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miR-21-5p/RASA1/ERK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自噬
1
作者 杜玉博 焦叶林 +5 位作者 程月月 程浩东 茹艺 梁高峰 高社干 齐义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1628,共8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促进食管鳞癌(ESCC)细胞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Pg感染siAtg7或氯喹(CQ)预处理的KYSE70细胞和KYSE14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tg7、LC3-Ⅱ/LC3-Ⅰ和p62蛋白,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RFP-GFP-LC3标记ESCC细胞...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促进食管鳞癌(ESCC)细胞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Pg感染siAtg7或氯喹(CQ)预处理的KYSE70细胞和KYSE140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tg7、LC3-Ⅱ/LC3-Ⅰ和p62蛋白,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RFP-GFP-LC3标记ESCC细胞自噬流,CCK-8法检测ESCC细胞活性,迁移小室检测ESCC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miR-21-5p inhibitor、RASA1过表达或U0126分别阻断miR-21-5p/RASA1/ERK信号通路,如上检测自噬相关表型变化。免疫组化检测ESCC组织中Pg丰度和LC3蛋白表达,RT-PCR检测ESCC及其癌旁组织中miR-21-5p的表达,统计分析Pg、LC3和miR-21-5p相关性。结果Pg感染诱导KYSE70细胞和KYSE140细胞中LC3-Ⅱ/LC3-Ⅰ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增加了mRFP-GFP-LC3标记细胞中的红色、绿色和黄色荧光斑点数目和荧光强度,同时促进KYSE70细胞和KYSE14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上述Pg诱导的ESCC细胞表型改变被CQ或siAtg7预处理逆转。miR-21-5p inhibitor、U0126或RASA1过表达质粒的预处理,也同样逆转了Pg对ESCC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Pg丰度与miR-21-5p、LC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g通过miR-21-5p/RASA1/ERK信号通路促进ESCC自噬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牙龈单胞菌 自噬 miR-21-5p RASA1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牙髓卟啉单胞菌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琨 侯本祥 杨圣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2-705,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以反映Pe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0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16S rDNA,电泳,照相后计算其检出率。结果:PCR检... 目的: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以反映Pe在慢性根尖周炎中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0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16S rDNA,电泳,照相后计算其检出率。结果:PCR检测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标本中Pe的检出率为50%。结论:Pe较高的检出率提示Pe可能与根管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牙髓单胞菌 慢性根尖周炎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的定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红 纪海 +2 位作者 何艳艳 杨圣辉 侯本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 目的采用16s r DNA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分析和比较牙髓卟啉单胞菌(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中的定植情况。方法将12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120颗单根管患牙按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分为2组,每组60颗。采用16s r DNA PCR分析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对于P.endodontalis检出阳性者用RTFQ-PCR比较P.endodontalis在两种感染根管内的DNA相对表达量。结果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再感染根管的检出率(P=0.001)。RTFQ-PCR检测结果表明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根管内的DNA表达量和再感染根管内D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结论 P.endodontalis在原发性感染和再感染根管内均有定植,但与原发性感染根管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 原发性感染根管 再感染根管 慢性根尖周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诱导小鼠成骨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2 被引量:2
4
作者 曲柳 于雅琼 +2 位作者 仇丽鸿 马楠 钟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e)脂多糖(LPS)对小鼠成骨细胞IL-23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该过程。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 LPS诱导MC3T3-E1细胞表达IL-23mRNA和蛋白...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e)脂多糖(LPS)对小鼠成骨细胞IL-23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该过程。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 LPS诱导MC3T3-E1细胞表达IL-23mRNA和蛋白的情况,以及用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IL-2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e LPS刺激MC3T3-E1细胞后,IL-23mRNA的表达增加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IL-23蛋白的表达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P.e LPS诱导的IL-23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P.e LPS能诱导小鼠成骨细胞表达IL-23mRNA和蛋白,PI3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p.e) 脂多糖(LpS) 成骨细胞 白细胞介素-23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诱导成骨细胞表达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谛 仇丽鸿 +2 位作者 李任 李子木 李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LPS)诱导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IL-6 mRNA的影响,探讨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成骨细胞MG-63经PD98059和SB203...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对牙髓卟啉单胞菌内毒素(LPS)诱导成骨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 mRNA和IL-6 mRNA的影响,探讨根尖周病变牙槽骨吸收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成骨细胞MG-63经PD98059和SB203580预处理1h后,加入牙髓卟啉单胞菌LPS作用6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1β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D98059预处理后,牙髓卟啉单胞菌LPS诱导MG-63表达IL-1β mRNA的水平下降。SB203580预处理后,牙髓卟啉单胞菌LPS诱导MG-63表达IL-1β mRNA和IL-6 mRNA水平均下降。结论牙髓卟啉单胞菌LPS诱导MG-63细胞表达IL-1β mRNA依赖ERK1/2和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表达IL-6 mRNA依赖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 内毒素 成骨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产丁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继遥 汤亚玲 +2 位作者 谭红 周学东 张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61,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探讨黄芩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 (P .e)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低于MIC4个浓度的黄芩对P .e产丁...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探讨黄芩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黄芩对牙髓卟啉单胞菌 (P .e)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低于MIC4个浓度的黄芩对P .e产丁酸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P .e的MIC为 10 0mg L。随着药物浓度升高 ,P .e产丁酸量降低 ,其值分别为 (3 5 2 7± 0 0 0 9)mg L ,(3 0 4 8± 0 0 0 5 )mg L ,(2 4 90± 0 0 11)mg L ,(2 2 0 9± 0 0 16 )mg L。结论 黄芩对P .e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牙髓单胞菌 丁酸 治疗 牙髓根尖周病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田亚光 廖天安 +2 位作者 陈小滨 王普武 邱乐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1、10、100μg/ml)作用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变化。结果: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 目的:观察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对成骨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1、10、100μg/ml)作用成骨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变化。结果: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显著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μg/ml和100μg/ml提取物作用24 h时,处于G1期的成骨细胞明显增多;在作用48 h时,牙髓卟啉单胞菌提取物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成骨细胞凋亡。结论:牙髓卟啉单胞菌超声提取物可阻滞细胞于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成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 超声提取物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对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冬梅 刘静波 潘亚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 33277和W83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对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P.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蛋白质印迹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多组...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 33277和W83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对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P.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模型,蛋白质印迹技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和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多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P.gingivalis ATCC 33277和W83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后迅速导致p38 MAPK磷酸化、IκB-α降解及NF-κB p65核移位。结论 P.gingivalis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导致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慢性牙周炎致病机制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慢性牙周炎 NF-ΚB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诱导成骨细胞表达RANKL mRNA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秀兰 侯志明 +1 位作者 艾红军 薛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目的研究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endodontalis,Pe)ATCC35406对成骨细胞表达细胞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的影响,探讨该菌诱导牙槽骨吸收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 目的研究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endodontalis,Pe)ATCC35406对成骨细胞表达细胞核因子kappa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的影响,探讨该菌诱导牙槽骨吸收的病理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头盖骨细胞,分别以107、109CFU/ml的Pe感染细胞24h,为了观察细菌毒性作用的动力学变化,以107CFU/ml的Pe作用细胞0、6、12、18及24h,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RANKLmRNA的表达。结果以107和109CFU/mlPe作用成骨细胞24h后,细胞表达RANKLmRNA与βactin的mRNA灰度值的比值分别为1.73、2.44。大鼠头盖骨细胞基础表达RANKLmRNA为0.32。以107CFU/mlPe感染细胞,随着感染时间的增加,细胞RANKLmRNA表达逐渐增强为0.93、2.01、1.97、1.73。结论Pe通过刺激成骨细胞RANKL的表达,激活OPG/RANKL/RANK(骨保护因子oster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RANK)传导系统,能够诱导牙槽骨吸收,并且其作用具有密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 成骨细胞 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卟啉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
10
作者 汤亚玲 谭红 周学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3年第2期108-109,134,共3页
牙髓卟啉单胞菌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牙髓卟啉单胞菌的一般理化特征、分离鉴定方法、致病机制、临床意义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髓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牙髓根尖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髓成纤维细胞胞内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煜 罗世高 黄定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9,93,共4页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活菌细胞内感染牙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髓细胞以100∶1比例共同孵育0.5、1.0、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牙髓细胞形态。加入双抗和甲硝唑杀死胞外细菌,牙髓细胞用蒸馏水裂解后厌氧培养细...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活菌细胞内感染牙髓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髓细胞以100∶1比例共同孵育0.5、1.0、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牙髓细胞形态。加入双抗和甲硝唑杀死胞外细菌,牙髓细胞用蒸馏水裂解后厌氧培养细胞裂解液,观察活细菌是否进入牙髓细胞胞内。将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牙髓细胞以多重感染比(MOI)100、50共同孵育1.0h,采用MTT法检测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后牙髓细胞存活率。结果倒置显微镜下显示,被胞内感染的牙髓细胞培养2.0h未见胞膜破裂,形态完整。采用双抗能彻底杀灭胞外培养基中的细菌而对胞内细菌无影响,共同孵育1.0h和2.0h活细菌能进入牙髓细胞。MTT法显示细菌感染后牙髓细胞仍有一定存活率,其存活率分别是MOI100组74.43%、MOI50组99.07%。结论成功建立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对牙髓成纤维细胞胞内感染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牙髓成纤维细胞: 胞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SQSTM1/p62高表达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艺博 刘怡文 +7 位作者 杨海军 代宁涛 孙蔚 米优嘉 张家铭 周福有 原翔 高社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2-600,共9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的表达诱导效应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 b...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对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的表达诱导效应及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g对ESCC细胞KYSE150自噬的影响,随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g感染及p62敲降对KYSE150细胞自噬进程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平板克隆、CCK-8及划痕实验检测Pg感染及p62敲降对KYSE150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CC组织中Pg感染及p6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二者对ES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Pg感染初期可通过p62介导KYSE150细胞自噬水平的提高,但随着Pg持续感染进一步诱导p62高表达,则导致ESCC细胞自噬受阻,同时增强ESC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ESCC组织中Pg感染与p62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且二者阳性表达呈显著一致性。Pg感染与p62表达阳性的患者多为吸烟、饮酒的男性,其肿瘤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且5年生存期显著缩短。其中Pg感染与p62表达共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期缩短最为显著。结论长期吸烟、饮酒的男性患者感染Pg的风险增高,Pg可通过诱导p62高表达,阻断ESCC细胞自噬,促进其恶性进展。有效清除Pg并抑制其对p62的诱导效应有望成为ESCC新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食管鳞癌 p6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人牙髓干细胞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元栋 李泽华 +3 位作者 刘晓莉 胡玲 詹骆宁 李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6-741,共6页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ingivalis 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炎症相关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人DPSCs,利用10μg/mL P.gingivalis LPS刺激DPSCs建立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ingivalis 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炎症相关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人DPSCs,利用10μg/mL P.gingivalis LPS刺激DPSCs建立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表达量。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P.gingivalis LPS诱导DPSCs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KEGG、GO和PPI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P.gingivalis LPS刺激DPSCs导致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DPSCs中有277种差异表达蛋白在炎症微环境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参与调控多条炎症或损伤修复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过程、肿瘤坏死因子介导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Wnt通路、TGF-β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途径、HIF-1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结论:P.gingivalis LPS可诱导DPSCs发生炎症反应,此过程涉及多蛋白、多信号通路的相互联系,为探索牙髓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标记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脂多糖 牙髓干细胞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β防御素3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致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晶露 卞添颖 +4 位作者 李丽丽 崔迪 张婷 雷浪 闫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以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发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应用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观察其对炎症的干预效果。方法:20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PBS对照组、P.g-LP... 目的:以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发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和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急性炎症反应,并应用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观察其对炎症的干预效果。方法:20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PBS对照组、P.g-LPS组和P.g-LPS+rhBD3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药2h后,检测血清中不同炎症指标(MCP-1、TNF-α、IL-6、IL-1β和NO)的水平。同时,以rhBD3干预P.g-LPS对RAW264.7细胞的致炎作用,分别检测培养上清和细胞中炎症指标的水平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P.g-LPS刺激后,ApoE-/-小鼠血清MCP-1、TNF-α、IL-6和NO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而同时应用rhBD3能明显降低MCP-1、TNF-α和NO表达量。P.g-LPS能显著上调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NO的水平以及细胞中TNF-α和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rhBD3对此具有抑制作用。结论:rhBD3对P.g-LPS在体内、外诱导的急性炎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可能在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的相互作用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防御素3(rhBD3) 牙龈单胞菌脂多糖(p.g-Lp.)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牙龈上皮细胞内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寇育荣 潘亚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从而为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开发安全有效的牙周炎症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膜泡刺激牙龈上皮细胞引起细胞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以Real-time RT-PCR法检测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表达环氧化物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的作用。结果:EGCg浓度依赖性抑制牙龈上皮细胞内PGE2分泌和COX-2、MM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EGCg对牙龈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成为牙周炎症抑制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单胞菌 牙龈上皮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前列腺素e2(pGe2) 环氧化物酶-2(cox-2)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