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爆破扰动对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劣化影响分析
1
作者 魏俊豪 邓正定 +1 位作者 刘昊 刘顺圆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0-79,共10页
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岩桥段岩石能否有效发挥其抗剪强度,然而岩桥段岩石常受临近爆破扰动的影响,导致其抗剪切性能劣化进而降低危岩体的稳定性。首先,考虑岩桥段岩石黏聚力的劣化和衰减后爆炸应力波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构... 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岩桥段岩石能否有效发挥其抗剪强度,然而岩桥段岩石常受临近爆破扰动的影响,导致其抗剪切性能劣化进而降低危岩体的稳定性。首先,考虑岩桥段岩石黏聚力的劣化和衰减后爆炸应力波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构建爆破扰动作用下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模型;其次,将岩体损伤视为无损岩石面积的削弱,对Maxwell体进行改进建立爆破扰动作用下岩桥段岩石黏聚力劣化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将稳定性评价模型应用于危岩体工程算例,同时利用工程算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石弹性模量、初始孔隙率越大,危岩体岩桥段岩石的黏聚力损伤速率越快;爆破作用产生的垂直荷载和切向荷载对危岩体稳定性影响显著,爆破应力波传播方向与结构面夹角大于90°时,结构面上切向应力对危岩体稳定性起正向作用;危岩体稳定性的劣化速率随爆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且爆破产生的冲击荷载相较于黏聚力劣化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更显著。该评价模型能为频繁爆破开挖临近危岩体的科学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爆破扰动 极限平衡 累积损伤 黏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扰动高应力巷道围岩力学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常聚才 齐潮 +4 位作者 殷志强 史文豹 吴博文 王拓 高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巷道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顶底板卸压明显,两帮产生应力集中区,采动应力阶段应力集中区范围增加50%,爆破后顶板围岩沿垮落角大范围卸压,应力沿巷道左肩窝逆时针逐渐增大;浅部巷道围岩呈现向自由面膨胀–变形,受巷道肩窝处剪切滑移错动影响,锚杆、锚索支护场产生相反的位移量,应力波扰动后,巷道左帮产生拉伸裂纹并与锚杆支护场连成宏观裂纹,裂纹发育高度大于锚杆支护场高度;巷道围岩顶底板呈现明显的张拉破坏特征,左右肩角呈现张拉及剪切复合破坏形式;应力波由小阻抗介质进入大阻抗介质的衰减速度最快,在同种介质中衰减速度次之,由大阻抗介质进入小阻抗介质中应力波峰值反而增大,应力波峰值强度衰减后仍大于巷道顶板极限抗拉强度,导致巷道围岩大变形失稳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动力响应。基于应力波连续穿过层状岩体理论模型,结合动静载叠加理论,可优化爆破参数从而实现减冲抗冲主被动联合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载 强动载 巷道围岩 爆破扰动 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基缓坡预裂开挖中不同布孔方式下的爆破扰动比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启栋 张宸 +3 位作者 范勇 周海孝 卢文波 冷振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1029,共12页
在坝基缓坡预裂开挖中,为解决传统主爆孔或缓冲孔顺坡布设时(称之为顺坡布孔)钻孔效率低的问题,工程建设者尝试采用了反坡钻孔的方式(称之为反坡布孔),有必要对两种布孔方式下坝基保留岩体扰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指导工程实践。依托白... 在坝基缓坡预裂开挖中,为解决传统主爆孔或缓冲孔顺坡布设时(称之为顺坡布孔)钻孔效率低的问题,工程建设者尝试采用了反坡钻孔的方式(称之为反坡布孔),有必要对两种布孔方式下坝基保留岩体扰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指导工程实践。依托白鹤滩水电站坝基缓坡开挖,分别开展了顺坡布孔与反坡布孔两种开挖方式下的现场爆破试验,同时借助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模拟,比较分析了两种布孔方式下保留岩体的爆破损伤演化特性与振动分布规律,并揭示了不同布孔方式下的内在力学作用机制,最后综合考虑开挖成型效果与施工速率,对坝基缓坡开挖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布孔方式下由预裂孔引起的保留岩体扰动情况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主爆孔或缓冲孔引起的累积损伤效应与爆破振动,内在原因在于炮孔与保留岩体轮廓面夹角的变化。相对顺坡布孔,反坡布孔因增大了主爆孔或缓冲孔与轮廓面的夹角,减少了传输至保留岩体的爆炸能量,有利于减轻对保留岩体的扰动,可减小损伤深度约11.6%~13.9%,降低爆破振动约6.4%~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基缓坡 预裂爆破 顺坡布孔 反坡布孔 爆破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次爆破扰动对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兴秋 邓正定 舒佳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1-569,共9页
危岩体主控结构面岩桥段岩石有效发挥其抗拉或抗剪性能是维系倾倒式危岩体稳定的关键,而岩桥段岩石力学性能常因工程爆破扰动而劣化,导致危岩体稳定性持续降低。首先,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考虑衰减后的爆炸应力波对危岩体稳定性影响,构建倾... 危岩体主控结构面岩桥段岩石有效发挥其抗拉或抗剪性能是维系倾倒式危岩体稳定的关键,而岩桥段岩石力学性能常因工程爆破扰动而劣化,导致危岩体稳定性持续降低。首先,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考虑衰减后的爆炸应力波对危岩体稳定性影响,构建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次,通过Lemaitre等效原理得到爆破荷载作用下岩桥段岩石细观累积损伤变量,根据岩石有效抗拉面积弱化得到抗拉强度劣化方程并通过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最后,根据抗拉强度劣化方程对危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修正,依托工程算例分析相关敏感参数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频繁的爆破扰动会使主控面的力学性能劣化,危岩体随爆破强度的增大、爆炸应力波传播距离的减小,岩桥段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加剧,其自身的稳定性系数衰减趋势增大且爆炸产生对危岩体的倾倒荷载相较于岩体力学性能劣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体 爆破扰动 极限平衡 累积损伤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扰动下TBM隧洞时滞型岩爆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全永威 王军 +3 位作者 熊永润 姚志宾 张宇 胡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时滞型岩爆的发生通常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开挖扰动、爆破扰动等均会对潜在时滞型岩爆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托某隧道掘进机(TBM)引水隧洞,采用理论分析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拆机洞爆破开挖期间K54+000—K5... 时滞型岩爆的发生通常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而开挖扰动、爆破扰动等均会对潜在时滞型岩爆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依托某隧道掘进机(TBM)引水隧洞,采用理论分析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拆机洞爆破开挖期间K54+000—K54+700段发生的5次时滞型岩爆,发现:(1)强烈岩爆和中等岩爆区位于缓倾断层附近,围岩发育短小隐节理和含充填的细密节理,轻微岩爆距断层远或位于正断层附近,除含充填的细密节理外,均至少发育1条含充填物的倾向SW的陡倾结构面;(2)TBM法开挖隧洞时滞型岩爆滞后爆破时间更长,滞后工作面距离更远,且爆破对TBM隧洞的扰动作用相对较小;(3)爆破扰动使得潜在时滞型岩爆区围岩失稳变得容易,从而加速了时滞型岩爆的进程。研究成果可为TBM隧洞时滞型岩爆的预警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扰动 时滞型岩爆 岩爆特征 影响机制 T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光弹方法研究隧道岩爆的爆破扰动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锋 徐则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2-636,共5页
利用动态光弹性方法,以Lamb模型为依据,研究了不同荷载形式下,模型内应力波的传播、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刻槽的拦截效应。实验结果与弹性动力学解答基本一致:(1)倾斜冲击荷载作用下,模型内传播的有P波、S波和Rayleigh波,其中P波和Rayleigh... 利用动态光弹性方法,以Lamb模型为依据,研究了不同荷载形式下,模型内应力波的传播、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刻槽的拦截效应。实验结果与弹性动力学解答基本一致:(1)倾斜冲击荷载作用下,模型内传播的有P波、S波和Rayleigh波,其中P波和Rayleigh波对岩爆有突出贡献;(2)等差条纹图的分布规律,可以合理解释岩爆高发区段与开挖面的位置关系;(3)模型表面的刻槽,可以实现对Rayleigh波的大量拦截,说明隧道表面切槽的岩爆控制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破扰动机理 动光弹 岩爆 Lam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路充填法爆破扰动诱发充填体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军 刘建坡 +1 位作者 杨勇 张长银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687-695,共9页
针对焦家金矿进路充填法爆破扰动诱发充填体破坏严重的问题,基于Mises屈服准则确定充填体破坏阈值,采用LS-DYNA软件对炮孔距充填体距离、充填体养护龄期与充填体破坏范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的破坏范围与炮... 针对焦家金矿进路充填法爆破扰动诱发充填体破坏严重的问题,基于Mises屈服准则确定充填体破坏阈值,采用LS-DYNA软件对炮孔距充填体距离、充填体养护龄期与充填体破坏范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充填体的破坏范围与炮孔距充填体距离(孔边距)呈线性关系,随着孔边距的增加,充填体的破坏范围逐渐减小;充填体的破坏范围与其养护龄期密切相关,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充填体的破坏范围逐渐减小,且超过7d养护龄期后,充填体的破坏范围受爆破扰动影响明显减弱。该研究成果为现场爆破参数优化和回采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扰动 充填体破坏 数值模拟 养护龄期 炮孔布置 Mises屈服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裂纹在爆破扰动下的断裂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聪聪 韩雪靖 +1 位作者 黄慎 张永勤 《工程爆破》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为探究地应力影响下含水裂纹在爆破扰动下的断裂机制,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建立了爆破扰动下深部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力学模型,通过定义等效爆破扰动荷载推导出了岩体动静耦合强度因子的计算表达式;同时,通过对拉剪型和压剪型裂纹断裂的分析... 为探究地应力影响下含水裂纹在爆破扰动下的断裂机制,运用断裂力学原理建立了爆破扰动下深部岩体含水裂纹扩展的力学模型,通过定义等效爆破扰动荷载推导出了岩体动静耦合强度因子的计算表达式;同时,通过对拉剪型和压剪型裂纹断裂的分析,了解到爆破扰动、水压力、地应力、裂纹倾角等因素对裂纹断裂的影响方式,获得了裂纹断裂的广义断裂准则,并进行实例运算,结果表明:在拉剪型断裂中,地应力对其相同方向裂纹的断裂起促进作用;在压剪型断裂中,不同侧应力系数下裂纹最易发生断裂的角度与岩体的内摩擦系数有关;爆破扰动荷载相当于增大了裂纹水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耦合 应力强度因子 等效爆破扰动荷载 广义断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扰动下巷道围岩临界破坏深度分析
9
作者 王夏楠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35,共5页
基于弹性力学分析得出爆破扰动下巷道围岩临界破坏深度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分析巷道开挖半径、爆破振动速度、围岩黏聚力等对钻爆开挖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推导出不使围岩发生破坏的临界爆破振动速度。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弹性力学分析得出爆破扰动下巷道围岩临界破坏深度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分析巷道开挖半径、爆破振动速度、围岩黏聚力等对钻爆开挖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推导出不使围岩发生破坏的临界爆破振动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半径每增大1m,临界破坏深度就相应增加0.365m;随着爆破振动速度增加,临界破坏深度呈对数规律增大;随着围岩黏聚力增大,临界破坏深度呈指数规律减小;黏聚力和爆破振动速度是临界破坏深度的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巷道稳定性 临界破坏深度 临界爆破振动速度 爆破扰动 弹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扰动对巷道围岩损伤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翼 雷刚 +2 位作者 陈治洋 李元辉 徐世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124,共7页
深部巷道围岩在频繁爆破扰动作用下微裂隙不断产生、扩展与贯通,形成宏观破裂,岩体失稳灾害日益突出。本文采用FLAC 3D软件,考虑不同侧压力系数,开展高应力爆破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环境明显影响巷道围岩的损... 深部巷道围岩在频繁爆破扰动作用下微裂隙不断产生、扩展与贯通,形成宏观破裂,岩体失稳灾害日益突出。本文采用FLAC 3D软件,考虑不同侧压力系数,开展高应力爆破扰动条件下巷道围岩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环境明显影响巷道围岩的损伤特征。初始应力条件决定巷道围岩的破坏区域和破坏形态分布,爆破扰动会加剧巷道围岩的损伤,加快破坏速度。与初始应力状态相比,爆破扰动造成巷道围岩松弛区变厚、应力集中程度和影响范围增大,同时改变围岩中位移的分布特征和范围,并增大围岩的最大位移量。巷道围岩所受双向载荷差值越大,爆破扰动作用后塑性区的深度就越深,破坏增量也越大,巷道围岩塑性区的范围远大于松弛区。支护工程应控制松弛区围岩,避免其发生垮落。研究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爆破扰动 巷道围岩 损伤规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盾构隧道基岩爆破扰动地层管片外荷载实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时辉 黄海斌 +2 位作者 王明年 程海涛 刘大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为探明盾构隧道基岩爆破对管片外荷载的影响,以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为依托,介绍改进的基岩爆破预处理措施,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对隧道无基岩地层断面及基岩爆破扰动地层断面处的管片外侧水土压力进行长期自动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 为探明盾构隧道基岩爆破对管片外荷载的影响,以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工程为依托,介绍改进的基岩爆破预处理措施,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对隧道无基岩地层断面及基岩爆破扰动地层断面处的管片外侧水土压力进行长期自动监测。得到以下结论:(1)基岩爆破装药结构经现场验证具有良好的爆破效果,可简化施工作业,利于盾构施工;(2)海底基岩爆破破坏土层的原有结构,爆破地层施工过程中水压力消散较慢,水土"耦合"更为复杂,隧道侧压力增大;(3)监测数据表明无论土层爆破与否,隧道围岩压力均表现以水压力为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盾构隧道 基岩爆破 爆破扰动 水土压力 外荷载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开挖扰动作用下深埋隧洞的微震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周能 冯夏庭 +1 位作者 焦凯 陈天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79-1183,共5页
基于地应力高、开挖断面大、日炮次多、爆破扰动强的施工环境下的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爆破开挖扰动作用下深埋隧洞的微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卸荷影响范围内的微震活动既与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关,又与爆破扰动密不可分;爆破扰动是... 基于地应力高、开挖断面大、日炮次多、爆破扰动强的施工环境下的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爆破开挖扰动作用下深埋隧洞的微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爆破开挖卸荷影响范围内的微震活动既与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关,又与爆破扰动密不可分;爆破扰动是开挖卸荷影响范围之外微震活动的主要诱因,是时滞型岩爆孕育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微震分布区域与爆破地点的相对位置及距离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钻爆法开挖下的隧洞岩爆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扰动 深埋隧洞 微震分布 岩爆 围岩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软岩近距离巷道工程的掘进扰动与稳定性 被引量:27
13
作者 余伟健 杜少华 +1 位作者 王卫军 朱永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4,共8页
针对高应力近距离巷道工程的开挖掘进及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现场监测等一系列研究。首先,在某矿山深部巷道工程的地质与施工条件基础上,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掘进爆破扰动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邻近巷道或硐室围岩稳定... 针对高应力近距离巷道工程的开挖掘进及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现场监测等一系列研究。首先,在某矿山深部巷道工程的地质与施工条件基础上,采用理论方法分析了掘进爆破扰动应力传播规律及其对邻近巷道或硐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扰动波在岩体中的衰减方程。然后,根据相关理论,采用FLAC软件进行了一次爆破掘进长度和开挖工序等掘进方案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动荷载(爆破掘进)作用下,由施工巷道开挖时所产生的变形会直接影响到邻近硐室或巷道周边岩体,应力释放区域较大;当一次爆破掘进长度较小时,由于整段巷道的扰动次数较多而会引起变形增大,但初始速度较小,则反之。最后,采用监测的方式,对施工巷道进行了开挖扰动分析,结果表明:相距为20m左右的两条巷道,开挖爆破扰动程度较大区域在后掘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前后10-20m范围之内,而对本条巷道扰动程度较大范围一般距掘进工作面25m左右;并按照扰动程度大小可分为破坏区、影响程度较大区和影响程度较小区,破坏区和影响区一般位于掘进面30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软岩 巷道掘进 爆破扰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全、强风化砂岩强度特性试验及本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邹翀 雷胜友 +2 位作者 岳喜军 宋妍 高攀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富水全、强风化砂岩的特点,进行了该砂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实验,然后通过单轴、三轴压缩实验研究了爆破扰动、含水量、试样层理对砂岩应力-应变强度特性的影响。发现砂岩遇水软化,粘聚力大幅度降低,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 针对富水全、强风化砂岩的特点,进行了该砂岩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化学成分实验,然后通过单轴、三轴压缩实验研究了爆破扰动、含水量、试样层理对砂岩应力-应变强度特性的影响。发现砂岩遇水软化,粘聚力大幅度降低,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爆破扰动后,岩石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减低,弹模减小,泊松比增大;由于砂岩具有明显的节理性,按两种方向加载所得到的岩石试样强度明显不同;根据实验所得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发现用修正的Duncan-Zhang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砂岩的前应力-应变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含水量 强度 爆破扰动 节理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地铁隧道逆台阶法开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建辉 高萌 +10 位作者 王润生 阳凯 黄长鑫 张连震 张青 赵耀 韩旭 赵军云 王安妮 李志鹏 翁贤杰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0-697,共8页
为减少台阶法施工时爆破扰动对隧道上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隧道塌方问题,提出适用于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逆台阶开挖工法(下台阶先行开挖,再通过爆破控制技术开挖上台阶),并依托青岛地铁某区间隧道,通过有限元软... 为减少台阶法施工时爆破扰动对隧道上覆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隧道塌方问题,提出适用于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的逆台阶开挖工法(下台阶先行开挖,再通过爆破控制技术开挖上台阶),并依托青岛地铁某区间隧道,通过有限元软件FLAC 3D对逆台阶法开挖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工程实践表明,在极小覆岩厚度条件下,采用逆台阶法先行开挖下台阶可额外为上台阶提供开挖临空面,从而有效减少上台阶爆破扰动对上覆围岩力学性能和完整度的影响,充分保护上覆围岩的承载能力,保障地铁隧道开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爆破扰动 极小覆岩厚度 逆台阶法 数值模拟 开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型试验 被引量:39
16
作者 李术才 潘东东 +5 位作者 许振浩 李利平 林鹏 袁永才 高成路 路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64-3173,共10页
岩溶隧址区强致灾性承压隐伏溶洞较为发育,为研究隧道开挖诱发隔水岩体破裂突水致灾机制,以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研制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提出了承压溶洞制备新工艺,自主研发了大型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模拟试验系统。... 岩溶隧址区强致灾性承压隐伏溶洞较为发育,为研究隧道开挖诱发隔水岩体破裂突水致灾机制,以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研制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提出了承压溶洞制备新工艺,自主研发了大型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模拟试验系统。针对隧道开挖方式与溶洞发育尺寸,开展了多种工况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过程突水灾害是爆破施工扰动与承压含水溶洞渗透破坏双重作用的结果;受爆破开挖扰动影响,隔水岩体内部裂隙发育密集,重点监测区域累计位移高出人工钻凿开挖27%,应力释放率达23.5%,稳定渗透压力仅为初始压力的36.7%,外加水压加载至40 k Pa约15 min后最先突水;相同水压加载条件下,溶洞尺寸越大对隔水岩体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的影响越大,位移释放率越大、渗透压力整体水平越低,最终在应力和渗流作用下优势导水通道形成并扩展率先发生突水;承压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经历了群裂隙的萌生扩展、优势导水通道的形成、隔水岩体破裂失稳3个阶段。试验结果对隧道突水机制的研究和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址区 隔水岩体 突水灾变演化 爆破施工扰动 破裂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西库隧道围岩累积损伤演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平甲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5,94,共6页
钻爆法施工隧道中,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不可避免地对围岩产生扰动,因而围岩损伤控制对隧道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同一隧道相同岩性不同等级的围岩损伤演化规律非常少见,作者以西统路小西库隧道工程为依托,借助声波测试技术分别研究... 钻爆法施工隧道中,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不可避免地对围岩产生扰动,因而围岩损伤控制对隧道安全稳定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同一隧道相同岩性不同等级的围岩损伤演化规律非常少见,作者以西统路小西库隧道工程为依托,借助声波测试技术分别研究了爆破荷载作用下Ⅲ、Ⅳ、Ⅴ级白云岩围岩累积损伤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Ⅲ级白云岩纵波速度高于4200 m/s,当单次爆破药量为180 kg时,围岩最大损伤范围为1.8 m,掌子面向前推进24 m后围岩损伤趋于稳定;Ⅳ级白云岩纵波速度在3300 m/s左右,当单次爆破药量为168 kg时,2.0 m孔深范围内岩体声波速度从3300 m/s下降至1000 m/s以下,掌子面向前推进21 m后围岩损伤趋于稳定;Ⅴ级白云岩纵波速度低于3000 m/s,当单次爆破药量为144 kg时,随着掌子面的向前推进,整孔范围内的岩体均受爆破振动影响,且越深处的岩体受扰动越大;隧道围岩可分为破坏区(0.8 m以内),扰动区和未扰动区(1.8 m以外)三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法 隧道工程 累积损伤 声波测试 爆破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