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布朗族的父系氏族公社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思久
《思想战线》
1981年第6期85-87,共3页
布朗族共计五万二千余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边疆,其中有二万七千余人分散聚居在临沧专区各县及思茅专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另有二万五千余人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等各县山区。解放前夕,西双版纳山区布朗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
布朗族共计五万二千余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边疆,其中有二万七千余人分散聚居在临沧专区各县及思茅专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另有二万五千余人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等各县山区。解放前夕,西双版纳山区布朗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父系氏族公社尚有活力。布朗族的父系氏族公社,是由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以及他们的妻子、子女所组成的血缘亲属集团,有的还包括上门从妻居的女婿。氏族组织,按布朗话表述,就是:“达(ta(?))、牙(ja(?))、根(keη)、妈(ma(?))、唉(ε)、肮(aη)、格闷(ka mun)、官蜜(kuan me(?))、官奔(kuan pan)、集纳戛滚。”其意译为“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兄弟媳妇及其子女所组成的集团叫做氏族。”氏族,布朗话称为“戛滚”(ka kun),直译为血缘集团。每个“戛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布朗族
原始社会末期
氏族
组织
解放前夕
从妻居
阶级社会
祖先
村社
祖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母系氏族公社之探讨
2
作者
王承权
《思想战线》
1987年第4期88-96,共9页
人类的童年是否都经历过母系氏族阶段,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史前社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在《论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论述母系氏族公社的过渡问题时就曾经说明,论证...
人类的童年是否都经历过母系氏族阶段,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史前社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在《论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论述母系氏族公社的过渡问题时就曾经说明,论证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仅仅涉及那些最初组成民族的时候,其世系是按母系计算世系的民族,不包括由血缘家族公社分裂演变为父系氏族公社的氏族”。即认为某些人类群体在血缘家庭公社或普那路亚家庭公社之后,可演进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本文拟就此观点再作论证。(一)几种不同的观点母系与父系在人类历史上究竟孰在前孰在后。这是一个争论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
制
摩尔根
各民族
史前社会
世系
原始人
家庭
公社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我国古史传说看原始氏族公社到奴隶制国家的过渡
3
作者
刘毓璜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1期84-94,共11页
本文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论题进行了“两重印证”,提出了社会大分工是合理地安排传说历史世系的次序和判明其相应的社会性质的理论前提,世袭制的出现不能做为国家诞生的唯一标志等观点,并对太(?)部落的社会性质、少(?)氏与大汶口...
本文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论题进行了“两重印证”,提出了社会大分工是合理地安排传说历史世系的次序和判明其相应的社会性质的理论前提,世袭制的出现不能做为国家诞生的唯一标志等观点,并对太(?)部落的社会性质、少(?)氏与大汶口型文化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五帝的历史阶段、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创建者究竟是禹还是启等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商榷意见。对我国古史研究来说,本文的发表无疑具有推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制国家
古史传说
母系
氏族公社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性质
父系氏族公社
历史阶段
早期国家
黄帝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鄂伦春族母系氏族及其向父系氏族的过渡
4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69-73,共5页
在原始社会中,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以女性为主,因此也称为母权制氏族时期。虽然恩格斯曾经说过“在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上,还谈不到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但是,为了简便起见,恩格斯仍然保留了这一名称,这说明恩格斯...
在原始社会中,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以女性为主,因此也称为母权制氏族时期。虽然恩格斯曾经说过“在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上,还谈不到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但是,为了简便起见,恩格斯仍然保留了这一名称,这说明恩格斯是肯定母权制的存在的。 母权制的存在,在我们国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争论的。我国历史文献和许多专著中,对它都作了充分的肯定。解放以后,我国民族学调查的大量材料也证明,它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同样存在。但是,在外国对此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母权制的提法是“科学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而坚决予以否定。为了说明母权制的存在,给母权制提供一个实例,笔者根据自己在鄂伦春族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所搜集的材料,试图对母权制的存在及其向父权制过渡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母系氏族的残迹 鄂伦春族是通古斯系统诸民族中比较原始的民族之一。解放以前,它虽然早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村社阶段,但是,它仍然从事着原始的游猎经济,广阔的大小兴安岭,是其天然的猎场,他们长年累月的在这里游猎,同外界接触较少,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母权制
“乌力楞”
男子
母系
氏族
社会
家族
家庭
公社
对偶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早期村落共同体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0-61,共12页
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社会走上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道路。经历了几乎四百年的时间,在西藏腹心地区确立了典型的领主制经济,并以此为基地向边境推进。地处农业地区南部的边境区,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承受了领主制的羁...
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社会走上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道路。经历了几乎四百年的时间,在西藏腹心地区确立了典型的领主制经济,并以此为基地向边境推进。地处农业地区南部的边境区,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承受了领主制的羁绊和差税义务。本文主要研究西藏和平解放后,南部边境地区,即从卓木,经门隅、珞瑜到察隅地区的村落情况。从村庄发展史的角度看,它们与西藏腹心地区的庄园和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西藏研究
氏族
组织
奴隶制
边境地区
家族
公社
奴隶劳动
农村
公社
土地
父系氏族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通史(一)学习指要
6
作者
王援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年第7期93-96,共4页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第二章氏族公社一般掌握: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首次发现地点、距今的大致年代。...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第二章氏族公社一般掌握: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首次发现地点、距今的大致年代。半坡遗址的发现地点和大致情况。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禅让时代”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发现地
重点问题
主要事迹
首次发现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体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
被引量:
12
7
作者
萧家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41,共12页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萧家成《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于1992年出版,是我于1963年用景颇文和国际音标记录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其内容比较深奥,语言也比较艰深,只有把语言学与民...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萧家成《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于1992年出版,是我于1963年用景颇文和国际音标记录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其内容比较深奥,语言也比较艰深,只有把语言学与民族学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勒包斋娃
创世史诗
神话史诗
创世神话
宗教祭祀
父系氏族公社
舞蹈
自然现象
父系
家长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古代女子体育的兴衰及其主要原因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思桐
《体育科学》
1982年第2期7-13,22,共8页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适应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中,有关女子体育的记载,却为数甚...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适应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中,有关女子体育的记载,却为数甚少。这里固然有历代史学家对女子的传统偏见(他们对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大都持反对态度,因而对女子体育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但也确实反映了我国女子体育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探索我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现在就以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作六个阶段(截止1840年),谈谈我国古代女子体育的简单情况,并对其兴衰的主要原因,试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体育
我国古代
体育活动
体育发展
男尊女卑
体育项目
妇女
社会地位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启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1-72,共12页
在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中,建立新的分期法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方案,对分期的划分标准、各段(时期或时代)包含的内容和上下限的讨论,都有所深入和发展。但是,
关键词
原始社会
家庭
公社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
公社
制
氏族
制度
摩尔根
考古学
阶级社会
民族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三代的阶级和国家关系——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二
被引量:
1
10
作者
苏凤捷
《安徽史学》
1987年第2期4-11,共8页
笔者曾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一文中,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这三种国家兴起的主要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
笔者曾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一文中,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这三种国家兴起的主要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自己存在的完整的历史过程,它有着孕育、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和消亡这不同的阶段,只是由于具体历史环境条件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那里,各有不同的具体特点罢了。”根据这个分析,本文试图说明,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正式产生与完全形成的时限及其具体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
公社
氏族
部落
中国历史
国家关系
氏族
贵族
血缘关系
阶级关系
血缘结构
阶级分化
父系氏族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校体育溯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颜绍泸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6期18-21,共4页
学校体育溯源颜绍泸一探索学校体育的源头,显然应以解决学校的起源为前提。由于在前氏族公社的考古成果中,至今尚未发现与学校这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场所有关联的遗存,我们只得把考察的重点后移到随之而来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学校体育溯源颜绍泸一探索学校体育的源头,显然应以解决学校的起源为前提。由于在前氏族公社的考古成果中,至今尚未发现与学校这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场所有关联的遗存,我们只得把考察的重点后移到随之而来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因为这一阶段人类聚落中出现的大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少年儿童
父系氏族公社
老年人
母系
氏族公社
大房子
军事民主制
母系
氏族
社会
身体训练
传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其军三单”
12
作者
唐乃玲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109-109,共1页
《诗·大雅·公刘》载公刘率周族迁徙至豳地时,“其军三单”。这里所说的“其军三单,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郑《笺》解释,理解为三军。其实,此时周人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本谈不上有正规军队,当时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其军事...
《诗·大雅·公刘》载公刘率周族迁徙至豳地时,“其军三单”。这里所说的“其军三单,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郑《笺》解释,理解为三军。其实,此时周人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本谈不上有正规军队,当时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其军事组织也同于氏族组织。这些是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共同情形。可见“三军”之说若用后来的西周兵制作解释,单纯以为是一种军事现象或军事形式,鄙以为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
组织
军事组织
周人
周族
军队
男子
公刘
战士
部落兵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龙族的“火塘分居制”
13
作者
敏玲
《思想战线》
1982年第1期26-26,共1页
解放前,居住在怒江地区独龙江一带的独龙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种父系氏族公社,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每个氏族公社,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所组成,原始共产制大家庭又...
解放前,居住在怒江地区独龙江一带的独龙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种父系氏族公社,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每个氏族公社,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所组成,原始共产制大家庭又由一个父辈的几代子孙组成。除了娶进的妻子外,他们一般都属于同一父系祖先的血统。在独龙族的这种大家庭中,往往包含着几代人所组成的数个小家,这些小家都同住在一大房里,如当时较大的孔当家,由十四个同胞和堂兄弟及其妻子儿女组成,拥有十多对夫妻,共七十余口人。(满都尔图《论父系家庭公社》)按照独龙人的习惯,家庭离不开火塘,火塘终年不能熄火,大房中的数个小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火塘。家长新娶进妻子,或者子女结婚成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族
仓库
父系氏族公社
火塘
大家庭
原始社会末期
怒江地区
家庭
公社
独龙语
分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闯与试
14
作者
郑广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2期43-44,共2页
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的确是击中时弊的警世之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的确是击中时弊的警世之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回顾人类的进化史,就会发现,它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飞跃,无不是闯与试的结果。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茹毛饮血到火烧熟食,从风餐露宿到筑室而居,从发明骨针、石珠到发明石(石奔)、石斧,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等等,都是通过反复试、反复闯而实现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我们的祖先仍然崇尚并善于闯与试,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从石铲、石镰到青铜器、瓷器、纺织的创造,从氏族部落的消亡到国家的产生,从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到奴隶社会的王权世袭,都是我们的祖先敢于并善于闯与试的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氏族
部落
母系
氏族公社
建设
父系氏族公社
新路
结绳记事
发展进步
民主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原始社会分期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陈国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根据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发现和研究;人类的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就现有材料,一般认为原始社会从三百万年前开始,直到五千年前才进入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漫长的三百万年中,应该分为几期呢?这是我国学术界,甚至全世界学术...
根据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发现和研究;人类的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就现有材料,一般认为原始社会从三百万年前开始,直到五千年前才进入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漫长的三百万年中,应该分为几期呢?这是我国学术界,甚至全世界学术界还在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分期
原始群
血缘家庭
父系氏族公社
母系
氏族公社
蒙昧时代
新石器时代
高级阶段
社会组织
氏族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明世界史课程复习提要
16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88-91,共4页
第一章原始社会史重点掌握的问题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三个阶段二、石器时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般掌握的问题一、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代替的原因二。
关键词
三个阶段
重点
名词
世界史
历史意义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军事民主制
农村
公社
腊玛古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问题
17
作者
马修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7-48,共2页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外历史教材中,对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原始群或原始人群(见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纲要》;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其论据是:“北...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外历史教材中,对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原始群或原始人群(见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纲要》;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其论据是:“北京人的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很原始。为了获得必要的食物和抵御猛兽的侵袭,他们必须结合成群,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种原始群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只能是人类形成前的一般动物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它不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血缘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群
原始社会
血缘家族
合成群
原始人
中国史
摩尔根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
公社
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黎族原始社会初探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穗琼
《学术研究》
1962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黎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共有四十多万,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五指山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根据历史文献记載和解放后的考古发现以及多次的社会历史调查,充分说明了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少数民族。
关键词
海南黎族
原始社会
海南岛五指山
母系
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晚期
妇女
父系氏族公社
合亩
陶器
历史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祭灶(火)与藏种巫术——讀《西安半坡》札記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敦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S4期47-52,共6页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我国原始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典型的资料,《西安半坡》发掘报告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合著,文物出版社,1963)的出版,标志着新中国原始社会考古工作的鉅大发...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我国原始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典型的资料,《西安半坡》发掘报告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合著,文物出版社,1963)的出版,标志着新中国原始社会考古工作的鉅大发展。报告书对于此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作了全面的研究,所介绍的资料翔实而丰富,更便于继续进行广泛的探讨。这里想就有关原始宗教崇拜的某些方面,结合古代文献作点补充,以期互相说明:因为其中保存了一些原始习俗的残余,有些带有浓厚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色彩,其由来久远,应从考古发现中追寻其起源;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系
氏族公社
繁荣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
巫术
父系氏族公社
考古发现
原始习俗
原始宗教
新石器时代
考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有关民族原始社会史調查材料初释
被引量:
1
20
作者
梁釗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3期10-24,共15页
一九六三年底,我校派作者偕同助教李松生,研究生黄崇岳、楊鹤书、陈启新等一行五人,前往云南省西部兄弟民族地区进行有关原始社会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云南当地党政领导和云南民族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先后在西盟佤族,瀾滄拉袩族,怒江傈...
一九六三年底,我校派作者偕同助教李松生,研究生黄崇岳、楊鹤书、陈启新等一行五人,前往云南省西部兄弟民族地区进行有关原始社会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云南当地党政领导和云南民族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先后在西盟佤族,瀾滄拉袩族,怒江傈僳族、怒族,德宏景颇族、崩龙族等地区进行調查考察,历时五个多月,获原始材料共約十八万字,并在云南民族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基础之上,选擇了十五个问題进行初步探討。所获材料和探討的問題,都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傈僳族
怒族
景颇族
母系
氏族
社会
原始社会
家族
公社
云南民族
父权制
社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布朗族的父系氏族公社
被引量:
1
1
作者
颜思久
出处
《思想战线》
1981年第6期85-87,共3页
文摘
布朗族共计五万二千余人,分布在云南西南部边疆,其中有二万七千余人分散聚居在临沧专区各县及思茅专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另有二万五千余人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等各县山区。解放前夕,西双版纳山区布朗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父系氏族公社尚有活力。布朗族的父系氏族公社,是由男性祖先的若干代后裔以及他们的妻子、子女所组成的血缘亲属集团,有的还包括上门从妻居的女婿。氏族组织,按布朗话表述,就是:“达(ta(?))、牙(ja(?))、根(keη)、妈(ma(?))、唉(ε)、肮(aη)、格闷(ka mun)、官蜜(kuan me(?))、官奔(kuan pan)、集纳戛滚。”其意译为“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兄弟媳妇及其子女所组成的集团叫做氏族。”氏族,布朗话称为“戛滚”(ka kun),直译为血缘集团。每个“戛滚”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布朗族
原始社会末期
氏族
组织
解放前夕
从妻居
阶级社会
祖先
村社
祖父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母系氏族公社之探讨
2
作者
王承权
出处
《思想战线》
1987年第4期88-96,共9页
文摘
人类的童年是否都经历过母系氏族阶段,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史前社会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笔者在《论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论述母系氏族公社的过渡问题时就曾经说明,论证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仅仅涉及那些最初组成民族的时候,其世系是按母系计算世系的民族,不包括由血缘家族公社分裂演变为父系氏族公社的氏族”。即认为某些人类群体在血缘家庭公社或普那路亚家庭公社之后,可演进到父系氏族公社阶段。本文拟就此观点再作论证。(一)几种不同的观点母系与父系在人类历史上究竟孰在前孰在后。这是一个争论了一百多年的问题?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关键词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
制
摩尔根
各民族
史前社会
世系
原始人
家庭
公社
原始社会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我国古史传说看原始氏族公社到奴隶制国家的过渡
3
作者
刘毓璜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1期84-94,共11页
文摘
本文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论题进行了“两重印证”,提出了社会大分工是合理地安排传说历史世系的次序和判明其相应的社会性质的理论前提,世袭制的出现不能做为国家诞生的唯一标志等观点,并对太(?)部落的社会性质、少(?)氏与大汶口型文化的关系及其历史地位、五帝的历史阶段、早期奴隶制国家的创建者究竟是禹还是启等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商榷意见。对我国古史研究来说,本文的发表无疑具有推动意义。
关键词
奴隶制国家
古史传说
母系
氏族公社
马克思主义
社会性质
父系氏族公社
历史阶段
早期国家
黄帝
左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鄂伦春族母系氏族及其向父系氏族的过渡
4
作者
赵复兴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6期69-73,共5页
文摘
在原始社会中,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以女性为主,因此也称为母权制氏族时期。虽然恩格斯曾经说过“在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上,还谈不到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但是,为了简便起见,恩格斯仍然保留了这一名称,这说明恩格斯是肯定母权制的存在的。 母权制的存在,在我们国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争论的。我国历史文献和许多专著中,对它都作了充分的肯定。解放以后,我国民族学调查的大量材料也证明,它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同样存在。但是,在外国对此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母权制的提法是“科学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而坚决予以否定。为了说明母权制的存在,给母权制提供一个实例,笔者根据自己在鄂伦春族地区进行民族学调查所搜集的材料,试图对母权制的存在及其向父权制过渡的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母系氏族的残迹 鄂伦春族是通古斯系统诸民族中比较原始的民族之一。解放以前,它虽然早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的村社阶段,但是,它仍然从事着原始的游猎经济,广阔的大小兴安岭,是其天然的猎场,他们长年累月的在这里游猎,同外界接触较少,因此。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母权制
“乌力楞”
男子
母系
氏族
社会
家族
家庭
公社
对偶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早期村落共同体初探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忠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0-61,共12页
文摘
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社会走上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道路。经历了几乎四百年的时间,在西藏腹心地区确立了典型的领主制经济,并以此为基地向边境推进。地处农业地区南部的边境区,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承受了领主制的羁绊和差税义务。本文主要研究西藏和平解放后,南部边境地区,即从卓木,经门隅、珞瑜到察隅地区的村落情况。从村庄发展史的角度看,它们与西藏腹心地区的庄园和村落。
关键词
村落共同体
西藏研究
氏族
组织
奴隶制
边境地区
家族
公社
奴隶劳动
农村
公社
土地
父系氏族公社
分类号
K297.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通史(一)学习指要
6
作者
王援朝
机构
中央电大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年第7期93-96,共4页
文摘
第一编原始社会第一章原始群一般掌握:元谋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生存的大致年代、体质形态的特点及其反映的问题。第二章氏族公社一般掌握:山顶洞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首次发现地点、距今的大致年代。半坡遗址的发现地点和大致情况。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点。“禅让时代”的含义。
关键词
中国通史
发现地
重点问题
主要事迹
首次发现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
体质形态
分类号
K207-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
被引量:
12
7
作者
萧家成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41,共12页
文摘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萧家成《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于1992年出版,是我于1963年用景颇文和国际音标记录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其内容比较深奥,语言也比较艰深,只有把语言学与民族学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开...
关键词
景颇族
勒包斋娃
创世史诗
神话史诗
创世神话
宗教祭祀
父系氏族公社
舞蹈
自然现象
父系
家长制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古代女子体育的兴衰及其主要原因
被引量:
2
8
作者
林思桐
机构
西安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科学》
1982年第2期7-13,22,共8页
文摘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增强体质,延年益寿,适应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创造了许多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古籍中,有关女子体育的记载,却为数甚少。这里固然有历代史学家对女子的传统偏见(他们对女子参加体育活动,大都持反对态度,因而对女子体育或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但也确实反映了我国女子体育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了探索我国女子体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现在就以我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作六个阶段(截止1840年),谈谈我国古代女子体育的简单情况,并对其兴衰的主要原因,试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女子体育
我国古代
体育活动
体育发展
男尊女卑
体育项目
妇女
社会地位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
被引量:
2
9
作者
陈启新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1-72,共12页
文摘
在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中,建立新的分期法是一个相当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不少方案,对分期的划分标准、各段(时期或时代)包含的内容和上下限的讨论,都有所深入和发展。但是,
关键词
原始社会
家庭
公社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
公社
制
氏族
制度
摩尔根
考古学
阶级社会
民族学资料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三代的阶级和国家关系——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二
被引量:
1
10
作者
苏凤捷
出处
《安徽史学》
1987年第2期4-11,共8页
文摘
笔者曾在《关于国家“兴起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产生发展的阶段性——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一》一文中,探索了雅典、罗马和德意志这三种国家兴起的主要历史环境条件,指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和国家有自己存在的完整的历史过程,它有着孕育、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和消亡这不同的阶段,只是由于具体历史环境条件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国家和民族那里,各有不同的具体特点罢了。”根据这个分析,本文试图说明,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正式产生与完全形成的时限及其具体特点。
关键词
家长制家庭
公社
氏族
部落
中国历史
国家关系
氏族
贵族
血缘关系
阶级关系
血缘结构
阶级分化
父系氏族公社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校体育溯源
被引量:
1
11
作者
颜绍泸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94年第6期18-21,共4页
文摘
学校体育溯源颜绍泸一探索学校体育的源头,显然应以解决学校的起源为前提。由于在前氏族公社的考古成果中,至今尚未发现与学校这一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场所有关联的遗存,我们只得把考察的重点后移到随之而来的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因为这一阶段人类聚落中出现的大房...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少年儿童
父系氏族公社
老年人
母系
氏族公社
大房子
军事民主制
母系
氏族
社会
身体训练
传习活动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其军三单”
12
作者
唐乃玲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109-109,共1页
文摘
《诗·大雅·公刘》载公刘率周族迁徙至豳地时,“其军三单”。这里所说的“其军三单,一般情况下往往根据郑《笺》解释,理解为三军。其实,此时周人尚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根本谈不上有正规军队,当时的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其军事组织也同于氏族组织。这些是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共同情形。可见“三军”之说若用后来的西周兵制作解释,单纯以为是一种军事现象或军事形式,鄙以为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氏族
组织
军事组织
周人
周族
军队
男子
公刘
战士
部落兵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龙族的“火塘分居制”
13
作者
敏玲
出处
《思想战线》
1982年第1期26-26,共1页
文摘
解放前,居住在怒江地区独龙江一带的独龙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种父系氏族公社,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每个氏族公社,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原始共产制大家庭所组成,原始共产制大家庭又由一个父辈的几代子孙组成。除了娶进的妻子外,他们一般都属于同一父系祖先的血统。在独龙族的这种大家庭中,往往包含着几代人所组成的数个小家,这些小家都同住在一大房里,如当时较大的孔当家,由十四个同胞和堂兄弟及其妻子儿女组成,拥有十多对夫妻,共七十余口人。(满都尔图《论父系家庭公社》)按照独龙人的习惯,家庭离不开火塘,火塘终年不能熄火,大房中的数个小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火塘。家长新娶进妻子,或者子女结婚成家。
关键词
独龙族
仓库
父系氏族公社
火塘
大家庭
原始社会末期
怒江地区
家庭
公社
独龙语
分居
分类号
D6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闯与试
14
作者
郑广玉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12期43-44,共2页
文摘
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这的确是击中时弊的警世之言,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回顾人类的进化史,就会发现,它的每一个进步,每一次飞跃,无不是闯与试的结果。人从爬行到直立行走,从茹毛饮血到火烧熟食,从风餐露宿到筑室而居,从发明骨针、石珠到发明石(石奔)、石斧,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等等,都是通过反复试、反复闯而实现的。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我们的祖先仍然崇尚并善于闯与试,从结绳记事到文字的发明,从石铲、石镰到青铜器、瓷器、纺织的创造,从氏族部落的消亡到国家的产生,从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到奴隶社会的王权世袭,都是我们的祖先敢于并善于闯与试的明证。
关键词
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氏族
部落
母系
氏族公社
建设
父系氏族公社
新路
结绳记事
发展进步
民主选举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原始社会分期的几个问题
15
作者
陈国强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文摘
根据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的发现和研究;人类的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就现有材料,一般认为原始社会从三百万年前开始,直到五千年前才进入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漫长的三百万年中,应该分为几期呢?这是我国学术界,甚至全世界学术界还在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原始社会分期
原始群
血缘家庭
父系氏族公社
母系
氏族公社
蒙昧时代
新石器时代
高级阶段
社会组织
氏族
社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明世界史课程复习提要
16
机构
中央电大历史教研室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年第4期88-91,共4页
文摘
第一章原始社会史重点掌握的问题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三个阶段二、石器时代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般掌握的问题一、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代替的原因二。
关键词
三个阶段
重点
名词
世界史
历史意义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军事民主制
农村
公社
腊玛古猿
分类号
K107-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问题
17
作者
马修业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7-48,共2页
文摘
在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外历史教材中,对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原始群或原始人群(见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纲要》;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其论据是:“北京人的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很原始。为了获得必要的食物和抵御猛兽的侵袭,他们必须结合成群,否则就无法生存。这种原始群是人类早期的社会組织。”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群或原始人群只能是人类形成前的一般动物所固有的生活方式,它不成为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人类最早的社会組织是“血缘家族”
关键词
原始群
原始社会
血缘家族
合成群
原始人
中国史
摩尔根
母系
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
公社
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黎族原始社会初探
被引量:
3
18
作者
王穗琼
出处
《学术研究》
1962年第4期109-119,共11页
文摘
黎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人口共有四十多万,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五指山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根据历史文献记載和解放后的考古发现以及多次的社会历史调查,充分说明了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少数民族。
关键词
海南黎族
原始社会
海南岛五指山
母系
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晚期
妇女
父系氏族公社
合亩
陶器
历史文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祭灶(火)与藏种巫术——讀《西安半坡》札記
被引量:
2
19
作者
刘敦愿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S4期47-52,共6页
文摘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我国原始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典型的资料,《西安半坡》发掘报告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合著,文物出版社,1963)的出版,标志着新中国原始社会考古工作的鉅大发展。报告书对于此一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与精神文化作了全面的研究,所介绍的资料翔实而丰富,更便于继续进行广泛的探讨。这里想就有关原始宗教崇拜的某些方面,结合古代文献作点补充,以期互相说明:因为其中保存了一些原始习俗的残余,有些带有浓厚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色彩,其由来久远,应从考古发现中追寻其起源;反之。
关键词
母系
氏族公社
繁荣时期
中国原始社会
巫术
父系氏族公社
考古发现
原始习俗
原始宗教
新石器时代
考古研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有关民族原始社会史調查材料初释
被引量:
1
20
作者
梁釗韜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3期10-24,共15页
文摘
一九六三年底,我校派作者偕同助教李松生,研究生黄崇岳、楊鹤书、陈启新等一行五人,前往云南省西部兄弟民族地区进行有关原始社会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云南当地党政领导和云南民族研究所的大力帮助下,先后在西盟佤族,瀾滄拉袩族,怒江傈僳族、怒族,德宏景颇族、崩龙族等地区进行調查考察,历时五个多月,获原始材料共約十八万字,并在云南民族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基础之上,选擇了十五个问題进行初步探討。所获材料和探討的問題,都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关键词
父系氏族公社
傈僳族
怒族
景颇族
母系
氏族
社会
原始社会
家族
公社
云南民族
父权制
社会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布朗族的父系氏族公社
颜思久
《思想战线》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母系氏族公社之探讨
王承权
《思想战线》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我国古史传说看原始氏族公社到奴隶制国家的过渡
刘毓璜
《社会科学辑刊》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鄂伦春族母系氏族及其向父系氏族的过渡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藏早期村落共同体初探
刘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通史(一)学习指要
王援朝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
萧家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论我国古代女子体育的兴衰及其主要原因
林思桐
《体育科学》
198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原始社会史分期新探
陈启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三代的阶级和国家关系——从比较中看中国历史上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渐进性过程之二
苏凤捷
《安徽史学》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学校体育溯源
颜绍泸
《体育文化导刊》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释“其军三单”
唐乃玲
《江淮论坛》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独龙族的“火塘分居制”
敏玲
《思想战线》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闯与试
郑广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原始社会分期的几个问题
陈国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简明世界史课程复习提要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问题
马修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黎族原始社会初探
王穗琼
《学术研究》
196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祭灶(火)与藏种巫术——讀《西安半坡》札記
刘敦愿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滇西有关民族原始社会史調查材料初释
梁釗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