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动视角下城市“周末爸爸”的父职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修娟
曾令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0,69,共10页
因外出工作而缺席的父亲是一个重要的缺席父亲群体,其父职实践面临特殊的处境。“双城”流动的城市“周末爸爸”家庭采取了“父亲流动,母亲留守”的模式。同时,“周末爸爸”能够经常回家,在身体缺席和身体在场之间不断切换。当在外工作...
因外出工作而缺席的父亲是一个重要的缺席父亲群体,其父职实践面临特殊的处境。“双城”流动的城市“周末爸爸”家庭采取了“父亲流动,母亲留守”的模式。同时,“周末爸爸”能够经常回家,在身体缺席和身体在场之间不断切换。当在外工作时,他们会通过远程通信和家人频繁联系,以视频聊天的方式实践远程父职,这种远程父职以培养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主。当周末或假期返家时,他们实践了较为密集的面对面父职,这种父职以陪玩为主,具有轻松愉快的特点。远程父职和面对面父职的频繁交替,使得“周末爸爸”具有关怀慈爱的父亲形象。周末爸爸的父职实践体现了流动性对父职转型的作用,本文尝试提出父职实践的流动性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父亲
父职实践
周末爸爸
远程
父职
面对面
父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对父职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
36
2
作者
何绍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1,共7页
随着现代育儿理念的不断渗透,父亲参与儿童照顾的现象和行动越来越多。父亲关爱、全职爸爸、奶爸等新的父亲形象与父职实践不断涌现,新旧父职话语与父职实践正在同一时空上演。儿童照顾中父亲参与的增多,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同伴群...
随着现代育儿理念的不断渗透,父亲参与儿童照顾的现象和行动越来越多。父亲关爱、全职爸爸、奶爸等新的父亲形象与父职实践不断涌现,新旧父职话语与父职实践正在同一时空上演。儿童照顾中父亲参与的增多,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同伴群体的示范带动、社会福利政策的推动、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和男性照顾的优势地位发挥等息息相关。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唤醒儿童照顾上的父职自觉,让更多的父亲参与到儿童照顾实践中来、确保父爱在场,竭力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顾
父职
参与
父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下的父职实践
被引量:
28
3
作者
郭戈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92,共8页
在“反思父职缺席”的研究路径下,现有父职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导致父职缺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由父职参与不足引发的性别、家庭与社会困境。该视角虽有力地传递了社会对早期育儿中“爸爸去哪儿了”问题的关切,却忽视了对男性参与早期育...
在“反思父职缺席”的研究路径下,现有父职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导致父职缺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由父职参与不足引发的性别、家庭与社会困境。该视角虽有力地传递了社会对早期育儿中“爸爸去哪儿了”问题的关切,却忽视了对男性参与早期育儿实践的关注。研究发现,伴随着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的介入,父亲在家庭内部、家庭与机构间、社会环境中的育儿参与正有所增加,并呈现出过渡性、情感性与专业性的特征。而在新旧父职话语的影响下,育儿机构在促进父亲承担早期儿童照护责任的同时亦成为固化男性气质、引发父职焦虑的重要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托育服务
机构育儿
父职实践
社会化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动视角下城市“周末爸爸”的父职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高修娟
曾令峰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0,69,共10页
基金
2020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项目)“流动家庭儿童养育中的亲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K2020ZD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因外出工作而缺席的父亲是一个重要的缺席父亲群体,其父职实践面临特殊的处境。“双城”流动的城市“周末爸爸”家庭采取了“父亲流动,母亲留守”的模式。同时,“周末爸爸”能够经常回家,在身体缺席和身体在场之间不断切换。当在外工作时,他们会通过远程通信和家人频繁联系,以视频聊天的方式实践远程父职,这种远程父职以培养父子之间的情感联系为主。当周末或假期返家时,他们实践了较为密集的面对面父职,这种父职以陪玩为主,具有轻松愉快的特点。远程父职和面对面父职的频繁交替,使得“周末爸爸”具有关怀慈爱的父亲形象。周末爸爸的父职实践体现了流动性对父职转型的作用,本文尝试提出父职实践的流动性解释框架。
关键词
缺席父亲
父职实践
周末爸爸
远程
父职
面对面
父职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对父职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
36
2
作者
何绍辉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1,共7页
文摘
随着现代育儿理念的不断渗透,父亲参与儿童照顾的现象和行动越来越多。父亲关爱、全职爸爸、奶爸等新的父亲形象与父职实践不断涌现,新旧父职话语与父职实践正在同一时空上演。儿童照顾中父亲参与的增多,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同伴群体的示范带动、社会福利政策的推动、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和男性照顾的优势地位发挥等息息相关。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唤醒儿童照顾上的父职自觉,让更多的父亲参与到儿童照顾实践中来、确保父爱在场,竭力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
关键词
儿童照顾
父职
参与
父职实践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下的父职实践
被引量:
28
3
作者
郭戈
机构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5-92,共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多元话语视角下生育风险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项目编号:2018M6401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反思父职缺席”的研究路径下,现有父职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导致父职缺席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由父职参与不足引发的性别、家庭与社会困境。该视角虽有力地传递了社会对早期育儿中“爸爸去哪儿了”问题的关切,却忽视了对男性参与早期育儿实践的关注。研究发现,伴随着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的介入,父亲在家庭内部、家庭与机构间、社会环境中的育儿参与正有所增加,并呈现出过渡性、情感性与专业性的特征。而在新旧父职话语的影响下,育儿机构在促进父亲承担早期儿童照护责任的同时亦成为固化男性气质、引发父职焦虑的重要推手。
关键词
0~3岁托育服务
机构育儿
父职实践
社会化抚育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动视角下城市“周末爸爸”的父职实践研究
高修娟
曾令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撑起儿童照顾的“半边天”——对父职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何绍辉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下的父职实践
郭戈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