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国文 胡勤刚 +3 位作者 黄晓峰 杨旭东 卢明星 唐恩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南京市口腔医院自1997-06~2009-06所收治的8例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范围视同于成釉细胞瘤,按临界瘤的治疗方法进行,要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结果:发生在上颌骨4例,下颌骨4例。5例患者为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扩大切除后,经过10~124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治疗类似于成釉细胞瘤,应确保有0.5 cm的骨质安全缘,对于复发性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还应保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复发 扩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的复发与恶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斌 李铁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 目的:探讨颌骨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dentinogenic ghost cell tumor,DGCT)复发和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为外科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5年来就诊的53例含有影细胞及间充质诱导成分的混合性牙源性肿瘤,总结DGCT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并对其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结果:53例牙源性肿瘤中,14例为DGCT,其中10例复发,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4岁,症状均为骨性膨隆。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减低影,大部分病例边界不清或侵犯邻近组织,其中7例发生在上颌骨(2例癌变、2例细胞生长活跃),3例发生在下颌骨(1例细胞生长活跃)。10例复发患者的首次手术方式均为刮治。结论:颌骨DGCT生长具有局部侵袭性,初次手术处理不当极易复发,多次复发有癌变风险;刮治手术不适宜DGCT;对于边界不清的上颌骨病变,尤其对于活检或冰冻病理报细胞生长活跃的病例,应尽可能扩大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钙化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复发 局部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婷婷 陈蔚华 +2 位作者 裴婧 贾云香 吴海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5-996,共2页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属少见的牙源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临床及影像学不具备特异性,尤其是送检组织少或取材不充分时,易漏诊。现报告1例发生于青少年的上颌骨后部病例,回顾总结分析,提高认识。
关键词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秀娟 王青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目前研究发现牙髓及牙本质基质中也存在少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细菌脂多糖或脂磷壁酸的诱导下出现反应性增加,可能参与一些生理、病理的调控。本文就V E G F在牙...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目前研究发现牙髓及牙本质基质中也存在少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细菌脂多糖或脂磷壁酸的诱导下出现反应性增加,可能参与一些生理、病理的调控。本文就V E G F在牙髓中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本质基质 生物学活 研究发现 脂磷壁酸 VEGF 反应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