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胶凝燃料的粘弹性与爆炸分散试验研究
- 1
-
-
作者
冯顺山
曾学明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防化研究院第五研究所
-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9-12,共4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胶凝燃料的粘弹性对分散性的影响; 方法 分别测定胶凝燃料的粘弹性和爆炸分散效果,考查不同粘弹性对燃料分散性的影响规律,并建立函数关系; 结果得到了胶凝燃料粘弹性等物化性质对其分散性的影响规律; 结论 胶凝燃料的粘性和弹性对其分散性均有影响,但弹性的影响更明显,所得分散性的函数表达式可用以预测胶凝燃料的分散特性;
-
关键词
胶凝燃料
粘弹性
爆炸分散
-
Keywords
gelled fuel
viscoelasticities
explosive dispersion
-
分类号
O389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基于分装结构的CS刺激剂爆炸分散过程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廷
梁婷
李江存
孙航
蒋志刚
-
机构
陆军防化学院
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5-260,共6页
-
文摘
为了探明分装结构爆炸分散刺激剂形成气溶胶云团的过程,设计了具有分装装药结构的原理样弹,采用原理样弹分静态条件下地面爆炸和空中爆炸两种方式,应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爆炸分散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CS)刺激剂过程中气溶胶云团的形成、运动规律,得到刺激剂气溶胶云团直径、径向速度和扩散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呈现出地爆与空爆分散试验结果的差异。通过对爆炸驱动刺激剂气溶胶云团运动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速度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地爆和空爆两种方式下,分装结构爆炸分散CS刺激剂过程总体规律基本一致,均可分为径向加速阶段、减速阶段、湍流阶段和扩散阶段,前两个阶段末期的云团参数可为预测爆炸型催泪弹有效作用面积及评估威力幅员提供初始条件;地爆在0.7 ms左右速度达到最大值1495 m·s^-1,空爆在0.3 ms左右达到最大值1697 m·s^-1,相比空中爆炸,地面爆炸时冲击波对水泥地面发生反射叠加,有利于流场和颗粒本身径向运动的扩散,地面爆炸分散云团直径较大,轴向扩散高度较小。
-
关键词
分装结构
刺激剂
爆炸分散
气溶胶云团
-
Keywords
irritant agent
divided structure
explosive dispersion
aerosol clouds
-
分类号
TJ99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
-
题名短切碳纤维爆炸分散特征及云团参数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志龙
王玄玉
姚伟召
董文杰
白海涛
-
机构
陆军防化学院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3-778,共6页
-
文摘
针对短切碳纤维爆炸分散过程设计了实验平台,根据爆炸分散不同时期的特点及要求,利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同时拍摄,分别以5万帧/s和2000帧/s的帧率记录了壳体破裂过程和云团宏观膨胀过程。通过对爆炸分散全过程序列图像的测量分析,获得了壳体破裂、云团分散成形特征,建立了爆炸分散云团直径、高度和膨胀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四种相似结构弹体在相同装填参数条件下爆炸分散的高速摄像记录与分析表明,短切碳纤维爆炸分散过程主要经历了壳体破裂、射流喷出、云团膨胀和湍流混合四个阶段,且分散过程遵循相似的规律,初始云团直径分别与弹体直径、碳纤维装填量的3次方根呈线性关系,初始云团高度与弹体高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
-
关键词
短切碳纤维
高速摄像
爆炸分散
云团
-
Keywords
short carbon fibers
high-speed photography
explosive dispersion
cloud
-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TJ06
[兵器科学与技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
题名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陈浩
高欣宝
李天鹏
张倩
陈玉丹
杨洋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陆军北京军代局驻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1,共5页
-
文摘
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分为等熵膨胀阶段和自由膨胀阶段,考虑第一阶段微元体受到的气动阻力,建立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的理论模型,采用欧拉法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开展了野外测试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欧拉法计算改进模型的结果,同等情况下,与计算未改进模型的结果相比更接近试验值,其相对误差减小5%~10%。
-
关键词
烟幕初始云团
烟幕评估
爆炸分散
欧拉法
-
Keywords
initial smoke cloud
smoke assessment
explosive dispersive model
Euler method
-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TJ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
题名爆炸驱动颗粒射流形成与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薛琨
许俊彪
白春华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岩土力学研究中心诺丁汉大学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132,146,共8页
-
基金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基金(QNKT11-07
QNKT1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2029)
-
文摘
爆炸驱动形成的颗粒射流决定了颗粒在爆炸冲击流场中的分散。通过高速分幅照相技术研究了不同饱和度的石英砂壳在爆炸流场中的动态破碎过程,得到了颗粒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和射流的结构特征。通过射流撞击靶板产生的加速度信号可以考察射流体在冲击流场中的拉伸和分散。我们发现间隙液体对颗粒射流的形成和演化都有明显的影响。
-
关键词
多相颗粒材料
爆炸分散
颗粒射流
-
Keywords
multi-phase particle material
explosion dispersal
particle jets
-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基于灭火弹爆炸特性的森林火灾扑救性能研究与优化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王丽鹏
张世顺
张天巍
孟宏
-
机构
山西易通森林火灾防控装备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河北省应急救援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9期57-61,67,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375417D)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2XFCX19)。
-
文摘
森林火灾是一种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火灾,因高温天气和人为因素,火灾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火灾防控变得更加紧迫。为此,需要高效实用的技术手段来支持火灾扑救工作。几年来,森林灭火弹作为创新的防火工具被广泛应用。以森林灭火弹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记录和分析不同型号灭火弹的爆炸和灭火剂抛撒过程,获得了相关数据和灭火范围。研究发现,20型灭火弹适用于初期或中小型火灾,最适宜以竖直悬挂方式在3.0~3.5 m的高度使用。300型灭火弹适用于大面积火灾,合理起爆高度为12~13 m。为火灾防控提供了选型和使用建议,并展望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
关键词
森林灭火弹
静爆试验
爆炸分散
无人机应用
-
Keywords
forest fire extinguishing bomb
static explosion test
explosion dispersion
UAV application
-
分类号
S76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陈浩
高欣宝
李天鹏
张开创
杨洋
-
机构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陆军北京军代局驻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0-827,共8页
-
基金
武器装备预研项目(30107030803)
-
文摘
基于圆柱体发烟装置,采用Truegrid仿真软件建立带有"V"型刻槽的圆柱壳体网格模型,并用Autodyn软件建立发烟装置仿真模型,对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爆轰压力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MATLAB提供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将压力作为已知量引入爆炸分散理论模型,采用欧拉法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开展了野外测试实验,采用摄像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爆炸分散第一阶段发生时间为0~8.9×10-6s,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增大为原来的3~4倍;在爆炸分散第二阶段,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增大到约3 m。基于Truegrid与Autodyn混合仿真,并与爆炸分散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相比仅利用数值积分求解爆炸分散模型的传统理论方法,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的计算误差降低了3%~8%,且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比单一理论模型法更接近实验结果。采用欧拉法计算模型的收敛性优于四阶龙格-库塔法。
-
关键词
烟幕初始云团
爆炸分散
Truegrid模拟
Autodyn模拟
运动规律
欧拉法
-
Keywords
initial smoke cloud
explosive dispersive model
Truegrid simulation
Autodyn simulation
motion law
Euler method
-
分类号
O383
[理学—流体力学]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
题名冷云播撒剂介乙醛研究概况
- 8
-
-
作者
莫天麟
-
机构
南京大学气象系
-
出处
《气象》
1979年第5期27-29,共3页
-
文摘
大气中经常存在着由过冷水滴组成的云,这种过冷却的水云中没有冰晶时,它是相当稳定的。伯吉隆(Bergeron)和芬德生(Findeisen)提出的冰晶效应学说(一旦出现冰晶与过冷水滴共存时,水滴蒸发而冰晶增长,水分从水滴转移到冰晶上),成为近代人工播撒冷云降水的理论基础。与向过冷云中引入冷云成核剂(即人工冰核)制造适量冰晶时,便产生冰晶效应,于是水滴蒸发而冰晶增长。
-
关键词
成核率
TNT
爆炸分散
冷云催化剂
碘化银
碘化銀
碘化物
乙醛
脂肪族醛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