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古地温梯度恢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振华 陈刚 +4 位作者 丁超 陈占军 崔建斌 周华龙 许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6,共6页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法和镜质体反射率(Ro)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的古地温梯度。研究结果显示,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分布在3.5~3.9℃/hm;镜质体反射率(Ro)恢复的古地温梯度接近4.0℃/hm;平均接近3....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法和镜质体反射率(Ro)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的古地温梯度。研究结果显示,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恢复的古地温梯度分布在3.5~3.9℃/hm;镜质体反射率(Ro)恢复的古地温梯度接近4.0℃/hm;平均接近3.7℃/hm,明显高于2.3℃/hm的现今地温梯度。准噶尔盆地北部燕山中期较高古地温场背景不仅对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指示了准噶尔盆地北部存在一次燕山中期构造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北部 燕山中期 磷灰石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