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及表现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易明初 李晓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5-326,共2页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 在全面总结燕山地区新生代沉积相和厚度分析、地貌类型及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活动构造类型及特征、延(庆)涿(鹿)地堑盆地及其构造演化、地震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基础上,结合前人对邻区地壳运动划分的意见,系统地将燕山地区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划分为两期、三幕和三亚幕,为我国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生代地壳运动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地区 喜马拉雅运动 造山运动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运聚中的作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赵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分析了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中的作用。指出燕山运动前所有构造运动,包括印支运动,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的构造雏形,燕山、喜马拉雅运动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对盆地的构造格局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深化,进而深刻... 分析了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运移和聚集中的作用。指出燕山运动前所有构造运动,包括印支运动,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的构造雏形,燕山、喜马拉雅运动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对盆地的构造格局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和深化,进而深刻地影响着盆地油气运动和聚集。燕山运动初期以波状运动为主,后期以上升运动为主,这就为前期多生油旋回生成的油气向地层超覆尖灭带、岩性尖灭带运移创造了条件;晚白垩世陆梁及南斜坡带均处于上升阶段,这就为下伏生油层系生成的油气沿不整合面向高处运移,聚集于储集条件好的白垩系提供了条件;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三幕(晚上新世末)是盆地唯一一次褶皱运动,在南缘山前坳陷带形成了三排背斜带,使南缘构造和油气分布复杂化,对盆地内部的地层形变虽影响不大,但对油气再次运移仍是有影响的。在盆地南缘和北缘(陆梁、夏子街)地区进行油气勘探时必须要考虑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发现喜马拉雅运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月 周瑶琪 +3 位作者 马永生 杨恒书 颜世永 章大港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7-227,I0013,共2页
川西北地质调查队杨恒书等(1995)认为岷江断裂带是松潘-阿坝地区若尔盖地块与摩天岭地块的分界,并认为其在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伸展断陷,晚期呈现为扭动式逆冲推覆。1995年杨恒书等在热乌附近观察到岷江断裂飞来峰构造(图版I-1、2,... 川西北地质调查队杨恒书等(1995)认为岷江断裂带是松潘-阿坝地区若尔盖地块与摩天岭地块的分界,并认为其在喜马拉雅早期表现为伸展断陷,晚期呈现为扭动式逆冲推覆。1995年杨恒书等在热乌附近观察到岷江断裂飞来峰构造(图版I-1、2,图1),由于漳腊断裂由东往西推覆,燕山期花岗岩推覆于新近系马拉敦组或古近系红土坡组之上形成飞来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运动 川西北 松潘-阿坝地区 飞来峰构造 证据 逆冲推覆 燕山期花岗岩 岷江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0
4
作者 李宗银 姜华 +3 位作者 汪泽成 王铜山 鲁卫华 吕宗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0,共8页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造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认为:桐湾运动等4次构造运动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其中:①桐湾运动以区域性升降运动为主,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造就灯影组灯二段、灯四段这2套近地表古岩溶储层的形成且大面积分布;②加里东运动形成了乐山—龙女寺大型古隆起,奠定了震旦系油气富集带形成的构造背景;③海西—印支期,震旦系以整体沉降为主,早期古隆起格局继承性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进入成油高峰期,古隆起区发育大型古油藏;④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四川盆地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震旦系被深埋,使得古油藏发生原油裂解成气,成为震旦系重要的气源;⑤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是震旦系气藏调整的关键期。结论指出,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勘探潜力大,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古隆起斜坡带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海面—印支运动 燕山—喜马拉雅运动 气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坳陷及邻区盆地演化和海相沉积的后期改造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根耀 王伟锋 迟洪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21,共15页
黔南坳陷是扬子克拉通内由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围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块。分4个阶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重塑了贵州南部及邻区与周边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广西运动形成北东向构造,是海相沉积建造阶... 黔南坳陷是扬子克拉通内由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围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块。分4个阶段(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重塑了贵州南部及邻区与周边造山作用耦合的盆地演化。广西运动形成北东向构造,是海相沉积建造阶段中的一次重要改造。印支运动使贵阳—镇远断裂和紫云—罗甸断裂反转,奠定了其成为黔南坳陷的北界和西南界断裂的基础。中侏罗世后的逆掩—冲断可分为两期:早期称燕山运动,以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北西逆冲和扩展为特征;晚期称燕山末期—喜马拉雅运动,区域上表现为北北东走向的断裂向南东东逆冲,铜仁—三都断裂成为黔南坳陷的东界,印支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向西(偏北)逆冲,构成铜仁—三都断裂的背冲构造。近南北向断层上盘发育的开阔背斜是黔南坳陷内海相油气勘探的最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坳陷 构造—古地理演化 盆—山耦合 广西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燕山末期—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区构造格架及构造样式 被引量:17
6
作者 韩晓黎 阿依古丽 +1 位作者 伍菁华 其其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2-205,共4页
在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区域构造的基础上,确定出研究区具有北西向为主的晚海西运动期断裂体系、北东向为主的印支-燕山运动期断裂体系和近东西向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体系,并论述了三种断裂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区内构造活动... 在研究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地区区域构造的基础上,确定出研究区具有北西向为主的晚海西运动期断裂体系、北东向为主的印支-燕山运动期断裂体系和近东西向喜马拉雅运动期断裂体系,并论述了三种断裂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区内构造活动史,按构造卷入程度,将区内构造样式分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卷入型两大类八个亚类,并论述了各类构造样式的形成、演化及分布。最后,按构造演化特点和盆地发育史,论述了构造控油的论据,认为研究区北部和东部的油气保存条件、油气资源量丰度、烃源岩演化,均不及吉木萨尔凹陷,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是影响区内油气聚集与分布的主要因素;吉木萨尔凹陷是研究区目前较现实的勘探领域,红旗断块、吉中背斜等应是近期油气勘探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样式 断裂体系 构造格架 准噶尔盆地 燕山运动 构造活动 区域构造 勘探领域 凹陷 喜马拉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淮南煤田大构造成因分析及构造控水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丁同福 汪敏华 赵俊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8,共7页
为了深入分析华北型淮南煤田大构造4期成因及其构造控水作用,利用淮南煤田大构造褶皱断裂形态与华北克拉通地史学、地层学、区域构造进行相互验证对比,并依据构造控水对矿区8对生产矿井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淮南煤田大构造为... 为了深入分析华北型淮南煤田大构造4期成因及其构造控水作用,利用淮南煤田大构造褶皱断裂形态与华北克拉通地史学、地层学、区域构造进行相互验证对比,并依据构造控水对矿区8对生产矿井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淮南煤田大构造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叠加形成,印支运动Ⅰ期形成淮南煤田近东西向构造线(体),Ⅱ期形成淮南煤田近南北向构造线(体),印支运动后淮南煤田主体构造格局基本成型,Ⅲ期燕山运动、Ⅳ期喜马拉雅运动对淮南煤田大构造格局影响不显著;根据运动时间、形成构造的切割关系,得出Ⅱ期构造切割Ⅰ期构造、近南北方向断层(裂)切割近东西向断层(裂)、Ⅲ期的岩浆岩均穿越Ⅰ、Ⅱ期断层带(组),不存在切割关系,不存在断层(裂)发育到新生代地层;Ⅰ—Ⅳ期构造对各个矿井水害影响程度差异较为显著,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顾北矿。淮南煤田为石炭–二叠纪聚煤后全球构造事件参与者、见证者,淮南煤田大构造中蕴含的分期构造特征为研究华北克拉通及周边区域构造最直接的佐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水 成因 华北克拉通 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淮南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和盆地有利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新宁 李定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民和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改造型沉积盆地,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燕山运动期成盆,喜马拉雅运动期改造等多次构造运动,两坳两隆构成了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盆地内形成众... 民和盆地是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改造型沉积盆地,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燕山运动期成盆,喜马拉雅运动期改造等多次构造运动,两坳两隆构成了盆地的基本构造格局;盆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盆地内形成众多的各类圈闭,通过构造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综合研究,预测民和盆地发育有六类圈闭,这些圈闭的分布地带是下一步寻找油气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盆地 圈闭 构造运动 燕山运动 沉积盆地 生储盖组合 新生代 勘探方向 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定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 六盘山盆地是油气勘探很有前景的地区,三叠、侏罗系生油条件与鄂尔多斯盆地相似;白垩系发育厚度很大的暗色泥岩,它们在盆地中南部达到了低成熟-成熟阶段。燕山运动期形成的构造、地层圈闭是白垩系以下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白垩系生成的油气主要聚集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发育的构造中。应根据三叠-侏罗系和白垩系两套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围绕海原、固原主要生油凹陷寻找、落实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盆地 侏罗系 生油 燕山运动 石油地质特征 地层圈闭 勘探方向 喜马拉雅运动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孔西潜山构造带碳酸盐岩的成藏史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元林 王粤川 +5 位作者 罗宪婴 高建军 肖丽华 周新桂 殷秀兰 王志国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11-18,共8页
通过碳酸盐岩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构造带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孔西潜山构造带奥陶系烃源岩在印支期开始排烃,一次成藏开始;燕山期进入... 通过碳酸盐岩成藏要素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孔西潜山构造带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孔西潜山构造带奥陶系烃源岩在印支期开始排烃,一次成藏开始;燕山期进入大量生、排烃阶段,成为本区的主要生烃期和成藏期;之后,一次生烃中止;喜马拉雅期该构造带进一步被埋深,开始二次生烃和第三次成藏,二次生烃的量较小。所以黄骅坳陷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应注重那些位于生烃区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形成且未被后期构造运动破坏的古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孔西潜山 碳酸盐岩 构造带 成藏史 数值模拟系统 黄骅坳陷 二次生烃 喜马拉雅 原生油气藏 成藏要素 构造运动 下古生界 印支期 燕山 烃源岩 奥陶系 成藏期 生烃期 古构造 排烃 埋深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貌的形成发育和生产利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尚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6年第1期57-64,共8页
粤北地貌宏观结构具网格型式,网格内部是盆地,棱边是山地,属次生构造地貌.燕山运动完成了本区构造地貌轮廓,喜山运动是丹霞地貌和北江水系形成发育的重要内力因素,本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间歇拾升为主,幅度不大,新第三纪以来抬升可达70... 粤北地貌宏观结构具网格型式,网格内部是盆地,棱边是山地,属次生构造地貌.燕山运动完成了本区构造地貌轮廓,喜山运动是丹霞地貌和北江水系形成发育的重要内力因素,本区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间歇拾升为主,幅度不大,新第三纪以来抬升可达700米或更多,据古地磁资料分析,近100万年以来抬升约达70米.不同地层岩性的垂向差别侵蚀尺度目前已达n×100米数量级,而近100万年以来构造运动幅度差异只有n×10米数量级,所以粤北地貌主要是在100万年以前地壳运动基础上经长期侵蚀形成的,而不是近100万年来活动构造的差异性活动造成的.本文还讨论了各地貌类型组合与各种资源条件的关系,并提出有关生产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形成发育 阶地 山间盆地 地形 燕山运动 造山运动 喜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新构造运动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顶峰看国宝
12
作者 孙阁 《广西林业》 2015年第11期46-48,共3页
河北有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叫小五台山。它像山西的五台山一样,也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从地理区位上说,小五台山地处燕山——太行山山系、太行山脉北端。吕粱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 河北有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叫小五台山。它像山西的五台山一样,也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从地理区位上说,小五台山地处燕山——太行山山系、太行山脉北端。吕粱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喜马拉雅运动时由于山体的剧烈抬升和强烈断裂,形成了以主体的众多山峰和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五台山 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运动 地理区位 太行山 褶皱带 山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大油气田勘探方向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康玉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1-583,共3页
塔里木盆地具优越的构造背景,多旋回沉积体系、多构造体系、多时代含油气体系、多期成藏的特点;自1984年沙参2井实现油气重大突破20年来,塔里木盆地已发现30个油气田(藏),其中大油气田4个。现已查明盆地有4个成藏期:晚加里东—早海西运... 塔里木盆地具优越的构造背景,多旋回沉积体系、多构造体系、多时代含油气体系、多期成藏的特点;自1984年沙参2井实现油气重大突破20年来,塔里木盆地已发现30个油气田(藏),其中大油气田4个。现已查明盆地有4个成藏期:晚加里东—早海西运动期,晚海西运动期,印支—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台盆区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区域不整合面、前陆盆地的断褶带、斜坡带以及逆掩带和各类扭动构造带是今后油气勘探主要方向和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海西 燕山运动 油气田勘探 斜坡带 构造带 构造背景 油气体系 成藏 喜马拉雅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构造专题讲座简介
14
作者 寇养琦 《海洋地质动态》 1992年第8期10-11,共2页
最近,二海大队特邀中国地质大学的刘和甫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陈炳蔚、任纪舜教授,在广州南岗分别就沉积盆地的构造分析,特提斯海的东延——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地带的构造演化,南海和东亚大陆边缘(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 最近,二海大队特邀中国地质大学的刘和甫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陈炳蔚、任纪舜教授,在广州南岗分别就沉积盆地的构造分析,特提斯海的东延——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地带的构造演化,南海和东亚大陆边缘(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等问题举办了专题讲座。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就是必须把握机遇,立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地学发展的精华,创造性地发展中国的地质理论,并力图争取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喜马拉雅 多旋回 大地构造演化 特提斯 燕山运动 构造样式 扬子地台 构造格局 专题讲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锡石-多金属矿床氧化带的研究 被引量:2
15
《地球化学》 CAS 1972年第3期275-288,i001-i009,共23页
该矿床氧化带就其发育而言既罕见而又比较典型。在各种有利因素长期、反复的作用下,使矿床氧化带极为发育,竟深迭700余米,原生矿石几乎全部氧化,残留无几。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氧化带 燕山晚期 燕山运动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