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被引量:
27
1
作者
何结望
李琳
+3 位作者
吴风光
闫铁军
王海明
秦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43-46,53,共5页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适宜作为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并可以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
片烟质量
均匀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静宜
杨永锋
+5 位作者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牛洋洋
姚旭博
陈红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96,共8页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打叶后大片烟(直径(D)>25.40 mm)、中片烟(12.70<D≤25.40 mm)、小片烟(6.35<D≤12.70 mm)、碎片烟(2.36<D≤6.35 mm)、碎末烟(D≤2.36 mm)以及混合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结果】①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氮碱比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②葡萄糖、果糖、糖类物质总量和蔗糖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前三者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③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差异,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类物质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无显著性差异,绿原酸含量随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④苹果酸、2,4-庚二烯酸、柠檬酸、油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苹果酸、柠檬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减少。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片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碎末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低,内在化学品质较差。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尺寸片烟分为3类:混合片烟和小片烟聚为一类,大片烟和中片烟聚为一类,碎片烟和碎末烟聚为一类。【结论】打叶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片烟和中片烟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以作为中高档卷烟产品的原料;碎末烟的烟叶质量特性相对较差,可作为烟草薄片;聚类分析聚为一类的烟叶,质量特征具有相似性,可解决部分原料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
烟
片
烟
尺寸
片烟质量
糖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
非挥发性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CB-1品种烟叶打叶复烤提质保香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孔祥
黄世乐
+3 位作者
卢幼祥
肖方明
庄增坤
黄长庚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期68-70,共3页
为探索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对高等级烟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该文以福建三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为对象,开展不同润叶、复烤、回潮处理方式对烟叶润叶水分均匀性、成品片烟色泽、常规化学成分、多酚、色素、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
为探索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对高等级烟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该文以福建三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为对象,开展不同润叶、复烤、回潮处理方式对烟叶润叶水分均匀性、成品片烟色泽、常规化学成分、多酚、色素、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特色打叶复烤工艺加工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蒸汽润叶+低温慢烤+蒸汽润叶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加工后片烟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润叶水分、成品水分、叶片结构的均匀性梗好,烟叶色泽变化最小,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香气质感改善较明显、口感特性更好、清甜香风格达到彰显,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蒸汽润叶+蒸汽回潮处理中的水是汽化水,温度高、水颗粒细小,更有利于烟叶吸收和提高均匀性且不宜产生水渍水的颗粒,同时烟叶中的多酚、色素等致香前体物质降解后化合物总量最少,致香成分挥发的少,能较好地保留中高等级烟叶致香成分和原有质量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叶方式
打叶复烤
片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被引量:
27
1
作者
何结望
李琳
吴风光
闫铁军
王海明
秦志强
机构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43-46,53,共5页
基金
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项目(2008B017)
文摘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适宜作为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并可以进行推广。
关键词
标准
片烟质量
均匀性
评价方法
Keywords
Standard
Quality of tobacco stripe
Homogeneity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静宜
杨永锋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牛洋洋
姚旭博
陈红丽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9-96,共8页
基金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计划项目(ZW2017003,ZW2016007)。
文摘
【目的】明确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卷烟工业配方模块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浓香型烤烟模块打叶后片烟为研究对象,从常规化学成分、糖类物质、多酚类物质、非挥发性有机酸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打叶后大片烟(直径(D)>25.40 mm)、中片烟(12.70<D≤25.40 mm)、小片烟(6.35<D≤12.70 mm)、碎片烟(2.36<D≤6.35 mm)、碎末烟(D≤2.36 mm)以及混合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结果】①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氮碱比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②葡萄糖、果糖、糖类物质总量和蔗糖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前三者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③绿原酸含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差异,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类物质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无显著性差异,绿原酸含量随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升高。④苹果酸、2,4-庚二烯酸、柠檬酸、油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在不同尺寸片烟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苹果酸、柠檬酸和非挥发性有机酸总量随着片烟尺寸的增大而减少。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片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碎末烟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低,内在化学品质较差。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尺寸片烟分为3类:混合片烟和小片烟聚为一类,大片烟和中片烟聚为一类,碎片烟和碎末烟聚为一类。【结论】打叶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片烟和中片烟具有较好的品质,可以作为中高档卷烟产品的原料;碎末烟的烟叶质量特性相对较差,可作为烟草薄片;聚类分析聚为一类的烟叶,质量特征具有相似性,可解决部分原料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烤
烟
片
烟
尺寸
片烟质量
糖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
非挥发性有机酸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cigarette size
cigarette quality
sugar
polyphenols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s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TS411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CB-1品种烟叶打叶复烤提质保香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孔祥
黄世乐
卢幼祥
肖方明
庄增坤
黄长庚
机构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料部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福建三明金叶复烤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期68-70,共3页
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福建省公司科技项目"皖产卷烟原料"四化一保"加工体系研究"
文摘
为探索打叶复烤工艺过程对高等级烟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影响,该文以福建三明翠碧一号C3F等级烟叶为对象,开展不同润叶、复烤、回潮处理方式对烟叶润叶水分均匀性、成品片烟色泽、常规化学成分、多酚、色素、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旨在为特色打叶复烤工艺加工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蒸汽润叶+低温慢烤+蒸汽润叶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加工后片烟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润叶水分、成品水分、叶片结构的均匀性梗好,烟叶色泽变化最小,感官质量得分最高、香气质感改善较明显、口感特性更好、清甜香风格达到彰显,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蒸汽润叶+蒸汽回潮处理中的水是汽化水,温度高、水颗粒细小,更有利于烟叶吸收和提高均匀性且不宜产生水渍水的颗粒,同时烟叶中的多酚、色素等致香前体物质降解后化合物总量最少,致香成分挥发的少,能较好地保留中高等级烟叶致香成分和原有质量风格特征。
关键词
润叶方式
打叶复烤
片烟质量
Keywords
Hardwoods
Threshing and redrying
Tobacco quality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何结望
李琳
吴风光
闫铁军
王海明
秦志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打叶复烤后不同尺寸片烟的化学成分差异
胡静宜
杨永锋
刘茂林
刘向真
王宝林
牛洋洋
姚旭博
陈红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CB-1品种烟叶打叶复烤提质保香技术研究
孔祥
黄世乐
卢幼祥
肖方明
庄增坤
黄长庚
《安徽农学通报》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