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西中生代燕鸟化石新材料的补充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崇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467,i002,共5页
本文记述了一件产自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燕鸟 (Yanornis)化石的新标本。研究标本不但自身保存非常精美 ,而且其嘴里还完整地保存了它捕获的最后一件猎物——吉南鱼 (Jinanichthys longi-cephalus)。该标本的研究 ,不仅对燕鸟...
本文记述了一件产自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燕鸟 (Yanornis)化石的新标本。研究标本不但自身保存非常精美 ,而且其嘴里还完整地保存了它捕获的最后一件猎物——吉南鱼 (Jinanichthys longi-cephalus)。该标本的研究 ,不仅对燕鸟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捕食类型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而且对于探讨辽西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集群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燕鸟
化石
热河生物群
燕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辽宁义县早白垩世燕鸟一新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旭日
季强
+1 位作者
滕芳芳
金克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1-606,共6页
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义县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燕鸟(Yanornis)化石。该新型化石具有燕鸟的典型特征,如齿骨直且约占头骨全长的2/3、每侧约含20枚牙齿,颈椎细长,异凹型。愈合荐椎包括9枚脊椎,前肢约为后肢长的1.1倍。近端脚趾较其它趾节长...
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义县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燕鸟(Yanornis)化石。该新型化石具有燕鸟的典型特征,如齿骨直且约占头骨全长的2/3、每侧约含20枚牙齿,颈椎细长,异凹型。愈合荐椎包括9枚脊椎,前肢约为后肢长的1.1倍。近端脚趾较其它趾节长和粗壮。然而,该新型化石部分特征又不同于燕鸟的模式种——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如其肱骨三角肌脊强烈发育,约为肱骨长度的一半。尺骨、桡骨及手部近等长,均长于肱骨。耻骨联合部较短,与尾综骨等长,不到耻骨长度的1/6。腓骨较长,约为股骨长度的4/5,约为胫跗骨长度的2/3。跗跖骨较短并完全愈合,不及胫跗骨长度一半。根据该新型化石的独特性及其与义县鸟、松岭鸟和马氏燕鸟的特征对比,笔者建立了燕鸟一新种——国章燕鸟(Yanornis guozhangi sp.nov.)。此外,国章燕鸟(新种)颈部还保存有3条鱼化石,这一特殊现象为研究燕鸟的生活习性和发育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鸟
早白垩世
义县组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盗鸟”化石是人为造假产物
3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古盗
鸟
”化石
食鱼
鸟
类
马氏
燕鸟
驰龙类
小盗龙
尾巴
骨架
拼接事件
人为造假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
48
4
作者
侯增谦
李振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2-493,共12页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域 ,即幔源 He域 (R/ Ra:0 .11~ 5 .38;R为样品的 3He/ 4He值 ,Ra为空气的 3He/ 4He值 ,下同 )和壳源 He域 (R/ Ra:0 .0 17~ 0 .0 72 )。前者主要分布于东构造结附近的腾冲热海 (R/ Ra:0 .4 0~ 5 .38)、西构造结附近的狮泉河热田 (R/ Ra:0 .2 7~ 0 .30 )以及 89°E以东的拉萨热水活动带 (R/ Ra:0 .11~ 0 .98) ,后者集中于 89°E以西的昂仁热水活动区 (R/ Ra:0 .0 17~ 0 .0 72 )。东西构造结附近的热泉受走滑断裂控制 ,有不超过 5 0 %的幔源气贡献 ,而高原腹地内的热水活动则受 SN向裂谷控制 ,幔源 He域与壳源 He域以 89°E为界 ,分别横跨雅江缝合带。热泉氦同位素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表明 ,高原腹地的现代热水活动主要受上地壳内部成片出现的岩浆房或部分熔融层驱动 ,但 89°E以东地区有来自幔源熔浆的热和物质 (He气 )贡献。本文提出 ,印度大陆板块总体呈斜向俯冲态势 ,在 89°E以西 ,向北北东方向缓角度俯冲的板片可能已越过雅江缝合带 ,而在89°E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大陆
俯冲前缘
热泉气体
He同位素
燕鸟
化石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西中生代燕鸟化石新材料的补充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崇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4-467,i002,共5页
基金
"辽西中生代热河生物群综合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记述了一件产自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燕鸟 (Yanornis)化石的新标本。研究标本不但自身保存非常精美 ,而且其嘴里还完整地保存了它捕获的最后一件猎物——吉南鱼 (Jinanichthys longi-cephalus)。该标本的研究 ,不仅对燕鸟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捕食类型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而且对于探讨辽西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集群死亡”
关键词
中生代
燕鸟
化石
热河生物群
燕鸟
Keywords
Western Liaoning
Jehol Biota
Yanornis
unusual colony death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辽宁义县早白垩世燕鸟一新种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旭日
季强
滕芳芳
金克谟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大连星海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1-6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西陆家屯地区哺乳动物及相关地层研究>(批准号:409020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牙形刺管刺属早期分子的分类
演化与地层分带>(编号:J1206)
文摘
辽宁锦州义县早白垩世义县组发现了一种新型燕鸟(Yanornis)化石。该新型化石具有燕鸟的典型特征,如齿骨直且约占头骨全长的2/3、每侧约含20枚牙齿,颈椎细长,异凹型。愈合荐椎包括9枚脊椎,前肢约为后肢长的1.1倍。近端脚趾较其它趾节长和粗壮。然而,该新型化石部分特征又不同于燕鸟的模式种——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如其肱骨三角肌脊强烈发育,约为肱骨长度的一半。尺骨、桡骨及手部近等长,均长于肱骨。耻骨联合部较短,与尾综骨等长,不到耻骨长度的1/6。腓骨较长,约为股骨长度的4/5,约为胫跗骨长度的2/3。跗跖骨较短并完全愈合,不及胫跗骨长度一半。根据该新型化石的独特性及其与义县鸟、松岭鸟和马氏燕鸟的特征对比,笔者建立了燕鸟一新种——国章燕鸟(Yanornis guozhangi sp.nov.)。此外,国章燕鸟(新种)颈部还保存有3条鱼化石,这一特殊现象为研究燕鸟的生活习性和发育模式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燕鸟
早白垩世
义县组
辽宁
Keywords
Yartornis
Early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Liaoning
分类号
P534.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盗鸟”化石是人为造假产物
3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古盗
鸟
”化石
食鱼
鸟
类
马氏
燕鸟
驰龙类
小盗龙
尾巴
骨架
拼接事件
人为造假产物
分类号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Q915.8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
48
4
作者
侯增谦
李振清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2-493,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973项目"印度 -亚洲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编号 2 0 0 2 CB412 610 )的成果
文摘
为了获得西藏碰撞造山带的深部信息 ,并约束印度大陆俯冲碰撞过程 ,系统研究了藏南地区活动热泉的氦同位素。本文资料和前人成果表明 ,青藏高原热泉气体 He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 ,R/ Ra介于 0 .0 17~5 .38之间 ,可分为两个不同的 He变化域 ,即幔源 He域 (R/ Ra:0 .11~ 5 .38;R为样品的 3He/ 4He值 ,Ra为空气的 3He/ 4He值 ,下同 )和壳源 He域 (R/ Ra:0 .0 17~ 0 .0 72 )。前者主要分布于东构造结附近的腾冲热海 (R/ Ra:0 .4 0~ 5 .38)、西构造结附近的狮泉河热田 (R/ Ra:0 .2 7~ 0 .30 )以及 89°E以东的拉萨热水活动带 (R/ Ra:0 .11~ 0 .98) ,后者集中于 89°E以西的昂仁热水活动区 (R/ Ra:0 .0 17~ 0 .0 72 )。东西构造结附近的热泉受走滑断裂控制 ,有不超过 5 0 %的幔源气贡献 ,而高原腹地内的热水活动则受 SN向裂谷控制 ,幔源 He域与壳源 He域以 89°E为界 ,分别横跨雅江缝合带。热泉氦同位素与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综合分析表明 ,高原腹地的现代热水活动主要受上地壳内部成片出现的岩浆房或部分熔融层驱动 ,但 89°E以东地区有来自幔源熔浆的热和物质 (He气 )贡献。本文提出 ,印度大陆板块总体呈斜向俯冲态势 ,在 89°E以西 ,向北北东方向缓角度俯冲的板片可能已越过雅江缝合带 ,而在89°E以?
关键词
印度大陆
俯冲前缘
热泉气体
He同位素
燕鸟
化石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Keywords
Indus continent
underthrusting front
geothermal gas
helium isotope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西中生代燕鸟化石新材料的补充研究
袁崇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辽宁义县早白垩世燕鸟一新种
王旭日
季强
滕芳芳
金克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古盗鸟”化石是人为造假产物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印度大陆俯冲前缘的可能位置:来自藏南和藏东活动热泉气体He同位素约束
侯增谦
李振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