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的诗意哲学:论何向阳的诗歌
1
作者 李骞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188,共7页
大爱与善意的品格,是当代著名女诗人何向阳四十多年来诗歌创作追求的主旨内蕴。在她的诗歌文本中,爱的理念是多向度的,比如恋人的纯洁情感,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审美认知。尤其是对身边的自然景物,她总是从爱的伦理... 大爱与善意的品格,是当代著名女诗人何向阳四十多年来诗歌创作追求的主旨内蕴。在她的诗歌文本中,爱的理念是多向度的,比如恋人的纯洁情感,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审美认知。尤其是对身边的自然景物,她总是从爱的伦理出发,赋予自然物象生命的哲理内涵。就何向阳的诗歌而言,爱的表达具有哲学观、宇宙观的人生启示,其艺术形式则是一种心灵辩证法的审美表述。何向阳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品性,以审美的眼光发掘生活中的美和绝对的善,特别是对弱小者所倾注的大爱之心,更是彰显了她诗歌善意的美学价值。善表现在何向阳的作品里,既是人类社会基本的精神素质,也是崇高品德的完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向阳 主题意涵 心灵辩证法 善的审美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的呼唤与咏叹——论张洁以爱为主题小说的深刻性及其嬗变 被引量:3
2
作者 席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2,共4页
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给新时期文坛带来振聋发聩的声响,她是第一个用笔深入到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去表现女性的情感和心态的小说家;她把过去最受蔑视的心灵隐私化为催心裂肝的呼唤,证实了作家的思想触角正向着社会生活的更为纵深的隐秘... 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给新时期文坛带来振聋发聩的声响,她是第一个用笔深入到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去表现女性的情感和心态的小说家;她把过去最受蔑视的心灵隐私化为催心裂肝的呼唤,证实了作家的思想触角正向着社会生活的更为纵深的隐秘的部分延伸;她严峻地展示了女性全面解放的艰苦磨难历程,创造了一个既洋溢着灿烂的理想主义,又贯穿着激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双重世界,从而显示出她对妇女问题的倾心关注及探讨的深度。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深刻性和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出新时期同类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侧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 深刻性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与肉:生命的双翅——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剧作主题论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平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5,共7页
“上帝”、“死亡”与“爱”是伯格曼一生钟爱的电影剧作主题 ,他童年时代便养成的独特心理结构及人格对此有深刻影响。其剧作所显示的深厚人文关怀对中国电影艺术极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 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剧作 主题思想 心理结构 人格 人文关怀 瑞典 编导 上帝主题 死亡命题 爱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以来校园爱情片的伦理性思考
4
作者 杨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0,共3页
中国内地传统校园题材电影一直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伦理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校园题材电影开始关注个性自由、独立思想等伦理性问题。随着电影市场化,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校园题材青春爱情片,部分校园题材青春爱情片在... 中国内地传统校园题材电影一直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伦理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校园题材电影开始关注个性自由、独立思想等伦理性问题。随着电影市场化,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出现了不少校园题材青春爱情片,部分校园题材青春爱情片在追求纯爱主题的同时却美化早恋,对未成年人可能造成负面的导向作用。同时,为展现真爱主题,部分校园题材青春爱情片塑造了一些不完美的人物形象,利用道德谴责感来实现真爱主题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题材 青春情片 传统 爱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爱至上》中的英式幽默赏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6-46,48,共2页
幽默是一种独特的生活艺术和审美情趣,英式幽默则充满了智慧的哲理。电影《真爱至上》中的英式幽默对白与情节生动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幽默故事,不仅突出了该片爱的主题,而且还进一步深化了幽默的... 幽默是一种独特的生活艺术和审美情趣,英式幽默则充满了智慧的哲理。电影《真爱至上》中的英式幽默对白与情节生动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尤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幽默故事,不仅突出了该片爱的主题,而且还进一步深化了幽默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至上》 英式幽默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无极》“电影音乐”带给我们的艺术诠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62-266,共5页
"电影音乐是现代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电影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有艺术价值。"音乐成为影片的烘托和升华,电影音乐有时可能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并且还承担导演可能要表达隐藏的主题,或者电影音乐有时所... "电影音乐是现代音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电影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有艺术价值。"音乐成为影片的烘托和升华,电影音乐有时可能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并且还承担导演可能要表达隐藏的主题,或者电影音乐有时所含盖的主题超出电影本身所要表达的主题。《无极》电影音乐在银幕上再次尝试电影同音乐两大艺术门类结合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 KluseBadelt 电影音乐 主题音乐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聆听者 被引量:2
7
作者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我平时看小说,遇见人神同路的文字,总有点好奇,但看着看着,失望的时候居多。小说能像《聊斋志异》那样易读耐读,不太容易。五四之后的小说家,是注意到小说的神异之美的,但那时候被现实所迫,灵异的文字却少而又少。谈到灵异类的... 我平时看小说,遇见人神同路的文字,总有点好奇,但看着看着,失望的时候居多。小说能像《聊斋志异》那样易读耐读,不太容易。五四之后的小说家,是注意到小说的神异之美的,但那时候被现实所迫,灵异的文字却少而又少。谈到灵异类的作品,女性有其专长。中国的女性作家,以爱的主题和童话的方式为文者颇多,冰心、梅志都是代表性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性作家 小说家 主题 文字 五四 为文 童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女性视角的人文关注——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对西方人文精神的审视和接受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彩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全面、广泛接受外来影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疑,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也受到了外来的冲击。但相比现代男作家,女作家对外来文学的审视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她们关注并接受了西方女性人文主义,对女性自身的命运...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全面、广泛接受外来影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疑,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也受到了外来的冲击。但相比现代男作家,女作家对外来文学的审视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她们关注并接受了西方女性人文主义,对女性自身的命运充满了关切和同情,明显带有女性意识。这些特点鲜明地体现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中,并影响到当代女作家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外来文学 人文关怀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若有情天亦老——评电影《Legends of the fall》
9
作者 季臻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18-118,共1页
电影《Legends of the fall》悲剧性地揭示了爱的主题,其中Tristan与Susannah的爱情悲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论文试图按照影片的逻辑顺序择取几个片断,运用诗化批评的视角和方法评述其悲剧意义和审美品格。
关键词 LEGENDS of the FALL 主题 悲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寂寞的歌人——论琦君的创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源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99-107,共9页
三十多年来,台湾文学在艰难的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中,在欧美风雨的浸淫下,其幻化与屡迁的情景引人注目.五十年代初就跻身于台湾文坛的女作家琦君,是一个不顺时代的风潮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以就之的人.她执著地追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境界... 三十多年来,台湾文学在艰难的特殊社会历史环境中,在欧美风雨的浸淫下,其幻化与屡迁的情景引人注目.五十年代初就跻身于台湾文坛的女作家琦君,是一个不顺时代的风潮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以就之的人.她执著地追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境界,其创作风格确定而不衰腐,题材多样而不僵化,并且能时时显示出自己的独创性.在异彩纷呈同时又是噪音四起的台湾文坛上,她固守着头顶上的一片天,辛勤地耕耘,苦苦地追求,向人们奉献出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琦君 作品 歌人 作家 台湾文坛 散文 主题 小乔 母亲 怀乡思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文化的特征
11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消费文化的特征陈晓明博士为消费文化归纳了五个特征(《中国文化报》1994年1月9日)。其一是它必须提供快感,虽然快感与美感有别,似乎是低等的,动物性的,但80年代后期,就不再把美感和快感断然划分开了,而且也不再去压制... 消费文化的特征陈晓明博士为消费文化归纳了五个特征(《中国文化报》1994年1月9日)。其一是它必须提供快感,虽然快感与美感有别,似乎是低等的,动物性的,但80年代后期,就不再把美感和快感断然划分开了,而且也不再去压制快感了。其二是它的窥淫撤问题,窥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中国文化 电影理论 主题 文学巨著 兴奋点 陈晓明 设计因 动物性 模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