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国价值观的缘起、基础、内涵与伦理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谨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共7页
自从人类进入产生国家形式的阶段,爱国就成为被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爱国价值观源自人们社会化的生活方式,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集中表达。爱国价值观基于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基于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承载,基于国家的共同体生活。爱国价... 自从人类进入产生国家形式的阶段,爱国就成为被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爱国价值观源自人们社会化的生活方式,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集中表达。爱国价值观基于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基于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承载,基于国家的共同体生活。爱国价值观的内涵在于对于国家的忠诚,对政治体制、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对公民道德的持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确立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的伦理意义在于:爱国价值观是国家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培育公民美德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价值观 缘起 基础 内涵 伦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榜样文化与培育爱国价值观 被引量:9
2
作者 柳礼泉 王艺璇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68,共7页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首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基于对榜样先进事迹和道德品格的总结与升华,榜样文化为培育爱国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树立方向标杆,营造良好环境。同时,爱国价值观也有助于推动榜...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首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基于对榜样先进事迹和道德品格的总结与升华,榜样文化为培育爱国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树立方向标杆,营造良好环境。同时,爱国价值观也有助于推动榜样文化的凝练与升华,为榜样文化提供价值引领。在弘扬榜样文化中培育爱国价值观要提炼榜样文化的理论价值、加强其舆论传播、发挥其社会功能,追求榜样文化的自信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榜样文化 爱国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合一:大学生爱国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进路 被引量:5
3
作者 曾永平 吴海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2,共4页
爱国是知行合一的内容呈现,知行合一是爱国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路径。爱国价值观之形始于知,爱国价值观之成见于行,爱国价值观形成于知行合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应着力于引导大学生克服行而不知的意识茫然,摆脱知而不行的践履... 爱国是知行合一的内容呈现,知行合一是爱国价值观形成的必然路径。爱国价值观之形始于知,爱国价值观之成见于行,爱国价值观形成于知行合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应着力于引导大学生克服行而不知的意识茫然,摆脱知而不行的践履困境,弥补知行脱节的中间裂痕。应以“知”导“行”深化对爱国价值观的理性认知,以“行”践“知”促进爱国价值观的实践养成,“情”“意”相融充实爱国价值观育成的中间环节,通过“知”与“行”的配合转换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价值观的有效育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爱国价值观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爱国价值观的构建及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冉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33,共3页
爱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理想信念的意义。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色,爱国贯通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经历近代历史宏大叙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构建近代爱国价值观,形成神圣的... 爱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理想信念的意义。作为民族文化的底色,爱国贯通了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经历近代历史宏大叙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石,构建近代爱国价值观,形成神圣的话语表达体系,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凸显爱国价值的信仰取向,注重培育爱国价值素养和价值理性,注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爱国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引领青年爱国价值观培育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凯迪 《当代农机》 2021年第9期63-64,共2页
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所代表的爱国主义内涵,并从法律上严格保障青年的爱国行为、实现法律到道德的爱国情怀深化2个方面来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培育青年爱国主义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青年 爱国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6
作者 李斌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16,共5页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其主要内容有:国权重于人权,国格重于人格;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独立统一和主权安全置于首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对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导向。
关键词 爱国主义价值观 振兴中华民族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 人权 国格 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 爱国 祖国利益 政治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价值观分析
7
作者 李斌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价值观 社会主义 价值目标 振兴中华民族 政治价值观 价值准则 人民根本利益 “一国两制” 价值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
8
作者 李斌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6年第4期12-14,共3页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政治道德范畴。它是包含有一系列政治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价值准则体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体现一定阶段、民族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
关键词 爱国主义价值观 青年学生 邓小平 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爱国主义 政治价值观 社会主义 历史教育 价值目标 价值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博士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全国35所高校4476份问卷数据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东姣 马永红 张飞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7-220,共14页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从爱国价值观、敬业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友善价值观四个维度,采用自编博士生价值观问卷,对全国35所高校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博士生群体现阶段价值观现状形成了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总...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从爱国价值观、敬业价值观、诚信价值观、友善价值观四个维度,采用自编博士生价值观问卷,对全国35所高校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博士生群体现阶段价值观现状形成了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总体上中国博士生价值观现状水平比较乐观,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博士生政治表达意愿不足,各年龄段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有所差异;敬业价值观结构性矛盾突出;学术道德水平建设有待提高;友善价值观主动性不足等。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多渠道的政治表达途径激发博士生政治表达意愿,持续做好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传承教育;结合博士生兴趣点制定研究计划,激发博士生内在科研动机,维持较好的科学研究敬业价值观;通过加强导师学术道德水平建设和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强化导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友善型学术团体,激发博士生友善价值观的主动性,促进跨学科交流和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价值观 敬业价值观 诚信价值观 友善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到延安去”看抗战时期践行时代价值观的三大样态
10
作者 彭先兵 龙柏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0,共6页
每一时代因历史使命不同而有其凸显的时代价值观。抗战时期,一度三足鼎立的解放区、国统区和汪伪区都围绕爱国与民主两大凸显的时代价值观争夺知识青年。汪伪政府实际奉行的是卖国主义和亡国奴主义;蒋氏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热衷一党... 每一时代因历史使命不同而有其凸显的时代价值观。抗战时期,一度三足鼎立的解放区、国统区和汪伪区都围绕爱国与民主两大凸显的时代价值观争夺知识青年。汪伪政府实际奉行的是卖国主义和亡国奴主义;蒋氏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热衷一党专政和一人独裁的法西斯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正确把握爱国与民主的时代价值观,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新民主主义,实施抗日的普选的民主政治,将解放区特别是陕甘宁边区"造成抗日和民主的模范区",并在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中贯彻落实"文武两个战线"的思想,始终重视知识分子,获得了知识青年的自觉自愿的认同。而知识青年"到延安去"则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得到空前认同的典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爱国、民主”时代价值观 争夺知识青年 全面抗战 新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