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丁乾
田善君
+1 位作者
马思宁
常世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3,共9页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数据,采用空间匹配方法对燃煤耦合发电的可能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约89%的可收集秸秆位于燃煤电厂半径100 km以内。燃煤电厂可掺混秸秆量受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和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影响。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越高且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越高时,燃煤电厂可掺混的秸秆量越多。在秸秆高能源化利用率与30%掺混比例的情景下,1066个电厂可以在半径100 km以内找到可掺混的秸秆资源,其中约52.6%电厂可满足30%掺混比例。该情景下,电厂可消纳秸秆3.84亿t,减排CO_(2)约5.11亿t。相关结论可为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支持政策以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
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
可能源化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鹏
魏胜民
+3 位作者
郑永乐
廖凯
张钧
胡文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3-898,共6页
文章针对区域性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考虑生物质气化炉的安装成本与耦合机组的运行成本,以耦合前后节约标煤产生的经济收益、上网电价差产生的政策补贴收益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产生的环境收益构成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燃煤机组...
文章针对区域性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考虑生物质气化炉的安装成本与耦合机组的运行成本,以耦合前后节约标煤产生的经济收益、上网电价差产生的政策补贴收益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产生的环境收益构成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的生物质锅炉容量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考虑政策影响的负荷预测模型确定了规划的负荷边界。最后以某农村为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并与投资生物质直燃发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农村建设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机组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网
燃煤耦合生物质
耦合
发电
生物质
气化炉
负荷预测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经济环境效益评估
被引量:
13
3
作者
云慧敏
代建军
+1 位作者
李辉
毕晓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11-6327,共17页
建立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及煤电的经济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比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量化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供应链成本,不同发电策略的度电成本,电力碳排放强度,边际减排成本,以及考虑碳交易情况下的电厂成本收...
建立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及煤电的经济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比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量化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供应链成本,不同发电策略的度电成本,电力碳排放强度,边际减排成本,以及考虑碳交易情况下的电厂成本收益率。研究发现,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较生物质直燃发电是更为低碳的生物质利用路径,且可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即随着规模增大度电成本降低,成本利润率上升,而直燃发电相反。与煤电相比,耦合发电的度电成本更低,且可受益于碳交易,成本利润率更高。因此,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是具有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煤电淘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耦合
燃煤
发电
生物质
预处理方案对比
经济环境影响评估
煤电淘汰方案
碳排放
边际减排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空冷机组余热干燥生物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义达
李官鹏
+1 位作者
祁金胜
杜文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2,共6页
流化床气化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生物质原料水分应低于一定值。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既可以达到利用余热进行干燥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生物质可燃成分热值的浪费。本文对基于空冷装置的热电耦合式能量综合利用...
流化床气化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生物质原料水分应低于一定值。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既可以达到利用余热进行干燥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生物质可燃成分热值的浪费。本文对基于空冷装置的热电耦合式能量综合利用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分析,并与传统蒸汽供能的多层带式干燥器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进一步从多能流可靠性、能源梯度对口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探讨新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耦合发电生物质干燥剂的能量裕量充足,说明该技术方案可行;相比传统多层带式干燥器,本系统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550万元;利用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是一项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
发电
余热
干燥器
总能系统理论
空冷凝汽器
技术成熟度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在流化床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涛
戴良旭
+4 位作者
王长安
杨琨
袁天霖
崇培安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702,共11页
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研究了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氧化物转化率随着农林废弃物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增加,转化率增长速率提高;燃...
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研究了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氧化物转化率随着农林废弃物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增加,转化率增长速率提高;燃烧温度对氮氧化物转化率的影响较大;随着燃烧系统氧体积分数增大,氮氧化物转化率先缓慢增大,在氧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后迅速增大,之后变化趋于缓慢;出于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的考量,可以选择降低风量小的燃尽风氧体积分数来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为实际燃煤耦合生物质燃烧锅炉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
流化床
农林废弃物
氮氧化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检测仪监测生物质燃料掺烧比的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徐丹
赵保峰
+5 位作者
冯翔宇
关海滨
高亚
王树元
宋安刚
朱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8,共14页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技术可用于检测煤和生物质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确定燃煤耦合生物质的掺烧比,且不受含水量影响.本文通过对煤(山西煤、内蒙古煤、贵州煤)和生物质(玉米秸秆、棉花秸秆、木屑、稻壳)混燃烟气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技术可用于检测煤和生物质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确定燃煤耦合生物质的掺烧比,且不受含水量影响.本文通过对煤(山西煤、内蒙古煤、贵州煤)和生物质(玉米秸秆、棉花秸秆、木屑、稻壳)混燃烟气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在一定的生物质掺烧比范围(碳量基、热量基)内建立在线分析方法得到拟合线性方程y=ax+b,拟合优度R 2>0.99.所得分析方法可用于在线监测生物质掺烧比变化情况,当生物质掺烧比为20%时,误差分析控制在0.5%—2.0%以内.此外,该检测-分析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生物质掺烧比,可为国家针对生物质使用量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用于追踪“碳溯源”,推动碳排放监测和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激光检测仪
燃煤耦合生物质
生物质
燃料掺烧比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丁乾
田善君
马思宁
常世彦
机构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未来能源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4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40004
71673165)。
文摘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数据,采用空间匹配方法对燃煤耦合发电的可能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约89%的可收集秸秆位于燃煤电厂半径100 km以内。燃煤电厂可掺混秸秆量受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和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影响。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越高且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越高时,燃煤电厂可掺混的秸秆量越多。在秸秆高能源化利用率与30%掺混比例的情景下,1066个电厂可以在半径100 km以内找到可掺混的秸秆资源,其中约52.6%电厂可满足30%掺混比例。该情景下,电厂可消纳秸秆3.84亿t,减排CO_(2)约5.11亿t。相关结论可为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支持政策以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燃煤
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
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
可能源化利用率
Key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coal-biomass co-firing
straw
co-firing ratio
transport distance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of biomass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鹏
魏胜民
郑永乐
廖凯
张钧
胡文敏
机构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3-898,共6页
基金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5412-201924270A-0-0-00)。
文摘
文章针对区域性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考虑生物质气化炉的安装成本与耦合机组的运行成本,以耦合前后节约标煤产生的经济收益、上网电价差产生的政策补贴收益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产生的环境收益构成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燃煤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的生物质锅炉容量多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考虑政策影响的负荷预测模型确定了规划的负荷边界。最后以某农村为实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并与投资生物质直燃发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农村建设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机组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农村电网
燃煤耦合生物质
耦合
发电
生物质
气化炉
负荷预测
经济性
Keywords
rural power grid
biomass-coal coupled
coupled generation
biomass gasifier
load forecasting
economy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S216.4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经济环境效益评估
被引量:
13
3
作者
云慧敏
代建军
李辉
毕晓涛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311-6327,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18YFE0107400,2017YFE0124800)。
文摘
建立了生物质直燃、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及煤电的经济及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比了四种不同的生物质预处理技术,量化了生物质固体燃料的供应链成本,不同发电策略的度电成本,电力碳排放强度,边际减排成本,以及考虑碳交易情况下的电厂成本收益率。研究发现,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较生物质直燃发电是更为低碳的生物质利用路径,且可利用电厂的规模效应,即随着规模增大度电成本降低,成本利润率上升,而直燃发电相反。与煤电相比,耦合发电的度电成本更低,且可受益于碳交易,成本利润率更高。因此,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是具有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煤电淘汰方案。
关键词
生物质
耦合
燃煤
发电
生物质
预处理方案对比
经济环境影响评估
煤电淘汰方案
碳排放
边际减排成本
Keywords
biomass coupled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biomass pre-treatmen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evaluation
coal phase-down
carbon emissions
marginal abatement cost
分类号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空冷机组余热干燥生物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义达
李官鹏
祁金胜
杜文静
机构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2,共6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6EEM44)~~
文摘
流化床气化系统稳定运行要求生物质原料水分应低于一定值。利用直接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既可以达到利用余热进行干燥的目的,又不会造成生物质可燃成分热值的浪费。本文对基于空冷装置的热电耦合式能量综合利用系统进行了热平衡分析,并与传统蒸汽供能的多层带式干燥器运行经济性进行对比,进一步从多能流可靠性、能源梯度对口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探讨新技术可行性。结果表明:空冷凝汽器出口热空气耦合发电生物质干燥剂的能量裕量充足,说明该技术方案可行;相比传统多层带式干燥器,本系统每年可节约运行费用550万元;利用空冷凝汽器出口的热空气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干燥是一项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
发电
余热
干燥器
总能系统理论
空冷凝汽器
技术成熟度
可行性
Keywords
coal-fired coupled biomass power generation
waste heat
dryer
total energy system theory
air-cooled steam condenser
technology maturity
feasibility
分类号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在流化床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涛
戴良旭
王长安
杨琨
袁天霖
崇培安
车得福
机构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2-702,共11页
基金
国家电投科技资助项目(KYB12022HB01)。
文摘
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了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研究了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特性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氮氧化物转化率随着农林废弃物掺混比例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物质掺入量增加,转化率增长速率提高;燃烧温度对氮氧化物转化率的影响较大;随着燃烧系统氧体积分数增大,氮氧化物转化率先缓慢增大,在氧体积分数达到一定值后迅速增大,之后变化趋于缓慢;出于经济性与技术可行性的考量,可以选择降低风量小的燃尽风氧体积分数来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生成量,为实际燃煤耦合生物质燃烧锅炉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指导意见。
关键词
燃煤耦合生物质
流化床
农林废弃物
氮氧化物
数值模拟
Keywords
coal blending with biomass
fluidized bed
agricultural waste
nitrogen oxid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K2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检测仪监测生物质燃料掺烧比的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徐丹
赵保峰
冯翔宇
关海滨
高亚
王树元
宋安刚
朱地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8,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02064,42042040)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QB050)
+1 种基金
科教产融合创新工程项目(2020KJCZD07)
济南市高端人才项目(2019GXRC046)资助.
文摘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技术可用于检测煤和生物质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以确定燃煤耦合生物质的掺烧比,且不受含水量影响.本文通过对煤(山西煤、内蒙古煤、贵州煤)和生物质(玉米秸秆、棉花秸秆、木屑、稻壳)混燃烟气进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测定,在一定的生物质掺烧比范围(碳量基、热量基)内建立在线分析方法得到拟合线性方程y=ax+b,拟合优度R 2>0.99.所得分析方法可用于在线监测生物质掺烧比变化情况,当生物质掺烧比为20%时,误差分析控制在0.5%—2.0%以内.此外,该检测-分析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生物质掺烧比,可为国家针对生物质使用量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可用于追踪“碳溯源”,推动碳排放监测和碳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碳同位素激光检测仪
燃煤耦合生物质
生物质
燃料掺烧比
分析方法.
Keywords
carbon isotope laser detector
co-combustion of coal and biomass
biomass-fuel blending ratio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TQ533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K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郑丁乾
田善君
马思宁
常世彦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燃煤耦合生物质机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李鹏
魏胜民
郑永乐
廖凯
张钧
胡文敏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质耦合燃煤发电经济环境效益评估
云慧敏
代建军
李辉
毕晓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空冷机组余热干燥生物质可行性分析
刘义达
李官鹏
祁金胜
杜文静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燃煤耦合农林废弃物在流化床内燃烧的氮氧化物生成特性模拟研究
张涛
戴良旭
王长安
杨琨
袁天霖
崇培安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稳定碳同位素激光检测仪监测生物质燃料掺烧比的研究
徐丹
赵保峰
冯翔宇
关海滨
高亚
王树元
宋安刚
朱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