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何伟锋 甘爱华 +2 位作者 张晓慧 邹锦秀 林占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0期43-44,47,共3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阻断父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2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460例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及所生新生儿进行研究。研究组为23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并停药的患者及半年... 目的研究干扰素阻断父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2年3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460例男性慢性HBV感染者及所生新生儿进行研究。研究组为23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并停药的患者及半年后其与配偶自然受孕所生新生儿:对照组为230例不愿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与其配偶自然受孕所生新生儿。观察两组患者生育前HBV定量水平及两组所生新生儿HBV感染情况。结果HBV父婴传播高风险阈值为≥1.O×10^6 copies/mL。干扰素治疗后,父婴传播风险下降31.87%,而对于高病毒载量患者,父婴传播率无明显改变。结论HBV水平高者,其子代感染HBV可能性大;干扰素治疗后HBV垂直传播的风险明显下降。但对于过高病毒载量患者,干扰素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乙肝病毒 父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游坤 《内科》 2006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阻断 乙肝病毒 父婴传播 传播 垂直传播 胎儿宫内感染 HBV-DNA 慢性携带者 研究进展 免疫耐受 高发地区 方法 携带率 国内外 肝硬化 阳性 途径 肝癌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的研究
3
作者 陈正勤 佘远萍 《华夏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930-932,共3页
目的: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120例孕妇抗-HBs(+),配偶血清HBV-DNA(+)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根据孕期是否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分2组:Ⅰ组自孕28周开始,每4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至分娩,Ⅱ组孕期不肌... 目的: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120例孕妇抗-HBs(+),配偶血清HBV-DNA(+)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根据孕期是否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分2组:Ⅰ组自孕28周开始,每4周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至分娩,Ⅱ组孕期不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另筛选出孕妇无各种肝炎病毒感染且抗-HBs(-),配偶血清HBV-DNA(+)的病例60例为对照组(Ⅲ组)。3组新生儿出生时均抽脐带血检测HBV-DNA及抗-HBs。结果:Ⅰ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5.00%,Ⅱ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1.67%,对照组新生儿抗-HBs(+)为0,观察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新生儿脐血HBV-DNA(+)23.33%,Ⅱ组脐血HBV-DNA(+)25.00%,Ⅲ组43.33%,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配偶血清HBV-DNA(+)的孕妇在孕前接种乙肝疫苗成功获得抗-HBs(+),可有效阻断父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父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父婴传播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冬梅 张俊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3-3,共1页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父婴传播 乙型肝炎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免疫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效果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葛晓英 徐云萍 +1 位作者 蔡东飞 蒋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5期458-459,共2页
目的研究预防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P-FT)的价值。方法筛选孕妇丈夫血清HBVDNA(+)、孕妇无HBV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61例,孕前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后再妊娠。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目的研究预防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父婴传播(P-FT)的价值。方法筛选孕妇丈夫血清HBVDNA(+)、孕妇无HBV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61例,孕前以乙肝疫苗(HBVac)免疫至抗-HBs(+)后再妊娠。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B组60例,仅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新生儿分为A1、B1、B2组,A1、B1组新生儿注射HBVac10μg和HBIG100U,B2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10μg。结果A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9.84%(6/61),而B组感染率为26.67%(16/60);A1、B2组婴儿6个月龄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8.52%(54/61)和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前注射乙肝HBVac,获得免疫后,可显著降低新生儿HBV阳性率;孕期注射HBIG,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婴儿6个月龄抗-HBs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 父婴传播 预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检测乙肝五项探讨父婴垂直传播及指导新生儿预防接种的研究
6
作者 何海燕 丁华 王云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5期118-,共1页
目的经脐血检测新生儿乙肝病毒DNA(HBV-DNA),减少基层医院乙肝父婴垂直传播的漏诊,使新生儿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预防接种。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5年4月入院待娩的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孕妇600例,所娩新生儿抽脐血用荧光定量PC... 目的经脐血检测新生儿乙肝病毒DNA(HBV-DNA),减少基层医院乙肝父婴垂直传播的漏诊,使新生儿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预防接种。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5年4月入院待娩的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HBsAg阴性孕妇600例,所娩新生儿抽脐血用荧光定量PCR法作化验检查,对HBsAg阳性者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新生儿父亲的乙肝五项。结果600例HBsAg阴性孕妇所娩新生儿共有3例HBV-DNA阳性,检查新生儿父亲均为大三阳(HBsAg HBeAg和anti-HBc均阳性),此三例新生儿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HBVac)联合注射以阻断乙肝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父婴传播 预防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陆东芳 吴爱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02-105,共4页
乙肝病毒(HBV)可通过母婴传播、父婴传播途径进行垂直传播,辅助生殖及易感基因对垂直传播结局产生影响。母亲血清HBV DNA拷贝量、母体感染状态、病毒变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影响母婴传播结局。HBV病毒可穿过血睾屏障,将染色体整合至精子... 乙肝病毒(HBV)可通过母婴传播、父婴传播途径进行垂直传播,辅助生殖及易感基因对垂直传播结局产生影响。母亲血清HBV DNA拷贝量、母体感染状态、病毒变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影响母婴传播结局。HBV病毒可穿过血睾屏障,将染色体整合至精子染色体中,精子中的HBV DNA可在受精卵中复制、表达。辅助生殖技术操作过程中,显微注射针会穿透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和细胞膜,HBV因此进入卵母细胞,同时药物刺激可使卵泡中HBV病毒复制活跃,增加HBV的垂直传播风险。人类白细胞抗原等易感基因可能与HBV的免疫逃逸、宫内感染有关,HLA-B*44:03、IL-17-197A/G的等位基因变异可增加HBV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垂直传播 传播 父婴传播 辅助生殖技术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10例孕前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伟 邢里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X期109-109,共1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有资料显示,乙肝病毒fHBV)感染人群高达10%。目前,已知HBV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但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母婴及父婴的传播途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3110例孕前检查的夫妇双方进行乙肝病...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有资料显示,乙肝病毒fHBV)感染人群高达10%。目前,已知HBV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但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母婴及父婴的传播途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3110例孕前检查的夫妇双方进行乙肝病毒两对半的检测,了解适龄生育人群的HBV感染状况,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ELISA 传播 父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