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片层状Zn-Cu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1
作者 汤钰霞 谢佳琴 李传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采用煅烧金属有机框架(MOFs)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Zn-Cu复合氧化物,通过TG、XRD、SEM、EDS、HRTEM和SAED等手段表征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等特性,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研究了Zn-Cu复合氧化物的... 采用煅烧金属有机框架(MOFs)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Zn-Cu复合氧化物,通过TG、XRD、SEM、EDS、HRTEM和SAED等手段表征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等特性,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研究了Zn-Cu复合氧化物的抗菌性能,并初步探究了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Zn-Cu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片层状结构,ZnO在CuO表面均匀分散,且ZnO的加入可能使部分CuO转变为Cu_(2)O;Zn-Cu复合氧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随着CuO含量的增加,抗菌效果增强,但同时对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u复合氧化物 片层状结构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物Ti_(3)C_(2) MXene/NaTiO2用作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黎铭 赵航 +3 位作者 李倩 刘艳改 慕楠 米瑞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0-996,共7页
以MAX相Ti_(3)AlC_(2)为前驱体,选择性刻蚀后制得Ti_(3)C_(2) MXene基体,通过Ti_(3)C_(2) MXene基体与Na_(2)S·9H_(2)O共热,成功在Ti_(3)C_(2) MXene表面原位生长出NaTiO_(2)纳米片。制得的片层状复合材料Ti_(3)C_(2) MXene/NaTiO_... 以MAX相Ti_(3)AlC_(2)为前驱体,选择性刻蚀后制得Ti_(3)C_(2) MXene基体,通过Ti_(3)C_(2) MXene基体与Na_(2)S·9H_(2)O共热,成功在Ti_(3)C_(2) MXene表面原位生长出NaTiO_(2)纳米片。制得的片层状复合材料Ti_(3)C_(2) MXene/NaTiO_(2)在结构上继承了Ti_(3)C_(2)MXene的结构优势,同时,材料具备NaTiO_(2)的成分优势,有利于离子的传输和扩散。Ti_(3)C_(2) MXene/NaTiO_(2)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在2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50次,放电比容量能达到253.60 mAh·g^(-1);在2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有144.7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Ti_(3)C_(2)MXene/NaTiO_(2) 片层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VAC在拉伸流场中的相形态演变
3
作者 张鹏飞 张志强 +2 位作者 李小林 曾佳 吴世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质量比为70/30的PP/EVAC进行共混,用单螺杆挤出机经收敛形口模挤出,考察了共混物在挤出方向和不同口模位置处的相形态。结果表明,经过螺杆剪切作用后,分散相呈片层状与纤维状结构。该分散相在口模中流动受拉伸流场作用,片层状分散相... 将质量比为70/30的PP/EVAC进行共混,用单螺杆挤出机经收敛形口模挤出,考察了共混物在挤出方向和不同口模位置处的相形态。结果表明,经过螺杆剪切作用后,分散相呈片层状与纤维状结构。该分散相在口模中流动受拉伸流场作用,片层状分散相演变成截面似"哑铃形"的片层状结构,其较薄部分持续变薄甚至破裂,形成尺寸较小的片层状结构;同时纤维状分散相被拉伸变长,直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形口模 相形态 片层状结构 纤维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