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治疗中年龄对支抗牙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雷 李长霞 +1 位作者 朱双林 王大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658-1658,1661,共2页
关键词 牙根吸收 牙根长度 头颅侧位定位片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评估前牙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 被引量:4
2
作者 伍春兰 唐华 陈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4-1449,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比较前牙开[牙合]与正常覆[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的差异,对开[牙合]组内不同程度的开[牙合]牙根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开[牙合]程度与前牙根长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6例治疗前患者...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比较前牙开[牙合]与正常覆[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的差异,对开[牙合]组内不同程度的开[牙合]牙根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开[牙合]程度与前牙根长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6例治疗前患者(前牙开[牙合]53例、正常覆[牙合]53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olphin软件对CBCT数据前牙区进行三维定位,以牙齿的正中矢状面作为测量平面,以唇舌向釉牙骨质连线中点和根尖点的连线作为牙根长度,测量上下颌前牙根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开[牙合]组与正常覆[牙合]组、轻度开[牙合]组与中重度开[牙合]组患者前牙根长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开[牙合]程度与前牙根长的相关性。结果:开[牙合]组与正常覆[牙合]组各同名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开[牙合]组与中重度开[牙合]组下颌中切牙根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牙覆[牙合]与各前牙根长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者短,且开[牙合]程度越重,其下颌中切牙根长越短,前牙覆[牙合]与前牙根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开[牙合] 牙根长度 锥形束CT 牙根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移动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凌红 沈真祥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为了观察和分析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对牙根长度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 2 5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 ,以 15 0~ 180克的力推尖牙远中移动。使用德国西门子产的X线牙片机拍摄尖牙牙片 ,用芬兰产的Digor... 目的 :为了观察和分析牙齿在移动过程中对牙根长度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择 2 5名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 ,以 15 0~ 180克的力推尖牙远中移动。使用德国西门子产的X线牙片机拍摄尖牙牙片 ,用芬兰产的Digora(DXR - 40 )数字化牙科扫描仪及其软件进行测量 ,比较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高度及牙槽骨密度。结果 :被矫治的尖牙在加力一个月后根尖平均吸收 1.5 9mm ,牙槽骨高度平均丧失 2 .5 9mm ,牙槽骨密度平均下降 14.88国际单位。结论 :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矫治力可能对牙根长度产生影响 ,而且也可能影响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移动 牙根长度 牙槽骨高度 牙槽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畸对根尖及根周硬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陆一 陈凤山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 :研究成人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 :采用Digora分析定位牙片 ,分析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结果 :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 ,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键词 牙齿移动 牙根长度 牙槽骨密度 根尖组织 根周硬组织 成人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低位乳磨牙治疗1例
5
作者 杨玉娥 李红 +1 位作者 滕琦 王万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55-1155,共1页
低位牙也称之为固连牙、下沉牙,通常由牙根表面与牙槽骨之间的解剖结构异常造成,好发于乳磨牙。重度低位乳磨牙严重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萌出及咬合,导致错畸形。本文报道1例重度低位乳磨牙的成功治疗,并结合文献回顾进行讨论,为其临床... 低位牙也称之为固连牙、下沉牙,通常由牙根表面与牙槽骨之间的解剖结构异常造成,好发于乳磨牙。重度低位乳磨牙严重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萌出及咬合,导致错畸形。本文报道1例重度低位乳磨牙的成功治疗,并结合文献回顾进行讨论,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磨牙 固连牙 低位牙 混合牙列 萌出 口腔检查 牙槽骨 牙根长度 解剖结构异常 文献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的CBCT对比研究
6
作者 杜启莲 李紫嫣 +1 位作者 袁星 唐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比较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数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藏族和汉族患者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CBCT图像440例,测量根长、弯曲度、弯曲位置、是否有第二近颊根(MB2)、MB-MB2距离。结果:藏族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 目的:比较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数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藏族和汉族患者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CBCT图像440例,测量根长、弯曲度、弯曲位置、是否有第二近颊根(MB2)、MB-MB2距离。结果:藏族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长度较汉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中颊根根管弯曲度比较,藏汉族有统计学差异,汉族以2级(10°<根管弯曲度<30°)居多,而藏族不仅2级较多,3级(根管弯曲度>30°)也较汉族多。根管弯曲位置方面,汉族以根管中分的弯曲居多,而藏族不仅根管中分的弯曲较多,根管口和根尖弯曲也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汉族的MB2发生率、MB-MB2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藏族和汉族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的根长、根管弯曲度、根管弯曲位置有差别,藏族牙根更长,弯曲度更大,特别是根尖区弯曲度,值得临床注意。而MB2发生率和MB-MB2距离藏汉族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上颌第一恒磨牙 牙根长度 MB2 牙根弯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