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型舰艇设置轻型复合装甲的作用及爆炸破片的杀伤威力计算 被引量:9
1
作者 朱锡 苗宇 梅志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2-36,共5页
简要论述了先进防弹复合材料在舰艇装甲防护中的应用 ,针对中小型舰艇设置轻型复合装甲的目的 ,进一步论证分析了舰艇轻型复合装甲的防御目标和防护部位 。
关键词 中小型舰艇 轻型复合装甲 爆炸破片 杀伤威力 导弹防御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破片穿透舰船舷侧防护水舱剩余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留平 陈娟 刘世明 《中国舰船研究》 2013年第6期40-44,49,共6页
为了抵御水下武器对舰船结构的毁伤,大型水面舰船在舷侧要设置多层防护结构。针对破片对防护水舱的毁伤情况以及破片穿透水舱的剩余特性问题,应用ABAQUS软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形状、不同质量、不同长细比的爆... 为了抵御水下武器对舰船结构的毁伤,大型水面舰船在舷侧要设置多层防护结构。针对破片对防护水舱的毁伤情况以及破片穿透水舱的剩余特性问题,应用ABAQUS软件,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形状、不同质量、不同长细比的爆炸破片穿透舰船舷侧防护水舱,特别是背水钢板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数值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爆炸破片穿透舷侧防护水舱剩余特性的规律。研究表明,球状破片的剩余速度要比柱状破片的剩余速度大得多,并且破片细长比也是影响破片剩余速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水舱 爆炸破片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剩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BW模型的战斗部爆炸破片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营 吴卫国 +3 位作者 杜志鹏 张玮 张春辉 张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8-123,共6页
膨胀环是研究战斗部爆炸破片形成机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修正的B-W内聚力断裂模型ABAQUS子程序,开展了膨胀环碎裂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并将整个膨胀碎裂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讨论了膨胀速度对破片质量分布和破片数量的影响,进一步研... 膨胀环是研究战斗部爆炸破片形成机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修正的B-W内聚力断裂模型ABAQUS子程序,开展了膨胀环碎裂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并将整个膨胀碎裂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讨论了膨胀速度对破片质量分布和破片数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厚度对碎裂模式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膨胀碎裂过程可以分为整体塑性、稳定颈缩、局部颈缩发展和最终碎裂形成四个阶段;(2)破片数量随着初始膨胀速度增加而增大,且质量分布服从Rayleigh分布;(3)径厚比的变化改变了变形后期的应力状态,薄壳结构的应力以受拉为主,而厚壳结构后期出现剪切应力状态从而使得断裂模式由拉伸径缩失效逐渐过渡到剪切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舰导弹 膨胀环 爆炸破片 RAYLEIGH分布 应力三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破片侵彻钢/陶瓷/铝复合板的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燕玲 吴卫国 +2 位作者 李晓彬 徐双喜 孔祥韶 《中国舰船研究》 2010年第4期27-31,共5页
陶瓷复合装甲具有优良的抗弹性能,合理设置复合靶板各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其抗弹性能。文章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程序AUTODYN,模拟了直径为8mm的圆柱形破片对钢/陶瓷/铝复合靶板的侵彻过程,分析侵彻过程中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一系列模拟,分析... 陶瓷复合装甲具有优良的抗弹性能,合理设置复合靶板各层厚度有利于提高其抗弹性能。文章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程序AUTODYN,模拟了直径为8mm的圆柱形破片对钢/陶瓷/铝复合靶板的侵彻过程,分析侵彻过程中靶板的破坏机理。通过一系列模拟,分析钢面板厚度、陶瓷层厚度以及铝背板厚度对复合靶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面密度一定时,减小面板厚度,增加陶瓷和铝背板厚度对复合靶板的抗弹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靶板 抗侵彻性能 数值计算 爆炸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的速度特性及形成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震 徐红明 +1 位作者 杜志鹏 李营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8-524,共7页
本文揭示了战斗部爆炸破片的形成机理,采用了SPH方法仿真模拟了锥壳形战斗部壳体膨胀碎裂成破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比实验,得到了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速度特性和形成模式。结果表明:锥壳形战斗部远端封盖形成的破片的速度是近... 本文揭示了战斗部爆炸破片的形成机理,采用了SPH方法仿真模拟了锥壳形战斗部壳体膨胀碎裂成破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比实验,得到了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速度特性和形成模式。结果表明:锥壳形战斗部远端封盖形成的破片的速度是近端封盖的1.3倍,且锥壳上破片沿轴向的速度远高于其它壳体高度上测点的速度。锥壳形战斗部爆炸破片以拉伸模式为主,占总破片的49.3%;拉-剪混合模式次之,占总破片的30.4%;剪切模式最少,占总破片的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壳形战斗部 爆炸破片 速度特性 形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破片作用下舰载导弹战斗部的安全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夏 王伟力 +1 位作者 吕鹏博 梁佐堂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41-547,共7页
文章主要针对爆炸破片作用下,垂直发射系统中舰载导弹战斗部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破片的质量、速度、侵彻角度和破片的数量等因素作用下,舰载导弹外防护设置以及战斗部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临界起爆条件附近,炸药的点火增长... 文章主要针对爆炸破片作用下,垂直发射系统中舰载导弹战斗部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破片的质量、速度、侵彻角度和破片的数量等因素作用下,舰载导弹外防护设置以及战斗部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临界起爆条件附近,炸药的点火增长对撞击速度的变化很敏感。同时,入射角对其是否引爆威胁战斗部的影响也很大;当两破片间距小于破片直径时,破片撞击战斗部形成的冲击波会相互叠加,压力峰值增大,更容易引爆战斗部,而当两破片间距大于1.7倍的破片直径时,此时两破片产生的冲击波叠加效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舰载导弹 爆炸破片 冲击起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下泡沫夹芯板的毁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蔡林刚 杜志鹏 +2 位作者 李晓彬 张磊 李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2期316-320,共5页
开展了泡沫铝板在空中爆炸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毁伤实验,分析了不同爆炸距离对泡沫铝靶板穿孔分布特性、芯层毁伤特点、背板毁伤形态的影响,讨论了背板花瓣形破口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装药驱动预制破片一种产生爆炸... 开展了泡沫铝板在空中爆炸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与毁伤实验,分析了不同爆炸距离对泡沫铝靶板穿孔分布特性、芯层毁伤特点、背板毁伤形态的影响,讨论了背板花瓣形破口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装药驱动预制破片一种产生爆炸冲击波和破片联合载荷的有效方法;泡沫铝夹芯板在爆炸冲击波与破片群联合作用下产生多种破坏模式,其中泡沫铝夹芯板芯层存在局部穿孔、芯层剪切、芯层与后面板的界面失效等破坏模式,背板蜂窝状孔群和花瓣开裂等不同模式;泡沫夹心板背板中心在破片较为密集的情况下易产生类似于局部接触爆炸作用时的花瓣开裂,宜选用抗拉性能较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毁伤 泡沫铝夹芯板 联合作用 爆炸破片 空中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侵彻钢/陶瓷/钢复合板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孔祥韶 吴卫国 +2 位作者 李晓彬 徐双喜 黄燕玲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为了从理论角度分析钢/陶瓷/钢复合板抵御爆炸破片的侵彻能力,将钢/陶瓷/钢复合靶板简化为由单层的薄板(钢面板)与陶瓷/钢复合靶板组合而成,建立了破片侵彻复合板过程的理论分析模型。结合Florence模型推导了弹体穿透钢/陶瓷/钢复合靶... 为了从理论角度分析钢/陶瓷/钢复合板抵御爆炸破片的侵彻能力,将钢/陶瓷/钢复合靶板简化为由单层的薄板(钢面板)与陶瓷/钢复合靶板组合而成,建立了破片侵彻复合板过程的理论分析模型。结合Florence模型推导了弹体穿透钢/陶瓷/钢复合靶板的剩余速度公式。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程序AUTO-DYN模拟了圆柱形破片对钢/陶瓷/钢复合靶板的侵彻过程,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推导得到的理论公式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破片 钢/陶瓷/钢复合靶板 侵彻Florence模型 剩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震弹破片非致命效应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三学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78,共4页
爆震弹是处置大规模暴乱事件最有效的非致命武器,其爆炸产生的破片,可能会对有生目标造成致命性伤害。为提高爆震弹作用时的安全性,文中通过箱体实验和高速摄影测试,分析了破片的数量和质量分布及对有生目标的效应,建立了破片速度衰减方... 爆震弹是处置大规模暴乱事件最有效的非致命武器,其爆炸产生的破片,可能会对有生目标造成致命性伤害。为提高爆震弹作用时的安全性,文中通过箱体实验和高速摄影测试,分析了破片的数量和质量分布及对有生目标的效应,建立了破片速度衰减方程,确定了爆震弹安全半径,研究结果对爆震弹设计的改进和非致命效应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弹 爆炸破片 非致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系统的弹药爆炸可视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爱辉 赵宸立 王龙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10期53-56,共4页
针对当前弹药爆炸效果研究存在的不足,对虚拟现实场景中弹药爆炸的可视化效果展开研究。阐述粒子系统与弹药爆炸的基本原理,分析粒子系统中火焰粒子与爆炸破片在纹理上变化的不同规律,并给出设计实例;分析推导爆炸破片飞散的衰减模型,... 针对当前弹药爆炸效果研究存在的不足,对虚拟现实场景中弹药爆炸的可视化效果展开研究。阐述粒子系统与弹药爆炸的基本原理,分析粒子系统中火焰粒子与爆炸破片在纹理上变化的不同规律,并给出设计实例;分析推导爆炸破片飞散的衰减模型,对其在虚拟场景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相应简化,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直观模拟的方法有一定的提高,能取得相对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粒子系统 弹药爆炸 爆炸破片飞散模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阻抗靶网的多通道破片测速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竹新 王代华 +2 位作者 张瑞刚 赵华伟 杜涵洲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1期83-87,共5页
针对目前接触式靶网测速方法中梳状靶和触发线缆易受爆炸过程中电磁干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变阻抗靶网的多通道破片测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可变阻抗靶代替传统梳状靶,以记录破片击中可变阻抗靶造成的阻抗变化为原理忽视铜箔导线... 针对目前接触式靶网测速方法中梳状靶和触发线缆易受爆炸过程中电磁干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变阻抗靶网的多通道破片测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可变阻抗靶代替传统梳状靶,以记录破片击中可变阻抗靶造成的阻抗变化为原理忽视铜箔导线多次瞬态通断的影响,用双隔离电源网络对靶网及电路系统分别供电,用光纤触发代替电缆触发,形成了从靶网、触发线到测速装置在爆炸场中的电导线零曝光。此外,该系统采用DDR与FLASH组合的存储结构,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存储效率和可靠性。经过多次现场静爆破片测速试验验证,测试结果准确清晰,易识别多个破片,测试曲线受电磁干扰影响较小,表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可行,能够满足对不同威力弹药破片的测试需求,为各类破片速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破片测速 阻抗靶网 电路设计 电导线零曝光 光纤触发 测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室结构在战斗部舱内爆炸作用下毁伤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营 张磊 +3 位作者 杜志鹏 赵鹏铎 任宪奔 方岱宁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3-1000,共8页
文章设计了典型多舱结构模型,开展了多舱结构在舱内爆炸作用下的毁伤特性实验,测量了爆炸破片和冲击波载荷,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爆炸毁伤过程,分析了塑性变形、毁伤模式等结构毁伤特点。结果表明:(1)舱内爆炸作用下结构受爆炸冲击波与... 文章设计了典型多舱结构模型,开展了多舱结构在舱内爆炸作用下的毁伤特性实验,测量了爆炸破片和冲击波载荷,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了爆炸毁伤过程,分析了塑性变形、毁伤模式等结构毁伤特点。结果表明:(1)舱内爆炸作用下结构受爆炸冲击波与破片群联合作用,且舱内爆炸载荷包含明显的准静态压力段;(2)紧贴战斗部的舱壁发生花瓣状破口并将压力泻到相邻舱室,较近结构受冲击波与破片联合作用效果明显;(3)加强筋较好地限制了爆炸破口,但变形梯度较大的地方易产生裂纹;(4)内爆炸作用下普通舱门是舱室结构薄弱环节,须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内爆炸 毁伤特性 耦合效应 准静态压力 舱门 爆炸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48 mm眩晕手榴弹终点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三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7-70,共4页
声响、闪光、爆炸破片是评估防暴弹终点效应的重要参数,针对某型48mm眩晕手榴弹的应用实践,比较了声光效应强度,收集了弹体破片的数量,测定了质量和飞散距离,从结构设计上研究了弹片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眩晕手榴弹结构的思路,为提高... 声响、闪光、爆炸破片是评估防暴弹终点效应的重要参数,针对某型48mm眩晕手榴弹的应用实践,比较了声光效应强度,收集了弹体破片的数量,测定了质量和飞散距离,从结构设计上研究了弹片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眩晕手榴弹结构的思路,为提高其作战性能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手榴弹 终点效应 爆炸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危险品仓库结构设计及其安全距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明君 李展 +4 位作者 谢伟 尹青 曾丹 张亚栋 周亭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56,共12页
安全距离是危险品仓库建设和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减小危险品仓库的安全距离,结合现行规范和危险品仓库建设现状,针对一种由浅埋式库房主体、顶部堆土和钢筋混凝土分配板组成的新型危险品仓库形式开展了3组缩尺模型野外爆炸试验... 安全距离是危险品仓库建设和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减小危险品仓库的安全距离,结合现行规范和危险品仓库建设现状,针对一种由浅埋式库房主体、顶部堆土和钢筋混凝土分配板组成的新型危险品仓库形式开展了3组缩尺模型野外爆炸试验,记录了各组试验的爆炸过程,统计了冲击波超压峰值和爆炸破片的飞散范围,给出了爆炸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分析了分配板、库房强度等因素对冲击波传播和破片飞散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新型危险品仓库可实现定向泄爆,有效限制库房两侧及后方爆炸冲击波的传播和爆炸破片的飞散,使库房两侧及后方的安全距离最大减小77%;与覆土库相比,库房后方的安全距离可减小约50%。钢筋混凝土分配板是新型危险品仓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无分配板库房相比,最大可使后方安全距离减小30%。与波纹钢库房主体相比,强度较高的钢筋混凝土库房主体可使库房后方的安全距离最大减小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品仓库 安全距离 爆炸冲击波 爆炸破片 爆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