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研究
1
作者 魏海霞 崔有权 +4 位作者 陈建福 杨小林 褚怀保 祝杰 陈士海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158,共9页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爆破孔网参数设计;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平均块度尺寸的计算;装药结构及爆破网路设计;爆破块度分布效果预测;考虑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优化爆破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爆破预处理后的块度在30 cm以内,满足盾构机推进的块度尺寸要求;盾构机在爆破预处理段能够顺利掘进,与正常段推进参数基本相近。实现了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生态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盾构 孤石 基岩凸起段 爆破预处理 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许涛 刘丽莎 张百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获得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实际秸秆厌氧发酵工程的经济参数和论述项目可行性,文章对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秸秆厌氧发酵工程分别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二者的经济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的工程项... 为获得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实际秸秆厌氧发酵工程的经济参数和论述项目可行性,文章对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和未经预处理的秸秆厌氧发酵工程分别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并对二者的经济参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的工程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其净现值(NPV)为250.47万元,投资回收期7.53年,益本比(B/C)为1.22,内部收益率达17.70%,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不做预处理的秸秆厌氧发酵(同样产量为54万m3)的工程项目,在整个项目存在期内的NPV值为是-166.76万元,不具有投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预处理 技术经济分析 厌氧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芦苇酶解糖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作华 蔡霞 +3 位作者 严理 胡镇修 李智敏 彭源德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71-74,共4页
芦苇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但芦苇质地紧密,难以直接酶解,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对芦苇进行预处理,并对稀硫酸、NaOH及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液及酶糖化液糖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稀H2SO4-蒸汽爆破... 芦苇适应性广、生物产量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但芦苇质地紧密,难以直接酶解,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对芦苇进行预处理,并对稀硫酸、NaOH及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液及酶糖化液糖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效果最好,1%H2SO4浸泡芦苇10h,2.0MPa-120s汽爆处理,预处理糖化率为37.8%,酶解糖化率达82%;糖液组分分析也显示,稀H2SO4-蒸汽爆破预处理能得到更多的可发酵糖,酶解液糖浓度31.22mg/mL,葡萄糖和木糖含量分别占52.75%和4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纤维素 蒸汽爆破预处理 酶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杨木化学组分溶出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中山 杨桂花 +2 位作者 李蕊 王强 陈嘉川 《中华纸业》 CAS 2016年第20期82-85,共4页
以速生杨木片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法对杨木进行预处理,探讨了不同浸渍液、蒸汽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杨木片中半纤维素、木素和纤维素溶出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蒸汽爆破预处理过程中,5%NaOH浸渍液对杨木化学组分的溶出效果优于去离子... 以速生杨木片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法对杨木进行预处理,探讨了不同浸渍液、蒸汽压力和保压时间对杨木片中半纤维素、木素和纤维素溶出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蒸汽爆破预处理过程中,5%NaOH浸渍液对杨木化学组分的溶出效果优于去离子水和氨水。较理想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为5%NaOH浸渍液,蒸汽压力2.3MPa和保压时间6min,此条件下预处理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的含量较高,溶出率分别为13.67%、27.03%和27.46%,溶出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蒸汽爆破预处理 化学组分 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红柳木质组分及酶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红 徐勇 +1 位作者 勇强 余世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97,共6页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溶出,同时产生乙酸、甲酸和糠醛等小分子降解产物。基于纤维素回收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分析,在蒸汽爆破强度系数达到4.239时(爆破温度210℃和保温时间10min)对红柳的预处理效果最佳,汽爆物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52.4%,残余木聚糖含量仅为2.01%,并生成0.76%甲酸和3.17%乙酸。采用每克纤维素20.0FPIU的纤维素酶用量水解5%(w/w)该汽爆红柳物料48h,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可达到86.6%(未处理的原料仅为15.5%)。这表明无化学品添加的蒸汽爆破是适于红柳糖化及生物炼制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柳 蒸汽爆破预处理 反应强度 纤维素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甲烷联产对提高蒸汽爆破预处理能源草生物转化效率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美 杜济良 +3 位作者 陈乐 李建安 左然然 田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3-849,共7页
为实现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全纤维素组分的充分利用建立了乙醇发酵统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生物转化策略。研究选取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3种能源草,通过在2种强度系数(SF)下蒸汽爆破预处理后,进行乙醇-甲烷联产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发酵... 为实现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全纤维素组分的充分利用建立了乙醇发酵统合厌氧消化产甲烷的生物转化策略。研究选取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3种能源草,通过在2种强度系数(SF)下蒸汽爆破预处理后,进行乙醇-甲烷联产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发酵阶段,强度系数为2.46预处理的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和芒草(Miscanthus)的最大乙醇浓度分别为16.4、11.8和11.5 g/kg,对应的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59.6%、58.9%和55.2%。而当强度系数提高到3.79时,最大乙醇浓度分别达到26.9、25.2和22.1 g/kg,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79.8%、72.4%和67.3%。在后续的甲烷化阶段,强度系数为2.46时预处理的能源草发酵残留物有较好的产甲烷能力,分别获得311.5、345.6和313.8 mL/gVS的甲烷产率,这一结果是强度系数为3.79时的1.11、1.26和1.21倍。质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1 kg能源草(干重)通过乙醇-甲烷联产最高可生产127.3 g乙醇+124.7 g甲烷,全纤维素转化率高达92.8%,证明乙醇-甲烷联产工艺可获取更高的生物转化率,而且对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不同能源草都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生物质 生物转化 乙醇-甲烷联产工艺 蒸汽爆破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玉米芯酶水解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风芹 谢慧 +3 位作者 仝银杏 李传斌 任天宝 宋安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75-1680,共6页
采用不同的蒸汽爆破条件对玉米芯进行预处理,研究蒸汽爆破对玉米芯理化性质和酶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条件为1.4 MPa,300 s时,玉米芯酶水解液中总糖浓度最高为58.17 g/L。蒸汽爆破预处理主要引起半纤维素大量降解,但过高的压... 采用不同的蒸汽爆破条件对玉米芯进行预处理,研究蒸汽爆破对玉米芯理化性质和酶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条件为1.4 MPa,300 s时,玉米芯酶水解液中总糖浓度最高为58.17 g/L。蒸汽爆破预处理主要引起半纤维素大量降解,但过高的压力或过长的保压时间会使木糖进一步降解,从而使玉米芯水解糖得率降低。X-衍射结果表明:经1.4 MPa,300 s蒸汽爆破的玉米芯结晶度由对照的24.49%提高到43.09%。由扫描电镜可知,蒸汽爆破可提高玉米芯的孔隙度和表面积,从而提高酶水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剩余物 废物利用 酶水解 玉米芯 蒸汽爆破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酸和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对琥珀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谢慧 张东 +4 位作者 张兆昆 王石磊 毛国涛 王风芹 宋安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了从玉米秸秆中获得高浓度可发酵糖以实现琥珀酸的高产,首先比较了蒸汽爆破和稀酸预处理2种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发现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中含有较多影响琥珀酸发酵的抑制物,因此采用水洗及D301树脂共同脱毒以减少玉米秸秆水... 为了从玉米秸秆中获得高浓度可发酵糖以实现琥珀酸的高产,首先比较了蒸汽爆破和稀酸预处理2种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发现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中含有较多影响琥珀酸发酵的抑制物,因此采用水洗及D301树脂共同脱毒以减少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抑制物。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后总糖质量浓度最终能够达到147.24 g/L,高于稀酸预处理的115.61 g/L;经过蒸汽爆破、水洗脱毒后的玉米秸秆水解液初糖质量浓度为60 g/L时,蒸汽爆破组的琥珀酸的产量为25.32 g/L,得率为42.19%,比稀酸预处理组的琥珀酸产量提高1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酸预处理 蒸汽爆破预处理 脱毒 玉米秸秆水解液 琥珀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亚硫酸盐耦合低压蒸汽预处理慈竹及其纤维素酶解转化 被引量:4
9
作者 秦书百川 刘彦涛 +2 位作者 卜令习 赵鹏翔 蒋建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8-104,共7页
慈竹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分布广泛的草类资源,是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潜在原料。本文采用碱性亚硫酸盐法与低压蒸汽爆破相结合对慈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保留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够有效脱除大量木质素进而提升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通... 慈竹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分布广泛的草类资源,是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潜在原料。本文采用碱性亚硫酸盐法与低压蒸汽爆破相结合对慈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保留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够有效脱除大量木质素进而提升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亚硫酸盐用量40%、氢氧化钠用量15%。水解试验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最优工艺条件预处理慈竹原料72 h,纤维素酶解生成葡萄糖得率达到88.54%。在此基础上将碱性亚硫酸盐与低压蒸汽爆破预处理相耦合,有效简化了预处理工艺并降低成本,可实现慈竹原料"一步法"高效预处理,纤维素保留率为89.25%,葡萄糖得率达8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纤维素燃料乙醇 低压蒸汽爆破预处理 碱性亚硫酸盐法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爆破强度对玉米芯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范丽 徐勇 +1 位作者 勇强 余世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9-43,共5页
以玉米芯为底物,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与内切木聚糖酶定向酶水解相结合制取低聚木糖。基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聚合度为2~6的低聚木糖组分的准确定量分析,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反应强度系数及其主要参数(反应温度和维压时间)对玉米芯定... 以玉米芯为底物,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与内切木聚糖酶定向酶水解相结合制取低聚木糖。基于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对聚合度为2~6的低聚木糖组分的准确定量分析,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反应强度系数及其主要参数(反应温度和维压时间)对玉米芯定向酶水解制取低聚木糖的组成分布及产品得率的影响规律,确立最佳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蒸汽爆破-定向酶解效果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玉米芯最佳的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是反应强度系数3.76、反应温度200℃、维压时间390s。此时低聚木糖得率可达到最高值20.8%,且主要组分以木三糖、木四糖和木二糖为主,含量分别占总得率的43.5%、21.3%和1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木糖 蒸汽爆破预处理 定向酶水解 玉米芯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张公路石拱桥控制爆破拆除
11
作者 肖志武 李必红 《采矿技术》 2003年第4期54-55,共2页
介绍了一石拱桥控制爆破拆除方案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利用桥自身结构 ,成功地实现了内合且定向倾倒的目的 ,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相关技术参数。
关键词 石拱桥 控制爆破 拆除爆破 爆破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基岩凸起地层处治及掘进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林峰 李宗林 +1 位作者 谭忠盛 李庆楼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95-101,共7页
随着我国盾构隧道建设规模的提升,盾构隧道修建所面临的特殊不良地层种类也日益繁多,其中当盾构穿越基岩凸起地层时,掘进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合理的处治和掘进措施是保证盾构安全高效通过的关键。本文依托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洪~林盾构区间... 随着我国盾构隧道建设规模的提升,盾构隧道修建所面临的特殊不良地层种类也日益繁多,其中当盾构穿越基岩凸起地层时,掘进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合理的处治和掘进措施是保证盾构安全高效通过的关键。本文依托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洪~林盾构区间工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现场试验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区间线路优化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比基岩凸起地层预处理方法,并分析基岩凸起地层毫秒延时爆破关键技术及参数,对线路未预处理段,开展掘进参数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轨面最低点的抬升高度与爆破量基本成线性关系,抬升1.5~2.0m能够大幅降低爆破量,减少爆破施工难度及爆破施工范围,有效的避开了隧道底部高强度岩石;合理布置炮孔、爆破网路及爆破方法,能有效破碎基岩,保证盾构安全掘进;当盾构穿越基岩凸起地层时宜采用小推力、大扭矩,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基岩凸起 线路优化 爆破预处理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竹基纤维素为碳源生物转化L-乳酸的潜力研究
13
作者 杨春柳 管秀琼 +2 位作者 刘春 何明雄 刘林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3,共7页
以竹材制浆厂备料工段产生的废弃竹屑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且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竹基纤维素为碳源,同时对预处理前后竹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用分步水解发酵工艺,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L-乳酸... 以竹材制浆厂备料工段产生的废弃竹屑为原料,采用蒸汽爆破预处理且提取半纤维素后的竹基纤维素为碳源,同时对预处理前后竹屑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用分步水解发酵工艺,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对发酵L-乳酸工艺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探究了该碳源生物转化L-乳酸的潜力。结果表明,蒸汽爆破预处理提高了原料酶解还原糖释放量,在总固体(total solids,TS)质量浓度140 g/L、酶添加量60 FPU/g、酶解54 h条件下糖化,总糖质量浓度可达31.19 g/L。将糖化液用于发酵试验,在起始糖质量浓度19.43 g/L,发酵初始pH 6.5、菌株接种量5%、发酵17 h条件下,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6.28 g/L,其糖酸转化率高达80.87%。综上,该实验为竹基纤维素的利用提供了高值化途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竹屑 蒸汽爆破预处理 分步水解发酵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