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期癫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晓秋 吴立文 +3 位作者 卢强 任连坤 高伟 金立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期癫 (childhoodepilepsywithoccipitalparoxysms,CEOP)被分成两种综合征 ,即早发型和晚发型。本文总结了 1组 5 8例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癫的临床特征来探讨这一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  5 8例 1996~ 2 0 0 ... 目的 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期癫 (childhoodepilepsywithoccipitalparoxysms,CEOP)被分成两种综合征 ,即早发型和晚发型。本文总结了 1组 5 8例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癫的临床特征来探讨这一分类的临床意义。方法  5 8例 1996~ 2 0 0 0年在癫中心就诊的患儿 ,并需符合以下标准 :① 13岁以前发病 :②发病前的发育正常 ;③神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发现 ;④脑电图有枕部爆发活动 ,背景活动正常。结果 根据发作期的表现分为 3组。第 1组有发作期视觉症状 ,共 18例 (31% ) ,第 2组有强直性眼球偏转 ,共 2 7例 (4 7% ) ;第 3组既无视觉症状也无眼球偏转 ,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共 13例 (2 2 % )。第 1组所有 18例病人均符合Gastaut型的诊断 ,发作短暂而频繁 ,6 1%的病人在白天发作。第 2组所有 2 7例符合Palayiotopoulos型的诊断 ,均有发作期眼球偏转 ,其中 33%的病人出现发作期呕吐 ,发作次数较少 ,15 %的病人仅有 1次发作 ,6 7%的病人仅在夜间发作 ,其发病年龄要早于Gastaut型 (P<0 0 1)。结论 Panayiotopoulos型是最常见的有枕部爆发活动的儿童癫。这两种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 ,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枕部爆发活动 脑电图 临床表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eBopp彗星的爆发活动
2
作者 杨本有 张春生 +4 位作者 范一新 蔡鸿芳 孙寿繰 张艳 孙立男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9-285,T001,共8页
996 年9 月至11 月间,对HaleBopp 彗星进行了照相和光电观测.给出观测结果。
关键词 彗星 爆发 光度测量 爆发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星的火山活动历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一尘 肖智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1-999,共19页
火山活动是天体内部热活动的表现,火山活动的形式和持续时间是探索行星环境和宜居性演化的重要方面.与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一样,水星表面经历了大规模和长时期的火山活动,但是水星上的火山地貌、喷发机制、持续时间,以及火成岩的物质组... 火山活动是天体内部热活动的表现,火山活动的形式和持续时间是探索行星环境和宜居性演化的重要方面.与内太阳系的其他天体一样,水星表面经历了大规模和长时期的火山活动,但是水星上的火山地貌、喷发机制、持续时间,以及火成岩的物质组成等特点和其他类地天体明显不同.水星上的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太阳系形成之初的10亿年内,溢流性火山活动形成的坑间平原和平坦平原在全球分布,是水星表面分布面积最大的火山物质.随着内部逐渐冷却,水星自约38亿年前后进入了全球收缩的热状态,岩石圈内的压应力阻碍岩浆上涌,大规模溢流性火山活动快速停止.距今约35亿年以来,水星表面的火山活动主要是挥发分驱动岩浆沿岩石圈内的薄弱带快速上升引起的爆发性火山活动,在全球形成了百余处火成碎屑沉积物.一些爆发性火山活动持续到水星地质历史的近期.水星火山活动的历史反映了独特的幔部动力过程,揭示了天体撞击作用对内部热扰动的影响,对水星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星 火山活动 信使号 热演化 熔岩平原 爆发性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天体物理学与现代等离子体宇宙观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德金 陈玲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共24页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观测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动力学集体过程与能量转换机制到大尺度的宇宙等离子天体结构状态与爆发活动现象,都是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课题.从宇宙演化历史、大尺度结构形成以及爆... 现代科学表明宇宙中99%以上的可观测物质都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从小尺度的微观粒子动力学集体过程与能量转换机制到大尺度的宇宙等离子天体结构状态与爆发活动现象,都是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课题.从宇宙演化历史、大尺度结构形成以及爆发活动现象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等离子天体物理学在现代天文学发展以及现代等离子体宇宙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空间卫星科学探测研究及其对现代天文学的巨大影响,进一步阐述了地球磁层和日球层等空间等离子体实地探测研究在等离子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所扮演的“天然实验室”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大尺度结构 高能天体物理学:天体爆发活动 等离子天体物理学 宇宙论:等离子体宇宙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太阳和行星际物理参数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
5
作者 解妍琼 张莹 杜丹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3,共13页
选取第23太阳活动周(1997--2006年)期间542例由太阳爆发活动驱动的行星际激波事件,分析确定了太阳源头和行星际空间中影响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轨道的关键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的新预报模型(Ed... 选取第23太阳活动周(1997--2006年)期间542例由太阳爆发活动驱动的行星际激波事件,分析确定了太阳源头和行星际空间中影响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轨道的关键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行星际激波能否到达地球的新预报模型(EdEaSPM).回溯预报结果表明,EdEaSPM模型的预报成功率约为66%,略高于国际一流预报模型的预报成功率;EdEaSPM模型的虚报率未超过50%,改善了当前国际主流模型虚报率较大的情况;对于偏度指标,虽然当前所有模型的偏度值均大于1,但EdEaSPM模型的偏度值最接近于1且明显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度值;EdEaSPM模型的其他评价指标也都高于国际主流模型的相应指标.此外,选取2012年期间的激波事件对EdEaSPM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EdEaSPM模型不仅能够提前约1—3天进行预报,而且预报效果与国际一流模型具有可比性,尤其是在提高预报成功率及降低虚报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瞬变爆发活动 行星际激波 太阳高能粒子 空间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年代际气候变化可能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崇银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共21页
年代际气候变化作为年际和月季气候变化的重要背景,往往影响着年际和月季时间尺度的气候及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年代际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年代际气... 年代际气候变化作为年际和月季气候变化的重要背景,往往影响着年际和月季时间尺度的气候及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提高,年代际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年代际气候变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在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除简要介绍了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将着重就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作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讨论,内容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海温变化模态的影响、气候系统相互关系年代际变化的影响、大气行星尺度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的影响等。大家知道,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十分重要,但也可以看到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却十分复杂,不少问题还没有搞的十分清楚,需要加大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相信,深入的研究结果必将对年代际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而推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业务预测及其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气候变化 可能机制 主要海温模态 气候系统相互关系 太阳活动及火山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