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北华北盆地的地质结构看1976年唐山地震的发震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克绳 胡平 党晓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270,共8页
北华北盆地经过古近纪拉张、新近纪挤压形成了怀柔—三河—唐山—锦州—下辽河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它与向南推挤的南北向唐山—丰南隆起一起构成燕辽山字型构造。唐山—丰南脊柱向南推挤造成弧顶挤压应力集中。一旦应力集中超过极限值... 北华北盆地经过古近纪拉张、新近纪挤压形成了怀柔—三河—唐山—锦州—下辽河向南突出的弧形构造带,它与向南推挤的南北向唐山—丰南隆起一起构成燕辽山字型构造。唐山—丰南脊柱向南推挤造成弧顶挤压应力集中。一旦应力集中超过极限值,应力必然释放,形成大地震。文章从这一认识出发对1976年唐山地震的发震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华北盆地 燕辽山字型构造 —丰南脊柱 1976年唐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