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父性意象及其满意度对父子关系的影响研究 |
张富洪
申荷永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2
|
Said:语词、父性和存在——从哲学角度看《圣经》译本中λογοσ、Word和“道”的互训 |
何光顺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3
|
爱恨交织:简论张爱玲小说的父性形象 |
闫晓昀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4
|
父性基督的典型——也谈高老头的父爱 |
杨国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4
|
|
|
5
|
权威的象征与父性的追寻--浅议家庭伦理剧中的父亲角色 |
张雯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
6
|
“父亲”的地位——从儒家和人类学的视野看 |
张祥龙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
7
|
论当代河洛文学的父子叙事伦理 |
刘保亮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8
|
猕猴(Macacamulatta)小型化品系选育Ⅰ.F_1代表型性状分析 |
曾中兴
钟国娟
|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
1995 |
0 |
|
|
9
|
《到灯塔去》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展示的两性秩序 |
胡英
刘洊波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0
|
祖辈投资的个体差异:进化心理学的视角 |
吴宝沛
朱小琴
张雷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11
|
棉花半配合材料VSg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张海洋
潘家驹
张天真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1995 |
2
|
|
|
12
|
论《克莱默夫妇》中家庭角色的重构 |
赵彩然
王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3
|
从“爱欲”到政治——论莱维纳斯“爱欲现象学”的多重意涵 |
孙向晨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
14
|
《怪物之子》之成长主题解读 |
王爱军
吴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5
|
论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家庭伦理观 |
豆耀君
|
《电影评介》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