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兔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荚膜血清分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季权安 徐翔飞 +3 位作者 鲍国连 黄叶娥 崔雪梅 刘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46,共6页
为探明浙江省规模兔场主要传染病流行现状,明确其致病菌及血清型,开展了家兔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调研发现,不少兔场存在以打喷嚏和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而对浙江省家兔主产区发... 为探明浙江省规模兔场主要传染病流行现状,明确其致病菌及血清型,开展了家兔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分离鉴定。调研发现,不少兔场存在以打喷嚏和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道传染病,进而对浙江省家兔主产区发病严重兔场进行采样,从嵊州、宁波三家患病兔鼻腔中分离到两株病原菌,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荚膜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根据分离菌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特征、特异性PCR以及荚膜血清分型PCR鉴定结果,确定两株致病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命名为ZJNB0321和ZJSZ0322。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两分离株属于同一分支,且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分支,并拥有独立的分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株药敏特性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为兔场合理用药及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荚膜A型、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进化分析
2
作者 王梓 石金川 +4 位作者 王永强 孙淼 孟令浩 耿超 刘锴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2-290,共9页
【目的】对乌拉盖管理区分离的牛源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对不同血清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进化分析。【方法】对肉牛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16S rRNA鉴定、荚膜血清型分型、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实验;对不同血清型巴氏... 【目的】对乌拉盖管理区分离的牛源巴氏杆菌进行荚膜血清分型,对不同血清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进化分析。【方法】对肉牛肺脏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16S rRNA鉴定、荚膜血清型分型、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实验;对不同血清型巴氏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组进化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得到两株牛源巴氏杆菌,命名为Pm-YQ与Pm-SM,其中Pm-YQ为荚膜血清A型,Pm-SM为荚膜血清D型;两株分离菌均具有较强毒力,但耐药性较弱。分离菌全基因组长度分别为2274102 bp与2244957 bp,分别编码2070与2007个基因。菌株Pm-YQ为ST 179型,菌株Pm-SM为ST 1型。通过构建全基因组进化树分析,Pm-YQ与德国、丹麦、美国在GenBank中登录的3株巴氏杆菌亲缘关系较近;Pm-SM株与国内重庆所分离的一株荚膜F型巴氏杆菌在同一进化分支。【结论】完成了两株不同血清型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测序,Pm-YQ菌株与德国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Pm-SM菌株与目前登录的牛源巴氏杆菌亲缘关系均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7
3
作者 马文戈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750,754,共5页
从采集于黑龙江、天津的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命名为Pm-HLJ和Pm-TJ。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kmt1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hyaD-hyaC... 从采集于黑龙江、天津的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别命名为Pm-HLJ和Pm-TJ。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基因kmt1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hyaD-hyaC、bcbD、dcbF、ecbJ和fcbD,合成引物,通过多重PCR扩增2株菌的种特异性基因和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选取Pm-HLJ的目标PCR产物进行克隆、序列测定、Blast搜索同源序列并且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m-HLJ的kmt1基因片段全长460bp,与GenBank中各血清型kmt1基因同源性均在96.6%以上;荚膜血清型A菌株特异性基因同源性为99.9%;而与其他荚膜血清型B、D、E、F的型特异性基因的同源性均低于50%。由此确认,分离的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这是我国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首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a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羽 董文龙 +4 位作者 王巍 张喜庆 田佳琪 马红霞 高云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了确定12株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12株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altocida,Pm)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和6种毒力基因(tbp A、hgb A、hgb B、ptf A、pfh A、tox A)的检测,并对其序列... 为了确定12株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12株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altocida,Pm)进行荚膜血清型鉴定和6种毒力基因(tbp A、hgb A、hgb B、ptf A、pfh A、tox A)的检测,并对其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荚膜血清A型;100%的荚膜血清A型Pm携带hgb A毒力基因和pfh A毒力基因;41.67%的荚膜血清A型Pm携带nan H毒力基因;58.33%的荚膜血清A型Pm携带ptf A毒力基因;而对于tbp A与tox A两种毒力基因在12株牛源荚膜血清A型Pm中均未检测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种特异性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阚威 王谢忠 +6 位作者 李兆才 蔡金山 王文勇 马艳萍 韩蓉 周继章 王云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18-22,共5页
从病死牛组织中分离到4株致病菌,编号分别为P1、P2、P3、P4。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RNA和种特异性kmt1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基因A(capA)、B(capB)、D(ca... 从病死牛组织中分离到4株致病菌,编号分别为P1、P2、P3、P4。经菌落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和小鼠毒力试验,初步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多杀性巴氏杆菌16S rRNA和种特异性kmt1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基因A(capA)、B(capB)、D(capD)、E(capE)和F(capF)合成引物,利用多重PCR扩增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基因,对PCR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P1~P4都扩增出了16S rRNA、kmt1和荚膜血清型A型基因的特异性目的条带;P1~P4的16S rRNA、kmt1、A型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应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9.0%);P2、P3、P4间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较高(>99.0%),而P1与其它3株(P2~P4)同源性较低,P1~P4间的kmt1基因、荚膜血清型A型的同源性较高(>99.0%)。说明本次分的4株病原菌P1~P4均为荚膜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16S RRNA kmt1 a型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荚膜血清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方超 李润成 +5 位作者 魏榕 王锐 胡玉立 黎满香 张磊 余兴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0-214,共5页
为调查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在湖南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湖南大型屠宰场采集猪肺脏222份和猪扁桃体180份临床样品,采用血琼脂培养和PCR方法进行P.multocida的分离鉴定,得到4株F型P.multocida。对分... 为调查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在湖南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本实验室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湖南大型屠宰场采集猪肺脏222份和猪扁桃体180份临床样品,采用血琼脂培养和PCR方法进行P.multocida的分离鉴定,得到4株F型P.multocida。对分离的4株F型P.multocida进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小鼠的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4株菌均含有ptf A、pfhA、fim A、sodA、sodC、ompA、ompH、oma87、plpB、exbB、exbD、tonB、hgbB、Fur、nan H、hsf-1和hsf-2毒力基因,但tadD、toxA、hgbA、nanB、pm HAS、tbpA毒力基因均为阴性;4株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小鼠的剂量分别为4 cfu/只、5 cfu/只、11 cfu/只和17 cfu/只时可导致小鼠在60 h内全部死亡,表明这4株菌对小鼠有强致病力。病理切片显示,感染小鼠有明显的肺泡充血、脾淋巴细胞凋亡、肾小管和肾小球萎缩等病理变化。本实验首次在湖南地区分离到猪源荚膜血清F型P.multocida,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国内P.multocida的流行情况和生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控补充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F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候选株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玲 柳旭伟 +3 位作者 剡文亮 张锐 韩小丽 剡根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71-478,共8页
为了筛选生长快、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副反应小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灭活疫苗菌株,本试验选取6株来自不同地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测定了培养基生长曲线、小鼠毒力、... 为了筛选生长快、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副反应小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灭活疫苗菌株,本试验选取6株来自不同地区致犊牛肺炎死亡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测定了培养基生长曲线、小鼠毒力、菌体脂多糖(LPS)含量及各菌株灭活菌苗免疫小鼠和家兔后的抗体效价,并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Pm2、Pm3、Pm5生长速度较快、毒力较强、LPS含量较多,均含有与毒力和免疫相关的ptfA和fimA基因;免疫小鼠及家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在二免后14d血清抗体达1∶64~1∶128,强毒攻毒后全部存活,而PBS对照组全部死亡。本试验结果表明,Pm2、Pm3、Pm5均可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菌苗的候选菌株,其中Pm3作为首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a 灭活菌苗 免疫保护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文戈 姜志刚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0-364,共5页
本研究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特异性基因kmt1,进化保守基因16S rRNA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A、B、D、E和F型对应的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bcbD、dcbF、ecbJ和fcbD,设计特异性PCR扩增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相应基因和进行序列测定,并... 本研究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特异性基因kmt1,进化保守基因16S rRNA基因,以及荚膜血清型A、B、D、E和F型对应的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bcbD、dcbF、ecbJ和fcbD,设计特异性PCR扩增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相应基因和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不同地区的分离菌株均含有Pm种特异性基因kmt1、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和16S rRNA基因。不同地区的分离株,kmt1基因的同源性为100%;A型荚膜生物合成基因hayD-hayC同源性大于99.9%;与国外牛源分离株的hayD-hayC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8%;不同地区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为100%,而与英国牛源分离株Pm338的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93%。这些结果表明,在我国6个省市流行的牛出血性败血症由同一来源的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与英国牛源A型分离株Pm338具有共同的进化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株 血清a 16S RRNA kmt1基因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E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牛思博 姜志刚 +1 位作者 德艳艳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为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E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从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HLJ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小为1 011 bp的脂蛋白E编码基因(PlpE),经序列测定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PlpE序列一致性为95.83%。将P... 为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脂蛋白E的免疫保护性,本研究从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HLJ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大小为1 011 bp的脂蛋白E编码基因(PlpE),经序列测定显示,其氨基酸序列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PlpE序列一致性为95.83%。将PM-HLJ的PlpE基因克隆于表达质粒pET-30a(+)并诱导表达,将表达的重组脂蛋白E纯化后经腹腔免疫小鼠,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产生了针对重组脂蛋白E的IgG抗体,免疫保护试验显示,当小鼠免疫剂量为20μg、30μg、40μg和60μg时,保护率分别达到20%、40%、80%和100%。结果表明,牛源荚膜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重组脂蛋白E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重组脂蛋白E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荚膜血清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羽 董文龙 +4 位作者 王巍 张喜庆 田佳琪 马红霞 高云航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3,36,I0003,共5页
本研究对从病死猪肺脏分离出的1株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对该分离菌株进行菌种及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较少见的荚膜血清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 本研究对从病死猪肺脏分离出的1株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对该分离菌株进行菌种及荚膜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较少见的荚膜血清F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且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为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为中 王芳 +6 位作者 胡波 范志宇 魏后军 宋艳华 薛家宾 仇汝龙 刘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108-109,145,共3页
从送检病死兔肺和肝中分离培养出5株细菌,经过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 从送检病死兔肺和肝中分离培养出5株细菌,经过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和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磺胺六甲氧嘧啶等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a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伟 李能章 +4 位作者 魏学良 胡娟 夏天 王自力 彭远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8-500,共3页
为鉴定一株从雁鸭脏器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本研究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细菌16S rRNA序列比对、动物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P.mutocida)(AF224297)同源性达99.88%,毒力强,能够致死家兔、小鼠和鸡... 为鉴定一株从雁鸭脏器内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本研究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细菌16S rRNA序列比对、动物试验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P.mutocida)(AF224297)同源性达99.88%,毒力强,能够致死家兔、小鼠和鸡,对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分离菌的荚膜抗原血清型特异性基因PCR产物与荚膜血清A型P.mutocida hyaD-hyaC基因同源性达99.9%,确定该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P.mutocida。本研究首次从雁鸭体内分离到A型P.mutoci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鸭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红琳 卢琴 +6 位作者 张腾飞 张文婷 罗青平 汪宏才 张蓉蓉 罗玲 邵华斌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为了查明监利县某鸭场产蛋鸭突然死亡的病因,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PCR扩增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达99.88%,分离菌的荚膜抗原血清型特异性基因PCR产物与荚膜血清A型基因同源性达9... 为了查明监利县某鸭场产蛋鸭突然死亡的病因,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PCR扩增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同源性达99.88%,分离菌的荚膜抗原血清型特异性基因PCR产物与荚膜血清A型基因同源性达99.90%,确定病原菌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菌株对大观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新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氟苯尼考、四环素、呋喃妥因、洁霉素等具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a PCR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落多重PCR鉴定不同荚膜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伟杰 赵耘 +2 位作者 杜昕波 康凯 陈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参照文献报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和荚膜生物合成位点hyaD-hyaC、bcbD、dcbF、ecbJf、cbD基因的序列合成了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和型的菌落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本所保藏的A、B、D、E、F各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扩... 参照文献报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和荚膜生物合成位点hyaD-hyaC、bcbD、dcbF、ecbJf、cbD基因的序列合成了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和型的菌落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本所保藏的A、B、D、E、F各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扩增出了相应的预期片段,PCR结果与Biolog鉴定结果和Carter氏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结果相一致;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埃希菌、猪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扩增均为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菌落多重PCR 血清 Biolog鉴定 Carter氏间接血凝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玮 陈古丽 +6 位作者 玛依拉·艾尼瓦 阿曼古丽·牙森 汪阳 苗书魁 汪萍 夏俊 李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57-159,166,共4页
本文首先调查病牛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症状,然后解剖死亡牛只,最后采集病牛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PCR鉴定。结果发现,死亡牛只的胸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样,是胸膜肺炎的典型特征。此外,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结果... 本文首先调查病牛的感染情况和发病症状,然后解剖死亡牛只,最后采集病牛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和PCR鉴定。结果发现,死亡牛只的胸膜与心包膜发生粘连,肺切面呈大理石样,是胸膜肺炎的典型特征。此外,牛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由此得出结论:该次疾病是牛支原体以及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血清a多杀性巴氏杆菌 混合感染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荚膜群和脂多糖基因型两组三重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霄阳 许建 +4 位作者 刘文晓 章振华 徐福洲 陈小玲 李永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掌握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荚膜群及脂多糖基因型,建立了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及其A、B荚膜群的三重PCR(PmAB-3PCR)以及检测3个脂多糖基因型的三重PCR(LPS-3PCR)方法,检验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感染Pm小鼠的组织和人工污... 为掌握国内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荚膜群及脂多糖基因型,建立了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Pm)及其A、B荚膜群的三重PCR(PmAB-3PCR)以及检测3个脂多糖基因型的三重PCR(LPS-3PCR)方法,检验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用感染Pm小鼠的组织和人工污染Pm的牛鼻拭子样品进行了临床模拟检验,并对30株P m进行了PCR检测和传统血清学分型比较。结果显示:PmAB-3PCR特异性好,PmAB-3PCR和LPS-3PCR的DNA检测限分别为10~100 pg和1 ng,二者对菌液的检测限分别为200~2000 CFU和2000~20000 CFU。模拟临床样品PmAB-3PCR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结果100%一致。PmAB-3PCR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84%,二者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不显著(P>0.05);LPS-3PCR与琼扩试验的符合率为60%,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50%,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组三重PCR方法准确高效且重复性好,可取代常规血清学方法用于国内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流调和疫苗株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 脂多糖基因 三重PCR 琼脂扩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牛源荚膜A群脂多糖3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霄阳 陈小玲 +1 位作者 何后军 李永清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41,I0001,共4页
用北京、山东两奶牛场疑似牛出败的病死牛组织感染小鼠,小鼠死亡后取组织染色镜检、接种血清TSA和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到2株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Pm1和Pm2。经细菌培养特性及形态检验、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PCR、荚膜A、B血清群特... 用北京、山东两奶牛场疑似牛出败的病死牛组织感染小鼠,小鼠死亡后取组织染色镜检、接种血清TSA和麦康凯培养基,分离到2株疑似多杀性巴氏杆菌,命名为Pm1和Pm2。经细菌培养特性及形态检验、多杀性巴氏杆菌种特异性PCR、荚膜A、B血清群特异性PCR、脂多糖基因分型PCR、荚膜A群透明脂酸抑制试验鉴定其为荚膜血清A群、脂多糖3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将Pm1和Pm2回归小鼠证明有强毒力。本试验为国内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增添了一些新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血清a 脂多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藏猪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贡嘎 王一飞 +3 位作者 格桑卓玛 索朗斯珠 尼玛央宗 拉巴次仁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1-617,共7页
为了解西藏地区病死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无菌采集的60份病死猪样品(肺和扁桃体各30份)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后,对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及常见毒力基因的鉴定。结果表明,从藏猪肺病料中成功获得了1株与伊朗家禽... 为了解西藏地区病死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对无菌采集的60份病死猪样品(肺和扁桃体各30份)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后,对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及常见毒力基因的鉴定。结果表明,从藏猪肺病料中成功获得了1株与伊朗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AY225343)亲缘关系较近的D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率达3.33%(1/30),但没有在扁桃体中分离到该菌株。经鉴定,该菌株携带16种毒力基因,且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具有耐药性,对卡那霉素、链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较敏感。本研究结果为西藏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D 分离鉴定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藏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荚膜血清型鉴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富祥 宋建领 +1 位作者 李华春 胡骑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2年第2期19-21,共3页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 鉴定 16SrDNA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源多杀巴氏杆菌荚膜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新华 闫喜军 +1 位作者 赵传芳 王长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0-92,共3页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将分离于我国鹿的 38株多杀巴氏杆菌鉴定为三个荚膜型 ,其中B型占 6 8.4% (2 6 / 38) ,A型占 1 8.4% (7/ 38) ,D型占 5 .3% (2 / 38) ,3株未能确定型 ,占 7.9% (3/ 38) ,证实荚膜B型是我国鹿多杀巴氏杆菌流行的... 采用Carter荚膜群鉴定法将分离于我国鹿的 38株多杀巴氏杆菌鉴定为三个荚膜型 ,其中B型占 6 8.4% (2 6 / 38) ,A型占 1 8.4% (7/ 38) ,D型占 5 .3% (2 / 38) ,3株未能确定型 ,占 7.9% (3/ 38) ,证实荚膜B型是我国鹿多杀巴氏杆菌流行的主要血清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 多杀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