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法伦理与女性悲剧──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爱情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罗嘉慧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宗法伦理与女性悲剧──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爱情作品的影响罗嘉慧中外传统文学中描写两性爱情生活的作品,其形态如何,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儒家思想支配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年,制约着中国社会伦理观念和两性关系观念... 宗法伦理与女性悲剧──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爱情作品的影响罗嘉慧中外传统文学中描写两性爱情生活的作品,其形态如何,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儒家思想支配了中国封建社会二千年,制约着中国社会伦理观念和两性关系观念,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爱情作品 宗法伦理 女性悲剧 中国古代 爱情文学 人文主义 “三言” 《莺莺传》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爱情短篇小说鸟瞰(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春生 《当代文坛》 1985年第1期9-11,共3页
我国当代爱情短篇小说的创作,已跨入第三十五个年头了。三十五年来,它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本文试图以回顾的角度,从反思中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 为了便于简要的叙述,我们应该把当代爱情题材的范畴——人们在理解上并非一致——做... 我国当代爱情短篇小说的创作,已跨入第三十五个年头了。三十五年来,它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本文试图以回顾的角度,从反思中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 为了便于简要的叙述,我们应该把当代爱情题材的范畴——人们在理解上并非一致——做一个大致的规定。这就是它必须通篇描绘男女的恋情,反映爱情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爱与不爱编织的各种矛盾、夫妇间感情与婚姻的波折,以及涉及到的道德观念诸问题,是爱情小说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小说 爱情作品 新婚姻法 短篇小说 爱情题材 创作高潮 《登记》 爱情生活 《红豆》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爱情短篇小说鸟瞰(下)
3
作者 张春生 《当代文坛》 1985年第2期20-21,59,共3页
从五八年到六五年,爱情小说创作成了强弩之末,加上不时掀起的对“人道主义”不加分析的批判,爱情短篇也就走在羊肠小道上。间或发表几篇,各方面和第二次创作高潮相比皆逊色了。 当然,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也有一些具有艺术魅力耐人寻味... 从五八年到六五年,爱情小说创作成了强弩之末,加上不时掀起的对“人道主义”不加分析的批判,爱情短篇也就走在羊肠小道上。间或发表几篇,各方面和第二次创作高潮相比皆逊色了。 当然,这一时期的爱情小说,也有一些具有艺术魅力耐人寻味的作品,如《一封拾到的信》(秦兆阳著)《介绍》(陆文夫著)《荷包记》(郑金著)《夜雨》(王蒙著)《卜春亭》(周立波著)和《金牛与笑女》(欧阳山著)等篇。但从爱情题材创作的总趋势上看,所描写的各种生活矛盾的解决,都是圆满的,或是按当时的理念去设置结局。所以作品中的波折起伏,常常是先进与更先进的矛盾,爱情曲折也就是在暂时不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形成的各种误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情小说 爱情题材 爱情作品 短篇小说 创作高潮 陆文夫 婚姻恋爱 感情生活 《登记》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莎菲型”女性形象的爱情意识
4
作者 王学智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8-70,共3页
在与“五四”时期爱情题材作品的比较中 ,论文深入分析了“莎菲型”新女性形象“灵肉一致”的爱情至上观的本质内涵。认为 ,不是从现实的历史的范畴来写莎菲们的爱情追求 ,而是从生存本质的角度 ,从处于现实人生中人们的超越意识来写她... 在与“五四”时期爱情题材作品的比较中 ,论文深入分析了“莎菲型”新女性形象“灵肉一致”的爱情至上观的本质内涵。认为 ,不是从现实的历史的范畴来写莎菲们的爱情追求 ,而是从生存本质的角度 ,从处于现实人生中人们的超越意识来写她们纯真美好的情怀 ,这是丁玲对“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菲型女性形象 爱情意识 文学评论 丁玲 小说 爱情题材作品 自我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时英《montage论》对格里菲斯蒙太奇理论的接受与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康鑫 郭智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2-26,共5页
一、格里菲斯及好莱坞在中国的影响早在1921年,上海影戏公司以其制作的《海誓》就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爱情长片的先河。影片讲述了富家女与贫穷画师之间的爱情悲欢,这种超脱门第观念的创作角度,反映出中国爱情故事片已经基本脱离了传统... 一、格里菲斯及好莱坞在中国的影响早在1921年,上海影戏公司以其制作的《海誓》就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爱情长片的先河。影片讲述了富家女与贫穷画师之间的爱情悲欢,这种超脱门第观念的创作角度,反映出中国爱情故事片已经基本脱离了传统爱情作品的才子佳人模式,由于受到好莱坞电影明星的影响,《海誓》已经颇具“西方影戏”[1]的风味。但真正对中国早期爱情片的叙事模式带来深刻影响的,是大卫·格里菲斯在1915年至1922年间先后拍摄、导演的几部重要作品。例如,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党同伐异》(1916)、《孝女沉舟》(1920)、《乱世孤雏》(1922)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理论 穆时英 《一个国家的诞生》 中国电影史 爱情作品 创新 《海誓》 192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
6
作者 刘义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58-61,共4页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刘义钦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唐诗、宋词是两个并峙的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词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舍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 晚唐五代词的历史价值刘义钦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唐诗、宋词是两个并峙的高峰,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晚唐五代词是否就是个"深谷"呢?大概人人舍说,这不可能。然而,事实上晚唐五代词向来并不被人们所推重,原因是人们习惯上认为它内容上太"艳",题材上太"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词 封建礼教 文学创作 爱情作品 诗歌创作 古代文学 别是一家 抒情文学 李商隐 文学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