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海北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5′-UTR遗传进化分析
1
作者 林伟山 马豆豆 +6 位作者 雷萌桐 魏斌 李国才 王光华 王戈平 简莹娜 李秀萍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情况及遗传学分子特征。【方法】对采集自青海海北地区的148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BVDV 5′-UT...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的流行情况及遗传学分子特征。【方法】对采集自青海海北地区的148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BVDV 5′-UTR保守区域,建立特异性检测牦牛BVD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以该方法对青海海北地区牦牛养殖场BVDV感染情况进行检测。选取4份BVDV阳性样品,对BVDV 5′-UTR区域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与NCBI中不同亚型BVDV以及同属病毒毒株进行相似性比对,并基于BVDV 5′-UTR区域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基于BVDV 5′-UTR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7,标准品浓度为2.69×10^(2)~2.69×10^(9)拷贝/μ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检出限为2.69×10^(2)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变异系数均<1.7%,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采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青海省海北地区门源县、祁连县、海晏县和湟源县的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VDV阳性率分别为45.00%、36.00%、30.77%和29.00%。BVDV 5′-UT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4株牦牛源BVDV与伊朗、美国的BVDV-1a亚型毒株聚集在同一个独立分支,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6.6%~99.7%。【结论】本研究明确了BVDV-1a型是导致青海省海北地区牦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为该地区牦牛养殖场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了当地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该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BVDV) 流行 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康健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牛病性毒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在日常养殖期间,若牛患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不仅会妨碍其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该文旨在深入分析牛病毒性腹泻的特征,... 牛病性毒腹泻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牛的传染病。在日常养殖期间,若牛患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不仅会妨碍其健康成长,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对牛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控制和预防至关重要。该文旨在深入分析牛病毒性腹泻的特征,并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其在牛场中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成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断及治疗方法
3
作者 冯忠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55-56,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牛黏膜病毒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也将其称为牛黏膜病。本文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以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产生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干预以及处理提... 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牛黏膜病毒诱发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也将其称为牛黏膜病。本文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诊断方式以及治疗手段,以期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产生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干预以及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机理 诊断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NS4B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吴树康 梁滋旺 +3 位作者 姜伟 金彩虹 陈岩 郭明佳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高度致死性病原,根据生物型不同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CP)及非致细胞病变型(NCP)2种。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2种生物型BVDV毒株NS4B蛋白的差异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是一种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高度致死性病原,根据生物型不同可分为致细胞病变型(CP)及非致细胞病变型(NCP)2种。本研究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2种生物型BVDV毒株NS4B蛋白的差异及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2种生物型BVDV的NS4B蛋白均属于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的不稳定性疏水蛋白,其N端具有较高变异性;亚细胞定位预测发现,NS4B蛋白不含有线粒体导肽(mTP)或分泌通道信号肽(SP),且定位在内质网和线粒体中的概率最高;高级结构预测发现,2种生物型NS4B蛋白的二级与三级结构相似,均以α-螺旋为主;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发现,NCP型BVDV含有8个B细胞抗原表位肽段,CP型含有9个;蛋白翻译后修饰预测发现,NCP型BVDV具有1个特异性N-糖基化修饰位点,NCP型BVDV具有36个潜在的磷酸化修饰位点,而CP型具有35个。结果表明:2种生物型BVDV NS4B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及蛋白质结构相似性较高,但亚细胞定位情况和蛋白翻译后修饰有所不同,推测N端氨基酸序列的高突变性及蛋白翻译后修饰的不同可能会影响不同生物型BVDV与发病动物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NS4B蛋白 生物信息学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5
作者 邓朴良 覃翠远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5期155-157,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畜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牛养殖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牛养殖业中,牛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疾病预防效果直接决定着养殖户最终的经济效益。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对畜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牛养殖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在牛养殖业中,牛疾病防治至关重要,疾病预防效果直接决定着养殖户最终的经济效益。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类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蔓延迅速等特点。如何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病是养殖户需要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该文主要分析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和流行特点,探讨了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针对该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门兴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6期27-2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黏膜出现病变。该类疾病对妊娠阶段和犊牛阶段的牛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母牛妊娠阶段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会不明原因的出现流产或产...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黏膜出现病变。该类疾病对妊娠阶段和犊牛阶段的牛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母牛妊娠阶段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会不明原因的出现流产或产下的胎儿畸形,犊牛表现出严重的腹泻,导致成活率显著下降,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再加上该类疾病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并且存在隐性感染的现象,一旦发生很难净化处理,会导致该类疾病在养殖场中周期性的传播蔓延,所以就需要掌握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和诊断方法,并构建综合性的防治方案,确保早发现早处理。本文探讨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诊断与防治,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黏膜 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防控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德干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69-71,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的病原体是一种BVDV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该病毒可以引起牛只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导致牛只出现繁殖... 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一种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的病原体是一种BVDV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该病毒可以引起牛只的急性和慢性感染,导致牛只出现繁殖障碍、免疫功能抑制和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BVD-MD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生长发育迟缓 防控技术 黏膜 繁殖障碍 免疫功能抑制 BVDV 接触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性黏膜病防控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戴卫章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8期71-73,共3页
近年来,由于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饲养者都开始饲养牲畜。然而,牲畜疾病却日益频繁,特别是腹泻。这种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播能力,而且致死率很高。初期,受影响的牛只症状往往比较轻微,但是随着疾病发展,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而腹... 近年来,由于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饲养者都开始饲养牲畜。然而,牲畜疾病却日益频繁,特别是腹泻。这种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播能力,而且致死率很高。初期,受影响的牛只症状往往比较轻微,但是随着疾病发展,会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而腹泻也是其常见的诊断方式。此外,若母牛也受到了疾病侵袭,会导致胎儿异常。疾病起源非常复杂,若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和预防,其蔓延会对畜牧业造成严峻的挑战。由此可见,牛病毒性腹泻病严重损害了畜牧生产,阻碍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畜牧生产 黏膜 防控措施 饲养牲畜 胎儿异常 畜牧业 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措施探讨
10
作者 潘青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本研究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传播途径多样。本文提出了加强饲... 本研究针对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研究表明,鸡新城疫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传播途径多样。本文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实践证明,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鸡新城疫病毒性腹泻的传播,保障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养鸡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新城疫病毒 毒性腹泻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廊坊市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感染状况检测及牛冠状病毒演化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思远 付新成 +10 位作者 袁雪松 毛立 蔡旭航 孙心如 黄金 谢玲玲 王府 周华 张琪 李基棕 李彬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9,共11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 牛病毒性腹泻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BVDV、BoAstV、BCoV、MRV、BKoV、BoNeV、BNoV、BRV、BToV被认为是引起牛群腹泻的病原,不仅如此,BVDV、BCoV和BToV除了能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呼吸道症状,BVDV不仅能引起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还会导致母牛生殖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对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牛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原流行情况,本次试验通过PCR检测方法对我国河北地区323份腹泻牛粪样品进行常见9种病毒性牛腹泻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BVDV阳性检出率1.85%(6/323)、BCoV阳性检出率14.24%(46/323)、BRV阳性检出率57.89%(187/323)、BoAstV阳性检出率0.31%(1/323)、BoNeV阳性检出率10.84%(35/323)、BNoV阳性检出率4.33%(14/323)、MRV阳性检出率2.48%(8/323)、BToV阳性检出率4.64%(15/323)、BKoV阳性检出率11.76%(38/323)。混合感染共有76份,占比23.53%(76/323)。HBLF2302株的全基因序列、S、HE、N、M和E基因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HBLF2302与BCoV/NMG1/2022基因同源性最高,为GIIb亚型。基于氨基酸序列比对和HBLF2302的S蛋白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在S蛋白中157号位突变为157T,854号位点突变为854I。318V为独特突变,改变了与侧链残基的作用力,与631C形成氢键连接。并发现中国株区别于其它地区的GⅡb亚型,位于ORF1a区域有三个独特位点。本研究丰富了牛腹泻病原的流行病学数据,为牛腹泻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 冠状病毒 流行学调查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1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峻铭 董雅琴 +7 位作者 崔进 沙洲 顾丛丛 郑辉 魏荣 孙福亮 张锋 张志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85-4499,共15页
【目的】了解并掌握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为BVD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养牛场疑似BVDV感染样品制备组织上清液,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 【目的】了解并掌握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情况,为BVDV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集养牛场疑似BVDV感染样品制备组织上清液,利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鉴定,接种MDB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电镜观察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对分离毒株全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克隆和测序,并采用Lasergene等软件分别对全基因组序列、N^(pro)和E2基因进行比对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病料样品BVDV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得到大小约504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IFA结果显示特异性绿色荧光;电镜下可见直径约50 nm的病毒粒子,表明分离到1株非致细胞病变型BVDV毒株,命名为SDNF9株。分离株基因组全长为12232 nt,与BVDV参考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为79.1%~93.8%,其中,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和澳大利亚毒株Bega-like的相似性最高,为93.8%;N^(pro)和E2蛋白氨基酸存在多个位点变异;SDNF9分离毒株与BVDV2型毒株和BVDV3型毒株处于遗传演化的不同分支,而与BVDV 1型毒株处于同一分支,属于BVDV 1c基因型。【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株BVDV 1c流行毒株,并进行基因组和遗传演化分析,与中国分离毒株22AH-1亲缘关系最近,为山东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和疫苗研制提供数据和材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BVDV)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规模化肉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离与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琴 陈红强 +3 位作者 张怡淼 马颖超 胡建军 张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 新疆许多规模化牛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感染,且因病毒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给该病的防控、疫苗选择、净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开展新疆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基因分型鉴定,对BVDV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采集BVDV胶体金抗原检测卡确定为阳性的犊牛抗凝血样品并分离淋巴细胞,在MDBK单层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盲传5代,提取培养物RNA,以BVDV5′-UTR、N^_(pro)特异性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获得BL分离株1株,属于BVDV-1m亚型,研究结果丰富了新疆南疆地区规模牛场BVDV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型鉴定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诱导铁死亡对其复制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张梓璇 张颖 +4 位作者 李志军 杨婧玲 蒋子豪 黄华敏 齐雪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16-5724,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对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qPCR和电镜技术等技术检测BVDV感染MDBK细胞铁死亡发生与病... 本研究旨在探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对牛肾细胞(Madin-Darby Bovine Kidney cells,MDBK)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Western blot、qPCR和电镜技术等技术检测BVDV感染MDBK细胞铁死亡发生与病毒复制水平,另外,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1研究铁死亡对病毒复制和细胞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VDV(MOI=5)感染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细胞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感染细胞内Fe^(2+)和脂质过氧化水平较正常细胞显著升高(P<0.05),透射电镜检测可见线粒体表面积变小、嵴减少以及膜密度增加等铁死亡发生特征;将铁死亡抑制剂Fer-1预处理MDBK细胞后,可显著抑制BVDV感染病毒复制水平(P<0.05);此外,BVDV感染诱导铁死亡对MDBK细胞中IL-1β、IL-18以及IFN-β等炎性因子呈正调控效应。以上结果提示,BVDV感染可引起宿主细胞铁死亡,且铁死亡发生可显著促进病毒复制水平以及宿主细胞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BVDV) 铁死亡 病毒复制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遗传多样性与防控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志 孟茹 +4 位作者 付永 韩元 尚佑军 高闪电 殷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牛的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BVDV可分为BVDV-1、BVDV-2和BVDV-3基因型和众多的基因亚型,宿主范围比较广泛,...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引起牛的一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BVDV可分为BVDV-1、BVDV-2和BVDV-3基因型和众多的基因亚型,宿主范围比较广泛,而且可形成持续感染,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给防控带来困难。虽然在北欧一些国家利用监测淘汰实现了BVD净化,但在BVD流行率较高的地区,免疫控制策略现实可行。目前我国各地均有BVD报道,基于BVDV-1毒株的灭活疫苗已用于该病的防控,但用于预防多病原引起牛腹泻或牛呼吸道综合征的联合疫苗匮乏,多联多价疫苗的创制将有助于我国BVD防控和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基因型与生物型 免疫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凉地区肉牛腹泻源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相雄 丁姝元 +2 位作者 常亮 李敏 蒙琦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18-20,共3页
为分离与鉴定平凉地区肉牛腹泻源病毒,采集5份甘肃省平凉地区某大型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内疑似感染BVDV的肉牛粪便作为研究病料,经MDBK细胞接种分离病毒、病毒含量测定、琼脂扩散试验、RT-PCR、动物回归试验对病毒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可见... 为分离与鉴定平凉地区肉牛腹泻源病毒,采集5份甘肃省平凉地区某大型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内疑似感染BVDV的肉牛粪便作为研究病料,经MDBK细胞接种分离病毒、病毒含量测定、琼脂扩散试验、RT-PCR、动物回归试验对病毒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可见,共分离获得2株BVDV,TCID_(50)值分别为10^(-5.88)/0.1 mL、10^(-5.61)/0.1 mL;这2株病毒经RT-PCR可特异性扩增出1条大小为804 bp的目标电泳条带,与BVDV Oregon C24标准阳性血清的琼脂扩散试验能够产生明显的沉淀线,且与BVDV标准抗原形成的沉淀线相连;接种分离获得的2株病毒至动物体内,可表现出典型的BCVD临床症状。该研究成功从平凉地区肉牛养殖场内分离鉴定出2株BVDV毒株,且毒株的致病性较强,与标准毒株的抗原性相同,可导致肉牛产生典型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 毒性腹泻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E2蛋白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7
作者 张宜宸 孙明军 +7 位作者 邓昌顺 丁家波 徐宝梁 陈磊 全春兰 赵康 范学政 秦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9-5469,共11页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蛋白,以此为包被蛋白建立一种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以解决中国BVDV抗体检测技术不足的问题。【方法】将BVDV E 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TT5,转染2... 【目的】通过真核系统表达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E2蛋白,以此为包被蛋白建立一种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以解决中国BVDV抗体检测技术不足的问题。【方法】将BVDV E 2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TT5,转染293F细胞,待50%细胞死亡后进行超声破碎,并使用Ni离子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重组E2(rE2)蛋白;以r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建立检测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评价,并与中和试验进行比对。用所建方法对不同省份的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采用293F细胞表达了rE2蛋白,经亲和层析方法纯化,rE2蛋白的纯度为99%,浓度为1.74 mg/mL;通过对各个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商品化试剂盒的灵敏度一致,均可检出抗体效价临界血清(VN=1);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副流感病毒-3(BPIV-3)、牛呼吸道合胞病毒(BRSV)和牛疱疹病毒-1(BHV-1)抗体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证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97.5%。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出364份阳性血清和64份阴性血清。【结论】基于真核表达的rE2蛋白所建立的BVD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BVDV抗体检测,本研究结果为中国牛病毒性腹泻防控工作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BVDV) E2蛋白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陕西分离株的鉴定及E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8
作者 王凯茸 丁雨欣 +4 位作者 于皓同 马永杰 张淑霞 张琪 许信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9,共6页
为分析陕西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子变异情况,采集陕西省某牛场腹泻患牛粪便样品,经处理后接种至MDBK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BVDV进行E2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RT-PCR鉴定后接毒,第4天出现明显的... 为分析陕西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分子变异情况,采集陕西省某牛场腹泻患牛粪便样品,经处理后接种至MDBK细胞后,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BVDV进行E2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过RT-PCR鉴定后接毒,第4天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收获的病毒成功扩增出BVDV E2基因,证明分离的病毒为BVDV。对该病毒的E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所得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BVD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4.5%~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2.1%~100%。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并进行了E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陕西地区BVDV的流行病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为BVDV的区域流行及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为新疫苗的研发提供地方种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分离鉴定 E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亓爱杰 王丽静 +3 位作者 仉弦 王春霞 刘东莲 张欣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对养牛业具有重大经济影响,而快速准确检测对于早期发现牛BVDV感染以便迅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常见的BVDV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对养牛业具有重大经济影响,而快速准确检测对于早期发现牛BVDV感染以便迅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常见的BVDV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等。本文分别从病原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对多种BVDV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每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应用多种检测技术的建议,以期为建立更加快速、实用和准确的BVDV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检测方法 原学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p20的原核表达
20
作者 王婉怡 李娅婕 +1 位作者 王桂花 韩晓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2,共5页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牛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全球性牛传染病。为了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BVDV非结构蛋白p20,并分离纯化蛋白进行晶体学研究。首先对BVDV-1 p20蛋白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合...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中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牛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全球性牛传染病。为了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BVDV非结构蛋白p20,并分离纯化蛋白进行晶体学研究。首先对BVDV-1 p20蛋白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后克隆到pET30表达载体上。测序鉴定成功的pET30-p20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菌株BL21(DE3),IPTG诱导获得的p20蛋白经过Ni柱、分子筛纯化。最终,经过多重缓冲溶液的筛选,p20蛋白可以稳定存在于含有5 mmol/Lβ-巯基乙醇、5%甘油、150 mmol/L氯化钠(pH8.0)的Tris-HCl缓冲液中。高纯度均一性的p20蛋白获得,为后续p20晶体学研究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提供原核表达纯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病毒 原核表达系统 分子筛 p20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