂、体质量下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生产养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养牛业、养羊业、养猪业等均可造成严重影响。易感动物包括犊牛、绵羊、山羊、猪和鹿等其他野生动物,患病动物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腹泻、黏膜糜烂、体质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等特征,同时造成动物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加大养殖场疾病防控难度,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在养牛业中,采取的防控方法是筛查并淘汰持续感染牛、群体进行疫苗免疫和持续进行疾病监测,达到降低牛群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病率,并逐步做到疾病净化,促进养牛业乃至养殖业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流行现状 临床症状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玉榕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畜禽经济和养殖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现代化的进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牛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的更高关注和防治要求。本文将介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诊断、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广大畜牧...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畜禽经济和养殖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着畜牧业现代化的进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牛病毒性腹泻等疾病的更高关注和防治要求。本文将介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诊断、防治措施,以期能够为广大畜牧业生产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谦 《畜禽业》 2024年第10期68-70,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牛类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感染后可...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的牛类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发热、腹泻、脱水、口腔黏膜糜烂、体质量下降等症状,对养牛业造成严重威胁。通过现场调查和文献综述总结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管理、病情监控与及时治疗等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BVD-MD的疫情传播和发生。因此,在养牛业中应重视这些防控措施的应用,以减少疾病对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症状表现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
13
作者 陈仕勇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28期94-95,共2页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牛养殖中较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性治疗药物,只能进行对症治疗。近年来发现,中医在治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方面有较好效果。该文阐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介绍了实验室... 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牛养殖中较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性治疗药物,只能进行对症治疗。近年来发现,中医在治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方面有较好效果。该文阐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介绍了实验室诊断方法,提出了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给养殖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流行 临床症状 实验室诊断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蔡元庆 雷程红 +4 位作者 包振中 卞赛赛 高窦 葛婷 祖阿丽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5-2343,共9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BVDV毒株的生物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疑似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的新鲜粪便174份,应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上培养,电镜观察,测定毒价,使用...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BVDV毒株的生物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疑似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的新鲜粪便174份,应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上培养,电镜观察,测定毒价,使用RT-PCR方法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对结果分析。【结果】该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扩增出一条286 bp目的片段,经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确定为BVDV-1型毒株。【结论】分离到一株BVDV-1型新疆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40 nm,毒株TCID5010-4.5/0.1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菅复春 王建领 +7 位作者 王炜 刘海花 付彤 邓立新 郝丽影 寇亚楠 张龙现 宁长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共4页
为探讨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对本省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5个肉牛养殖场的181份牛奶样品和395份血清样品进行BVD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牛奶106份,阳性率最高为93.3%,最低的为5.0%... 为探讨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对本省部分地区6个奶牛场、5个肉牛养殖场的181份牛奶样品和395份血清样品进行BVD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牛奶106份,阳性率最高为93.3%,最低的为5.0%,平均阳性率为58.6%。其中有5个规模化奶牛场牛奶样品阳性率均在75%以上。肉牛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124份,最高阳性率为74.12%,最低5.80%,平均阳性率31.39%。结果表明,该病在所调查地区中奶牛和肉牛均有感染,不同牛场间感染率差异较大,其中规模化奶牛的感染率较高。表明应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对该病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毒性腹泻-黏膜 流行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E2基因在卡介苗中的优化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范利 张云 +5 位作者 张梦 时坤 李建明 刘菲 李晶 杜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构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根据已知的BVDV Changehun184毒株E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抗原表位,设计6对引物,分别扩增了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6个片段,1—297 aa、1... 为构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根据已知的BVDV Changehun184毒株E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了可能存在的抗原表位,设计6对引物,分别扩增了包含预测抗原位点的6个片段,1—297 aa、1—345 aa、1—374 aa、45—297 aa、45—345 aa和45—374 aa,克隆至穿梭表达载体pMV361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证实已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构建了6个原核表达质粒。阳性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到卡介苗(BCG)感受态中,热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表明6个重组质粒在卡介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产物与理论推测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融合蛋白能被牛抗BVDV的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相应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BVDV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E2基因 卡介苗 优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E2基因重组卡介苗初步免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健明 杨宇航 +5 位作者 王慧慧 曾范利 时坤 张妍 刘菲 杜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评价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E2基因重组卡介苗(rBCG)的初步免疫效果,本研究分别将rBCG-pMV261-E2和rBCG-pMV361-E2免疫实验用大耳白兔,通过间接ELISA方法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检测兔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为评价表达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E2基因重组卡介苗(rBCG)的初步免疫效果,本研究分别将rBCG-pMV261-E2和rBCG-pMV361-E2免疫实验用大耳白兔,通过间接ELISA方法和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分别检测兔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在体液免疫方面,两组rBCG均从第7 d开始产生BVDV抗体,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在42 d达到峰值,并且rBCG-pMV361-E2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始终高于rBCG-pMV261-E2;而rBCG血清中的抗结核菌抗体水平与正常BCG无显著差异,与BVDV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则差异显著;在细胞免疫方面,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两组rBCG与BVDV灭活苗相同,免疫实验兔后淋巴细胞对特异性刺激均有明显的增殖。表明两组rBCG免疫实验兔后均使其产生了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制BVDV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E2基因 重组卡介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勇生 贺奋义 +3 位作者 赵秋霞 贺泂杰 韩庆彦 郭慧琳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在3个市8个养殖场1个屠宰场及部分散养户采集牛血清220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结果]检出阳性血清124份,阳性率为56.36%。[结论]...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流行情况。[方法]随机在3个市8个养殖场1个屠宰场及部分散养户采集牛血清220份,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体。[结果]检出阳性血清124份,阳性率为56.36%。[结论]说明我省养牛场普遍存在该病,且污染面大,损失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抗体 检测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程红 郭芙莉 +5 位作者 魏蕾 舒展 吕春华 黄杨波 吴智年 姚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19,共2页
采用竞争ELISA法,对188头牛血清进行了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70头牛抗体呈阳性,阳性率为90.4%,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调查该县不仅存在且感染率较高,对该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继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诊断与处置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如意 毕友坤 +3 位作者 王斌 叶超 张娜 杨增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6,共3页
2018年5月份西北部甘肃省某肉牛场发生疫情,短时间内有20余头牛发病,其中有11头发生猝死。病发前1个多月,该肉牛场先后从甲、乙两地购回2批共20余头7~10月龄的小牛,2批牛间隔半月时间。2018年5月初,先是从乙地购回的牛发病,后波及甲地... 2018年5月份西北部甘肃省某肉牛场发生疫情,短时间内有20余头牛发病,其中有11头发生猝死。病发前1个多月,该肉牛场先后从甲、乙两地购回2批共20余头7~10月龄的小牛,2批牛间隔半月时间。2018年5月初,先是从乙地购回的牛发病,后波及甲地牛和本场牛,前后不到1个月时间,牛陆续发病达27头,死亡11头,病死率达40%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怀疑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为确诊疫情,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等,最终确诊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继发产气荚膜梭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毒性腹泻 实验室诊断 毒性腹泻/黏膜 临床症状 BV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