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Plus图像软件应用于牙周植骨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董维理 李成章 周影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应用Pro-Plus软件定量分析牙周植骨术临床疗效,探讨其客观评价牙槽骨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牙周炎患者有22处邻间隙骨下袋,牙周基础治疗4-6周后接受牙周植骨术,随机植入脱钙牙本质基质(decalcified dentin matrix DDM)1... 目的:应用Pro-Plus软件定量分析牙周植骨术临床疗效,探讨其客观评价牙槽骨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牙周炎患者有22处邻间隙骨下袋,牙周基础治疗4-6周后接受牙周植骨术,随机植入脱钙牙本质基质(decalcified dentin matrix DDM)12处和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 BGC)10处,记录术前、术后3、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并采用Pro-Plus软件对其平行投照根尖片中骨缺损区邻间隙阴影面积(polygon area PG)和角型吸收最低点至牙根尖外表面长度(tooth root 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DM和BGC组术后3、6个月时的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DDM组术后3个月时的PG较术前减少0.77 mm^2,T值增加0.94 mm;6个月时PG减少3.11 mm^2,T值增加1.84 mm。BGC组3个月时的PG较术前减少0.85 mm^2,T值增加1.06 mm;6个月时PG减少3.03 mm^2,T值增加2.17 mm。两组3、6个月时各自的PG以及T变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术前、术后3、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ro-Plus软件分析稳定点测量值一致性检验ICC值均大于0.8(α〉0.4)。结论:DDM和BGC植入骨下袋均能促进牙周附着恢复和骨组织修复,在平行投照根尖片具有较高一致性情况下,Pro-Plus软件可辅助用于牙槽骨变化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牙周植骨术 下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骨刀与高速涡轮钻分别联合牙周翻瓣植骨术在牙周翻瓣手术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桂英 黄勇 +2 位作者 罗华强 裴艳 唐慧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2-614,共3页
纳入高速涡轮钻联合牙周翻瓣植骨术20 例患者为对照组,超声骨刀联合牙周翻瓣植骨术30 例为研究组。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术后7、14 d、1 个月术区的疼痛和肿胀更轻,术后1 个月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 纳入高速涡轮钻联合牙周翻瓣植骨术20 例患者为对照组,超声骨刀联合牙周翻瓣植骨术30 例为研究组。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术后7、14 d、1 个月术区的疼痛和肿胀更轻,术后1 个月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更低,术后6 个月复诊的临床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菌斑指数改善更优,提示牙周翻瓣手术联合超声骨刀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牙周炎( SCP) 牙周翻瓣 超声 牙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组织工程人工骨支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晓宏 税艳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牙周骨支架材料为应用于牙周植骨术中,促进细胞在缺损部位生长,引导或诱导骨生成,以重建牙周组织的支架材料。目前用于植骨术中的支架材料主要有三大类:人工合成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及生物活性玻璃... 牙周骨支架材料为应用于牙周植骨术中,促进细胞在缺损部位生长,引导或诱导骨生成,以重建牙周组织的支架材料。目前用于植骨术中的支架材料主要有三大类:人工合成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及生物活性玻璃等;天然生物衍生材料,如天然骨、胶原和珊瑚等;复合材料,如胶原纳米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凝胶复合煅烧骨等。本文就牙周常用人工骨支架材料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植骨术 人工支架材料 牙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