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国华侨学者容闳(下)——纪念容闳逝世七十周年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学稷 徐如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43-53,共11页
四自1882年至1895年,容闳侨居美国十余年。他的美籍夫人克洛于1886年5月因病逝世,留下两个男孩,一个九岁、一个七岁。因而此后近十年间,容闳“以严父而兼慈母,心力俱付劬劳鞠育之中。”在这十多年中,自中法战争(1883——1885)以后随着... 四自1882年至1895年,容闳侨居美国十余年。他的美籍夫人克洛于1886年5月因病逝世,留下两个男孩,一个九岁、一个七岁。因而此后近十年间,容闳“以严父而兼慈母,心力俱付劬劳鞠育之中。”在这十多年中,自中法战争(1883——1885)以后随着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犯我边疆领土,民族危机渐趋严重。1894年又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形势更紧张。容闳虽身在几万里外的美国,但十分怀念苦难的祖国。他在爱国心的促使下,一连给曾任驻美公使馆参赞兼翻译的老朋友蔡锡勇发了两封信,提出应战的建议。建议之一是中国宜向英国借款一千五百万元购置铁甲舰,雇用外国军队五千人,由太平洋抄袭日本之后;其二是将台湾抵押给西欧任何强国,借款四万万美金作为陆海军继续作战之军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容闳 爱国华侨 康有为 外国侵略者 帝国主义 侵略中国 清政府 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华侨学者容闳(上)——纪念容闳逝世七十周年 被引量:2
2
作者 戴学稷 徐如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12,38,共11页
容闳(1828—1912)是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先驱者,一个卓越的爱国华侨学者。他是我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人。为了“改革和复兴中国”,他曾经为探索和实现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案而努力奋斗了一生。为了... 容闳(1828—1912)是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的先驱者,一个卓越的爱国华侨学者。他是我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中国人。为了“改革和复兴中国”,他曾经为探索和实现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方案而努力奋斗了一生。为了这一目标,他向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提过建议;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参加过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他又成为民主共和的积极赞同者,热烈支持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事业。由于他热爱祖国的真诚愿望,促使他在复杂的历史事变面前,能够深切感应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洋务派 太平天国革命 爱国华侨 容闳 中国人民 资产阶级革命派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爱国华侨综合贸易商社前进公司
3
《国际贸易》 1983年第8期58-58,共1页
爱国华侨综合贸易商社——株式会社前进公司,二十多年来在中日贸易方面同中国各总公司及各分公司有着密切的业务关系,在日本拥有销售渠道和分布在日本各地的用户.我公司总经理张廖富南还担任爱知县华侨总会副会长,对于中日友好方面,无... 爱国华侨综合贸易商社——株式会社前进公司,二十多年来在中日贸易方面同中国各总公司及各分公司有着密切的业务关系,在日本拥有销售渠道和分布在日本各地的用户.我公司总经理张廖富南还担任爱知县华侨总会副会长,对于中日友好方面,无论是贸易还是在友好往来方面都有一定贡献.特别是在贸易方面,公司经理同职员一起,努力开发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的销路.我公司主要进口中国各公司的多种商品.主要商品为:中国各省板栗、柿干、苹果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贸易 爱国华侨 中日贸易 中日友好 销售渠道 日本市场 商社 友好往来 中国商品 业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华侨 体育家陈掌谔
4
作者 郑国兴 《体育文化导刊》 1986年第1期39-38,共2页
陈掌谔原籍福建厦门,生于一八九七年。早年就读于厦门同文书院。当时中国人被人讥称为“东亚病夫”,陈掌谔对此耿耿于怀,努力进行强身体育锻炼,成为学校里一名出色的篮球和田径选手。一九一五年,他先后参加市、省第一届学校联合运动会,... 陈掌谔原籍福建厦门,生于一八九七年。早年就读于厦门同文书院。当时中国人被人讥称为“东亚病夫”,陈掌谔对此耿耿于怀,努力进行强身体育锻炼,成为学校里一名出色的篮球和田径选手。一九一五年,他先后参加市、省第一届学校联合运动会,独占鳌头。一九一九年,他作为田径五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田径选手 书院 爱国华侨 体育家 运动会 东亚病夫 原籍 厦门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著的爱——记爱国华侨曾宪梓先生对祖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5
作者 李存章 《体育文化导刊》 1990年第1期50-51,共2页
曾宪梓先生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扶大乡珊全村人。现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广东省政协常委等职。 曾先生四岁丧父,小时在梅县受栽培教育,五十年... 曾宪梓先生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扶大乡珊全村人。现任香港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嘉应商会永远荣誉会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广东省政协常委等职。 曾先生四岁丧父,小时在梅县受栽培教育,五十年代于东山中学毕业后,考上中山大学生物系。1963年,他20多岁时离开家乡,到泰国追随叔父和哥哥。1968年,他独自到香港谋生创业,当时他只有六千元的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香港 全国工商联 体育事业 梅县 总商会 爱国华侨 董事长 梅州市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华侨对“五卅”运动和省港罢工的经济支持
6
作者 郭景荣 《学术研究》 1985年第3期75-77,共3页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至今六十年了。在这场为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民族解放的伟大政治斗争中,记载着海外广大爱国华侨的功迹,其表现之一,就是他们在经济上对“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支持。“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海外,广大华侨闻...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至今六十年了。在这场为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民族解放的伟大政治斗争中,记载着海外广大爱国华侨的功迹,其表现之一,就是他们在经济上对“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支持。“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海外,广大华侨闻风而动,急罢工工人之所急。旅日华侨懂得,罢工斗争,“需财孔亟,工人生活,尤觉甚虞”,决定“募金资助,”以“多筹现款,接济国内作战同胞”,并向海外侨胞提出“吾人当以金钱铁血为国内同胞后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港大罢工 省港罢工 爱国华侨 海外华侨 帝国主义者 运动 募捐活动 海外侨胞 工人 政治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华侨在反袁斗争中的贡献
7
作者 郭景荣 《学术研究》 1983年第1期91-95,共5页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祖国发展到革命救国,这是广大华侨爱国思想的一条主线。为了求得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广大华侨积极支持和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又为捍卫共和,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而继续战斗。本文拟就爱国华侨在反袁斗...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爱祖国发展到革命救国,这是广大华侨爱国思想的一条主线。为了求得中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广大华侨积极支持和参加了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又为捍卫共和,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而继续战斗。本文拟就爱国华侨在反袁斗争中的贡献进行初步探讨。(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为了建立独裁政权,派出爪牙刺杀了国民党的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接着残酷地镇压了“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接着又解散国会、毁弃约法。至此,共和民政,荡然无存,人民又陷入苦难的深渊。孙中山等再次流亡到日本,革命进入了艰难困苦的低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中华革命党 爱国华侨 反袁斗争 袁世凯 美洲华侨 国民党 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 二次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沈立新 《思想战线》 1985年第4期52-59,共8页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和宣扬。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是近代华侨中出现的三次爱国主义高潮中的第一次。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黄花岗七十...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应该充分予以肯定和宣扬。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是近代华侨中出现的三次爱国主义高潮中的第一次。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因此,论述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的爱国主义,对于提高我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和感情,增强我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华 中国人民 五十周年 爱国华侨 建设祖国 董必武 爱国主义精神 辛亥革命时期 二十年 武装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华侨在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沈静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4-9,共6页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祝词。这也是对广大华侨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抗战的崇高评价。我们重温华侨这段爱国历史,对于“藉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和推动、发展...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泽东同志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祝词。这也是对广大华侨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抗战的崇高评价。我们重温华侨这段爱国历史,对于“藉以教育人民,并为我党决定政策的根据”和推动、发展我们当前的事业,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华侨 陈嘉庚 南侨总会 华侨领袖 祖国 马来亚 抗战胜利 延安 爱国主义精神 新四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华侨与辛亥革命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启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86-92,共7页
1911年辛亥革命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建立共和国立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福建是著名侨乡之一,闽籍海外侨胞对辛亥革命不仅大力支持,... 1911年辛亥革命是我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建立共和国立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福建是著名侨乡之一,闽籍海外侨胞对辛亥革命不仅大力支持,而且积极参与,他们为我国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千古流芳。正如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此次推翻帝制,各埠华侨既捐巨资,以为军费,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复踵相接,其坚忍勇往之忱,诚不可多得者也。”他还留下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华侨是革命之母”。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也说:“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支持者。……他们在海外受尽了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欺压,迫切希望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但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积极参加。”本文着重探讨福建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侨 革命活动 董必武 辛亥革命时期 周年纪念 共和国 祖国 陈嘉庚 爱国华侨 马来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伐战争与华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万安 许肖生 《学术研究》 1982年第5期86-91,共6页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初,国共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千百万华侨,坚决地支持北伐战争,写下了爱国主义新的一页。华侨是北伐战争坚决的支援者和拥护者。侨居世界各地的... 一九二六年夏至一九二七年初,国共合作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在这场革命战争中,素以爱国爱乡而著称的千百万华侨,坚决地支持北伐战争,写下了爱国主义新的一页。华侨是北伐战争坚决的支援者和拥护者。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在北伐前,就“纷纷电请中央出师北伐,函欲早日推翻帝国主义的工具,除去列强在华势力。”①一九二六年三月,古巴、印度孟买和暹京等地华侨团体,就发回函电,敦促国民政府北伐。②四月十八日,东京华侨隆重集会,追悼北京“三一八”殉难烈士,到会华侨一致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伐战争 爱国华侨 北伐军 帝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 国民政府 中国留学生 国共合作 海外华侨 爱国爱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海外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12
作者 曹晋杰 王世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95-99,共5页
关键词 新四军 抗日战争 海外华侨 支援祖国抗战 皖南事变 菲律宾华侨 爱国华侨 南洋华侨 陈嘉庚 八路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起义后华侨对广东光复和反袁斗争的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庆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29-42,共14页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先生从美国报纸上得悉“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后,认为他当时的任务主要是争取列强的支持,于是把美洲的筹款工作,交由张蔼蕴、赵昱等负责,自己转赴英国进行外交活动,分函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西贡和马... 1911年10月12日,孙中山先生从美国报纸上得悉“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后,认为他当时的任务主要是争取列强的支持,于是把美洲的筹款工作,交由张蔼蕴、赵昱等负责,自己转赴英国进行外交活动,分函伦敦、纽约、旧金山、新加坡、西贡和马来亚等地华侨,呼吁给予中国革命以财政上的支持。并指示黄兴负责领导湖北革命军对清作战,胡汉民、朱执信等相机争取广东反正。说明他当时并没有放弃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总任务。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争取“世界列强赞成中国革命”,这完全是一种幻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华侨 爱国华侨 中国人民 马来亚 武昌起义 旧金山 共和国 旧中国 决死队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华侨与辛亥革命
14
作者 于桂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97-101,共5页
山东华侨同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他们在祖国的土地上生长,因故旅居到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求生存。他们大都保留着勤劳、英勇、正义和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他们无论在何方的土地上,还是对祖国的故乡,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 山东华侨同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他们在祖国的土地上生长,因故旅居到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求生存。他们大都保留着勤劳、英勇、正义和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他们无论在何方的土地上,还是对祖国的故乡,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历史的篇章。“华侨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即在人类历史上,他们的活动,也是一页不寻常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华侨 留学生 辛亥革命 炎黄子孙 五大洲 祖国 镜心 公学 武昌起义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1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I0004-I0005,共2页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坐落住著名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1954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创办,1981年始办职业高中,是一所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校企合一和统筹各类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大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由两个校区(学校本部、小...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坐落住著名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1954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创办,1981年始办职业高中,是一所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校企合一和统筹各类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大型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由两个校区(学校本部、小洋校区)和3大实训基地(龙州工业园区机械电气实训基地、翠屏山汽车实训基地、西安餐饮旅游实训基地)组成,占地面积为1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中专学校 爱国华侨 龙岩市 福建省 非学历教育 实训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 195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实行二级管理 建设特色学校
1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I0001-I0001,共1页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坐落在著名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中心城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1954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创办,1981年始办职业高中,是一所集学历教育、非学...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坐落在著名闽西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中心城区,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1954年由爱国华侨捐资创办,1981年始办职业高中,是一所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校企合一和统筹各类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大型中等职业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中专学校 爱国华侨 龙岩市 福建省 二级管理 特色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 非学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
17
作者 方式光 《社会科学研究》 1982年第2期67-74,共8页
陈嘉庚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华侨领袖。毛泽东同志曾为他写过“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题词。文章对他如何从爱国主义走向民主主义进而拥护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作了初步探索,并且认为陈嘉庚的方向就是海外广大爱国华侨的方向。
关键词 陈嘉庚 救国救民 华侨领袖 爱国主义者 爱国华侨 南侨总会 延安 陈先生 祖国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18
作者 沈卫中 《江苏社会科学》 1985年第10期26-27,37,共3页
华侨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华侨曾被封建统治阶级骂为背弃祖宗茅芦的“天朝莠民”,其实,大部分华侨是为了逃避封建统治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渗入而造成的农村破产、城市失业的困苦,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 华侨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华侨曾被封建统治阶级骂为背弃祖宗茅芦的“天朝莠民”,其实,大部分华侨是为了逃避封建统治的剥削和压迫,特别是1840年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渗入而造成的农村破产、城市失业的困苦,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外出谋生的。他们凭籍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异邦他乡建立起自己的“阵地”,组成了自己的社会,但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是炎黄的子孙,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特别是在母弱儿被欺的时代里,他们又遭到了殖民主义者的剥削、压迫,以及当地反动阶级的嫉妒、歧视、排斥,甚至残酷的杀害。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国家,以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啊!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华侨 抗日战争 祖国 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思想 南洋华侨 南侨总会 殖民主义者 城市失业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中的华侨青年
19
作者 黄慰慈 许肖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29-37,21,共10页
抗日战争前夕,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有一千多万人。其中华侨青年约占三分之一。这数百万海外华侨青年,一部分是华侨子弟,一部分是迫于生计,漂泊海外,旅居异邦的。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华侨青年与其他华侨一样,不啻海外孤儿,寄人篱下,... 抗日战争前夕,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有一千多万人。其中华侨青年约占三分之一。这数百万海外华侨青年,一部分是华侨子弟,一部分是迫于生计,漂泊海外,旅居异邦的。由于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华侨青年与其他华侨一样,不啻海外孤儿,寄人篱下,处于被歧视、被凌辱的“劣等侨民”的地位。广大华侨青年深感到:祖国的前途与自己的命运休戚相关,祖国的统一、强大与否对自己有直接的影响。因而,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压迫和剥削的广大华侨青年,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和革命热情,渴望有一个强盛的祖国。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祖国的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数百万华侨青年遥望故土,忧虑国家的命运,迫切希望全民族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把入侵之敌赶出国土,赢得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华侨 祖国 马来亚 八路军 菲律宾华侨 新四军 广东人 爱国 游击队 抗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的鼓声 华侨的悲剧——读新加坡华裔作家蔡镇华的小说《大鼓雷鸣》
20
作者 李应瞻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37-139,共3页
短篇小说《大鼓雷鸣》(见1985年10月号《人民文学》),以那阵阵雷鸣般的悲愤、不平的鼓声,震动着读者的心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沉思,使不少归国华侨为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篇以华侨生活为内容的小说。作者通过作品的故事情节... 短篇小说《大鼓雷鸣》(见1985年10月号《人民文学》),以那阵阵雷鸣般的悲愤、不平的鼓声,震动着读者的心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沉思,使不少归国华侨为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篇以华侨生活为内容的小说。作者通过作品的故事情节和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力图表达出这样的主题:一个解放后从海外被驱逐出境,回国定居的爱国华侨,在“文革”中不幸遭受折磨,而他那至今留落于海外的亲生骨肉和家属,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还过着艰辛、屈辱的生活。华侨的这种痛苦、不幸的处境和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华侨 华裔作家 小说 悲剧 新加坡 驱逐出境 抗日义勇军 战士 祖母 英雄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