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爆速直径效应的爆轰冲击波动力学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承纬 赵峰 高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利用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的广义几何光学模型,得到了圆杆药柱中拟定态二维爆轰波阵面形状的解析解。在两步反应模型假定下建立了DSD的边界条件,用爆速亏损表示阵面上炸药未反应分数,就可得到渐近爆速与药柱直径的关系,即... 利用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的广义几何光学模型,得到了圆杆药柱中拟定态二维爆轰波阵面形状的解析解。在两步反应模型假定下建立了DSD的边界条件,用爆速亏损表示阵面上炸药未反应分数,就可得到渐近爆速与药柱直径的关系,即得到计算爆速直径效应的模型。本文模型的实际意义是利用直径效应已有的大量实验数据,给定DSD方法所需要的、又难以实验测定的各种常用炸药的爆速曲率常数(dDn/d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动力学 直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动力学数值分析物质点法
2
作者 王宇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80-3280,共1页
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4-04开本:小16开页数:252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16537-7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论述无网格MPM法理论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程序设计以及在爆炸冲击动力学领域中工程应用的专著。全... 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4-04开本:小16开页数:252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16537-7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论述无网格MPM法理论模型、数值计算方法、程序设计以及在爆炸冲击动力学领域中工程应用的专著。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绪论、MPM法基本理论、爆炸冲击动力学理论模型、MPM法在碰撞冲击问题中应用、MPM法在炸药爆轰问题中应用、MPM法在爆炸焊接问题中应用和爆炸冲击动力学MPM法软件设计,并在附录中提供了MPM法显式积分计算C++程序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炸焊接 理论模型 炸药 标准书号 出版单位 数值分析 一本 软件设计 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3
作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768,共1页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是一个交叉性的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及工程技术应用。当前,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发展重点和学科前沿主要有非平衡爆轰与爆轰波结构,复杂介质状... 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是一个交叉性的力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及工程技术应用。当前,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发展重点和学科前沿主要有非平衡爆轰与爆轰波结构,复杂介质状态方程的本构理论与材料动态力学,复杂结构高速撞击与侵彻动力学,超高速碰撞新原理和新方法,多场耦合模型建立与多尺度高精度计算方法以及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和民用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复杂介质 本构理论 力学响应 工程技术应用 动态力学 侵彻 学科前沿 高精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W状态方程的氢氟爆轰参数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陈庆慈 陈放 +1 位作者 周壮壮 乔红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氟气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与氢气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为了得到氢氟爆轰的爆轰参数,基于VLW状态方程与爆轰理论对氟气与氢气在标准状况预混条件下爆轰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当氢气与氟气的摩尔比为1∶1时,计算得到爆压为15.31 MPa,爆温... 氟气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与氢气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为了得到氢氟爆轰的爆轰参数,基于VLW状态方程与爆轰理论对氟气与氢气在标准状况预混条件下爆轰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当氢气与氟气的摩尔比为1∶1时,计算得到爆压为15.31 MPa,爆温为6 479 K。利用materials studio与CP/2K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了氢与氟的反应,对现有氢氟反应机理进行了完善。最后通过FLUENT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摩尔比为1∶1时的氢氟爆轰进行了仿真计算,因爆轰波在管道内多次叠加,所以计算出超压可达46 MPa,高于理论爆压值的15.31 MPa;管道内计算出的温度可达6 800 K,与理论爆温值相差4.6%,对研究氢氟爆轰条件与能量释放规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W状态方程 氢与氟 气相 分子动力学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爆轰波阵面传播的Level Set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洋 钟敏 +2 位作者 孙承纬 李平 柏劲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6-901,共6页
为了较精确地对非理想爆轰波的传播进行计算,基于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理论,研究了计算二维贴体坐标系中爆轰波阵面传播问题的Level Set方法。根据Ham ilton-Jacobi方程的Godunov差分格式,提出了非正交的贴体坐标系中Level Set函数方... 为了较精确地对非理想爆轰波的传播进行计算,基于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理论,研究了计算二维贴体坐标系中爆轰波阵面传播问题的Level Set方法。根据Ham ilton-Jacobi方程的Godunov差分格式,提出了非正交的贴体坐标系中Level Set函数方程的差分格式及其相应的数值方法。将Level Set方法应用于自行研制的二维流体动力学程序TDY2D得到编码TDY_DSD,对爆轰波的传播及爆轰驱动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计算值均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了TDY_DSD程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具有较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驱动 爆轰冲击波动力学理论 Level-Set方法 贴体坐标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面起爆的圆弧钝感炸药爆轰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庆忠 赵同虎 +1 位作者 高文 孙承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用爆轰冲击波动力学的广义几何光学模型GGO2D编码计算了底面起爆的圆弧钝感炸药的爆轰波传播过程,以及同一圆心角上不同半径的爆轰走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冲击波动力学 圆弧钝感炸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破甲弹药型罩压垮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智刚 尤政 +1 位作者 赵太勇 侯秀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4年第A02期531-533,共3页
给出了描述药型罩分两阶段压垮的数学模型,该过程包含冲击波及气体动力学作用阶段。根据作用于药型罩的爆轰产物运动规律可以确定射流初始的运动学参数。实践表明这一模型对聚能装药结构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聚能装药 药型罩 两阶段 气体动力学 产物 冲击波 射流 破甲弹 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装药结构对孔壁压力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先锋 王玉杰 《工程爆破》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在某些假设条件下,运用爆轰气体动力学理论与应力波理论,推导出间隔装药和连续装药结构时孔壁所受压力的表达式。比较表明,间隔装药爆炸时作用在孔壁上的初始压力是连续装药爆炸时的1/8。实际爆破试验证明,缓冲孔采用间隔装药时,台阶坡... 在某些假设条件下,运用爆轰气体动力学理论与应力波理论,推导出间隔装药和连续装药结构时孔壁所受压力的表达式。比较表明,间隔装药爆炸时作用在孔壁上的初始压力是连续装药爆炸时的1/8。实际爆破试验证明,缓冲孔采用间隔装药时,台阶坡面的裂隙率为0 30%~3 33%,而采用连续装药时,裂隙率为2 40%~3 85%。这说明,间隔装药结构可减小炮孔周围岩石的破坏范围,从而有利于边坡的完整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药结构 孔壁 压力 影响 气体动力学 应力波理论 矿岩 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含铝炸药——联合效应炸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雄 王晓峰 +1 位作者 冯晓军 黄亚峰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联合效应炸药的理论模型、配方发展、能量特性和应用前景,总结了联合效应炸药能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联合效应炸药的发展趋势,指出联合效应炸药未来可用于多功能弹药、机载弹药、火箭弹、灵巧弹药和单兵武器等多种武器装药,特... 介绍了联合效应炸药的理论模型、配方发展、能量特性和应用前景,总结了联合效应炸药能量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联合效应炸药的发展趋势,指出联合效应炸药未来可用于多功能弹药、机载弹药、火箭弹、灵巧弹药和单兵武器等多种武器装药,特别提出了微观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反应动力学特性来决定炸药的能量输出结构。建议今后加强本征爆轰理论、金属燃料和黏结剂的选择以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炸药 联合效应炸药 金属驱动 冲击波作用 本征理论 金属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矿用炸药中的应用可能性研究(英文)
10
作者 Pharis E Williams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7-339,共3页
从爆轰理论的基本方程分析了二维爆轰中随径向距离变化的压力对能量分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铝矿用硝胺乳化炸药中的铝粉反应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铝粉的吸热和放热反应过程对总能量分配为冲击波能(用于支持爆轰波以及破坏岩层... 从爆轰理论的基本方程分析了二维爆轰中随径向距离变化的压力对能量分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含铝矿用硝胺乳化炸药中的铝粉反应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铝粉的吸热和放热反应过程对总能量分配为冲击波能(用于支持爆轰波以及破坏岩层)以及抛掷能(用于抛掷)的比例影响明显。由于该过程取决于铝粒子包覆材料的热性能,如热传导、比热等,故可通过纳米技术影响或改变包覆铝粒子氧化材料的性质、控制包覆材料的熔化,以及选择其热性能,以最优比例分配使用总能量,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矿用炸药 硝胺乳化炸药 冲击波 抛掷能 纳米技术 矿用炸药 纳米技术 应用可能性 热反应过程 包覆材料 能量分配 理论 比例分配 径向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