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射流对爆炸反应装甲的冲击起爆阈值研究
1
作者 关思曼 王志军 +1 位作者 伊建亚 吉庆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4,共8页
聚合物射流的穿而不爆技术可以有效地毁伤爆炸反应装甲。为了研究聚合物射流对爆炸反应装甲的起爆阈值,选取聚乳酸(PLA)作为药型罩材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PLA射流在不同炸高下对不同装药层厚度的穿而不爆作用过程。采用p^(n)τ判... 聚合物射流的穿而不爆技术可以有效地毁伤爆炸反应装甲。为了研究聚合物射流对爆炸反应装甲的起爆阈值,选取聚乳酸(PLA)作为药型罩材料,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PLA射流在不同炸高下对不同装药层厚度的穿而不爆作用过程。采用p^(n)τ判据计算爆炸反应装甲装药层的起爆阈值,结果表明,PLA射流冲击反应装甲是否起爆主要取决于射流冲击的压力峰值与炸药层厚度,并且在该文研究工况下,当冲击过程中的临界能量小于195.782 GPa^(2)·μs时,PLA射流会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的穿而不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射流 爆炸反应装甲 起爆判据 穿而不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运动规律的数值仿真及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成 蒋建伟 +2 位作者 冯顺山 任晓雪 刘北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采用LagrangeAutodyn 2D程序 ,计算仿真实际尺寸的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盒 (REA)在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飞板和面板的速度相一致 ,上飞板与面板碰撞后将断裂 ,在上飞板和下飞板之间有一空... 本文采用LagrangeAutodyn 2D程序 ,计算仿真实际尺寸的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盒 (REA)在起爆后各飞板的运动规律以及相互作用的特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上下飞板和面板的速度相一致 ,上飞板与面板碰撞后将断裂 ,在上飞板和下飞板之间有一空间可使主级装药射流无干扰通过 ,串联战斗部具有较小的延时时间 ,最佳的着靶姿态和较小的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仿真 爆炸反应装甲 串联聚能战斗部 延时时间 运动规律 反坦克导弹战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过程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健 曹红根 周箭隆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为了提高串联战斗部侵彻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消除爆炸反应装甲对主射流的影响,对串联战斗部前级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前级EFP装药从起爆、成型到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 为了提高串联战斗部侵彻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消除爆炸反应装甲对主射流的影响,对串联战斗部前级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前级EFP装药从起爆、成型到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全过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维轴对称拉格朗日算法计算得到了EFP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各板的速度、直(孔)径和PBX9504炸药板内的冲击压力,得出了EFP对爆炸反应装甲穿而不爆的结论。通过EFP实弹侵彻爆炸反应装甲实验,证实了串联战斗部前级EFP对爆炸反应装甲穿而不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战斗部 爆炸成形弹丸 爆炸反应装甲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姬龙 黄正祥 顾晓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1-546,共6页
为了对付披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有必要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进行系统研究。在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各飞板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在不同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的条件下,... 为了对付披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的装甲目标,有必要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进行系统研究。在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各飞板运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的模型。运用该模型在不同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的条件下,对双层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作用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脉冲X光试验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装甲板斜置角和双层楔形角对爆炸作用场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使作用场作用时间提高了1.75倍,且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双层爆炸反应装甲 弹轴线 脉冲X光试验 飞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飞板的运动规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姬龙 黄正祥 顾晓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7-393,共7页
根据单层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飞板运动规律,建立了双层楔形ERA飞板的运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由此计算出飞板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采用X光脉冲闪光测试系统对相应的实验进... 根据单层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飞板运动规律,建立了双层楔形ERA飞板的运动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双层楔形ERA各飞板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由此计算出飞板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采用X光脉冲闪光测试系统对相应的实验进行记录,结果表明: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的相互作用时间与实验测得数据吻合较好,且双层平行ERA较单层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提高了5倍,双层楔形ERA的飞板相互作用时间又较双层平行ERA的提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飞板运动 脉冲X光实验 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干扰穿甲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歌 王凤英 刘天生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2,共3页
为了更好地防御大口径穿甲弹的攻击,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爆炸反应装甲对穿甲弹的干扰。通过对穿甲弹以不同的法线角侵彻靶板装甲进行试验,得出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穿深,并对防护系... 为了更好地防御大口径穿甲弹的攻击,提高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爆炸反应装甲对穿甲弹的干扰。通过对穿甲弹以不同的法线角侵彻靶板装甲进行试验,得出不同入射角情况下的穿深,并对防护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新型爆炸反应装甲能够有效地干扰穿甲弹,更易造成穿甲弹弹体的质量损失和飞行姿态的改变,破坏其继续穿入主装甲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穿甲弹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干扰 穿甲弹 试验 防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爆炸反应装甲串联爆炸成型弹丸匹配设计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门建兵 聂源 +2 位作者 蒋建伟 王树有 冯高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69-2378,共10页
针对反爆炸反应装甲(ERA)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设计问题,建立串联EFP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的理论条件。采用ERA引爆判据、EFP速度衰减理论和侵彻理论,分析形状、质量比和速度差对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影响规律。... 针对反爆炸反应装甲(ERA)串联爆炸成型弹丸(EFP)成型设计问题,建立串联EFP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的理论条件。采用ERA引爆判据、EFP速度衰减理论和侵彻理论,分析形状、质量比和速度差对引爆能力、分离时序和侵彻能力影响规律。基于作用场时间τe≤1500μs的典型ERA,在飞行距离H≤1000∅(∅为装药口径)时,获得串联EFP成型特征的必要条件,其中:球-杆组合型,前后EFP直径比d_(f)/d_(r)≤1.09,前EFP质量与总质量之比0.17<m_(f)/m≤0.40,前后EFP速度差Δv≥150 m/s;杆-杆组合型,d f/d r≤1.09,0.20≤m_(f)/m≤0.65,Δ_(v)≥166 m/s.对一种球-杆形串联EFP开展反ERA联动实验,采用高速摄影系统观测得到前后EFP分离飞行、前EFP击爆ERA以及后EFP侵彻靶板过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和必要条件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串联爆炸成型弹丸 匹配设计 分离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抗破甲能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亚峰 陈维波 +2 位作者 李景荣 张凯 徐宏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5,共7页
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组合的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程序LS-DYNA,对其在0°、22°、45°、68°等4种侵彻角度下抗击某型制导弹药前级战斗部的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开展了飞行破甲试验验证,... 构建了基于模块化组合的双层增强型爆炸反应装甲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计算程序LS-DYNA,对其在0°、22°、45°、68°等4种侵彻角度下抗击某型制导弹药前级战斗部的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开展了飞行破甲试验验证,对冲击引爆效果以及钢板抛掷、切割、扰动射流的过程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侵彻角度≤45°时,2层ERA均被引爆;当侵彻角度>45°,ERA-2的引爆难度增大,残余射流无法从ERA-2作用场逃逸;当侵彻角度≥68°,只有ERA-1被引爆,残余射流无法从ERA-1作用场逃逸,飞行破甲(侵彻角度为46.5°)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论基本一致,分析得到了射流横向偏移速度随侵彻角度变化的关系式以及钢板连续干扰的时间区间,对毁伤评估模型构建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抗破甲能力 毁伤效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中位置对引爆重型爆炸反应装甲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6
9
作者 余庆波 钟世威 +1 位作者 肖艳文 赵宏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7,共7页
主要针对聚能战斗部引爆重型爆炸反应装甲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前处理软件TrueGrid建立了聚能射流引爆重型反应装甲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LS-DYNA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使用后处理软件LS-prepost获得了不同命中位置对... 主要针对聚能战斗部引爆重型爆炸反应装甲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前处理软件TrueGrid建立了聚能射流引爆重型反应装甲数值计算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软件LS-DYNA对该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使用后处理软件LS-prepost获得了不同命中位置对爆炸反应装甲引爆特性和飞散特性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命中位置对反应装甲引爆和飞散行为影响显著.命中位置越靠近反应装甲边缘,夹层装药起爆后的爆轰波峰值压力越低;飞板越晚开始飞散运动,加速时间越短;飞板飞散速度越小,对射流的干扰持续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聚能射流 弹药战斗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对爆炸成型弹丸侵彻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聂源 蒋建伟 +1 位作者 王树有 刘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6-1581,共6页
为揭示三明治结构爆炸反应装甲(ERA)对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效应的影响,开展了铜质杆式EFP对披挂典型斜置角ERA主靶板的侵彻效应实验。采用脉冲X光摄影方法拍摄了EFP与ERA相互作用的图像,并获得了EFP对主靶板的剩余侵彻深度(RDOP)。实... 为揭示三明治结构爆炸反应装甲(ERA)对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效应的影响,开展了铜质杆式EFP对披挂典型斜置角ERA主靶板的侵彻效应实验。采用脉冲X光摄影方法拍摄了EFP与ERA相互作用的图像,并获得了EFP对主靶板的剩余侵彻深度(RDOP)。实验结果表明,EFP对披挂ERA主靶板的RDOP随着ERA斜置角的增大而呈非线性下降,相对无ERA时的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D为装药口径)时,当斜置角为0°和30°时,EFP的RDOP和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变化较小;当斜置角从30°增大到60°时,EFP的RDOP从0.50D减小至0.19D,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则从41%迅速增大到77%.随着ERA炸药层厚度的增大,EFP的RDOP减小、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增大。其中,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时的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比ERA炸药层厚度为0.018D时平均增大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爆炸成型弹丸 剩余侵彻深度 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下近炸引信作用距离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辉 焦志刚 +2 位作者 赵东志 赵丽俊 朱小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21-2326,共6页
为有效毁伤装甲目标,有必要考虑如何尽可能规避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针对爆炸反应装甲和破甲弹结构特性及作用机理,建立一种基于坦克炮低伸弹道的近炸引信作用距离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几何关系确定出破甲弹与爆炸反应装甲的极限交会距离... 为有效毁伤装甲目标,有必要考虑如何尽可能规避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场。针对爆炸反应装甲和破甲弹结构特性及作用机理,建立一种基于坦克炮低伸弹道的近炸引信作用距离计算模型。根据模型几何关系确定出破甲弹与爆炸反应装甲的极限交会距离,进而推出一级近炸引信作用的合理距离。运用该模型以某型破甲弹为例,推出极限交会距离的理论值以及一级近炸引信作用距离与弹丸速度的关系。爆炸反应装甲威力场试验表明,极限交会距离的安全临界值与其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由此计算模型推导出的引信作用距离具有较高精度,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炸引信 爆炸反应装甲 作用距离 引战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设计法的爆炸反应装甲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辉 刘天生 +1 位作者 王凤英 刘迎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4,共5页
为提高爆炸反应装甲对长杆动能弹的防护能力,应用LS-DYNA仿真软件,结合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对爆炸反应装甲的结构进行正交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着弹角θ是影响穿深P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面板hf,影响最小的是反应装甲与主装甲距离H;权衡空... 为提高爆炸反应装甲对长杆动能弹的防护能力,应用LS-DYNA仿真软件,结合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对爆炸反应装甲的结构进行正交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着弹角θ是影响穿深P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面板hf,影响最小的是反应装甲与主装甲距离H;权衡空间因素,最佳设计参数θ=60°、hf=4 mm、hb=2 mm、H=10 mm。在此参数组合下,剩余穿深P下降80%左右,侵彻行程W下降79%左右,质量增益系数FWG高达2.54,数值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基本一致,为爆炸反应装甲的设计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长杆动能弹 爆炸力学 侵彻 正交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正交组合性能研究
13
作者 乔金超 吴越 +1 位作者 郭光全 吕慧贞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为了解决爆炸反应装甲殉爆、伤己的问题,同时不降低其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在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的基础上,建立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的正交组合结构模型。通过ANSYS/LS-DYNA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爆炸反应... 为了解决爆炸反应装甲殉爆、伤己的问题,同时不降低其对聚能射流的干扰能力,在双层楔形爆炸反应装甲的基础上,建立复合装甲与爆炸反应装甲的正交组合结构模型。通过ANSYS/LS-DYNA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侵彻深度能力具有较好的干扰效果;上层爆炸反应装甲、下层复合装甲的组合,对聚能射流侵彻深度能力的干扰效果虽然下降了5%,但不会出现伤及自身主战坦克装甲的可能。文中所述的数值模拟过程及结论为双层装甲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复合装甲 ALE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反应装甲防攻顶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杨青山 张建仁 +1 位作者 刘学柱 冯雄波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 为了适应战争形式的演变,坦克和装甲车辆顶部防护的有效性一直在提升。首先对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ERA)干扰破甲弹机理进行理论计算研究,然后设计出一种高效的组合爆炸反应装甲,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反应装甲能够有效干扰100型标准破甲弹的侵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爆炸反应装甲 破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杆弹与爆炸式反应装甲平板飞散干扰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笠 赵国志 +2 位作者 沈培辉 杜忠华 杨玉林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43-144,147,共3页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爆炸式反应装甲干扰长杆弹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长杆弹与反应装甲面背板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型,用长杆弹的攻角和角速度的变化来描述干扰程度,并结合试验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长杆弹 爆炸反应装甲 干扰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自然环境下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吴昱昊 张冬梅 +3 位作者 赵河明 李一舒 孔德景 于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 为研究弹丸特征参数、沙尘和盐雾腐蚀对爆炸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球头弹与平头弹以不同撞击速度和法线角侵彻反应装甲的数值模型,同时对沙尘和盐雾腐蚀环境对反应装甲的作用进行等效,并设置了后效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动能弹对后效靶的剩余侵彻深度。结果表明:反应装甲使球头弹与平头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分别平均降低了13.13%、5.29%;动能弹对主装甲的剩余侵深与弹丸撞击速度呈正相关,与法线角呈负相关;剩余侵深与夹层装药密度呈二次函数关系;飞板腐蚀程度为25%时,反应装甲干扰动能弹侵彻作用的能力得到增强;飞板上、下部遭受50%程度的腐蚀后,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依然得到了提高;飞板腐蚀程度为75%时,反应装甲已不能正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动能弹 剩余侵彻深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作用条件对重型反应装甲干扰时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庆波 钟世威 +1 位作者 王健 葛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3-389,共7页
为研究聚能战斗部倾角与炸高等射流作用条件因素对重型反应装甲干扰作用时长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射流作用条件影响重型反应装甲干扰时长计算模型,获得了不同倾角炸高对爆炸反应装甲飞散特性及干扰场作用时长... 为研究聚能战斗部倾角与炸高等射流作用条件因素对重型反应装甲干扰作用时长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射流作用条件影响重型反应装甲干扰时长计算模型,获得了不同倾角炸高对爆炸反应装甲飞散特性及干扰场作用时长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倾角炸高对反应装甲飞板飞散行为和干扰场作用时间影响显著;飞板飞散速度、加速度峰值随倾角增大而下降;随着炸高增大,峰值先增大后减小.炸高较小时(2d_(c)),干扰时间随着倾角增大而增大;炸高较大时,干扰时间随着倾角增大而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聚能射流 弹药战斗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型、N型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竹文 吴越 +1 位作者 付建平 任凯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1,共5页
为解决单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不彻底、仍有逃逸射流侵彻主战坦克装甲,以及双层平行反应装甲与楔形反应装甲面对聚能射流垂直侵彻的问题,根据反应装甲爆轰阶段对聚能射流的干扰机理,建立W型、N型布置的3层爆炸反应装甲结... 为解决单层、双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不彻底、仍有逃逸射流侵彻主战坦克装甲,以及双层平行反应装甲与楔形反应装甲面对聚能射流垂直侵彻的问题,根据反应装甲爆轰阶段对聚能射流的干扰机理,建立W型、N型布置的3层爆炸反应装甲结构模型,通过使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入射角度为45°时,N型反应装甲干预聚能射流的能力优于W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开坑深度能力提高了3.17倍;当入射角度为90°时,W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的能力优于N型反应装甲,干预射流开坑深度能力提高了1.81倍。该仿真可为未来新型爆炸反应装甲设计、打击新型反应装甲的破甲导弹战斗部设计、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反应装甲 聚能射流 ALE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玲 郑威 +3 位作者 辛培训 黄玉松 李宁 汪得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7-30,共4页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了EWR600玻纤织物、高强2号玻璃纤维、高强4号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爆炸反应装甲的面、背板材料,考察了爆炸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碳纤维增强...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备了EWR600玻纤织物、高强2号玻璃纤维、高强4号玻璃纤维、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复合材料为爆炸反应装甲的面、背板材料,考察了爆炸反应装甲对破甲弹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对200型破甲弹的防护系数可达到19,对破甲弹射流的损耗达到90%以上;与合金钢作为爆炸反应装甲的面、背板相比,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实现30%以上减重的同时,可彻底消除爆炸反应装甲的二次杀伤效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真空辅助成型工艺 爆炸反应装甲 破甲弹 防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夹层炸药对射流干扰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东方 李向东 任丹萍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模拟了射流以不同入射角侵彻装有平面夹层炸药的靶板过程,并和无平面夹层炸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平面夹层炸药爆炸后,运动的面板和背板对射流有严重的干扰和切割效应,使射流偏转、弯曲、着靶点... 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LS-DYNA)模拟了射流以不同入射角侵彻装有平面夹层炸药的靶板过程,并和无平面夹层炸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平面夹层炸药爆炸后,运动的面板和背板对射流有严重的干扰和切割效应,使射流偏转、弯曲、着靶点分散,导致侵彻能力下降。对于垂直侵彻,干扰不明显。对于斜侵彻情况,平面夹层炸药结构使射流的侵彻能力下降约58%~75%,干扰程度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平面夹层炸药 射流 爆炸反应装甲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