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B_(2)/B_(4)C复相陶瓷自蔓延热爆炸烧结与性能表征
1
作者 李云飞 高鑫 +1 位作者 陈鹏万 刘开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 为了探究高硬度复相陶瓷高效且低成本的制备方法,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爆炸烧结技术,开展制备二硼化钛/碳化硼(TiB_(2)/B_(4)C)复相陶瓷的研究,成功制备厚度约为1 cm、直径约为5 cm的TiB_(2)/B_(4)C复相陶瓷块体。烧结样品物相和微观结构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烧结样品中TiB_(2)相和B_(4)C相分布均匀,截面观察到致密的微米级颗粒。该方法制备的样品致密度和硬度较高,随冲击压力不同,致密度范围在90%~93%之间,相应平均维氏硬度为16.64~17.35 GPa;根据不同条件下回收样品的微结构、致密度等分析,冲击压力和起爆时刻生坯温度对TiB_(2)/B_(4)C复相陶瓷烧结质量有重要影响;冲击压力为40 GPa,生坯温度为1800 K时,烧结致密度为93%;为进一步提高烧结质量,应提高冲击压力或冲击波作用时间。研究表明自蔓延热爆炸烧结技术是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高硬度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B_(4)C 复相陶瓷 自蔓延高温合成 爆炸烧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烧结制备CuCr合金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晓杰 赵铮 +2 位作者 曲艳东 陈涛 王占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介绍了铜铬合金的性能、应用及该材料现有的制备方法。提出了采用机械合金化制粉,进而进行爆炸烧结和后续热扩散处理的制取铜铬合金的方法,并初步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制造出高密度、组织均匀、晶粒细化的CuC... 介绍了铜铬合金的性能、应用及该材料现有的制备方法。提出了采用机械合金化制粉,进而进行爆炸烧结和后续热扩散处理的制取铜铬合金的方法,并初步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制造出高密度、组织均匀、晶粒细化的CuCr合金。在wCu∶wCr=1∶1的条件下,可制出密度大于95%理论密度、硬度HV大于217的具有纳米晶粒的CuCr合金,明显优于热等静压、熔渗和电弧熔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CUCR合金 爆炸烧结 爆炸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烧结W-Cu合金药型罩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占磊 李晓杰 +3 位作者 张程娇 易彩虹 王海涛 孙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利用高能球磨制取W-Cu合金化粉末,采用爆炸烧结的方法制取W-Cu合金药型罩材料。爆炸烧结样品相对致密度达到99.6%,EPMA分析表明样品内各成分及元素分布均匀。对烧结样品作XRD分析,计算其晶粒尺寸为26 nm。使用固结样品加工成W-Cu合金药... 利用高能球磨制取W-Cu合金化粉末,采用爆炸烧结的方法制取W-Cu合金药型罩材料。爆炸烧结样品相对致密度达到99.6%,EPMA分析表明样品内各成分及元素分布均匀。对烧结样品作XRD分析,计算其晶粒尺寸为26 nm。使用固结样品加工成W-Cu合金药型罩,显示了良好的成形性。进行无隔板的静破甲实验,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取的纯Cu药型罩相比,其静破甲深度提高了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甲能力 爆炸烧结 W-Cu合金 药型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爆炸烧结界面能量沉积机制 被引量:16
4
作者 邵丙璜 高举贤 李国豪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6-27,共12页
本文用“绝热摩擦机制”和“微爆炸焊接模型”讨论了爆炸烧结过程中金属粉末颗粒边界局部升温以至熔融的机理。指出这种升温时间大致和激波前沿的上升时间相当,约10^(-8)秒量级 升温率高达10^(11)度/秒。其界面温度可超过常压下的金属... 本文用“绝热摩擦机制”和“微爆炸焊接模型”讨论了爆炸烧结过程中金属粉末颗粒边界局部升温以至熔融的机理。指出这种升温时间大致和激波前沿的上升时间相当,约10^(-8)秒量级 升温率高达10^(11)度/秒。其界面温度可超过常压下的金属熔点。并与McQueen等人建立的多孔隙材料的绝热压缩理论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粉末 爆炸烧结 界面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爆炸烧结材料参数效应数值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德良 王晓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用二维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Euler算法完成了粉末爆炸烧结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爆炸烧结过程中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研究了炸药和粉末参数对爆炸烧结的影响;讨论了几种实验装置设计方案的效果。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是令... 用二维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Euler算法完成了粉末爆炸烧结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爆炸烧结过程中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研究了炸药和粉末参数对爆炸烧结的影响;讨论了几种实验装置设计方案的效果。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 爆炸烧结 数值模拟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烧结中多孔材料等压推广冲击状态方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杰 王金相 +1 位作者 闫鸿浩 赵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针对多孔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孔隙闭合特征推导出计入熔化效应的反映孔隙塌缩的p-α(压力-孔隙度)关系式;从密实体的冲击绝热方程出发,利用密实体的冲击雨贡尼奥(Hugoniot)数据沿等压线推广得到了多孔体的冲击状态方程.利用计入熔化效应... 针对多孔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孔隙闭合特征推导出计入熔化效应的反映孔隙塌缩的p-α(压力-孔隙度)关系式;从密实体的冲击绝热方程出发,利用密实体的冲击雨贡尼奥(Hugoniot)数据沿等压线推广得到了多孔体的冲击状态方程.利用计入熔化效应的p-α关系式和等压推广的多孔材料冲击状态方程计算了多孔铁粉的p-v(压力-比容)和D-u(冲击波速-质点运动速度)关系,计算结果同冲击压缩实验数据符合良好,除个别实验点外,相对误差均小于4%,证实该方程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方程 多孔材料 爆炸烧结 高速冲击 运动速度 冲击波速 实验数据 冲击压缩 计算结果 相对误差 计算精度 关系式 孔隙度 热方程 多孔体 等压线 压力 效应 熔化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粉体爆炸烧结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初步研究
7
作者 钟盛文 焦永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328-330,共3页
采用预热粉体爆炸烧结的方法对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纳米陶瓷的密度、不同预热温度对纳米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纳米陶瓷的XRD谱线特征、以及纳米陶瓷的质量及其改善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预热粉体 爆炸烧结 单相纳米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材料爆炸烧结过程分析
8
作者 张登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89年第4期25-30,共6页
一、前言粉末材料的爆炸烧结是粉末冶金中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和常规粉末冶金方法相比,这种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粉末材料爆炸烧结件仍保持原来粉末材料的性能;(2)可以不用粘结剂而使陶瓷粉末,尤其是非氧陶瓷粉末烧结为陶瓷... 一、前言粉末材料的爆炸烧结是粉末冶金中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和常规粉末冶金方法相比,这种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粉末材料爆炸烧结件仍保持原来粉末材料的性能;(2)可以不用粘结剂而使陶瓷粉末,尤其是非氧陶瓷粉末烧结为陶瓷块材,可以制造一些特殊的合金;(3)可以代替热等静压机。近几十年来,粉末材料的爆炸烧结工艺引起了国内外材料科学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材料 爆炸烧结 工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粉末平面爆炸烧结裂纹的形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年生 张凯 董守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51-654,共4页
对SiC末的爆炸烧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粉末中入射冲击 波和反射冲击波压力,与实验测得的压力峰值吻合良好.从计算结果出发, 讨论了SiC粉末烧结件中裂纹形成的机制.
关键词 裂纹 爆炸烧结 冲击波 陶瓷 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粉爆炸烧结对粉末初始参数依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年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5-320,共6页
本文从粉末爆炸烧结的能量沉积概念出发,提出了粉末爆炸烧结下限概念,讨论了钨粉末的爆炸烧结密度值和硬度分布对粉末初始参数的依赖关系,给出了实验结果。从理论和实验阐述了粉末初始参数在爆炸烧结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爆炸烧结 烧结 粉末 冲击波 钨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纳米粉末爆炸压实烧结致密化陶瓷靶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杰 张越举 +2 位作者 王金相 李瑞勇 赵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ITO商业复合粉末应用爆炸冲击方法压实烧结 ,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ESM检测。通过粉末和压实后样品的XRD图及SEM照片的比较 ,发现在爆炸冲击压实纳米ITO陶瓷粉末时 ,能够使晶粒度减小 ,有助于后续烧结密实过程中控制ITO靶材的晶粒度的... 对ITO商业复合粉末应用爆炸冲击方法压实烧结 ,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ESM检测。通过粉末和压实后样品的XRD图及SEM照片的比较 ,发现在爆炸冲击压实纳米ITO陶瓷粉末时 ,能够使晶粒度减小 ,有助于后续烧结密实过程中控制ITO靶材的晶粒度的过分长大 ;SEM图片显示 ,在 12 0 0℃烧结的靶材微观结构比较均匀。本文探索了纳米ITO粉末冲击压实烧结的微观机理 ,并与以往人们对粉末的冲击沉能结论进行了比较 ,得出结论 :压实烧结的主要机理是破碎填充效应 ,使得一部分粉末颗粒表面原子间的距离达到了点阵量级 ,从而产生键合力 ;一部分表面原子间的距离达到了一定小的程度 ,VanderWaals力使其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纳米粉末 爆炸压实烧结 致密化 陶瓷靶材 晶粒度 微观结构 氧化铟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压实/扩散烧结法制备钨铜梯度材料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翔 李晓杰 +2 位作者 缪玉松 闫鸿浩 王小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采用爆炸压实/扩散烧结方法成功制备出高致密度的钨铜梯度材料。首先,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分别制备50%W-50%Cu,75%W-25%Cu的钨铜合金粉末,并将两种合金粉末依次铺在铜板表面进行预压、通氢烧结,然后进行爆炸压实,最后对爆炸压实后的试件进... 采用爆炸压实/扩散烧结方法成功制备出高致密度的钨铜梯度材料。首先,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分别制备50%W-50%Cu,75%W-25%Cu的钨铜合金粉末,并将两种合金粉末依次铺在铜板表面进行预压、通氢烧结,然后进行爆炸压实,最后对爆炸压实后的试件进行扩散烧结,得到高致密度且层间结合紧密的钨铜梯度材料。对样品分析表明,铜在钨铜颗粒间的交界面处富集,其中50%W-50%Cu层中的钨颗粒未发生长大,75%W-25%Cu层中钨与铜出现了在局部区域富集的情况,钨铜层中钨铜的含量与起始加入的钨铜粉末配比保持一致。对各钨铜层进行孔隙度检测可见,50%W-50%Cu层的孔隙度为0.04%,75%W-25%Cu层的孔隙度为0.11%。钨铜层的硬度也呈现出梯度变化,维氏硬度值在125~341之间,远大于铜基体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压实/扩散烧结 涂层 钨铜合金 维氏硬度 X射线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烧结技术在制备超细、纳米CuCr合金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芳 周科朝 +1 位作者 何捍卫 袁铁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10-13,共4页
介绍了用于制备超细、纳米晶CuCr触头材料的热压、热等静压、爆炸烧结、热挤压、场辅助烧结和超高压烧结等压力烧结工艺,分析了这些烧结技术用于制备超细、纳米晶CuCr材料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添加高性能晶粒长大抑制剂的新思路。
关键词 烧结技术 CUCR合金 超细 制备 CUCR触头材料 晶粒长大抑制剂 现代 应用 CuCr材料 超高压烧结 场辅助烧结 热等静压 爆炸烧结 烧结工艺 纳米晶 热挤压 新思路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