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片层状Zn-Cu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1
作者 汤钰霞 谢佳琴 李传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5,共6页
采用煅烧金属有机框架(MOFs)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Zn-Cu复合氧化物,通过TG、XRD、SEM、EDS、HRTEM和SAED等手段表征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等特性,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研究了Zn-Cu复合氧化物的... 采用煅烧金属有机框架(MOFs)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Zn-Cu复合氧化物,通过TG、XRD、SEM、EDS、HRTEM和SAED等手段表征了其物相组成、微观结构等特性,以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型研究了Zn-Cu复合氧化物的抗菌性能,并初步探究了其细胞毒性。结果表明,Zn-Cu复合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片层状结构,ZnO在CuO表面均匀分散,且ZnO的加入可能使部分CuO转变为Cu_(2)O;Zn-Cu复合氧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随着CuO含量的增加,抗菌效果增强,但同时对成纤维细胞的毒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Cu复合氧化物 片层状结构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片层状BiOBr_xI_(1-x)的制备及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洪建和 何家宁 +2 位作者 胡鹏 何岗 沈翔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卤氧化铋由于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禁带宽度,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改变卤氧化铋复合物中卤素的组成能调节禁带宽度,优化光催化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片层状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利用XRD、SEM和紫外... 卤氧化铋由于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合适的禁带宽度,表现出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改变卤氧化铋复合物中卤素的组成能调节禁带宽度,优化光催化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片层状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利用XRD、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谱分析了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评价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单体卤氧化铋相比,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提高了可见光激发率和载流子转移率,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更好;当Br/I比为4/6时,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其降解速率常数是组成为40% BiOBr+60% BiOI的机械混合催化剂的2.7倍。通过添加活性组分捕获剂研究其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结果显示:BiOBr_xI_(1-x)固溶体催化剂光降解甲基橙过程中h^+直接氧化甲基橙分子起主导作用,也存在一定的·O_2^-对甲基橙的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片层状BiOBrxI1-x 甲基橙 光催化活性 光催化降解机理 溴氧化铋 碘氧化铋 溶剂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氟掺杂片层状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59,共1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掺杂片层状黑色TiO 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步骤:1)首先配制好钛酸四正丁酯、正丙醇和氢氟酸混合体系,搅拌一段时间;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3)将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掺杂片层状黑色TiO 2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步骤:1)首先配制好钛酸四正丁酯、正丙醇和氢氟酸混合体系,搅拌一段时间;2)将混合溶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3)将反应后的样品经洗涤、干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片层状 保护气氛 正丁酯 氧化钛 钛酸 混合体系 正丙醇 高压反应釜 干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多孔炭片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左佑华 吴慧 +4 位作者 花俊峰 郑君宁 许立信 叶明富 万超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本研究以煤沥青为炭材料,氯化钠为模板剂,碳酸钾为活化剂,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载体层状多孔炭片(LPCS),通过浸渍法向其中加入RuCl3金属溶液,将活性组分Ru负载到LPCS载体上合成Ru/LPCS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性能进行了... 本研究以煤沥青为炭材料,氯化钠为模板剂,碳酸钾为活化剂,在氩气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载体层状多孔炭片(LPCS),通过浸渍法向其中加入RuCl3金属溶液,将活性组分Ru负载到LPCS载体上合成Ru/LPCS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u/LPCS催化剂中,当煅烧温度为1123 K时,Ru的负载量为2%时,催化剂的反应转化频率(TOF)值最大,此时有光下催化剂的TOF为334.8 min^(-1),是无光照时TOF的1.38倍。在光照下,催化剂的活化能(Ea)从90.60 kJ/mol下降到70.33 kJ/mol。氨硼烷水解制氢速率相对于其浓度的级数为0.75,而相对于催化剂的用量满足于一级动力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基催化剂 氨硼烷 水解制氢 层状多孔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状二硫化钼纳米片比色检测亚锡离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杰 王勇 倪永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8-453,共6页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中,亚锡离子对层状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催化过氧化氢(H2O2)氧化邻苯二胺(OPD)的显色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构建了一种检测亚锡离子的比色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与不加Mo S2纳米片的OPD/H2O2... 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5)中,亚锡离子对层状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催化过氧化氢(H2O2)氧化邻苯二胺(OPD)的显色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据此构建了一种检测亚锡离子的比色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与不加Mo S2纳米片的OPD/H2O2比色传感体系相比,MoS2/OPD/H2O2体系检测亚锡离子的灵敏度显著提高,线性范围变宽.在优化的条件下,MoS2/OPD/H2O2传感体系检测亚锡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2~3.0μmol/L,检出限为8 nmol/L(S/N=3).该传感体系对检测亚锡离子具有高的选择性,可用于湖水中亚锡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二硫化钼纳米 亚锡离子 邻苯二胺 比色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相法制备片花状α-Fe_2O_3纳米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万秦和 刘颖 +3 位作者 王辉 叶金文 文晓刚 谷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0-703,共4页
以氯化铁为铁源,添加适量二甲胺硼烷(DMAB)作为表面活性剂。用简单的液相方法在低温下制备出大量片花状α-Fe2O3纳米结构。讨论了反应时间和DMAB与FeCl3摩尔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温度为80℃,摩尔比为1∶1时制备出的片状α-Fe2O3形貌... 以氯化铁为铁源,添加适量二甲胺硼烷(DMAB)作为表面活性剂。用简单的液相方法在低温下制备出大量片花状α-Fe2O3纳米结构。讨论了反应时间和DMAB与FeCl3摩尔比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在温度为80℃,摩尔比为1∶1时制备出的片状α-Fe2O3形貌完整性较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分别表征了α-Fe2O3的微观形貌、成分与结构。初步探讨了片状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2O3 片层状 液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复合物Ti_(3)C_(2) MXene/NaTiO2用作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黎铭 赵航 +3 位作者 李倩 刘艳改 慕楠 米瑞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0-996,共7页
以MAX相Ti_(3)AlC_(2)为前驱体,选择性刻蚀后制得Ti_(3)C_(2) MXene基体,通过Ti_(3)C_(2) MXene基体与Na_(2)S·9H_(2)O共热,成功在Ti_(3)C_(2) MXene表面原位生长出NaTiO_(2)纳米片。制得的片层状复合材料Ti_(3)C_(2) MXene/NaTiO_... 以MAX相Ti_(3)AlC_(2)为前驱体,选择性刻蚀后制得Ti_(3)C_(2) MXene基体,通过Ti_(3)C_(2) MXene基体与Na_(2)S·9H_(2)O共热,成功在Ti_(3)C_(2) MXene表面原位生长出NaTiO_(2)纳米片。制得的片层状复合材料Ti_(3)C_(2) MXene/NaTiO_(2)在结构上继承了Ti_(3)C_(2)MXene的结构优势,同时,材料具备NaTiO_(2)的成分优势,有利于离子的传输和扩散。Ti_(3)C_(2) MXene/NaTiO_(2)复合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在2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50次,放电比容量能达到253.60 mAh·g^(-1);在2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有144.70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Ti_(3)C_(2)MXene/NaTiO_(2) 片层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MnO_2纳米片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翔 燕绍九 +4 位作者 王楠 彭思侃 王晨 吴广明 戴圣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5,共7页
分别采用醋酸锰和乙醇还原高锰酸钾,制备2种超薄δ-MnO_2纳米片电极材料(δ-MnO_2-A与δ-MnO_2-B)。通过XRD、XPS、SEM/TEM、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特征。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2种材料具... 分别采用醋酸锰和乙醇还原高锰酸钾,制备2种超薄δ-MnO_2纳米片电极材料(δ-MnO_2-A与δ-MnO_2-B)。通过XRD、XPS、SEM/TEM、比表面积分析等手段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和孔径分布特征。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2种材料具有相似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但是相比于δ-MnO_2-A,电极材料δ-MnO_2-B具有更高的钾含量和锰空位含量,片层状结构更加清晰、稳定,因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更好。在0.5mol/L Na_2SO_4电解液中,1mV·s^(-1)扫描速率下δ-MnO_2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可达227F·g^(-1)。100mV·s^(-1)扫描速率、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8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层状纳米 超级电容器 诸能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实验因素对氧化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珊 陶辉锦 +2 位作者 尹健 张东阳 许昊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98,104,共5页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借助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和光催化活性的ZnO粉体材料。采用XRD、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2+)/OH^-离子比、Zn^(2+)浓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等因素对ZnO微... 以氯化锌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借助正交实验设计方法,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具有不同形貌和光催化活性的ZnO粉体材料。采用XRD、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2+)/OH^-离子比、Zn^(2+)浓度、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等因素对ZnO微观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2+)/OH^-离子比对ZnO的粒径、微观形貌和光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Zn^(2+)/OH^-离子比为1∶5时,ZnO粉末样品呈现二维片层状形貌,且光催化活性优于长径比较大的棒状或棱柱状ZnO,这可能是片状形貌ZnO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面较大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二维片层状氧化锌粉末 水热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贝氏体钢再纳米化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坤 黄楠 +2 位作者 杨建国 宋奎晶 方洪渊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08,118,共4页
采用TIG焊方法对纳米贝氏体钢板进行表面堆焊并快速进行再纳米化处理,通过SEM和TEM观察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组织特征和形态,使用XRD和TEM电子衍射花样对各种相进行鉴定,并获得相应相的含量,采用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获得了再纳米化焊接... 采用TIG焊方法对纳米贝氏体钢板进行表面堆焊并快速进行再纳米化处理,通过SEM和TEM观察了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组织特征和形态,使用XRD和TEM电子衍射花样对各种相进行鉴定,并获得相应相的含量,采用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获得了再纳米化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再纳米化处理,纳米贝氏体钢焊缝区和淬火区组织转变为纳米级片层状的贝氏体和奥氏体,其中焊缝奥氏体含量为13%,而且淬火区片层厚度与母材相当约为70 nm,焊缝区片层厚度大于母材约为300 nm.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再纳米化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1 500 MPa,硬度为7 000 MPa,与母材相差无几,其中接头断裂位置为回火区,是由于回火区析出大量碳化物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贝氏体钢 再纳米化 焊接 纳米级片层状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自润滑铜-石墨-NbSe_2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东侯 李长生 +1 位作者 唐华 莫超超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8-753,共6页
研究了NbSe2的添加对铜-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法将制备的不同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状或片层状的纳米NbSe2材料与铜粉、石墨粉混合均匀,冷压制成小圆盘。采用光学显微镜,SEM(JSM-7001F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表面形... 研究了NbSe2的添加对铜-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影响,采用粉末冶金法将制备的不同质量百分比含量的纤维状或片层状的纳米NbSe2材料与铜粉、石墨粉混合均匀,冷压制成小圆盘。采用光学显微镜,SEM(JSM-7001F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表面形貌。并在超低温摩擦磨损机和UMT-2摩擦试验仪上测试其摩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两种NbSe2的加入使铜-石墨复合材料电阻率降低了近一半;常温常压下,添加了纤维状的NbSe2较片层状具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在高载荷下甚至优于铜-石墨复合材料,在真空状态下,无论添加纤维状的还是片层状的NbSe2,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都远低于铜-石墨复合材料(M为0.257),并且两者在NbSe2添加质量百分比含量6%时达到最低,即铜-石墨-6%纤维状NbSe2为0.189,铜-石墨-6%片层状NbSe2为0.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状或片层状的纳米NbSe2 铜-石墨-NbSe2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和摩擦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EVAC在拉伸流场中的相形态演变
12
作者 张鹏飞 张志强 +2 位作者 李小林 曾佳 吴世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6,共4页
将质量比为70/30的PP/EVAC进行共混,用单螺杆挤出机经收敛形口模挤出,考察了共混物在挤出方向和不同口模位置处的相形态。结果表明,经过螺杆剪切作用后,分散相呈片层状与纤维状结构。该分散相在口模中流动受拉伸流场作用,片层状分散相... 将质量比为70/30的PP/EVAC进行共混,用单螺杆挤出机经收敛形口模挤出,考察了共混物在挤出方向和不同口模位置处的相形态。结果表明,经过螺杆剪切作用后,分散相呈片层状与纤维状结构。该分散相在口模中流动受拉伸流场作用,片层状分散相演变成截面似"哑铃形"的片层状结构,其较薄部分持续变薄甚至破裂,形成尺寸较小的片层状结构;同时纤维状分散相被拉伸变长,直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敛形口模 相形态 片层状结构 纤维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极性电解酸洗对碳素钢丝表面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王震 夏德贵 廖小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23-329,共7页
目的综合提高碳素钢丝的外观及功能性,深入理解新型变极性电解酸洗过程及其对钢丝表面的修饰作用。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设计电解程序模拟了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变极性电解酸洗过程,根据电位曲线对电解过程进行分析;通过OM、CLSM、SEM... 目的综合提高碳素钢丝的外观及功能性,深入理解新型变极性电解酸洗过程及其对钢丝表面的修饰作用。方法使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设计电解程序模拟了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变极性电解酸洗过程,根据电位曲线对电解过程进行分析;通过OM、CLSM、SEM、XPS等手段对酸洗后钢丝的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非稳态的变极性电解酸洗阳极过程均首先发生Fe的活性溶解,仅当电流密度高至816.0 A/dm^2时可使钢丝表面迅速转入钝态,并进一步极化至析氧过程。极低电流密度下(54.4 A/dm^2)的酸洗可获得光亮的表面;较高电流密度下(163.2~272.0 A/dm^2)的酸洗会使钢丝表面发暗,氧化程度变高,但形成了特殊的片层状表面微观形貌;更高电流密度(544.0 A/dm^2)的酸洗会导致钢丝表面过度侵蚀,呈破碎状态;而极高电流密度(816.0 A/dm^2)下的酸洗,获得了同时具有片层状微观形貌的光亮表面。结论通过控制酸洗电流密度可调控碳素钢丝的外观、表面微观形貌及氧化程度。816.0 A/dm^2电流密度下的电解酸洗可使钢丝保持光亮的同时形成片层状的微观形貌,可能使后续镀层具有特殊的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极性电解酸洗 碳素钢丝 电流密度 光亮表面 片层状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lamellar cementite in eutectoid steels by cold rolling
14
作者 王莉 梅本实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The pearli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lamellar cementite after cold rolling in eutectoid steels Fe-0.76%C-0.137%Mn(mass fracti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Formastor-F (Full Automatic Transformat... The pearlit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lamellar cementite after cold rolling in eutectoid steels Fe-0.76%C-0.137%Mn(mass fracti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Formastor-F (Full Automatic Transformation Testing Instrument)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FESEM) observation. Fine and coarse pearlite were obtained in the eutectoid steels austenitized at 900℃ for 15min, then hold at 620℃ for 90 s and 690℃ for 7 h, respectively.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cold rolled lamellar cementite could be classified as: cleavage fracture, inhomogeneous slip, fragmentation, thinning or necking, and homogeneous bending. The cementite lamellae with the thickness of more than 100 nm could be deformed plas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析钢 片层状渗碳体 冷轧 形态变化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