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邱玉超 李亚丁 +5 位作者 文龙 罗冰 姚军 许强 文华国 谭秀成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四川盆地东部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盆地内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基于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利用地震、钻井岩心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了川东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从源、储、盖、运4个方面分析了其油气成藏条件,... 四川盆地东部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是盆地内下组合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基于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利用地震、钻井岩心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了川东地区上寒武统洗象池组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从源、储、盖、运4个方面分析了其油气成藏条件,并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组表现为以2套滑脱变形带(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和志留系泥岩)控制的、沿北西向传递的断褶构造,发育背冲构造、叠瓦状构造、断弯褶皱和盐底辟断弯褶皱4种构造圈闭样式;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和中—下奥陶统泥灰岩2套盖层分别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套烃源岩与洗象池组隔离。(2)研究区洗象池组具备油气成藏条件,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是主要烃源岩,厚度为300~700 m,TOC值为2%~7%,生烃能力强,Ro为2.4%~4.0%,处于过成熟阶段;洗象池组沉积后期被岩溶和裂缝改造的滩相白云岩是相对优质的规模较大的储层,孔隙度大于2.1%;燕山期构造抬升和变形不仅在洗象池组形成了有效构造圈闭,还使其突破中—下奥陶统盖层与五峰组—龙马溪组对接,实现了油气的水平侧向运移。(3)研究区洗象池组为“新生古储、源储并置、侧向运移、构造圈闭”晚期天然气成藏模式;逆冲断层导致上盘褶皱的洗象池组与下盘五峰组—龙马溪组在水平面上并置,形成了源-储横向对接的构造圈闭,有效地提高了供烃和成藏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圈闭 变形机制 源储侧向对接 燕山构造运动 逆冲断层 滩相白云岩 五峰组—龙马溪组 洗象池组 寒武系 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西地质构造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兰天伟 张宏伟 +1 位作者 韩军 宋卫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19,43,共4页
研究京西(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的赋存控制作用,对揭示京西煤矿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京西煤田内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区域构造背景入手,结合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利用地质动力区划... 研究京西(燕山西段及北京西山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层的赋存控制作用,对揭示京西煤矿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从京西煤田内矿井动力灾害发生的区域构造背景入手,结合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利用地质动力区划构造凹地反差强度评价方法,对具备发生动力灾害条件的矿井给出量化评价指标。通过分析确定,京西煤田开采矿井具备发生矿井动力灾害的动力环境,这对指导矿井安全开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燕山构造运动 矿井动力灾害 地质动力区划 构造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底界划分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常胜 王斌 +2 位作者 杨梦云 陈永军 吴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与侏罗系界限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案,这给综合研究造成了混乱。白垩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对应于燕山构造运动第Ⅱ幕产生的不整合面,在其这一不整合面上下发育众多地层-岩性圈闭,因此,白垩系底界的划分将直接影响地层-岩... 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与侏罗系界限存在着不同的划分方案,这给综合研究造成了混乱。白垩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对应于燕山构造运动第Ⅱ幕产生的不整合面,在其这一不整合面上下发育众多地层-岩性圈闭,因此,白垩系底界的划分将直接影响地层-岩性圈闭的识别。基于生物群组合特征、岩性组合特征、地质模型、正演模型、地震反射等多方面资料进行不同方案的对比和论证,确定了合理的分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白垩系 底界划分 燕山构造运动 不整合面 圈闭 生物群组合 岩性特征 层位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