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丁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中正和平、宽容和谐,敬主顺圣、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穆斯林在践行伊斯兰教和平理念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艰难而可贵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始终秉承和恪守"爱国爱教"的和谐之道与和平之道,在... 中正和平、宽容和谐,敬主顺圣、爱国爱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长期以来,中国穆斯林在践行伊斯兰教和平理念的历史进程中,有过艰难而可贵的理论探索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他们始终秉承和恪守"爱国爱教"的和谐之道与和平之道,在中华大地上与各族人民合和共生,绵延发展,为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和谐文化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回族 真忠正道 爱国爱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世班禅对17世纪西藏宗教界的品德示范作用
2
作者 达瓦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157,共9页
“品德上能服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四条标准”之一,是杰出宗教人士赢得信教群众信赖、助力社会和谐进步、发挥关键作用的先决条件。四世班禅深受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拥护和敬仰,在爱国爱教... “品德上能服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对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四条标准”之一,是杰出宗教人士赢得信教群众信赖、助力社会和谐进步、发挥关键作用的先决条件。四世班禅深受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拥护和敬仰,在爱国爱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为宗教界树立了榜样。纵观其一生,他始终做到谦虚谨慎、生活俭朴,严守清规戒律,关心百姓疾苦。四世班禅的这一系列优秀品格,是17世纪西藏地方宗教界的标杆,为新时代培养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宗教人士提供了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世班禅 藏传佛教 爱国爱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反帝欲汉藏两族和睦而爱国佛教者”——20世纪50年代初的密悟(志清)法师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和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密悟(志清)法师是20世纪上半期在西藏获得"拉然巴格西"的两名汉僧之一,曾为西藏地区解放、中共的统战工作等做出了积极贡献,邓小平称赞他是"反帝欲汉藏两族和睦而爱国佛教者"。1950年2月,密悟法师专程到重庆向西南... 密悟(志清)法师是20世纪上半期在西藏获得"拉然巴格西"的两名汉僧之一,曾为西藏地区解放、中共的统战工作等做出了积极贡献,邓小平称赞他是"反帝欲汉藏两族和睦而爱国佛教者"。1950年2月,密悟法师专程到重庆向西南局领导介绍西藏情况并建议筹藏事项,为中共对藏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接着,密悟法师身体力行,作解放军进藏的先行,争取进藏,宣传中共政策,影响民族及宗教上层,接受中共的主张,促进和平解放。和平解放后,密悟留在西藏继续为中共开展工作,规劝部分上层正视形势,认同祖国;充当中介,帮助解放军购粮租房,解决困难,扎根巩固;创办江阳医院,传播针灸术,救死扶伤,协助中共开展对僧人的统战工作;组织人员,翻译藏汉佛教经典,促进交流,作用积极,体现了密悟法师反帝爱国、促进民族团结的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悟 筹藏建议 汉藏和睦 爱国爱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爱国佛僧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建明 《理论月刊》 CSSCI 1998年第6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资产阶级革命 辛亥革命 章太炎 孙中山 中国佛教 爱国爱教 革命党人 社会主义 民族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沈桂萍 李军龙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由各民族优秀文化汇集而成,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成就了中华文化共同性。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三大体系之一,是佛教与青藏高原本土文化、中原文化互动融合而成,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中华各民族共创中华文...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由各民族优秀文化汇集而成,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成就了中华文化共同性。藏传佛教作为中国佛教三大体系之一,是佛教与青藏高原本土文化、中原文化互动融合而成,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从中华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共育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历程中演变而来的。自形成伊始,护国利民、爱国爱教便成为其传承、弘扬和践行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藏传佛教界形成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爱国爱教 民族优秀文化 中华文化 互动融合 中华民族精神 行为准则 本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遂 李林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3-77,共5页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论题的提出到1994年1月宁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研讨会为第一阶段;再到2002年9月"江泽民‘文化纽带’重要论述"北京研讨会为第二阶段;此后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马英九上台与"胡吴会"为第三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与主要学术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与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 爱国爱教 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族关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静斋与《伊光》月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敬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93,155,共5页
民国时期的穆斯林报刊是我国伊斯兰文化史上数量可观而又极为珍贵的文献,也是中国报刊史上鲜为人知而又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出版史料。《伊光》就是这样一份期刊,它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展现了... 民国时期的穆斯林报刊是我国伊斯兰文化史上数量可观而又极为珍贵的文献,也是中国报刊史上鲜为人知而又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出版史料。《伊光》就是这样一份期刊,它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展现了回族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穆斯林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关键时期,是把寻求宗教信仰自由、寻求民族平等、寻求祖国独立富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静斋 《伊光》 阐扬教义 遵经求实 爱国爱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事追踪
8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共1页
国事追踪▲1月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缅旬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丹瑞会谈,相信中缅睦邻友好关系将推进到一个薪的水平。▲我国政府就塞内加尔同台湾当局“重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决定:自1996年1月9日起中止同塞内... 国事追踪▲1月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缅旬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丹瑞会谈,相信中缅睦邻友好关系将推进到一个薪的水平。▲我国政府就塞内加尔同台湾当局“重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决定:自1996年1月9日起中止同塞内加尔的外交关系,两国政府间一切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加尔 睦邻友好关系 扎什伦布寺 共和国总统 中南海 阿尔巴尼亚 江泽 爱国爱教 国事访问 宗教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