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证时空观的科学基石——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科学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吉繁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5期88-94,共7页
爱因斯坦这位举世景仰的科学巨匠,对现代物理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虽然不是专业的哲学家,但他的相对论这一科学成果,对哲学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本文试谈狭义相对论对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科学论证及其伟大意义。
关键词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辩证唯物主义时空 时空观念 物质运动 座标系统 绝对空间 运动速度 古典力学 自然科学 科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时空观的演进与时空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卫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6-31,共6页
主要从时空观的三种历史形态.即牛顿古典力学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和普里戈金耗散结构论时空观,论述了科学时空观的历史演进,阐明了现代时空观的基本内涵是耗散结构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互补,并融合着古典力学时空观的合... 主要从时空观的三种历史形态.即牛顿古典力学时空观、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观和普里戈金耗散结构论时空观,论述了科学时空观的历史演进,阐明了现代时空观的基本内涵是耗散结构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互补,并融合着古典力学时空观的合理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观 爱因斯坦相对论 古典力学时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rn-regulated理论中的光线偏转
3
作者 周建华 方伟 陆惠卿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当光线通过引力场时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对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引力透镜问题,对研究宇宙中的暗能量也是有意义的.根据Born-regulated引力理论的时空度规来研究光线偏折.推导Born-regula... 根据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当光线通过引力场时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对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引力透镜问题,对研究宇宙中的暗能量也是有意义的.根据Born-regulated引力理论的时空度规来研究光线偏折.推导Born-regulated理论中的光线偏转角为Δφ≈4rmMin-r4mMin49rk6m2inβ.很明显,结果显示当β→0和k→0时,Δφ→4rmMin,这正是由爱因斯坦理论推导出的结果,说明当参量β→0和k→0时,Born-regulated理论回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n-regulated引力理论 光线偏折 爱因斯坦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宇航局试图验证超光速曲速引擎原理
4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4期42-42,共1页
据报道,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超光速引擎技术,试图打造出可超光速运行的宇宙飞船,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星际迷航中“企业号”那样的恒星际航行能力。NASA的哈罗德·G·怀特博士认为,在爱... 据报道,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超光速引擎技术,试图打造出可超光速运行的宇宙飞船,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星际迷航中“企业号”那样的恒星际航行能力。NASA的哈罗德·G·怀特博士认为,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基础上可能无法实现三维空间中的超光速运行,但可以通过弯曲空间的通道达到超光速运行的效果。早在1994年,墨西哥物理学家米格尔·阿尔库维雷就发现爱因斯坦理论中存在极限速度的可能性,如果科学家能打造出压缩和膨胀时空的技术,就可以实现超光速时空旅行。传统思维中的超光速旅行可能无法实现,光速作为宇宙中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或无法突破,但是可以换个思维,将时空以超光速的速度移动,这样也可以实现宇宙飞船的超光速旅行,阿尔库维雷博士提出了曲速驱动的理论,通过压缩飞船周围的时空,推动飞船向前运动,并对一个光子进行了轨迹测试,验证其能否比光速运行更快。整个实验装置被“漂浮”起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震动的干扰。如果突破了曲速驱动技术,就有机会实现遥远的恒星际旅行,宇宙已经膨胀了137亿年之久,人类对时空的奥秘也掌握不多,这些都限制了曲速驱动引擎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擎技术 超光速 美国宇航局 验证 物体运动速度 时空旅行 爱因斯坦相对论 宇宙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太极八卦的四维空时流形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翊重 《人文杂志》 1988年第4期23-25,共3页
自从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德国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190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四维空时流形结构概念,并用以重新描述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以来(闵可夫斯基《空间和时间》),科学界已普遍认可现实的物理世界其空间占踞三... 自从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供了新的数学工具,德国著名数学家闵可夫斯基1908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四维空时流形结构概念,并用以重新描述狭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以来(闵可夫斯基《空间和时间》),科学界已普遍认可现实的物理世界其空间占踞三维(x、y、z),而时间也相应地占据一维(t)。对于这,人们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承认这种四维时空观(x、y、z、t)是有其直观合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八卦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重新描述 流形 物理世界 数学形式 合理性 空时 结构概念 四维时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