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根龙 刘浩 +1 位作者 周健 黄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51,共6页
相比于香农采样需要大规模样本,压缩采样在视频信号的高能效表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关键帧采样率与非关键帧采样率不一致时,现有的帧间片匹配算法在多种联合采样率下呈现出不稳定的重建质量。为了充分利用帧间的相关性进行视频压缩感... 相比于香农采样需要大规模样本,压缩采样在视频信号的高能效表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当关键帧采样率与非关键帧采样率不一致时,现有的帧间片匹配算法在多种联合采样率下呈现出不稳定的重建质量。为了充分利用帧间的相关性进行视频压缩感知重构,本文提出了一种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算法,根据关键帧采样率与非关键帧采样率的相对变化执行差异化的帧间片匹配,以更好地适配不同联合采样率生成的视频码流。所提算法首先对各帧的观测值分别进行帧内重构,然后按照关键帧采样率较非关键帧采样率的增长率情形进行自适应的帧间重构:若增长率较低,当前帧直接选取最近的关键帧和同向的邻近非关键帧的重构结果,执行基于同向双参考帧的片匹配重构;若增长率较高,当前帧逐步地挑选多个参考帧的重构结果,完成更为精细的多阶段片匹配重构。相较于现有重构算法,所提算法在视频压缩感知的典型架构中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重构性能,视频序列的重建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压缩感知 采样率 帧间重构 片匹配 参考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匹配蒙片去骨法在颅内动脉瘤头颈CT血管成像减影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雪 李王佳 +3 位作者 郑婉琳 郭浩明 张丽娟 吕发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63-1267,共5页
目的:比较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与匹配蒙片去骨法(matched mask bone elimination,MMBE)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减影的图像质量。... 目的:比较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与匹配蒙片去骨法(matched mask bone elimination,MMBE)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减影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头颈CTA检查且诊断颅内动脉瘤的47名患者资料。分别使用GE AW4.6后处理工作站VCTDSA减影技术与SIEMENS 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MMBE减影技术对这47名患者头颈CTA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减影技术的自动减影时间、手动减影时间和总减影时间,并评价减影后的去骨情况,血管的减影效果及动脉瘤显示情况。结果:VCTDSA和MMBE的自动减影时间、手动减影时间和总减影时间分别为12、598、561.5 s和76、288、375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CTDSA在减影后颈内动脉颅内段和静脉窦的减影效果及动脉瘤显示情况均优于MMBE,而其减影后的去骨情况较MMBE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动脉瘤,VCTDSA的显示情况优于MMB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CTDSA的自动去骨速度快、效果好,对头颈部血管、动脉瘤的显示优于MMBE,有助于颅内动脉瘤的观察和诊断;MMBE的自动去骨效果好,更节约手动减影时间,但易过度减影导致血管假性狭窄及动脉瘤显示不完整,总体减影效果差,不利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同步匹配去骨 减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技术CT减影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丽娟 吕发金 +1 位作者 谢惠 蒋孝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 目的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MBE减影后行3DV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全幅图像CT值(无对比剂);前后提取两组骨蒙片相减评价图像质量(无对比剂);比较同步MMBE与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结果采用MMBE减影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图像质量均为Ⅱ级13次、Ⅲ级2次;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减影图像CT值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次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均为Ⅰ级,而非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Ⅱ级8次、Ⅲ级1次、Ⅰ级1次;同步MMBE减影图像质量Ⅱ级13次、Ⅲ级2次,15次VCTDSA减影图像质量均为Ⅰ级。结论同步MMBE技术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方法,可提高MMBE减影后的图像质量;VCTDSA减影图像质量优于同步MM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去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丽娟 吕发金 +2 位作者 欧阳羽 罗天友 吕富荣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接受VCTDSA检查的57例患者资料,其中47例经3DDSA和/或手术证实,比较VCTDSA与MMBE的减影图像质量、对动脉瘤...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与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并接受VCTDSA检查的57例患者资料,其中47例经3DDSA和/或手术证实,比较VCTDSA与MMBE的减影图像质量、对动脉瘤的检出率以及二者图像后处理时间。结果57例患者分别采用VCTDSA与同步MMBE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和/或3DDSA结果证实,47例患者共检出53个动脉瘤;VCTDSA对于IA的检出率为96.23%(51/53),高于MMBE(46/53,86.79%);VCTDSA对于颈内动脉瘤的检出率为94.12%(32/34),高于MMBE(27/34,79.41%)。VCTDSA对于<3mm的动脉瘤的检出率为86.67%(13/15),高于MMBE(10/15,66.67%)。VCTDSA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3.87±0.73)min,同步MMBE的平均后处理时间为(4.05±0.79)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CTDSA是一种方便、快速的检查方法,图像真实、可靠,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与诊断优于同步MM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匹配去骨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接收器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浩亮 李常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4,共4页
接收器电路是高速串行接口电路中关键模块.基于数字化模拟电路和负反馈动态调整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高速串行接口USB2.0接收器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使用TSMC(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的CMOS 0.25 um混合信... 接收器电路是高速串行接口电路中关键模块.基于数字化模拟电路和负反馈动态调整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高速串行接口USB2.0接收器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使用TSMC(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的CMOS 0.25 um混合信号模型,在Cadence软件环境下用spectre仿真器模拟,结果表明在500Mbps的高速时钟信号作用下,所设计的匹配电阻阻值稳定在[44.3Ω,45.6Ω]范围内,最大稳定时间6μs,平均误差±1.45%,最大误差1.56%;整合了这种高精度片上电阻的USB2.0接收器可以正确接收500 Mbps高速串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接口 接收器 高精度匹配电阻 基于数字化的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设计
6
作者 李浩亮 李常青 +1 位作者 邓记才 张防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数字化端子控制技术,基于负反馈动态调整原理和可调多晶硅电阻条,设计了新颖的、符合高速串行接口USB2.0协议要求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使用TSMC的CMOS 0.25μm混合信号模型,在Cadence软件环境下用spectre仿真器模拟,结果表明在... 采用数字化端子控制技术,基于负反馈动态调整原理和可调多晶硅电阻条,设计了新颖的、符合高速串行接口USB2.0协议要求的高精度片上匹配电阻电路.使用TSMC的CMOS 0.25μm混合信号模型,在Cadence软件环境下用spectre仿真器模拟,结果表明在500 Mbps的高速时钟信号作用下,所设计的匹配电阻阻值在[44.3Ω,45.6Ω]范围内,最大稳定时间6μs,平均误差为±1.45%,所设计电阻平均变化范围为45×(1±1.45%)Ω,最大误差范围1.56%,达到并高于45×(1±10%)Ω的高速串行接口协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接口 高精度 匹配电阻 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R2存储系统动态匹配技术
7
作者 李永进 胡军 李小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6-30,共5页
随着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2 SDRAM性能的日益提高,对存储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内部动态电阻匹配技术是高性能DDR2存储系统设计中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技术.介绍了DDR2存储器中动态匹配技术的电路结构、信号反射分析以... 随着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2 SDRAM性能的日益提高,对存储系统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内部动态电阻匹配技术是高性能DDR2存储系统设计中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技术.介绍了DDR2存储器中动态匹配技术的电路结构、信号反射分析以及匹配电阻的实现,指出了采用动态匹配技术的存储系统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问题,并通过软件模拟对动态匹配电路和传统的印制板匹配电路的信号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输 DDR2 存储系统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速串行接收器设计
8
作者 李浩亮 贾恒 +1 位作者 李常青 张防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基于数字化模拟电路设计技术和自适应动态反馈方法设计了一个高速串行接收器,包含采样放大器、时钟发生电路、匹配电阻电路.后两者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接收器性能.采用TSMC的CMOS 0.25μm混合信号模型,在Cadence软件环境下用spectre仿真器... 基于数字化模拟电路设计技术和自适应动态反馈方法设计了一个高速串行接收器,包含采样放大器、时钟发生电路、匹配电阻电路.后两者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接收器性能.采用TSMC的CMOS 0.25μm混合信号模型,在Cadence软件环境下用spectre仿真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时钟发生电路输出的五相时钟间隔0.416 ns,抖动35 ps,锁定时间1.8μs;匹配电阻阻值波动在44.3~45.6Ω,稳定时间6μs,平均误差±1.45%,最大误差1.56%.联调后整个接收器电路具有接收480 Mbps高速串行数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串行接口 接收器 高精度匹配电阻 时钟发生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