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理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力民 吕淑然 刘红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19,共4页
节理的存在是岩体明显区别于岩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岩体具有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节理影响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够很好模拟岩体内节理分布及裂纹产生与扩展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数... 节理的存在是岩体明显区别于岩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导致岩体具有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节理影响岩体爆破破坏模式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能够很好模拟岩体内节理分布及裂纹产生与扩展的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数值流形方法,对3种不同节理岩体,即无节理岩体、均布水平节理岩体、均布垂直节理岩体等在均布于垂直于圆周方向上的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由模拟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节理的存在对岩体的破坏模式起到了关键性的控制作用,完整岩体的破坏形式呈现出了很好的对称性,而水平及垂直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节理分布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爆破破坏 破坏模式 机理分析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中爆破破坏分区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士海 王明洋 钱七虎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6,共4页
文章根据岩体爆破变形与破坏特征 ,利用松散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空腔膨胀理论对爆破地震波效应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震源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确定破坏区发展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揭示了空腔壁在爆生气体的作用下... 文章根据岩体爆破变形与破坏特征 ,利用松散介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和空腔膨胀理论对爆破地震波效应研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震源机制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确定破坏区发展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揭示了空腔壁在爆生气体的作用下不断膨胀的脉冲过程 ,给出了破坏区范围大小。数值分析计算实例结果表明 ,花岗岩中空腔区、破碎区、径向裂隙区半径分别为装药半径的 1 .4 8倍~ 1 .84倍、2 .5 4倍~ 4 .70倍和 2 1 .6 0倍~ 2 3.4 4倍 ,与传统概念上的分区大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破坏分区 数值分析 震源机制 破坏 空腔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爆破破坏原因研究的立足点剖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传松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20-123,168,共5页
过去 ,人们常以无自由面和单自由面条件下的单个球形药包爆炸为基础对岩石爆破破坏的原因进行研究 ,并试图用由此而导出的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爆破现象 结果 ,不仅没有导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相反 ,还造成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 其实 ,不... 过去 ,人们常以无自由面和单自由面条件下的单个球形药包爆炸为基础对岩石爆破破坏的原因进行研究 ,并试图用由此而导出的理论解释各种不同的爆破现象 结果 ,不仅没有导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 ,相反 ,还造成多种理论并存的局面 其实 ,不同形式的爆破 ,其致破应力、破坏过程和破坏结果等都是不完全相同的 ,只有分别从不同爆破的特殊性出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理论 爆破现象 爆破破坏原因 岩石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爆破空气冲击波和爆破破坏的监测
4
作者 聂辉成 《世界采矿快报》 1994年第3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地下矿 爆破 空气冲击波 爆破破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地震破坏判据的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石崇 毕卫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5-118,共4页
对比了旧、新爆破安全规程并分析了其中的缺陷,对爆破破坏判据进行了讨论。根据其缺陷提出通过小波分析和傅立叶分析把地震波信号划分为几个频带,采用加权速度结合频率破坏判据,分频考虑地震波的频率影响。对工程应用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爆破破坏判据 小波分析 傅立叶分析 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装药爆破作用下岩石破坏分区理论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发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67,共6页
研究柱形装药爆破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破坏各区位移应力和周边控制爆破时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计算问题。基于炸药爆轰波的C-J理论和空腔膨胀理论,采用Tresca屈服准则模拟爆破近区的本构关系,利用爆破近区的速度场建立破碎区的动力控制方... 研究柱形装药爆破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破坏各区位移应力和周边控制爆破时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计算问题。基于炸药爆轰波的C-J理论和空腔膨胀理论,采用Tresca屈服准则模拟爆破近区的本构关系,利用爆破近区的速度场建立破碎区的动力控制方程,结合径向裂纹区的准静力平衡方程和弹性振动区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柱形耦合和不耦合装药爆破作用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及计算点位移应力的理论解析,推导周边眼控制爆破的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和单孔装药量计算公式。根据破坏区半径比的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形装药 爆破破坏分区 空腔膨胀理论 周边眼爆破 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 单孔装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振动破坏效应鉴定方法的研究
7
作者 张冀峰 龙源 +1 位作者 田保中 晏俊伟 《爆破器材》 CAS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文章结合一起由爆破振动破坏而引发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对爆破振动破坏效应的鉴定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和研究。爆破振动研究实验采用硐室内集团装药,监测距离为400 m,装药量从5 kg开始系列递增。通过实验并归纳实验结果,得出... 文章结合一起由爆破振动破坏而引发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对爆破振动破坏效应的鉴定方法进行一定的探讨和研究。爆破振动研究实验采用硐室内集团装药,监测距离为400 m,装药量从5 kg开始系列递增。通过实验并归纳实验结果,得出了公式Vm=46(Q1/3/R)1.6,并通过实践验证,认为该公式作为花岗岩、石灰岩等介质条件下小药量爆破振动破坏效应鉴定依据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破坏效应 振动速度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爆破损伤中水不耦合系数变化效应研究
8
作者 李卓 雷兴海 +2 位作者 李恒 张智宇 徐斌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2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研究水介质不耦合装药时不耦合系数变化对爆破损伤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介质不耦合装药下混凝土模型中爆炸所产生的损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药量下,不耦合系数K分别为1.25... 为研究水介质不耦合装药时不耦合系数变化对爆破损伤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介质不耦合装药下混凝土模型中爆炸所产生的损伤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药量下,不耦合系数K分别为1.25、1.5、2.0、2.5、3.0和3.375时,其对应的爆破应力波的衰减速度整体呈现先增加后缓慢的趋势,爆破漏斗的体积大小随着K值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通过分析爆破后粉碎圈和裂隙圈随不耦合系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水不耦合系数K为1.5时爆破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不耦合装药 爆破破坏 爆破应力波 粉碎范围 数值模拟 岩石 衰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103运输顺槽切顶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佐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3期85-87,共3页
基于切顶卸压爆破破坏机理分析和Z103运输顺槽开采参数,经计算,炸药爆炸产生的破碎半径为0.2 m,产生的裂隙半径为1.8 m。根据理论分析制定了切顶卸压方案,通过监测巷道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实施切顶卸压方案后顶板的最大移近量为270 mm,两... 基于切顶卸压爆破破坏机理分析和Z103运输顺槽开采参数,经计算,炸药爆炸产生的破碎半径为0.2 m,产生的裂隙半径为1.8 m。根据理论分析制定了切顶卸压方案,通过监测巷道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实施切顶卸压方案后顶板的最大移近量为270 mm,两帮的最大收缩量为320 mm,切顶卸压方案降低了围岩所受的超前支承压力,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保障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爆破破坏机理 超前支承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coil Caused by Blasting Demolition of High Buildings
10
作者 ZHONG Dong-wang, HUANG Zhi-qiang (College of Science ,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China) 《爆破》 CSCD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On the basis of recoil in the process of blasting demolition of high buildings, this thesis applies dynamics theory to predict whether the phenomena of recoil will occur or not by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ec... On the basis of recoil in the process of blasting demolition of high buildings, this thesis applies dynamics theory to predict whether the phenomena of recoil will occur or not by simu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recoil and the pressure suffered from the rudimental supporter in the process of demolition. The criterion of recoil relies on whether recoil can be overcome by the intensity of reservation or friction. To take the obliquity as increment, and to calculate the recoil and the pressure suffered from the rudimental supporter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very obliquity in the demolition by VC program, the relation curve can be obtained between recoil and obliquity. By means of examples testified with programs,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爆破破坏 数值模拟 后坐力 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