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伦理论证:儒家的家庭伦理、“爱有差等”及卫生改革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永福 范瑞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1,14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儒家基于家庭的"爱有差等"价值,分析了当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非基于儒家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家庭本位的伦理观所造成的缺憾,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基于"家庭本位"而非如同西方基... 本文研究了儒家基于家庭的"爱有差等"价值,分析了当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非基于儒家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家庭本位的伦理观所造成的缺憾,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基于"家庭本位"而非如同西方基于"个人本位"的"家庭医疗账户",并指出建立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爱有差等 家庭家庭医疗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爱”辨 被引量:2
2
作者 辛果 《北方论丛》 CSSCI 1996年第5期111-111,共1页
“兼爱”辨辛果“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何为“兼爱”?后人却绝少作出确切明晰的解释。《辞源》“兼爱”条认为兼爱指“爱无差等,不分厚薄亲疏,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辞海》解释“兼爱”是“一种平等、不分... “兼爱”辨辛果“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何为“兼爱”?后人却绝少作出确切明晰的解释。《辞源》“兼爱”条认为兼爱指“爱无差等,不分厚薄亲疏,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辞海》解释“兼爱”是“一种平等、不分厚薄亲疏的相爱”;一般教科书则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 墨子思想 师范专科学校 韩非子 《说文解字》 兼相 无原则的人 对立统一 爱有差等 自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孝”与“仁”的关联维度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徐宁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维度。“血缘亲情”是二者关联的现实起点,“人性本善”是价值基础,“能近取譬”是思维方法。“孝”与“仁”之间的层级性的差异与连续性统一,生成一种认识、价值与实践层面的必要... 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维度。“血缘亲情”是二者关联的现实起点,“人性本善”是价值基础,“能近取譬”是思维方法。“孝”与“仁”之间的层级性的差异与连续性统一,生成一种认识、价值与实践层面的必要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有差等 性善论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人概念辨难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5,共5页
所谓仁人,科学地看,不过是这样的人:他在利益不一致不能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并在自我生命与更为重要的社会利益或他人生命冲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在利益一致可以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为己利他或... 所谓仁人,科学地看,不过是这样的人:他在利益不一致不能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并在自我生命与更为重要的社会利益或他人生命冲突时能够牺牲自己的生命;他在利益一致可以两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为己利他或人己兼为,因而使为己利他超过他行为总和的一半而达到恒久,使无私利他与为己利他以及单纯利己(不损人己)三者之和接近他的行为总和;从而他极少纯粹害己、损人利己、纯粹害人等恶的、不道德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有差等 道德终极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家庭医疗账户”与儒家的家庭伦理--兼与曹永福、范瑞平两位教授商榷
5
作者 王云岭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8,共6页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制度不但未能实现其设计功能,还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建立家庭医疗账户是个不错的选择。曹永福和范瑞平两位教授更是基于儒家"爱有差等"的家庭伦理,在《伦理学研究》发表文章,... 中国现行医疗保障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制度不但未能实现其设计功能,还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建立家庭医疗账户是个不错的选择。曹永福和范瑞平两位教授更是基于儒家"爱有差等"的家庭伦理,在《伦理学研究》发表文章,提出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建议。然而,由于儒家"爱有差等"的家庭伦理的适用领域问题和可能对社会公义的损害,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应该谨慎地加以评估。分析还表明,家庭医疗账户的制度设计并不能解决我国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中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对"家庭"的定义和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这一制度设计并未抓住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即国民待遇问题、社会互济功能问题和医保费用控制问题。因此对"家庭医疗账户"的建议应该谨慎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账户 医疗保障制度 爱有差等 儒家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转化:再论儒家差等伦理思想同封建宗法原则的关系
6
作者 章林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差等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差等思想的内涵虽然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中才逐渐明晰起来,但是其起源却植根于周代的宗法封建制度的独特形式。周代在"亲亲"和"尊尊"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封建宗法... 差等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差等思想的内涵虽然在孔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中才逐渐明晰起来,但是其起源却植根于周代的宗法封建制度的独特形式。周代在"亲亲"和"尊尊"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封建宗法制度,随着封建宗法制的衰落,孔子及其弟子对"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做了创造性的转化,从而构建了儒家早期的"爱有差等"的伦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 尊尊 爱有差等 周代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牟融对佛学中国化的贡献
7
作者 陈宪猷 《船山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佛学中国化 最高境界 儒家理论 道德观念 中国佛教史 彼岸世界 任继愈 有差等 原始佛学 中国传统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