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燥湿邪气异常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毅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05-2209,共5页
为了揭示我国燥湿邪气异常分布及病理意义,利用全国1951-2005年逐日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采用EOF、REOF和小波分析等数理方法。研究表明:1)我国燥湿异常存在哈尔滨区域、广州区域、北京区域、西安区域和乌鲁木齐区域等5类高相关典型区;2... 为了揭示我国燥湿邪气异常分布及病理意义,利用全国1951-2005年逐日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采用EOF、REOF和小波分析等数理方法。研究表明:1)我国燥湿异常存在哈尔滨区域、广州区域、北京区域、西安区域和乌鲁木齐区域等5类高相关典型区;2)燥湿变化,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愈趋杂乱、变化幅度加剧,或燥或湿行为愈趋复杂;3)哈尔滨区域以春燥、暑湿和冬湿为主,广州区域以长湿和凉燥为主,北京区域以暑湿和冬燥为主,西安区域以短暂的春燥和较弱的秋湿为主,乌鲁木齐区域以春燥、夏火(热而燥)和冬湿为主;4)年际变化哈尔滨区域和乌鲁木齐区域燥气流行突出,广州区域燥湿气时段大致相当,北京区域燥气时段略长,西安区域燥湿气相对较弱;5)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与燥湿呈明显反相位,燥气时段明显长于湿气,肝长期受邪,与我国成为世界肝病高发区相关;6)燥湿邪典型地域性,具有地方病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燥湿邪气 典型区 阶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