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专业教学模型人造牙石的改良 被引量:1
1
作者 尚姝环 黄翠 +3 位作者 台保军 常珍 周亮 李成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周病学 教学模型 周基础治疗 改良 牙石 人造 临床操作 系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理马牙石矿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加昆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3期63-66,共4页
利用马牙石矿区激电勘查成果和EH-4电磁测深成果确定地下岩层的电性特征从而推断出地质构造,寻找有利成矿空间。同时,在EH-4异常地段,综合分析电磁测深及激电的相应结果,比对已知的地质物探资料,评价异常源的性质,综合分析得出异常区地... 利用马牙石矿区激电勘查成果和EH-4电磁测深成果确定地下岩层的电性特征从而推断出地质构造,寻找有利成矿空间。同时,在EH-4异常地段,综合分析电磁测深及激电的相应结果,比对已知的地质物探资料,评价异常源的性质,综合分析得出异常区地质特征,为探矿工程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电磁测深 时间域激电法 地球物理特征马牙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牙石及洁牙
3
作者 段江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6-16,18,共2页
我们在临床工作及健康普查中发现牙石、牙龈炎患者相当多,积极、广泛宣传和开展口腔保健,事不宜迟。一、牙石的形成、种类及危害牙石是(?)在患者牙面上的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磷酸镁、碳酸钙等无机质和蛋白质、脂肪、水、脱落的... 我们在临床工作及健康普查中发现牙石、牙龈炎患者相当多,积极、广泛宣传和开展口腔保健,事不宜迟。一、牙石的形成、种类及危害牙石是(?)在患者牙面上的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磷酸镁、碳酸钙等无机质和蛋白质、脂肪、水、脱落的上皮细胞、白血球、食物残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石 龈炎 口腔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灰犬牙石首鱼诱导产卵
4
《水产科技情报》 1977年第5期55-55,共1页
灰犬牙石首鱼是美国得克萨斯州沿海的一种经济鱼类。1973年该州海洋渔业研究站对灰犬牙石首鱼进行了诱导产卵。
关键词 诱导产卵 经济鱼类 沿海 海洋渔业 得克萨斯州 牙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形石色变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蒋武 陆廷清 罗玉琼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以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为例,论述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由20余条实测剖面,获取了相应的CAI值,据此划分了盆地上二叠统有机质热变质的成熟期,认为广元、北川、安县一带处于成熟期;川中、川南和川东... 以四川盆地上二叠统为例,论述牙形石色变指标CAI在碳酸盐岩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由20余条实测剖面,获取了相应的CAI值,据此划分了盆地上二叠统有机质热变质的成熟期,认为广元、北川、安县一带处于成熟期;川中、川南和川东等地区处于高成熟期;成都、南充、绵阳等地区处于过成熟期。根据CAI值推算了盆地各地区的古地温,认为高值(170~400℃)区在绵阳、成都、南充、达县及旺苍等地区;低值(50~100℃)区在广元至江油以北地区;川东、川南广大地区为130~200℃。根据CAI值及古地温,推算出上二叠统顶面埋藏深度,编制了埋深等值线图,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综合以上推算结果,预测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的原油、凝析油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前缘带,其余地区主要产天然气。图3表5参6(梁大新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油气田勘探 色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秉理 李志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0-315,共6页
本文研究了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牙形石特征后,由上而下建立两个牙形石化石带:Neogondolella orientalis 带;N.leveni-N.liangshanensis 带,分别代表吴家坪阶的上部和下部,可与华南及国外有关地区对比。
关键词 地层对比 生物地层 二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青州地区炒米店组上部牙形石组合及寒武、奥陶系界线的确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宏达 刘海坤 刘书才 《山东地质》 2000年第4期11-15,26,共6页
通过对明祖山剖面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及区域地层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①明祖山剖面可划分为五个牙形石带 ,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Cordylodusproavus带与Utahconusbeimadaoensis Monocostodussevierensis带之间 ;... 通过对明祖山剖面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综合研究及区域地层对比 ,得出以下结论 :①明祖山剖面可划分为五个牙形石带 ,寒武—奥陶系界线位于Cordylodusproavus带与Utahconusbeimadaoensis Monocostodussevierensis带之间 ;②通过区域地层对比 ,寒武—奥陶系分界在青州地区已位于炒米店组之内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剖面 生物地层界线 地层对比 寒武系 陶系 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却尔却克剖面白云岗组牙形石
8
作者 郭伟 何顺利 +1 位作者 赵宗举 谭泽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描述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南部却尔却克山白云岗组的牙形石,计14属19种和3未定种,分为6个牙形石带,从下至上依次为:Proconodontus posterocostatus带、Proconodontus muelleri带、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带、Cordylodus proavus带、C... 描述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南部却尔却克山白云岗组的牙形石,计14属19种和3未定种,分为6个牙形石带,从下至上依次为:Proconodontus posterocostatus带、Proconodontus muelleri带、Eoconodontus notchpeakensis带、Cordylodus proavus带、Cordylodus lindstromi带和Cordylodus angulatus带。根据牙形石带,初步划分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库鲁克塔格 晚寒武世 早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地区下古生界牙形石色变指标的研究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9
作者 蒋飞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6-43,共8页
牙形石色变指标CAI是有机质成熟度的良好标志。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牙形石CAI的横向分布及其形成历史的分析表明,凹陷北部边缘地区如观城、范县、毛岗一带,有机质已达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油远景;凹陷中部庆祖集、卫城、濮城、白庙一带,... 牙形石色变指标CAI是有机质成熟度的良好标志。东濮凹陷下古生界牙形石CAI的横向分布及其形成历史的分析表明,凹陷北部边缘地区如观城、范县、毛岗一带,有机质已达成熟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油远景;凹陷中部庆祖集、卫城、濮城、白庙一带,有机质已达高成熟阶段,可生成凝析油及湿气,凹陷中央部位,有机质过成熟,仅能保存干气;凹陷南部三春集、马厂一带,有机质基本处于高变质阶段,形成原生油气藏的可能性很小。北部地区,影响牙形石 CAI及有机质成熟度的主要因素是埋藏深度,南部地区则主要是中、新生代的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成熟度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珍贵的牙宝石
10
作者 张庆麟 《中国宝玉石》 2000年第4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有机宝 独角鲸 动物牙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镇江大力山下三叠统上青龙组的牙形石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连生 包德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0-136,T001,T002,共9页
在镇江大力山下三叠统上青龙组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计15个属,34个种(其中8个未定种,3个相似种)。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牙形石组合带:(1)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collinsoni,(2)N.homeri-N.anhuinensiss 组合带.时代为奥伦尼克晚期,... 在镇江大力山下三叠统上青龙组中发现了大量牙形石,计15个属,34个种(其中8个未定种,3个相似种)。自下而上可分为两个牙形石组合带:(1)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collinsoni,(2)N.homeri-N.anhuinensiss 组合带.时代为奥伦尼克晚期,生活于浅水陆棚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统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荥巩-新密煤田上石炭统太原组牙形石的发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年茂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9-213,T001,共6页
本文在初步研究了荥巩-新密煤田太原组牙形石特征后,建立了该区唯一的牙形石组合: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S.gracilis-S.wabaunsensis。与华北标准剖面太原西山太原组的牙形石对比,本区太原组为晚石炭世中、晚期的沉积。
关键词 炭统 煤田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函数与牙形石古生态研究
13
作者 王安德 汪恒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2-190,共9页
本文以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地层为岩石单元,该单元从研究区东南向西北依次划分为近滩潮坪相、浅水碳酸盐台地相、台前碳酸盐凹陷相及近台边缘硅质岩盆地相。对该岩石单元不同相带剖面牙形石产出量进行研究,用信息函数论方法对... 本文以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地层为岩石单元,该单元从研究区东南向西北依次划分为近滩潮坪相、浅水碳酸盐台地相、台前碳酸盐凹陷相及近台边缘硅质岩盆地相。对该岩石单元不同相带剖面牙形石产出量进行研究,用信息函数论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发现研究区不同相带牙形石产出频率、分异度、产出量、均衡度及牙形石种类和形态等与沉积相、共生矿物、水深、盐度水动力条件等有密切关系。通过综合研究得出:(1)最适合牙形石动物繁衍生息的环境是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和台前凹陷相,尤以台前凹陷相最宜。(2)水体较浅的近滩潮坪相和水体较深的近台边缘硅质岩盆地相则不适宜牙形石动物生存。(3)广布的单分子器官属Neogondolella营浮游生态类型。分布局限的多分子器官属Prioniodella、Hibbardella、Enantiognathus,为底栖底游生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函数 古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志留纪牙形石生物群特征
14
作者 刘殿升 杨季楷 傅英祺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573-578,共6页
作者通过对龙门山北段志留纪牙形石的研究,首次建立了本区的牙形石带四个,亚带六个,自下而上为Spathognathodus obesus带,包括上、下两个亚带A和B;Spathognathodus parahassi—P.guizhouensis组合带;未命名带I,包括上、下两个亚带;Spath... 作者通过对龙门山北段志留纪牙形石的研究,首次建立了本区的牙形石带四个,亚带六个,自下而上为Spathognathodus obesus带,包括上、下两个亚带A和B;Spathognathodus parahassi—P.guizhouensis组合带;未命名带I,包括上、下两个亚带;Spathognathodus celloni带,包括Aulacognathus bashanensis亚带和Ozarkodina adiutricis亚带。并与国内外有关地区的牙形石带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古生物 志留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牙形石组合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确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圣贤 张义江 +2 位作者 张俊波 闫诚 刘书才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5期13-19,34,共8页
通过实测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地层剖面,利用牙形石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建立了莱芜地区上寒武统与华南以及国外... 通过实测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地层剖面,利用牙形石确定了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界线;对长山阶的碳氧同位素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华南及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寒武系芙蓉统底部的碳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建立了莱芜地区上寒武统与华南以及国外上寒武统的对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寒武统 寒武系 奥陶系 界线 碳氧同位素 莱芜黄羊山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牙形石的一种新的界面法
16
作者 Zdzislaw Belka 薛子俭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2期30-33,共4页
牙形石比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具有较大的比重(2.84—3.10)。几十年来,人们利用这一特性,用密度分异的方法将这些微体化石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常用的两种重液,即三溴甲烷和四溴乙炔,都有毒性,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四溴乙炔已被确认为... 牙形石比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具有较大的比重(2.84—3.10)。几十年来,人们利用这一特性,用密度分异的方法将这些微体化石从沉积物中分离出来。常用的两种重液,即三溴甲烷和四溴乙炔,都有毒性,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四溴乙炔已被确认为一种致癌物质。因而,这两种重液均应取缔,而以使用无毒的多钨酸钠为宜。但是,多钨酸钠具有较强的粘性,并且在分离过程中容易再结晶,因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另一大缺点是价格昂贵,高达每公斤100美元。遵照Savage(1988)所述的方法,使用多钨酸盐便可有效地克服所存在的问题。近来,人们又探索出或改进了许多别的方法完全取代了重液分异技术。但是,在这些方法中,没有一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的脉石矿物。最近,Merrill(1985)推荐出一种界面方法作为浓缩牙形石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包括一系列新出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动物 分离法 界面法 泥盆纪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激光祛除牙齿沉积物的方法
17
作者 陈志楚 李正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77,共2页
主要介绍了一种新的激光祛除牙齿沉积物的方法和相关器械 ,可以做到有效。
关键词 激光祛除 牙石 菌斑 龈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特定人群口腔体检牙周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苗芳 张昀 +2 位作者 张卫平 郭云霏 陈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各种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口腔健康体检的2581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体检对象中男性1249例,女性1332例,年龄在45~82岁,首先对所有体检... 目的:探讨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各种牙周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口腔健康体检的2581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体检对象中男性1249例,女性1332例,年龄在45~82岁,首先对所有体检对象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在由我院口腔医师进行常规口腔健康体检,分析2581例体检对象的牙周疾病患病情况,并结合调查问卷研究口腔牙周疾病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581例体检对象中共有2358例检出存在牙周疾病,检出率为91.36%,其中牙石检出2275例,检出率为88.14%,牙龈出血1096例,检出率42.46%,牙周炎1145例,检出率44.36%;结合问卷调查及问诊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可知,个人口腔卫生因素、正畸治疗或佩戴义齿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内分泌状态、心理因素是影响牙周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与口腔牙周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结论:2581例体检对象的口腔牙周体检结果中普遍存在牙石、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牙周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的特点,临床与患者应提高对自身口腔牙周健康状态的重视程度,提高个人口腔卫生习惯,积极避免相关高危影响因素的发生,保持口腔牙周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周体检 周炎 牙石 相关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二叠系界线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智斌 杜品德 赵治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概述了石炭-二叠系界线在世界、中国和新疆地区的演变,按国际委员会批准的牙形石Streptoy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位置作为二叠系底界的标准,重新标定了塔里木盆地周缘柯坪地层小区、铁克里克地层分区、阿尔金山地层分区、巴楚地层小区... 概述了石炭-二叠系界线在世界、中国和新疆地区的演变,按国际委员会批准的牙形石Streptoynathodusisolatus的首现位置作为二叠系底界的标准,重新标定了塔里木盆地周缘柯坪地层小区、铁克里克地层分区、阿尔金山地层分区、巴楚地层小区以及塔中隆起、轮南低凸起、满加尔凹陷、和田河以东、且末断隆以北至轮南低凸起的广大沙漠覆盖区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并对下二叠统有关化石带、阶的对比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二叠系 地质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品德 王坤茹 +2 位作者 谭泽金 张桂芝 赵治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重新研究了中天山石炭系剖面及近年来测制的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系剖面,特别是塔里木盆地覆盖区石炭系钻井剖面,按照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关于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决定,标定了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重新确定后的新疆... 重新研究了中天山石炭系剖面及近年来测制的塔里木盆地玛扎塔格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石炭系剖面,特别是塔里木盆地覆盖区石炭系钻井剖面,按照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关于石炭系中间界线的决定,标定了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重新确定后的新疆石炭系中间界线应划在也列莫顿组上部(天山博乐霍洛山阿恰勒河剖面)、和什拉甫组与卡拉乌依组之间(玛扎塔格剖面、塔里木盆地西南缘霍艾林场剖面)、卡拉乌依组顶灰岩段下部(轮南59井)、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上部(塔中401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系 中间界线 塔里木盆地 钻井剖面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