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 被引量:6
1
作者 赵莉 《绿色科技》 2015年第11期223-225,共3页
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结果表明:燃烧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等优点。当样品量为0.005 0g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3个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相... 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结果表明:燃烧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等优点。当样品量为0.005 0g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3个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在保证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2%-5.2%。实际样品6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洋 周健楠 +2 位作者 吴敏 刘兆莹 常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小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PM_(2.5)石英膜,膜面积为12.56 cm^(2))以16.67 L·min^(-1)流量采集24 h。取出采样膜,截取11.5 cm^(2)TSP采样膜和全部PM2.5采样膜,加入去离子水至50 mL。振荡后超声80 min,振荡,用0.45μm针头过滤器过滤,前5 mL滤液弃去,收集续滤液置于总有机碳(TOC)分析试样瓶中,用锡纸封口,采用TOC分析仪测定总碳(TC)和无机碳(IC)的含量,利用差减法计算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含量。结果显示,TC和IC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8.0 mg·L^(-1)和8.0 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差减法所得WSOC的检出限(3.143 s)为0.12 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0%~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8%。方法用于北京市某城市点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301份PM2.5样品的分析,WSOC的检出质量浓度为0.51~23.79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氧化 分散红外吸收光谱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废水中TOC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德黔 汪志国 孙宗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4,18,共3页
通过选择一定的仪器使用条件及样品预处理方法,利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TOC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RSD为4.4%,加标回收率在91.0%~102%。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较低,灵敏度完全能满足废水中TO... 通过选择一定的仪器使用条件及样品预处理方法,利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TOC进行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5mg/L,RSD为4.4%,加标回收率在91.0%~102%。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较低,灵敏度完全能满足废水中TOC项目的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 废水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海水中溶解有机碳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晶晶 刘季花 +2 位作者 邹建军 宋晓红 朱爱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7-482,共6页
采用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较好,精密度较高,方法检出限为0.024 mg/L;所测海水样DOC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为3.95 mg.L-1,最小值为1.47 mg.L-1;采样点距离海岸越远,DOC质量浓度越低。... 采用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较好,精密度较高,方法检出限为0.024 mg/L;所测海水样DOC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为3.95 mg.L-1,最小值为1.47 mg.L-1;采样点距离海岸越远,DOC质量浓度越低。海水样品置于4℃下冷藏保存,滴加饱和HgCl2溶液的水样,其保存效果要好于不加饱和HgCl2溶液的水样,且在55 d内,其DOC质量浓度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 燃烧氧化-色散红外吸收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海水DOC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孙萱 宋金明 +2 位作者 于颖 俞立东 林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2-76,共5页
采用实验测定和误差分析的方法,对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vario TOC cube测定海水DOC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对导致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量化估算。结果表明,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样... 采用实验测定和误差分析的方法,对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总有机碳分析仪vario TOC cube测定海水DOC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对导致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量化估算。结果表明,其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即样品重复性测量、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包括称量、定容、移液产生的不确定度,标准物质纯度和相对原子质量产生的不确定度)及测量仪器本身,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0.016、0.018、0.0086、0.0079。标准曲线拟合与样品重复性测量是影响海水DOC测定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但标准溶液配制和测量仪器所引起的不确定度亦不可忽略。对实际海水DOC浓度为1.20 mg/L的样品分析,合成以上四种不确定度分量得到DOC测定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21 mg/L。按照正态分布,取扩展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为0.07 mg/L,此海水样品中DOC含量的测定结果应为(1.20±0.07)mg/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海水溶解有机碳(DOC) 燃烧氧化-色散红外吸收 总有机碳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分散红外线气体法测定生活垃圾填埋气中二氧化碳 被引量:8
6
作者 宋钊 万方 +1 位作者 陈晓婷 陈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非分散红外线气体法测定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的二氧化碳,介绍了填埋气监测井的设置及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讨论了稀释倍数、配气方法和填埋气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经验证,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关键词 氧化 分散红外线气体 生活垃圾 填埋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对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干扰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通浩 张守斌 +4 位作者 敬红 王军霞 李恒庆 谷树茂 付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二氧化硫是中国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有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碘量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寿命长、灵敏度高等优势,是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的常见方法。在波长为7.3μm... 二氧化硫是中国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有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碘量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寿命长、灵敏度高等优势,是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的常见方法。在波长为7.3μm附近的红外吸收波段,甲烷和二氧化硫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重叠,造成交叉干扰。实验研究表明:甲烷将对二氧化硫的测定引入5%左右的正干扰。现场验证表明:对于含有高浓度甲烷的焦化废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结果显著偏高,经过数学修正后与其他方法可比。在应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时,应确认烟气中不含甲烷或其浓度很低,否则应当采取有效手段消除或减小甲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分散红外吸收 甲烷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玉娴 张定军 +4 位作者 白雪 吴彦飞 赵文锦 陈振斌 马应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3-112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成分,用800倍数码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在酸、碱条件下,分别生成纳米二氧化...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成分,用800倍数码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探讨不同反应条件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形貌的影响。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在酸、碱条件下,分别生成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和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碱性条件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40℃和4 h时,纳米二氧化硅微球呈现规整、均一的球型形貌;纳米SiO_2微球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都较好,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 溶胶-凝胶 傅里叶红外光谱 形貌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差减法和直接法测定生物降解材料总有机碳含量
9
作者 王绮 毛海梅 +4 位作者 谭若冰 王焱 吴凡 翟国强 羊钧 《塑料工业》 2025年第8期129-134,共6页
通过分析生物降解材料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依据ISO 8245:1999检测原理,建立燃烧氧化差减法测定生物降解材料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方法,用蔗糖和碳酸钙作为标准物质,建立标准工作曲线,测定生物降解材料总碳(TC)与灰分中总无机碳(TIC)含... 通过分析生物降解材料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依据ISO 8245:1999检测原理,建立燃烧氧化差减法测定生物降解材料总有机碳(TOC)含量的方法,用蔗糖和碳酸钙作为标准物质,建立标准工作曲线,测定生物降解材料总碳(TC)与灰分中总无机碳(TIC)含量,差减法计算TOC含量。差减法测定原材料和样品TOC含量,并通过加标试验对差减法的精密度和相对标准偏差进行分析。对直接法TOC含量的测定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测定用四种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预处理、不同粒径大小、不同填料的样品对TOC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和碳酸钙作为燃烧氧化两种方法TC、TOC、TIC测定的标准物质,线性相关性高,测量范围宽。差减法测定原材料和样品实测值与理论TOC基本相符,与直接法测定结果的相对理论偏差都在±3%以内。差减法测定样品TOC含量的加标回收率95%~102%,相对标准偏差0.8%~1.0%,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用(1+1)、(1+2)、(1+3)、(1+4)四种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对粒径小于1000μm的添加不同填料的样品预处理后,TOC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 差减 直接 色散红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总有机碳环境标准样品研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尧 田衎 +1 位作者 封跃鹏 王伟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602,共10页
土壤环境标准样品是土壤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工具。目前,土壤中总有机碳环境标准样品仍为中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的空缺,特别是配套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的土壤标准样品一直未曾问世。本文以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农用地土壤为原材... 土壤环境标准样品是土壤生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工具。目前,土壤中总有机碳环境标准样品仍为中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的空缺,特别是配套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的土壤标准样品一直未曾问世。本文以有机碳含量较高的农用地土壤为原材料,经干燥、研磨、混匀、装瓶、灭菌等加工步骤,制备获得土壤中总有机碳环境标准样品。分层随机抽取10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经评价统计量F小于临界值F_(0.05)(9,10),瓶间均匀性相对不确定度(u_(bb))为1.5%,样品均匀性良好。在室温避光保存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了18个月的稳定性检验,稳定性相对不确定度(u_(lts))为1.2%,样品具有良好稳定性。由中国11家实验室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和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协作定值,通过对检测结果的数理统计分析,样品量值评定结果为(25.2±1.4)mg/g。该标准样品为采用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参与定值的土壤中总有机碳环境标准样品,可作为土壤中总有机碳测定标准方法配套的实物标准,满足土壤生态环境监测及相关研究需求,且与国外同类样品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有机碳 环境标准样品 标准值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温室气体CO_2排放监测技术前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钟 杨龙誉 王军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6期11-14,共4页
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碳(CO2)气体检测方法,选取红外传感器、非分散红外和气相色谱3种方法监测工业燃煤废气中的CO2。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要求;单一燃煤废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70%~15.10%,同一排气筒中CO2... 介绍了国内外二氧化碳(CO2)气体检测方法,选取红外传感器、非分散红外和气相色谱3种方法监测工业燃煤废气中的CO2。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要求;单一燃煤废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70%~15.10%,同一排气筒中CO2体积分数5 min的波动范围为0~22.4%;同一排气筒(单一燃煤废气)中CO2和O2的体积分数有一定的关联性,二者之和基本稳定在19%~21%范围;非分散红外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同一样品的相对偏差为0.9%~3.4%;红外传感器适用于有组织排放的现场监测,另2种方法适用于无组织废气和环境空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气 氧化 红外传感器 分散红外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机碳在线设备在地表水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骏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采用燃烧氧化—红外线分析法在线测定了水中的总有机碳,结果显示:总有机碳水质在线设备基本性能指标重复性为0.5%、零点漂移0%、量程漂移-2.21%,在与实验室比对监测结果表明:比对实验测试范围-17.5%~1.58%之间,合格率达85.3%,结果符合... 采用燃烧氧化—红外线分析法在线测定了水中的总有机碳,结果显示:总有机碳水质在线设备基本性能指标重复性为0.5%、零点漂移0%、量程漂移-2.21%,在与实验室比对监测结果表明:比对实验测试范围-17.5%~1.58%之间,合格率达85.3%,结果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可见总有机碳水质燃烧氧化—红外线分析法在线监测方法可以连续、较准确地监测水质变化并实现远程监控,为水质预警、环保监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红外线分析 在线监测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应用 光学环境科学应用
13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2期105-105,共1页
X831 2005021599 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在非分散红外CO气体监测系统的 研究=Non-dispersive infrared instrument based on gas filter correlation technology for atmospheric CO monitoring [刊,中]/司福祺(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安徽... X831 2005021599 基于气体相关滤波技术在非分散红外CO气体监测系统的 研究=Non-dispersive infrared instrument based on gas filter correlation technology for atmospheric CO monitoring [刊,中]/司福祺(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安徽,合肥 (230031)),刘建国…//量子电子学报.-2004,21(4).- 425—428 介绍了一种有效地测量CO气体浓度的方法-基于 气体相关滤波技术(GFC)的非分散红外法(ND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 分散红外 氧化 化学反应 气体监测系统 环境 气体浓度 臭氧分子 科学应用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