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油油藏注空气强化热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1
作者 黄丽娟 李茂恒 +4 位作者 裴树峰 陈志伟 周小淞 李宗法 刘家旭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注空气采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水驱后小井距稀油油藏注空气开发的热效应问题,开展了注空气强化热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燃烧管含油饱和度、注气量、点火温度是影响热驱前缘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和... 注空气采油技术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式之一。针对水驱后小井距稀油油藏注空气开发的热效应问题,开展了注空气强化热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燃烧管含油饱和度、注气量、点火温度是影响热驱前缘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在含油饱和度30%~45%、气体加热温度300℃和注气强度4~6 L/min的条件下,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300~400℃的高温反应前缘,采收率达到74%。此外,在较低的注空气强度下,火烧前缘不稳定,通过注富氧空气有利于原油的氧化反应,同时提高火线温度,但反应消耗的油量较多,降低了实际采收率。油田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在低渗、低含油饱和度地层内维持较高的空气通量和火线温度,以实现强化热驱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现场实施注空气强化热驱工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油油藏 注空气 热驱 燃烧管实验 点火温度 注气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火驱驱替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秋 何厚锋 +5 位作者 关文龙 蒋有伟 唐君实 席长丰 郑浩然 王晓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6,共8页
火驱驱替特征是火驱的复杂物化过程和油藏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火驱方案设计和跟踪调控的重要基础。利用一维热跟踪补偿燃烧管实验装置,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稠油线性火驱的驱替特征,并与烟道气驱驱替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油黏... 火驱驱替特征是火驱的复杂物化过程和油藏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火驱方案设计和跟踪调控的重要基础。利用一维热跟踪补偿燃烧管实验装置,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稠油线性火驱的驱替特征,并与烟道气驱驱替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油黏度对火驱产液速率影响较大,黏度较低时火驱初期产液速率较高,大部分原油在中前期采出;黏度较大时,初期产液速率较小,甚至不产液,大部分原油在火驱中后期产出。火驱阶段含水率主要由地层初始含水饱和度(火驱前含水饱和度)决定。当地层初始含水饱和度高于束缚水饱和度时,火驱初期含水率较高,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火驱初期(注气量小于1 PV)的生产动态特征与烟道气驱相近。在持续开发过程中,火驱仍保持稳定的采油速度,而烟道气驱采出程度增幅放缓。火驱开发的原油采出程度与累积注气量呈近似线性的关系,表明要保证火驱开发的效果则需保证相应的注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驱 燃烧管实验 驱替特征 烟道气驱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油层传热特性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雷占祥 蒋海岩 +1 位作者 张琪 杨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88,共3页
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火烧油层采油过程中的燃烧及传热机理。在室内燃烧管火烧油层驱替实验中,对温度、压力及产出物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采用多点温度波动信号的时间序列为判定条件,对于不同位置的温度序列计算其分形维数,并将结... 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火烧油层采油过程中的燃烧及传热机理。在室内燃烧管火烧油层驱替实验中,对温度、压力及产出物进行实时监测与采集,采用多点温度波动信号的时间序列为判定条件,对于不同位置的温度序列计算其分形维数,并将结果与湍流燃烧火焰温度和流化床床层波动信号分形维数对比,分析火烧油层的传热机理。对比结果表明,火烧油层燃烧与流化床燃烧和湍流火焰燃烧存在本质区别,其传热方式主要以导热和气液相之间的热交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燃烧管实验 分形理论 传热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的原油氧化速率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士宝 张喻鹏 +1 位作者 蒋海岩 白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63-3568,共6页
火烧油层作为一种利用燃烧重质组分加热地层以达到原油驱替的热力采油技术,热效率高且驱油效果明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火驱成功应用并不广泛,主要在于缺乏对火驱不同氧化阶段原油氧化速率认识,难以形成较为合理的注气速度,通... 火烧油层作为一种利用燃烧重质组分加热地层以达到原油驱替的热力采油技术,热效率高且驱油效果明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火驱成功应用并不广泛,主要在于缺乏对火驱不同氧化阶段原油氧化速率认识,难以形成较为合理的注气速度,通过静态反应釜实验,测量低温阶段的压力随时间变化,进一步利用压降法计算出低温氧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燃烧管实验,测量高温阶段反应前后的氧气含量的变化,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得到高温氧化反应速率,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反应速率,结合火驱现场实际给出合理的注气速度,为后续火驱方案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燃烧 燃烧管实验 氧化反应速率 注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高压火驱氧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健 张娜 +2 位作者 蒋海岩 赵志龙 焦平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5-151,共7页
稠油氧化特性研究是火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设计的依据和基础,但截至目前,有关压力对稠油高压火驱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明确压力对稠油火驱氧化特性的影响,并有效减少高压火驱的不利影响,以鲁克沁稠油为例,基于热重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 稠油氧化特性研究是火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设计的依据和基础,但截至目前,有关压力对稠油高压火驱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明确压力对稠油火驱氧化特性的影响,并有效减少高压火驱的不利影响,以鲁克沁稠油为例,基于热重实验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研究不同压力下的稠油氧化热失重以及放热等变化特性,首先计算不同压力下的动力学参数,得出各氧化阶段的活化能、反应焓;其次,通过燃烧管实验,评价了不同压力下的火驱燃烧效果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升高加快了稠油氧化反应速率,增加了放热量,复杂体系的氧化路径有所改变,反应动力学表征参数需进行高压修正;并且压力升高使火线推进速率加快,燃烧前缘温度较常压火驱升高300℃以上,燃烧稳定性变差;10%减氧高压火驱燃烧稳定,有效抑制高压反应速度过快导致的燃烧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油 高压火驱 氧化特性 高压动力学表征 热分析实验 高压燃烧管实验 减氧火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驱阶段特征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蒋海岩 李晓倩 +2 位作者 高成国 任宗孝 袁士宝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5期114-119,共6页
燃烧阶段的划分对火驱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现场的生产设计与调控。而以往燃烧阶段划分方法的阶段特征较为片面,没有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其参数指标的适用性不强。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火驱燃烧阶段划分及驱油特征,通过一维燃烧管实验、数... 燃烧阶段的划分对火驱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指导现场的生产设计与调控。而以往燃烧阶段划分方法的阶段特征较为片面,没有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其参数指标的适用性不强。为了得到更全面的火驱燃烧阶段划分及驱油特征,通过一维燃烧管实验、数值模拟与火驱现场实例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火驱的阶段特点,并将不同火驱过程中的生产动态、燃烧前缘推进特征进行对比论证,从中选取了生产井的产量增加倍数、含水率、空气油比、氧气含量、燃烧前缘推进速度等10个参数进行阶段性分析,得到阶段性特征,并将其作为阶段划分对比的指标,将富氧燃烧火驱、常规火驱分为4个阶段,蒸汽吞吐后火驱分为5个阶段,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燃烧阶段划分的参考标准,为现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管实验 火驱 阶段划分 燃烧前缘 生产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田火烧油层数值模拟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新光 王磊 +2 位作者 田冀 谭先红 李卓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96,共4页
渤海BHN35油田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第2轮吞吐阶段,表现出井底流压低、气窜等现象,需要积极研究后续接替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油田火烧油层的可行性,建立了考虑重质油、中质油、焦炭和溶解气4组分的化学反应方程... 渤海BHN35油田采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目前已进入第2轮吞吐阶段,表现出井底流压低、气窜等现象,需要积极研究后续接替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该油田火烧油层的可行性,建立了考虑重质油、中质油、焦炭和溶解气4组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拟合了室内一维燃烧管实验结果,确定了化学反应方程配平系数、指前因子、活化能、反应热等关键参数;应用矿场模型预测了该油田火烧油层方案的生产效果,推荐采用水平井井网、顶部和中部2条火线同时燃烧的方式开发,并指明了下一步攻关方向。该研究对海上油田火烧油层技术实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油田 火烧油层 数值模拟 燃烧管实验 水平井 BHN35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