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戈亳册父丁簋与复合氏名
1
作者 耿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2,114,共4页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戈亳册父丁簋,应是著录于《商周金文录遗》中的第131器。戈亳册为复合氏名,戈为族氏名号,亳为地名,册为官职名称,此复合氏名是族名+地名+官名的形式。戈亳册父丁簋的发现对商代晚期青铜器与族氏铭文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戈亳册父丁 复合氏名 商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父零丁》考论——兼论汉末北部湾地区的文化生态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大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0-205,共6页
戴良,字叔鸾,又字文让,孙权时为交州刺史,所撰《失父零丁》,或视之为怪诞,实为在北部湾地区寻找有才德者的告示。现分析如下:其一,《失父零丁》是寻找异人的告示,文中的"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怪诞形貌的"失父&quo... 戴良,字叔鸾,又字文让,孙权时为交州刺史,所撰《失父零丁》,或视之为怪诞,实为在北部湾地区寻找有才德者的告示。现分析如下:其一,《失父零丁》是寻找异人的告示,文中的"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怪诞形貌的"失父",是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一书中就多载有如此有才德的异人。其二,如此怪诞之文,是汉末时代混乱"不可与庄语"所致,是任交州刺史的戴良"诞节"个性而形成的"论议尚奇,多骇流俗"的表现。其三,戴良上任伊始,继承前任太守士燮的招揽人才,继续为交州地域文化建设寻访人才。其四,如此怪诞特色的寻访人才的告示《失父零丁》产生于交州,也确实是因为交州地区有着如此三类异人:一是汉末大乱,中原人士多有躲避至此地的,如牟子等;二是边疆少数民族,在中原人士看来,其相貌本就是怪异的;三是来往于交州的北部湾区域这一与海外交流通道的外来胡人,他们的相貌看起来也是怪异的。其五,从《失父零丁》这一文化现象,可以考察交州处于偏远至极却又有交通海外的便利的地域的独特文化生态,这就是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虽然是远离文化中心的落后,却又有交通海外的先进。这对我们理解东汉末年交州地区的社会、地域、士人、少数民族特性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我们今日开发、建设边疆地区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良 《失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汉末北部湾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组卜辞时代补论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天树 《文博》 1992年第3期9-15,共7页
李学勤先生在1977年已指出:以往被认为是第四期武乙、文丁时代的历组卜辞,实际上是武丁晚年到祖庚时期的卜辞(《考古》77年5期;《文物》77年11期)。不久,裘锡圭先生在《论“历组卜辞”的时代》一文中对李说又作了全面、翔实的论证(《古... 李学勤先生在1977年已指出:以往被认为是第四期武乙、文丁时代的历组卜辞,实际上是武丁晚年到祖庚时期的卜辞(《考古》77年5期;《文物》77年11期)。不久,裘锡圭先生在《论“历组卜辞”的时代》一文中对李说又作了全面、翔实的论证(《古文字研究》6辑,以下简称《古研》),支持了历组应属早期的观点。但是,目前甲骨学界对此意见仍有很大的分歧,因此,关于历组的时代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庚 甲骨学 李学勤先生 武乙 卜骨 裘锡圭先生 卜贞 父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