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9在牙齿发育及牙源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雪洁 董志恒 高玉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8-21,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在牙齿及牙周组织发育、健康和疾病过程中有显著作用。通过降解变性的胶原及其他基质相关底物,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重塑,介导牙齿及牙周组织发育、牙齿萌出与替换,并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酶,在牙齿及牙周组织发育、健康和疾病过程中有显著作用。通过降解变性的胶原及其他基质相关底物,参与细胞外基质的重塑,介导牙齿及牙周组织发育、牙齿萌出与替换,并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在龋病、牙髓炎与根尖周炎、牙周病以及牙源性肿瘤中显著表达。本文就MMP-9的结构与底物特异性,及其在牙齿发育、牙源性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MMP-9抑制剂的研发,以及牙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外基质 牙齿发育 牙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牙齿发育不同阶段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吴也可 韩向龙 白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牙齿发育起始于神经嵴来源的外胚上皮和外胚间充质细胞间相互的信号作用[1]。牙齿形成早期由口腔上皮的增厚并陷入其下间充质内,然后浓缩并形成牙蕾。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牙齿发育 外胚间充质 细胞间 神经嵴 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次牙齿发育与分化(TMD08)国际学术会议介绍
3
作者 陈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3-403,共1页
关键词 第八次牙齿发育 牙齿分化 TMD08 国际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X1基因在人牙齿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莹 蒋梅琴 +4 位作者 汤宇 李汉梁 张丽姗 王冰梅 黄义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97-499,503,共4页
目的:研究DLX1基因在人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确定DLX1转录子亚型。方法:提取人牙胚总RNA,利用巢式RT-PCR技术克隆DLX1cDNA序列;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检测人磨牙发育不同时期DLX1的表达情况。结果:人牙胚中表达的DLX1为转录子亚型1... 目的:研究DLX1基因在人牙齿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确定DLX1转录子亚型。方法:提取人牙胚总RNA,利用巢式RT-PCR技术克隆DLX1cDNA序列;制备地高辛标记的RNA探针,检测人磨牙发育不同时期DLX1的表达情况。结果:人牙胚中表达的DLX1为转录子亚型1。在表达模式上,11周、14周、17周和19周4个不同发育时期磨牙均有DLX1表达,11周和14周少量表达于牙上皮和间充质,17周依然在牙上皮和间充质中表达,但表达增强,19周表达主要集中在内釉上皮细胞。结论:DLX1在人牙齿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表明DLX1可能是人类牙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X1基因 牙齿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牙齿发育相关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瑞中 朱恩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09-711,共3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牙齿发育 PROTEIN PTHRP 高钙血症 恶性肿瘤 多肽类物质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3~12岁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慧 董实 许庆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来武汉第一口腔医院就诊的3~12岁儿童,最终纳入2848张曲面断层片,记录牙齿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6.0统计分析。结果:牙齿发育异常的总患病率为11.20%,男... 目的:探讨武汉市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来武汉第一口腔医院就诊的3~12岁儿童,最终纳入2848张曲面断层片,记录牙齿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6.0统计分析。结果:牙齿发育异常的总患病率为11.20%,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缺牙最常见(7.20%),女性多于男性(P<0.05),多发于下颌前牙区,其中乳牙缺失伴继承恒牙胚缺失的患病率为97.06%。多生牙的患病率为4.00%,男性多见(P<0.05),好发于上颌前牙区。牙瘤少见,患病率为0.07%。融合牙的患病率为1.23%,其中乳牙融合共25例,均为下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融合;乳牙融合中伴继承恒牙胚缺失的患病率为92.00%,单侧多见。结论:儿童牙齿发育异常患病率较高,影像学早期筛查是儿童口腔诊疗中重要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牙齿发育异常 患病率 曲面断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治疗婴幼儿牙齿发育不良的临床相关研究
7
作者 段育宏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婴幼儿牙齿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牙齿发育不良的婴幼儿72例,根据是否采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未用任何含有维生素D的营养品或药品,常规饮食、晒太阳。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维生素D辅助治疗婴幼儿牙齿发育不良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牙齿发育不良的婴幼儿72例,根据是否采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未用任何含有维生素D的营养品或药品,常规饮食、晒太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维生素D滴剂。比较两组婴幼儿6岁时牙齿发育不良发生率及发育不全程度。结果:观察组牙齿发育不良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牙齿发育不良为常见口腔疾病,使用维生素D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牙齿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和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婴幼儿 牙齿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刘贞 许针针 +2 位作者 相黎黎 崔颖颖 孙轶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0-927,共8页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上颌切牙牙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 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Ki67、糖原水平。将下颌磨牙牙胚在无糖DMEM培养基、高糖且含不同浓度的根皮素(0、0.25、0.5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9 d;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1)在E13.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高表达,细胞增殖活跃,糖原在牙板和牙囊中大量沉积;在E14.5、E18.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表达逐渐降低,细胞增殖减少,糖原在成釉器和牙乳头中大量沉积;在P1时期,GLUT1在中间层和内釉上皮中表达较多,细胞增殖增多,糖原在牙乳头中少量沉积。在整个牙胚发育阶段,GLUT2表达相对较少。(2)GLUT1在前成釉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分化后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较少;GLUT2与GLUT1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3)0.5 mmol/L根皮素能够抑制E13.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0.25 mmol/L根皮素不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但能够导致牙胚变小,且具有根皮素浓度依赖性。无糖培养基能够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结论:GLUT1、GLUT2在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受到精确的时空调控,由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在小鼠牙齿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摄取 牙齿早期发育 根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牙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鑫 王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1-423,共3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及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ers,FGFRs)在组织、器官中发生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FGFs和FGFRs在牙齿生...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及其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ers,FGFRs)在组织、器官中发生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FGFs和FGFRs在牙齿生长发育期间分别在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在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过程中FGFs/FGFRs信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研究
10
作者 邱芬芳 孟姗 +1 位作者 吴泽启 汪海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岁儿童,最终纳入9432张曲面断层片,记录乳前牙和继承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总发生率为3.... 目的:探讨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岁儿童,最终纳入9432张曲面断层片,记录乳前牙和继承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总发生率为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乳前牙先天缺失最常见,发生率为2.1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单侧缺失多于双侧(P=0.000),下颌缺失多于上颌(P=0.000),右侧缺失多于左侧(P=0.000),乳前牙先天缺失其继承恒牙有4种情况(缺失70.85%,正常25.83%,融合牙1.85%和额外牙1.48%)。乳前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1.8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单侧融合多于双侧(P=0.000),下颌融合多于上颌(P=0.000),右侧融合多于左侧(P=0.012),乳前牙融合牙其继承恒牙有3种情况(缺失52.33%,正常43.52%和融合牙4.15%)。乳前牙额外牙的发生率为0.13%,其继承恒牙有2种情况(额外牙33.33%,无额外牙66.67%)。乳前牙畸形舌尖的发生率为0.42‰,乳前牙双根的发生率为0.21‰,乳前牙阻生牙的发生率为0.11‰。结论:乳前牙发育异常发生率3.90%,乳前牙发育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牙和乳牙列,甚至可能并发恒牙和恒牙列异常。对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患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继承恒牙的情况,早期发现和诊断恒牙异常,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列 牙齿发育异常 融合牙 先天缺牙 额外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型动物模型研究牙发育及再生的优劣势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福 吴志芳 +1 位作者 李阳 王松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9-554,共6页
哺乳动物牙发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关的调控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入[1,2]。当前,有关牙发育调控的信息,主要是基于啮齿类动物中的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因易于建立基因敲除模型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又方便管理,经济实用等优点被广泛采... 哺乳动物牙发育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关的调控机制研究正逐渐深入[1,2]。当前,有关牙发育调控的信息,主要是基于啮齿类动物中的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因易于建立基因敲除模型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理,又方便管理,经济实用等优点被广泛采用[3,4]。但小鼠模型的牙齿数量、类型、种类与人差别明显,更重要的是小鼠模型前牙终生不断生长,且无乳恒牙列的替换[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动物模型研究 小型猪 切牙 牙齿发育 乳恒牙 前磨牙 钟状期 萌出 大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小鼠牙胚后期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长杰 李纾 +1 位作者 于西佼 薛兰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小鼠牙胚发育后期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制备出生后BALB/C小鼠牙胚发育各阶段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牙冠发育及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釉质形成早期,中间层细胞、成釉细...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小鼠牙胚发育后期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制备出生后BALB/C小鼠牙胚发育各阶段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在牙冠发育及牙周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结果:在釉质形成早期,中间层细胞、成釉细胞均呈PCNA阳性表达,且两者在同期表达强弱程度上具有一致性;随着牙冠发育的完成,PCNA的表达减弱;出生后第5天,内外釉上皮融合增殖形成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育,此时上皮根鞘细胞呈PCNA强阳性表达,牙囊组织亦呈现阳性表达,随着牙周组织的发育和重塑的完成,PCNA在各组织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细胞增殖是牙齿正常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调控机制,特别是在釉质形成及牙根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示PCNA可能是组织发生的初始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牙齿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介导长链非编码RNA调控牙齿细胞命运
13
作者 王锋 赵小贞 陈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74-175,共2页
骨形成蛋白2(BMP2)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在牙齿发育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和小鼠BMP2基因突变与牙齿发育缺陷呈相关性。长链非编码RNA(I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bp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大量研究表明IncRNA涉及多种生物过... 骨形成蛋白2(BMP2)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在牙齿发育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和小鼠BMP2基因突变与牙齿发育缺陷呈相关性。长链非编码RNA(I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bp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大量研究表明IncRNA涉及多种生物过程的调控。本研究旨在探讨BMP2介导IncRNA调控牙乳头间充质细胞谱系演变及牙齿发育的机制。利用构建的Bmp2 floxed/floxed和Bmp2 KO/KO牙乳头间充质细胞株(DMCs),通过RNA测序筛选2种细胞间差异表达的IncRNA并以qRT-PCR证实;快速cDNA末端扩增法鉴定IncRNA的全长序列;原位杂交检测IncRNA的胞内分布;RIP结合质谱分析鉴定RNA-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将IncRNA的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N2.1,分析BMP2对其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构建靶向IncRNA的pLKO-shRNA载体,转染至DMCs以敲减Inc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发育 发育缺陷 BMP2 细胞分化 生长因子 牙乳头间充质细胞 质谱分析 细胞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牙根尖周炎对继承恒牙发育影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玲 杨细虎 李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研究乳牙根尖周炎对继承恒牙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下颌第一乳磨牙,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148例共计纳入175颗患牙(男性95颗,女性80颗)。对继承恒牙发育值进行判读计分并与正常恒牙... 目的:研究乳牙根尖周炎对继承恒牙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下颌第一乳磨牙,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148例共计纳入175颗患牙(男性95颗,女性80颗)。对继承恒牙发育值进行判读计分并与正常恒牙发育值比较;统计继承恒牙形态及方向异常所占比例,分析男、女间的差异;分析乳牙及牙囊破坏的程度,探索二者的关联性。结果:各年龄组继承恒牙发育值与正常恒牙相比均有差异,其中男性的4、7、8岁组及女性的6、7、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承恒牙出现了牙囊破坏、方向改变及形态异常的比例分别为男性78.94%、42.1%、8.42%,及女性82.50%、38.75%、15.00%,男、女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乳牙破坏和牙囊破坏不存在程度上的对应关系,二者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牙根尖周炎可导致继承恒牙发育加快或迟缓,可能导致其形态及方向发生改变,并且这种负面影响的大小和乳牙破坏程度没有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根尖周炎 继承恒牙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国峰 莫申正 蒋备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检测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探讨其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ICR胎鼠,制备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时期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透明质酸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中的表... 目的:检测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探讨其在小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不同胎龄的ICR胎鼠,制备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时期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透明质酸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透明质酸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的不同发育阶段表达各异。在小鼠磨牙开始发生时,透明质酸即在增厚的牙板上皮中表达,随后在蕾状期牙蕾中央的上皮细胞间可见透明质酸的表达,而在深层的牙源性间充质表达则不明显。自帽状期至钟状晚期,透明质酸在牙胚星网状层细胞间以及牙源性间充质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而在基底膜、内外釉上皮细胞、成釉细胞以及成牙本质细胞所在区域不表达。结论:透明质酸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呈现时间-空间特异性表达。特别是其在星网状层细胞以及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中的表达随着牙胚的发育逐渐增强提示其可能与牙胚的形态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牙胚 牙齿发育 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刘汾 刘剑 姚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79-780,共2页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CCD)是一种极罕见的全身性骨发育障碍,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半数以上有家族史,基因异常定位在6p21[1],为CBFA-1基因突变[2],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3]。CC... 颅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leidocranial dysplasia/cleido-cranial dysostosis CCD)是一种极罕见的全身性骨发育障碍,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半数以上有家族史,基因异常定位在6p21[1],为CBFA-1基因突变[2],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3]。CCD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和牙齿发育不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发现一例颅锁骨发育不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锁骨发育不全 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牙齿发育不全 发育障碍 基因异常 基因突变 全身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性饲料中缺锌对鼠牙发育矿化的影响--评《松鼠分散贮藏行为》
17
作者 阚书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52,共1页
锌是一种微量元素,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等过程必需的一种元素,锌对维持机体正常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锌元素也是保持牙齿、骨骼健康的重要矿物质,该微量元素可以有效防止牙龈炎、龋齿及... 锌是一种微量元素,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等过程必需的一种元素,锌对维持机体正常食欲,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锌元素也是保持牙齿、骨骼健康的重要矿物质,该微量元素可以有效防止牙龈炎、龋齿及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在饲养业中,如果动物饲料中缺少锌元素,会对养殖动物牙齿、骨骼造成影响,从而导致牙齿发育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牙齿发育 锌元素 发育 骨骼健康 牙周炎 微量元素 新陈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乳切牙融合牙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邱芬芳 孟姗 +1 位作者 吴泽启 朱冰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影像数据库中的3~8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76288张,观察记录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继承恒牙的异常。应用SPSS 24....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影像数据库中的3~8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76288张,观察记录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继承恒牙的异常。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0.21%(153/76288),男孩多于女孩(P<0.05),单侧发生多于双侧(P<0.01),但左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3例融合牙中有138例上颌乳切牙数目正常,另外15例存在乳牙额外牙。138例患者中有74.15%并发上颌恒侧切牙胚先天缺失,不缺失的上颌恒侧切牙中有42.11%存在过小牙,36.84%存在牙齿发育迟缓;15例上颌乳牙额外牙者中有20.00%存在恒牙列额外牙;本组病例中有2例3颗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结论:上颌乳切牙融合牙常见为2颗牙齿的融合,3颗牙齿融合罕见,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男孩多于女孩,单侧多于双侧,融合牙会影响牙弓长度、牙齿排列,甚至美观,还常并发继承恒牙和恒牙列的异常,临床医师应注意检查和追踪,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牙 乳牙额外牙 恒牙先天缺失 牙齿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种植的成牙能力研究
19
作者 邓蔓菁 陈小红 +2 位作者 刘鲁川 安建平 匡桂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成牙本质细胞、上皮根鞘样结构及骨样组织。形成的组织结构与正常发育的牙齿形态结构相似。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可以模拟体内牙齿的发育过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腮弓 种植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的表型观察
20
作者 史璐 田菲菲 +1 位作者 白书锋 冯海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观察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KO)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学形态及牙齿表型,为深入研究Caveolin-1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组织学基础。方法: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基因型后,HE染色观察不同发... 目的:观察Caveolin-1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KO)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学形态及牙齿表型,为深入研究Caveolin-1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组织学基础。方法: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鉴定基因型后,HE染色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KO小鼠及同源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的下颌第一磨牙牙胚组织学形态;显微CT观察其牙体硬组织结构。结果:胚胎14.5d,WT鼠牙胚发育进入帽状期,但KO鼠牙胚仍处于蕾状期,成釉器未见明显分层及原发性釉结形成。胚胎16.5d,KO鼠成釉器出现细胞分层,但成釉器体积较小,颈环处上皮芽向下方间充质中深入较浅。胚胎18.5d,KO鼠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的细胞极化不明显,且成牙本质细胞缺乏典型柱状形态。出生后1个月,下颌第一磨牙显微CT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KO鼠与WT鼠牙体解剖形态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aveolin-1基因表达缺失可导致小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蕾状期-帽状期过渡出现暂时性滞后,但对牙齿后期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IN-1 牙齿发育 MICRO-CT 表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