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
1
作者 耶曼 李田义 +1 位作者 李小桂 李湘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9-454,共6页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 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已难以满足测定批量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绿色环保要求,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试剂的目标,提出了题示方法。取0.050 0 g样品(已于105℃烘2 h)于陶瓷坩埚(已于1 000℃灼烧4 h)中,置于85℃恒温电热板上,滴加体积比1∶5的盐酸-水混合溶液,直至溶液停止冒泡,蒸干后于105℃恒温干燥箱中烘烤2~3 h,取出,加入0.4 g纯铁助熔剂和1.5 g纯钨助熔剂,选择高碳池分析气路,分析时间为30 s,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总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有机碳的检出限(3s)为0.012%,有机质的检出限(3s)为0.021%。测定了6种标准物质中总有机碳,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小于5.0%,与认定值基本一致。方法用于分析20个实际样品,测定结果与NY/T 1121.6-2006中传统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有机质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土壤 水系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槽探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宏丽 高小飞 +3 位作者 王盘喜 姚明星 肖芳 倪文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88-1191,共4页
样品0.100 0 g置于坩埚中,加入铁屑助熔剂0.50 g,钨锡助熔剂1.50 g,在马弗炉中于400℃灼烧1 h。冷却后,向坩埚中缓慢分批加入硝酸(1+9)溶液至无气泡冒出。样品于110℃烤干后,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按上... 样品0.100 0 g置于坩埚中,加入铁屑助熔剂0.50 g,钨锡助熔剂1.50 g,在马弗炉中于400℃灼烧1 h。冷却后,向坩埚中缓慢分批加入硝酸(1+9)溶液至无气泡冒出。样品于110℃烤干后,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固定碳的含量。按上述方法分析2个国家标准物质(GBW 03118,GBW 03119),其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槽探样品 固定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小松 陈曦 +2 位作者 王小强 何沙白 杨光宇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1-585,共5页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用于分析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高含量的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高。本文采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选择纯铁屑和钨粒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实验优化...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用于分析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高含量的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高。本文采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选择纯铁屑和钨粒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实验优化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用量、仪器分析时间等测定条件。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9)小于1%,加标回收率为96.0%~101.9%;与传统的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针对不同的矿石样品,研究了实际样品与标准物质的基体匹配问题,消除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对于钼矿石和镍矿石样品中含量在1%~35%范围内的硫,均能够准确测定,解决了钼矿石和镍矿石中高含量硫的快速、准确测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石 镍矿石 高含量硫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测定无机固体化学品(固体氧化物和无机盐)、金属矿物、岩石、土壤、尘、煤、碳素材料、石墨矿、硅酸盐、耐火材料、固体催化剂等无机非金属样品中碳、硫元素的应用,侧重汇总了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及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分析条件,并展望了该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5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无机非金属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分析金属材料中碳、硫的应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攀 唐伟 +1 位作者 张斌彬 李治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 综述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在钢铁、铁合金和有色金属合金(如镍基合金、难熔金属、硬质合金、稀土金属等)中的碳、硫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侧重汇总了仪器、称样量、助熔剂的用量和加入顺序、标准样品等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引用文献14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硫分析 金属 钢铁 铁合金 有色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铬矿石中碳和硫含量 被引量:14
6
作者 吕新明 孙振泽 +2 位作者 王东 许海瑞 陈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建立了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铬矿中的碳和硫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测定时助熔剂种类、配比及加入量的选择,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定方法的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C 0.0020%、S 0.0001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C 98%~100%、S 99%~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 建立了高频红外碳硫仪测定铬矿中的碳和硫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测定时助熔剂种类、配比及加入量的选择,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制定方法的工作曲线,方法的检出限C 0.0020%、S 0.00012%,方法的加标回收率C 98%~100%、S 99%~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C小于1.5%、S小于2.1%,方法用于铬矿硫含量的测定结果与现有的国家标准方法(GB/T 24224—2009)测定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 铬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水系沉积物中的碳和硫 被引量:12
7
作者 黎卫亮 王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8-1269,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越来越重要。碳、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在许多领域中也得到重视。如在岩石、矿物全分析中,碳、硫足必测元素。仪器测定碳和硫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高频燃烧红外一碳硫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越来越重要。碳、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在许多领域中也得到重视。如在岩石、矿物全分析中,碳、硫足必测元素。仪器测定碳和硫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高频燃烧红外一碳硫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等,而在地质行业,测定碳、硫的方法为燃烧碘量法和非水滴定法等,这些方法埘分析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结果稳定性相对较差,分析时间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水系沉积物 碳硫 直接燃烧 X射线荧光光谱 非金属元素 土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钢铁中超低含量的碳硫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楠 童晓旻 高春英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4年第4期39-41,共3页
通过对气体净化,坩埚处理,试样处理及称样量选择,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的优化,建立了钢铁中超低含量碳硫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器水平设为1%,分析时间设为45s,坩埚在1 350℃下预烧45min,选择钨作为助熔剂且使用前在140℃烘3h... 通过对气体净化,坩埚处理,试样处理及称样量选择,助熔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的优化,建立了钢铁中超低含量碳硫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器水平设为1%,分析时间设为45s,坩埚在1 350℃下预烧45min,选择钨作为助熔剂且使用前在140℃烘3h,助熔剂用量为1.5g,称样量为0.5g时,是分析钢铁中碳硫含量在0.001%-0.01%的最佳条件,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在实际操作中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碳硫分析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铝合金球中碳的含量
9
作者 金英 白福全 董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25-1227,共3页
钙铝合金球是一种以钙、铝为主要元素的环保型脱氧剂,作为炼钢辅料,对改变钢液杂质形态、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提高钢材质量有明显作用[1-2]。目前市场上的钙铝合金球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杂质元素,而碳作为主要杂质元素,对钢材的... 钙铝合金球是一种以钙、铝为主要元素的环保型脱氧剂,作为炼钢辅料,对改变钢液杂质形态、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加工性能、提高钢材质量有明显作用[1-2]。目前市场上的钙铝合金球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杂质元素,而碳作为主要杂质元素,对钢材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准确测定钙铝合金球中碳的含量对指导炼钢工艺及优化钢材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高频燃烧 钢材质量 钢材性能 准确测定 炼钢辅料 杂质元素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硫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琼辉 郑浩 赵朝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8-1220,共3页
钒钛磁铁矿中含有丰富的铁、钒、钛,我国攀西地区的钒钛资源储备量位居世界第一。钒钛磁铁矿中硫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金属冷脆,耐磨性以及加工性能变差。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钒钛磁铁矿中硫的含量,避免硫流入冶炼系统而增加金属冶炼的成本... 钒钛磁铁矿中含有丰富的铁、钒、钛,我国攀西地区的钒钛资源储备量位居世界第一。钒钛磁铁矿中硫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金属冷脆,耐磨性以及加工性能变差。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钒钛磁铁矿中硫的含量,避免硫流入冶炼系统而增加金属冶炼的成本。钒钛磁铁矿中硫的常用分析方法有燃烧碘量法[1]、高温燃烧中和法[2]、硫酸钡重量法[3]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4]等,其中燃烧碘量法是传统的容量分析法,该方法程序复杂,测定时间长,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对环境不够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容量分析 化学试剂 钒钛磁铁矿 红外吸收光谱 燃烧碘量 高温燃烧中和 高频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灵扬 罗明愉 潘孝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99,101,共2页
全硫含量是煤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的全硫测定方法有艾士卡法、库仑法、高温燃烧中和法。艾士卡是经典的硫含量测定方法,但是分析步骤繁琐,过程冗长;库仑法对分析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结果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分析时间长;高温燃烧中和法... 全硫含量是煤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的全硫测定方法有艾士卡法、库仑法、高温燃烧中和法。艾士卡是经典的硫含量测定方法,但是分析步骤繁琐,过程冗长;库仑法对分析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结果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分析时间长;高温燃烧中和法操作繁杂,耗时费力。本工作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煤中硫的含量,克服了以上方法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全硫含量 测定方 煤中硫 高频燃烧 高温燃烧中和 库仑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炉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凌美英 沈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98-1499,共2页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是评定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必检项目,三氧化硫含量对水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较大。水泥中的三氧化硫主要来源于调节凝结时间的石膏、高温煅烧熟料加...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是评定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必检项目,三氧化硫含量对水泥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较大。水泥中的三氧化硫主要来源于调节凝结时间的石膏、高温煅烧熟料加入的矿化剂或原燃材料。适量的三氧化硫能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改善水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品质 三氧化硫 红外吸收光谱 硫含量 高频炉 产品质量检验 测定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铍铍铝合金中碳的含量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军 孙洪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57-1460,共4页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 高铍铍铝合金(铍质量分数为60%~65%)中的碳含量直接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进行了题示研究。将高铍铍铝合金样品0.10~0.20 g置于预先盛有0.3 g纯铁助熔剂的陶瓷坩埚中,覆盖上2.0 g钨锡助熔剂,采用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碳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3s)为0.00069%。对不同碳含量的高铍铍铝合金样品分别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高铍铍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洋 周健楠 +2 位作者 吴敏 刘兆莹 常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小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PM_(2.5)石英膜,膜面积为12.56 cm^(2))以16.67 L·min^(-1)流量采集24 h。取出采样膜,截取11.5 cm^(2)TSP采样膜和全部PM2.5采样膜,加入去离子水至50 mL。振荡后超声80 min,振荡,用0.45μm针头过滤器过滤,前5 mL滤液弃去,收集续滤液置于总有机碳(TOC)分析试样瓶中,用锡纸封口,采用TOC分析仪测定总碳(TC)和无机碳(IC)的含量,利用差减法计算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含量。结果显示,TC和IC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8.0 mg·L^(-1)和8.0 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差减法所得WSOC的检出限(3.143 s)为0.12 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0%~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8%。方法用于北京市某城市点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301份PM2.5样品的分析,WSOC的检出质量浓度为0.51~23.79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氧化 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倩倩 张毅 +2 位作者 张健豪 刘攀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0,共5页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 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核电站乏燃料储存框架材料,准确测定其中的碳含量有利于从源头上指导复合材料的质量控制。通过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种类、用量及加入顺序等关键参数考察,确定了最佳工作条件:样品量为0.025~0.050 g,助熔剂组合为0.4 g铁+0.2 g锡+1.5 g钨。采用合金钢、生铁和高碳铬铁标准样品校准碳硫分析仪,建立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试样测定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实验验证,证明方法用于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分析切实可行。方法在含量为0.006%~9%线性良好,实际样品中碳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SD,n=6)为0.50%~1.3%,加标回收率为93.0%~100%。方法满足碳化硼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碳含量的快速准确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铝基复合材料 中子吸收 高频感应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分析仪和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碳含量的比对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宗定 许春雪 +3 位作者 刘贵磊 王岚 孙慧中 安子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为探究元素分析仪发展为土壤、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标准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题示项目研究。选取5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沉积物标准物质,分别采用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和元素分析... 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是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为探究元素分析仪发展为土壤、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标准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题示项目研究。选取5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沉积物标准物质,分别采用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和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2.7%,相对误差为-2.9%~0.63%;元素分析仪测定值的RSD(n=6)为0.24%~2.7%,相对误差为-3.3%~0.84%;两种方法t检验结果均满足|t|<t_(0.05),P>0.05,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基于元素分析仪简便、快速、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测定及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因此可考虑将其发展为土壤和沉积物等地质样品中总碳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析仪 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土壤 沉积物 总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不同类型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硫 被引量:13
17
作者 石友昌 陈贵仁 +2 位作者 赵萌生 吕振龙 杨金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测试地质样品中的硫含量,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应用最为广泛。ICP-OES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受样品预处理和基体干扰的影响较大;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便捷高效,但受结晶水红外吸收干扰,分析硫... 测试地质样品中的硫含量,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应用最为广泛。ICP-OES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受样品预处理和基体干扰的影响较大;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便捷高效,但受结晶水红外吸收干扰,分析硫含量低的样品稳定性较差。本文采用5种酸溶方式处理样品ICP-OES测定硫含量,同时采用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低中高含量的硫,综合比较了两类方法的检出限、检测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效率等,明确了各方法的适用范围。实验中确定了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最佳测试条件为:称样量0.0500g,燃烧时间25s,分析时间40s,氧气流量4.0L/min;通过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检出限为10×10^(-6),检测范围为10×10^(-6)~470000×10^(-6),相对标准偏差(RSD)<6%(n=12),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8%。实验结果表明,ICP-OES分析效率高,但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范围不如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宽;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采用固体直接进样,成本低,用高氯酸镁作为干燥剂可解决结晶水红外吸收干扰问题。总体上,ICP-OES法适用于分析硫含量低的样品或作为测试结果佐证的手段,可实现多元素联测;批量样品或基体类型复杂的样品宜采用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试,更加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样品 酸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水型铝土矿中硫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娟 张庆建 +4 位作者 丁仕兵 岳春雷 郭兵 李晨 刘署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7-1089,共3页
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水型铝土矿中的硫含量。采用750℃灼烧20min处理铝土矿样品,加入纯铁1.4g,钨锡助熔剂1.5g作为混合助熔剂。硫的线性范围为0.319/6~1.0%,加标回收率在99.1%~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 采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三水型铝土矿中的硫含量。采用750℃灼烧20min处理铝土矿样品,加入纯铁1.4g,钨锡助熔剂1.5g作为混合助熔剂。硫的线性范围为0.319/6~1.0%,加标回收率在99.1%~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50%~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吸收光谱 高频燃烧 三水型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琳 王楠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3-1568,共6页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 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元素对矿产开采、钢铁冶炼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碳、硫的准确、快速定量检测至关重要,但未见有对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同时测定的研究。将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含量科学分为C1、C2、S1、S2四段,并分别对样品称样量、助熔剂加入比例及种类等因素进行探究,建立了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的碳、硫的方法,并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再现性。结果表明,C1、C2、S1、S2称样量分别为0.200 0、0.100 0、0.100 0、0.100 0 g,助熔剂组合方式为Fe+W=(0.6000+0.6000)、(0.6000+0.6000)、(0.9000+0.6000)、(0.6000+0.600 0) g为最佳实验条件。C1、C2、S1、S2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5 9、0.999 9、0.998 9,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1.3%、1.5%、1.3%、1.3%,使用3种不同型号的红外碳硫仪进行对比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56%~6.5%。结果均显示,方法准确、可靠,满足铜铅锌多金属矿中碳、硫的同时、准确快速定量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多金属矿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郑州市郊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一帆 毛香菊 +3 位作者 张宏丽 孙启亮 郭晓瑞 倪文山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土壤有机碳含量直接反应土壤肥力,了解郑州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本市土地合理化利用及治理有重要意义。为克服目前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标准方法中所用试剂要求严格且繁多,实验过程需要大量液体溶液流转,不利于环保,实验过程繁琐,易造... 土壤有机碳含量直接反应土壤肥力,了解郑州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本市土地合理化利用及治理有重要意义。为克服目前测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标准方法中所用试剂要求严格且繁多,实验过程需要大量液体溶液流转,不利于环保,实验过程繁琐,易造成人为误差且不适用于大批量样品检测等缺点。以郑州市市郊三种不同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单点线性校正法,以铁屑和钨锡混合为助熔剂,先测定土壤样品总碳量,再测定同一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余碳量,两者差减得到样品有机碳含量。通过对称样量、灼烧温度和助熔剂的用量进行优化,确定称样量为0.18~0.25 g、灼烧温度为430℃、灼烧时间为40 min、混合助熔剂为0.5 g铁屑和1.0 g钨锡。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决定系数R^(2)为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06%,定量限为0.02%。以国家标准物质GBW07427绘制标准曲线,所采土壤样品根据国家标准方法GB/T 36197—2018进行筛选研磨,分别测定其有机碳含量,结果与依照行业标准方法NY/T 85—1988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得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三种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分别为0.078%、0.10%和0.1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105%和98.4%。相比较传统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有害试剂使用少、直接固体进样、有利于环保、仪器操作流程简便、测定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土壤质量检测样品的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