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减压Kaneda装置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15
1
作者 霍洪军 温树正 +7 位作者 郭文通 李力 刘万林 李文琪 杨学军 姚传博 胡建军 黄克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段 爆裂型骨折 内固定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宝钢 吴梅英 +1 位作者 宋国庆 杨吉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病理 疾病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neda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惠缄 廖俊星 +2 位作者 周良安 陆炳刚 黄炳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6期264-265,共2页
Kaneda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谢惠缄,廖俊星,周良安,陆炳刚,黄炳奎自1991年10月至1994年10月采用侧前方减压、前路脊柱重建的方法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 Kaneda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谢惠缄,廖俊星,周良安,陆炳刚,黄炳奎自1991年10月至1994年10月采用侧前方减压、前路脊柱重建的方法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2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9例,女4例,年龄20~40岁,受伤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EDA 内固定 治疗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裂型玉米新品种“沪爆一号”的选育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义发 《上海农业科技》 1992年第1期20-21,29,共3页
爆裂型玉米是玉米九大类型中的一个。根据其籽粒形状可以分为米粒型和珍珠型二种。籽粒颜色有黄、白、紫、红之分。爆裂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这种玉米的最大特点是在常压下加热烘烤就会爆裂成玉米花。爆裂性程度的大小以其膨胀前后体... 爆裂型玉米是玉米九大类型中的一个。根据其籽粒形状可以分为米粒型和珍珠型二种。籽粒颜色有黄、白、紫、红之分。爆裂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性。这种玉米的最大特点是在常压下加热烘烤就会爆裂成玉米花。爆裂性程度的大小以其膨胀前后体积比来衡量,一般可以达到20~30倍。自60年代开始,国外利用爆裂型玉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型 玉米 品种 沪瀑一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Z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思灿 肖文 +2 位作者 胡德志 罗霄 张文戈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6-237,共2页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在脊柱外科比较常见,其治疗方法多,争论也多.当前对于椎管前方压迫较严重的病例多趋向于行前路脊髓神经减压和脊柱重建.我科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开展前路减压、自体肋骨或髂骨植入融合、Z形钛钢板螺丝钉内...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在脊柱外科比较常见,其治疗方法多,争论也多.当前对于椎管前方压迫较严重的病例多趋向于行前路脊髓神经减压和脊柱重建.我科自1998年5月~2000年12月,开展前路减压、自体肋骨或髂骨植入融合、Z形钛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共1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Z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 胸腰段爆裂型骨折 截瘫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裂型玉米的特点及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顾建勤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1年第8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爆裂型玉米 特点 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王春 刘清平 +2 位作者 周之平 刘成招 郑立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85-685,694,共2页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手术治疗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8
作者 梁惠林 黄黎 李水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22-222,共1页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以椎体中柱结构损伤严重,椎管显著狭窄为特点。前路椎管减压同时作一期脊柱重建术,为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1994~1998年我院应用前路减压对24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以椎体中柱结构损伤严重,椎管显著狭窄为特点。前路椎管减压同时作一期脊柱重建术,为脊髓神经功能的康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1994~1998年我院应用前路减压对24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型骨折 前路减压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生物力学与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林野 吴丹凯 +3 位作者 朱庆三 孙庆 吴丹华 刘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解剖学因素及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采用新鲜胸 11(T11)~腰 3 (L3 )段脊柱 ,制备成腰 1(L1)爆裂骨折模型 ,记录椎间盘切断而后纵韧带完整 ,后纵韧带切断而椎间盘完整 ,后纵韧带和椎间... 目的 :研究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管内骨块复位的解剖学因素及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采用新鲜胸 11(T11)~腰 3 (L3 )段脊柱 ,制备成腰 1(L1)爆裂骨折模型 ,记录椎间盘切断而后纵韧带完整 ,后纵韧带切断而椎间盘完整 ,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均完整三组在恒速纵向拉伸过程中椎管内骨折块复位过程中的位移变化 ,描记出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 :纵向拉伸载荷与骨块复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在复位前期曲线上升平缓 ,所需纵向拉伸载荷按Ⅰ、Ⅱ、Ⅲ组的顺序递增。在复位期曲线急剧上升 ,纵向拉伸载荷及复位百分率均按Ⅰ、Ⅲ、Ⅱ组的顺序递增。在后复位期第Ⅲ组仍有明显的复位曲线存在。结论 :纵向拉伸载荷对椎管内骨折块的复位有重要影响 ,完整的椎间盘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在骨折块的复位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型骨折 骨块 复位 生物力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农系列爆裂玉米新品种综合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史振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以选育高产优质的爆裂玉米新品种为目的,研究了有关爆裂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加工性状、育种目标和相应的栽培技术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爆花效果和玉米花品质差异很大;粒度与玉米花的大小呈正相关而与膨胀倍数呈负相关,沈爆1号单花体... 以选育高产优质的爆裂玉米新品种为目的,研究了有关爆裂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加工性状、育种目标和相应的栽培技术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爆花效果和玉米花品质差异很大;粒度与玉米花的大小呈正相关而与膨胀倍数呈负相关,沈爆1号单花体积与粒度的回归关系为y=1.794x-4.758,膨胀倍数与粒度的回归关系为y=-2.58x+48.813;膨胀倍数受含水量的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成熟度影响膨胀倍数、爆花率和玉米花品质;机械损伤、过度的曝晒等都影响爆花效果。爆裂玉米新品种选育要考虑十几个性状的选择。栽培、收获、贮藏也有独特之处。沈爆1号膨胀倍数一般在35倍左右,最高可达38倍,爆花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爆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对爆裂玉米微波真空膨化的影响
11
作者 袁海涛 黄儒强 芮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用自行研制的微波真空装置探讨了氯化钠对爆裂型玉米微波真空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爆裂型玉米的膨化率与氯化钠含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文章初步分析了实验现象 ,对微波真空膨化机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微波真空膨化 爆裂型玉米 氯化钠 膨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首批爆裂玉米杂交种通过验收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令贵 叶国成 王永全 《四川农业科技》 1991年第5期11-11,共1页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城乡人民提供特殊用途的玉米新品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经过5年9个世代选育出的爆裂玉米新品种,最近通过了“七五”育种攻关验收。 1990年10月。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爆裂型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裂玉米的开发利用前景和需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毓畏 张瑜珍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6,共1页
爆裂玉米的开发利用前景和需解决的问题胡毓畏,张瑜珍(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215000)爆裂玉米(ZeamaysL.var.evertaSturt)是玉米的九大类型之一。过去我国仅分散在西南山区少量种植。随着改革开放、国... 爆裂玉米的开发利用前景和需解决的问题胡毓畏,张瑜珍(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215000)爆裂玉米(ZeamaysL.var.evertaSturt)是玉米的九大类型之一。过去我国仅分散在西南山区少量种植。随着改革开放、国际影响(美国作为电视食品)及人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爆裂玉米 爆裂型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strain andfault-slip rockburst:A review
14
作者 ZHANG Qing-he WEI Chun-xu +3 位作者 YUAN Liang LIANG Zhi-wei YANG Fa-wang WANG Xiao-ru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741-3781,共41页
In recent years,rockburst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s a crucial topic in rock engineering.Strain andfault-slip rockburst are two common types that occur frequently and cause substantial damage.The objective o... In recent years,rockburst have gain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s a crucial topic in rock engineering.Strain andfault-slip rockburst are two common types that occur frequently and cause substantial damage.The objective of thisreview i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experiment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strain and fault-slip rockburst.Firstly,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volving trends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rockburst in the past decade,highlighting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odes as the primary research focuses in understanding rockburst mechanisms.Subsequently,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methods employed for studying both types ofrockburst.Then,with a focu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odes,the article conducts an extensive analysisof the failure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strain and fault-slip rockburst.By analyzing experimental data and observing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samples,it discusses the variations and common features exhibited by these two types ofrockburst under various test conditions.This analysis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in revealing the causes of rockburst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s well as in predicting rockburst trends and assessing associated risks.Lastly,thelimitations of current rockburst experi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followed by a comprehensivesummary of the entire art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rockburst fault-slip rockburst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experimental methods failure mechani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通道下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翀 覃建朴 +3 位作者 曹广如 陈林 敖俊 廖文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 目的 :探讨后路通道下椎管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微创组)与开放式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开放组)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66例,微创组31例,男23例,女8例;开放组35例,男25例,女10例。整理分析两组病例基础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比、受伤机制、伤椎分布、Denis分型、ASIA分级及术前VAS评分)、术后及各阶段随访的影像学参数(伤椎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神经损伤恢复良好,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微创组随访26.58±5.98(14~38)个月,开放组为27.09±6.73(16~44)个月(P>0.05)。两组手术时间、植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359.68±159.22ml vs 514.86±246.09ml)、自体血回输(7 vs 17例)、止痛药使用(12 vs 23例)、住院时间(9.48±2.72d vs 11.51±3.27d)及术后1周VAS评分(3.77±1.28 vs 4.97±1.44分)微创组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分别较术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椎管通畅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严重椎管狭窄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病例,微创置钉联合小切口入路椎板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术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微创术式在减少手术创伤、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椎板间隙 经皮椎弓根螺钉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胸腰段”含义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92-492,共1页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脊柱爆裂型骨折 脊柱骨折脱位 腰椎骨折 临床工作 学术交流 发生率 建筑业 其意义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借广告风
17
《黑龙江粮食》 2006年第4期26-,共1页
关键词 爆裂玉米 爆裂型玉米 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田苗后除草技术
18
《黑龙江粮食》 2011年第2期53-53,共1页
甲基磺草酮对玉米的安全性和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烟嘧磺隆,但对狗尾草(谷莠子)、野黍的防除效果不如烟嘧磺隆,适用于制种田、粘玉米、先锋系列玉米品种及以稗草、
关键词 除草技术 野黍 阔叶杂草 甲基磺草酮 烟嘧磺隆 谷莠子 大田苗 玉米品种 防除效果 爆裂玉米 爆裂型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f depth on spalling characteristics in circular hard rock tunnel 被引量:31
19
作者 LUO Yong GONG Feng-qiang +1 位作者 LI Xi-bing WANG Shan-y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91-910,共20页
A series of true-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red sandstone cubic specimens with a circular hol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epth on induced spalling in tunnels.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hole sid... A series of true-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red sandstone cubic specimens with a circular hol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depth on induced spalling in tunnels.The failure process of the hole sidewalls was monitored and recorded in real-time by a micro-video monitoring equipment.The general failur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the hole sidewall at different initial depths(500 m,1000 m and 1500 m)during the adjustment of vertical stres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le sidewall all formed spalling before resulting in strain rockburst,and ultimately forming a V-shaped notch.The far-field principal stress for the initial failure of the tunnel shows a good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depth.As the depth increases,the stress required for the initial failure of the tunnels clearly increased,the spalling became more intense;the size and mass of the rock fragments and depth and width of the V-shaped notches increased,and the range of the failure zone extends along the hole sidewall from the local area to the entire area.Therefore,as the depth increases,the support area around the tunnel should be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prevent spa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ircular tunnels SPALLING strain rockburst true-triaxial loading V-shaped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