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的选育与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振生 刘绚霞 +5 位作者 董军刚 刘创社 李红兵 严自斌 解芳宁 高晓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
在 Ledos×中双 2号后代材料中发现 5株雄性不育株,经与中双 2号自交系 212B保持,育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和保持系212B。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剥蕾授粉自交及镜检观察,认为不育系212A属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原因可能与... 在 Ledos×中双 2号后代材料中发现 5株雄性不育株,经与中双 2号自交系 212B保持,育成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2A和保持系212B。通过人工套袋自交、剥蕾授粉自交及镜检观察,认为不育系212A属稳定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产生的原因可能与低温时期的死蕾现象有关。恢保关系的研究表明,212A胞质雄性不育系与polCMS、陕2A CMS恢保关系相同。遗传研究表明,测交 F_2育性为可育与不育3:1分离;用恢复系回交(BC_1)后代全可育,无育性分离;用保持系回交,后代育性为可育与不育1:1分离。初步认为控制不育系的基因为S(rr),保持系基因为N(rr),恢复系基因为N(RR)或S(RR),属1对核基因控制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油菜 雄性不育 212A 选育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TRB型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产生和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戚秀芳 赵成章 +1 位作者 杨长登 吴连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以Basmati370幼穗为起始材料,应用离体诱变技术,获得了籼稻胞质突变不育株,经测交找到保持系E49-2,并通过多代回交育成了稳定的新型不育系TRB370A。该不育系属于配子体不育型。
关键词 水稻 TRB 配套 杂交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应用问题研究——Ⅰ.细胞质效应和诱导单倍体问题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天章 刘庆法 +1 位作者 柴守诚 张改生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共3页
K型小麦1B/1R 易位雄性不育系细胞质效应,从生长势等10个性状看,有好有坏,但苗期生长普遍较弱;产生单倍体频率平均6.7%,但不育系 K—6901A 和 K—E5—1A 未发现单倍体,说明从现有品种中可以筛选出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K 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384A不育性的表现与遗传 被引量:7
4
作者 田保明 宋文光 +4 位作者 张书芬 任乐建 王建平 文雁成 刘建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0-85,共6页
对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84A的不育性表现、遗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属败药型不育,其败育彻底,育性稳定,花瓣开张正常,不育性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共同控制,属... 对甘蓝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84A的不育性表现、遗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属败药型不育,其败育彻底,育性稳定,花瓣开张正常,不育性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同时也受若干位点上微效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油菜 低芥酸 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强 张晓伟 +5 位作者 原玉香 姚秋菊 赵艳艳 蒋武生 魏小春 王志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6,共6页
为了揭示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利用RT-PCR和转基因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RT-PCR试验结果表明,甘蓝B基因AP3在雌蕊(心皮)发育初期异位高表达,C基因AG3在发生心皮化的雄蕊部位异位高表达,这可能导... 为了揭示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分子机制,利用RT-PCR和转基因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RT-PCR试验结果表明,甘蓝B基因AP3在雌蕊(心皮)发育初期异位高表达,C基因AG3在发生心皮化的雄蕊部位异位高表达,这可能导致了甘蓝Ogura胞质不育系线粒体同源转化的发生。而拟南芥转基因试验表明,线粒体定位表达载体p3301-ATPORF138能导致拟南芥雄性不育的发生,这说明orf138基因是发生线粒体同源异型转化的甘蓝Ogura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Ogura雄性不育 分子机制 同源异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双低转育 被引量:2
6
作者 严远鑫 李劲峰 +3 位作者 张美华 孙学斌 谢永俊 龙肖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 以品质双高雄性不育系932197A为母本,以双低品种(系)84001等为父本通过测交、连续回交获得芥酸含量<1%、硫甙含量<40μmol/g的双低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96F001A、B。用双高恢复系材料933001、933025与双低品种(系)8840894等杂交,自交分离选择获得了95SF035等双低恢复系。研究表明套帐隔离回交较单株成对交可减少回交世代数,缩短双低转育年限,连续2~3代单株分析筛选可提高双低单株成系的品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油菜 雄性不育 转育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魏宝琴 李宝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14,共6页
根据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科征和特性,通过多代转育后的不育系与不同父本的杂交试验,分析了不育系、保持系和父本系对杂种后代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同一不育系的不同单株,在每一株上,均用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父本... 根据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科征和特性,通过多代转育后的不育系与不同父本的杂交试验,分析了不育系、保持系和父本系对杂种后代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同一不育系的不同单株,在每一株上,均用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父本和保持系进行交配。结果表明:从单株毛菜重、球径、叶片数、中心柱高、结球级值、株高与开张度7个性状水平看出,父本系同其杂种后代的各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说明父本各性状最好要优于保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雄性不育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22A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平 田保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共3页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22A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利用384A中的雄性不育源、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配合力高,抗病抗倒,品质优良。对CMS22A育性遗传规律研究表明... 甘蓝型双低油菜CMS22A是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利用384A中的雄性不育源、采用单株成对连续回交的方法育成的新型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突出表现为雄性不育彻底且遗传稳定,配合力高,抗病抗倒,品质优良。对CMS22A育性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不育系属典型的败药型雄性不育系,其雄性不育的遗传受不育细胞质(S)和一对隐性核不育主效基因(rr)的共同控制,属孢子体不育,基因型为S(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甘蓝油菜 遗传研究 回交 单株 甘蓝双低油菜 优良 孢子体 遗传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野稻细胞质的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体细胞克隆变异 Ⅰ.IR66707A及IR69700A体细胞克隆变异的类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镇荣 凌定厚 +1 位作者 王昌虎 刘 卫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及IR69700A来自国际水稻所(IRRI),它们的不育性只能被保持而不能被恢复,属于胞质型雄性不育。以这两个不育系以及它们与正常品种的杂种F1为供体,经离体培养,共获得了136个体细胞克隆。在R1代中发现了三个类型... 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及IR69700A来自国际水稻所(IRRI),它们的不育性只能被保持而不能被恢复,属于胞质型雄性不育。以这两个不育系以及它们与正常品种的杂种F1为供体,经离体培养,共获得了136个体细胞克隆。在R1代中发现了三个类型的突变或变异,即:可育突变、雄性不育和雌雄性均不育的变异。第一类型的可育突变有两例,其R2的可育与不可育(出现分离)之比为3:1,证实为显性单基因突变。第二类型的雄性不育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育性可被恢复的,与供体不育系完全不同,其中一部分克隆的不育性不能被保持但可因环境的改变而转换为可育,另一部分克隆的不育性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具转换能力),但其不育性既可恢复又可不完全保持(即F1的育性尚有分离)。第二种是不育性不能被恢复,与供体相似。育性不具转换能力的突变可望培育成为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而育性可转换的突变则可望培育成为两系杂交稻中的两用核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克隆变异 雄性不育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败育过程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检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范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0,共9页
利用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电泳测试,分析了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用同工酶电泳检测小麦T型和K型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区别有效。(2)酯酶酶谱较过氧化物酶酶谱更能清楚地... 利用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电泳测试,分析了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用同工酶电泳检测小麦T型和K型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区别有效。(2)酯酶酶谱较过氧化物酶酶谱更能清楚地检测两类不同胞质不育系败育发生的时期和程度。(3)细胞学观察表明,T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双核期其细胞核绝大部分不存在,成为空壳,败育较早,较迅速,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狭窄的原因之一;而K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发育后期,从外观看与保持系区别不大,但有的细胞核解体,内含物不充实,败育较晚,较缓慢,较浅,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为广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同功酶 花药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败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创业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591-1593,共3页
通过6种温度处理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材料,研究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败蕾的情况。结果表明,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在植物学性状上基本一致,然而在低温处理下出现败蕾的数量差异大。通过对比二者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发现,败蕾... 通过6种温度处理大白菜雄性不育系材料,研究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败蕾的情况。结果表明,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在植物学性状上基本一致,然而在低温处理下出现败蕾的数量差异大。通过对比二者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发现,败蕾的出现与花蕾形成过程中植物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 败蕾 可溶性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野稻细胞质的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的体细胞克隆变异II.体细胞克隆温敏核不育突变
12
作者 马镇荣 王昌虎 +1 位作者 刘卫 凌定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20,共8页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 在胞质型水稻雄性不育系IR66707A和IR69700A经离体培养而获得的136个体细胞克隆中,发现了温敏核不育突变5例。这类突变体在广州地区的自然气候下,早季至晚季前期表现为不育,晚季后期表现为可育。盛夏,在幼穗发育至花粉形成阶段对部分突变材料进行短日照处理,发现对短日照敏感的不育系农垦58S转换为可育,而供试的5例突变及另一对照培矮64S却与未经处理的材料一样仍表现为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与日照长度的变化无关。在同一发育时期进行低温处理的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0d及10d以上者可发生育性转换,自交结实率在17.23%-42.19%之间,而未经处理的材料仍然表现不育,表明它们的育性转换与温度有关。以正常品种为父本与突变体杂交,F1全部为可育;F2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3:1;以F1为父本与之测交,TF1代中可育与不育个体的分离比为1:1。遗传分析表明,这种温敏核不育突变为一对隐性核基因所控制。获得了由胞质型雄性不育变为胞核型雄性不育的突变体,这在体细胞克隆变异领域中是一种典型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稻细 雄性不育 体细克隆变异 体细克隆温敏核不育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C型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机理及恢复性研究
13
作者 张增川 尹素芬 +2 位作者 李勤 龙德祥 徐海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文章主要从分子机制、细胞学和恢复性机理三方面对C型胞质互作雄性不育系进行了阐述,以期全面总结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C型不育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提出研究的的进一步设想。
关键词 玉米 C 雄性不育 不育机理 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栽培对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种子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兰创业 李改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070-1072,共3页
在低温条件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材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受到影响,导致植株种子产量降低。通过对比4种栽培方式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植株的生物产量、根系活力和种子产量的差异,选择出能提高该不育系种子产量的种植模式。结... 在低温条件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材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受到影响,导致植株种子产量降低。通过对比4种栽培方式下大白菜胞质型雄性不育系植株的生物产量、根系活力和种子产量的差异,选择出能提高该不育系种子产量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起垄膜下栽培和开沟膜下栽培是2种最佳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雄性不育 膜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大雄 刁攀琏 +1 位作者 饶勇 黄先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2,共3页
研究以秦油2号出现的不育株(简称陕ZA)为基本材料,与自育和引进的国内外单双低(低芥酸、低硫么)油菜品种(系)为父本.采用刚交、回交的方法育成了一批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 研究以秦油2号出现的不育株(简称陕ZA)为基本材料,与自育和引进的国内外单双低(低芥酸、低硫么)油菜品种(系)为父本.采用刚交、回交的方法育成了一批单双低甘蓝型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在不育系的选育中发现,无论是单低或是双低不育系,其不育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育度上,一些表现彻底不育.一些表现有微粉、这主要决定于保持系;且在这些不同的不育系之间,不同的目交方式之间所得到的自交亲和指数不同。同时还进行了新的单双低恢复系的选育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油菜 雄性不育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K、V、T、CHA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乔晓琳 高庆荣 +3 位作者 张爱民 赵桂清 刘正斌 邱新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V、T、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合特性及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结果表明:(1)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材料中表现不同,K、V、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 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V、T、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光合特性及光合产物的积累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结果表明:(1)叶绿素含量在各个材料中表现不同,K、V、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相差不大,也未表现出不良效应,CHA型抽穗期的叶绿素含量为2.368—1.253mg/g,较K、V、T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低0.668~1.719mg/g,差异显著,开花期后差距不断缩小,趋于一致;(2)K型不育系的Fv/Fm值大多保持在0.84以上,其他不育系及保持系多在0.77~0.84之间,其中ФPSⅡ也相对较高,而T型胞质类型的Fv/Fm值相对要低,在孕穗期仅为0.77~0.806,后期有所增加;(3)保持系从抽穗期到灌浆后期Pn值多在10以上,而K、V、T型3种不育胞质类型表现出负效应,尤其在灌浆后期差异显著。在抽穗期,K型不育系的Pn值较低,T型不育系的Pn值下降幅度最大,在灌浆后期降到1.45~1.9,显著低于K、V型的1.55~2.85,太911289CHA型不育系的Pn值较高而冀5418CHA不育系Pn值较低;(4)不同不育类型的光合产物积累存在~定差异,K、V、T型3种不育系的千粒重为29.1~37.82g,CHA型不育系仅22.73~23.51g,均低于保持系,在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上也有类似的表现,但是CHA型不育系蛋白质含量为19.13%-19.93%,高于其他类型不育系0.58%-3.08%,保持系最低,仅15.47%~15.38%,说明CHA造成的伤害对光合产物积累造成的影响要大于胞质效应;(5)不同基因型对细胞质的反应不同。冀5418不育系与其B系在光合速率及光合产物积累上的增减幅度小于太911289,说明后者对胞质反应较前者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效应 雄性不育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述彬 赵华仑 +2 位作者 刘金兵 孙洁波 丁犁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椒杂交组合 ,其中F1育性完全恢复的组合为 196个 ,占全部组合数的 31.7%。在这 196个组合中 ,辣 /辣组合 12 7个 ,占 6 4.8% ;甜 /甜组合仅 11个 ,占 5 .6 %。经配合力测定 ,选育出 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 2 1/LS3 (“苏椒 3号A”)、2 1A/LS2 和 8A/LS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表明 ,利用大棚繁种 ,不育系∶恢复系为 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杂交种子量明显高于露地繁种。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 ,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 5 0 % ,且纯度达到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技术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利用 辣椒 甜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型软米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存龙 罗龙 +3 位作者 杨芬 罗天刚 刘娜 卢光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9-1214,共6页
良好的异交性能对于不育系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5个新育成的香型软米胞质雄性不育系文香24A、文香28A、壮香2051A、豪香310A、水香285A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香24A的单株和单穗开花历期最短,文香... 良好的异交性能对于不育系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以5个新育成的香型软米胞质雄性不育系文香24A、文香28A、壮香2051A、豪香310A、水香285A等为试验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香24A的单株和单穗开花历期最短,文香28A的单株开花历期和壮香2051A的单穗开花历期最长;除水香285A外,不育系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8A、文香24A的张颖持续时间比对照长;参试不育系都有较高的包穗率,但5个新育成不育系的包穗率比对照低;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文香28A、水香285A、壮香2051A、豪香310A、文香24A、珍汕97A,单外露率高于双外露率;文香28A、水香285A、豪香310A有1个明显的开花高峰期,文香28A尤为突出,对照珍汕97A开花相对分散;文香28A的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对照珍汕97A柱头活力下降最慢;大田自然异交结实率以文香28A最高,对照珍汕97A最低,豪香310、壮香2051A和文香24A异交结实率在30%以上。新育成的5个不育系的异交性能均比对照具有不同程度的优势,有利于制种生产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张颖持续时间 开花历期 柱头外露 异交结实率 软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及其保持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金兵 侯喜林 +1 位作者 王述彬 潘宝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分析了不同核背景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ZTA、17A、8A和相应保持系ZTB、17B、8B花药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 分析了不同核背景的甜椒胞质雄性不育(CMS)系ZTA、17A、8A和相应保持系ZTB、17B、8B花药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不育系花药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保持系的可育花药;不育系花药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则明显低于保持系。核遗传背景差异导致3份同质异核甜椒不育系花药中同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雄性不育 保持 花药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形态结构与育性表现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曾志红 王永清 +1 位作者 陈学群 康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 以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胞质雄性不育系欧新A为不育胞质供体,以菜用芥菜中笋子芥(B.juncea var.crassicaulis)、茎瘤芥(B.juncea var.tumida)和大头芥(B.juncea megarrhiza)为受体,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育成了莱用芥菜三个变种的胞质雄性不育系。每世代全部植株的花器结构均具有典型的雄不育特征,表现为雄蕊增长、柱头突出蕾外。不育系蜜腺发育良好,大而浓绿,在蕾期和花期间存在明显的“突柱期”。初花期比保持系推迟3~7天,整个花期延长1~3天。其雌蕊育性正常,人工授粉后平均单荚结籽15.6粒,比保持系多1.2粒。不育系花粉败育,无生活力花粉94%以上,不育株率100%,不育性世代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雄性不育 突柱期 雌蕊育性 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