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不确定度评定
1
作者 田翠芳 范秀全 +3 位作者 吕倩 王永兴 孟哲 蒋振洋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6期94-98,共5页
评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测量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该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标准物质、溶液配制、校准曲线... 评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测量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该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标准物质、溶液配制、校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34%,水样总有机碳质量浓度测定结果表示为(48.28±1.30)mg/L(k=2)。测量重复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校准曲线拟合、标准物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龙须菜总有机碳含量
2
作者 林岸清 《福建分析测试》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本文探讨了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TOC分析法)在测定龙须菜总有机碳含量中的应用。实验对新鲜龙须菜样品进行预处理,通过高温氧化炉燃烧样品将总碳转化为CO_(2),通过酸溶液促进无机碳酸盐分解产生CO_(2),并利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分... 本文探讨了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TOC分析法)在测定龙须菜总有机碳含量中的应用。实验对新鲜龙须菜样品进行预处理,通过高温氧化炉燃烧样品将总碳转化为CO_(2),通过酸溶液促进无机碳酸盐分解产生CO_(2),并利用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分别测定总碳和无机碳含量,通过二者的差值计算总有机碳的含量。结果表明,总碳和无机碳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8和0.999 5,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均为0.01%和0.04%,回收率在78.2%~97.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88%~4.55%之间。实验发现福建连江罗源湾龙须菜养殖基地的龙须菜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31.0%,春季和夏季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春季最高,平均值为33.7%,夏季最低,平均值为28.9%。本方法适用于龙须菜总有机碳含量的检测,为海洋碳汇的核算领域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燃烧氧化分散红外吸收 总有机碳(TOC) 海洋碳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洋 周健楠 +2 位作者 吴敏 刘兆莹 常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 对于TSP(总悬浮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100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TSP石英膜,膜面积为414 cm^(2))以1.05 m^(3)·min^(-1)流量采集24 h。对于PM_(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不大于2.5μm的颗粒物)样品,采用小流量采样器(采样膜为PM_(2.5)石英膜,膜面积为12.56 cm^(2))以16.67 L·min^(-1)流量采集24 h。取出采样膜,截取11.5 cm^(2)TSP采样膜和全部PM2.5采样膜,加入去离子水至50 mL。振荡后超声80 min,振荡,用0.45μm针头过滤器过滤,前5 mL滤液弃去,收集续滤液置于总有机碳(TOC)分析试样瓶中,用锡纸封口,采用TOC分析仪测定总碳(TC)和无机碳(IC)的含量,利用差减法计算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含量。结果显示,TC和IC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8.0 mg·L^(-1)和8.0 mg·L^(-1)以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差减法所得WSOC的检出限(3.143 s)为0.12 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0%~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8%。方法用于北京市某城市点位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301份PM2.5样品的分析,WSOC的检出质量浓度为0.51~23.79μ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氧化 分散红外吸收光谱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氧化-缓释-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总有机碳(TOC)的研究
4
作者 张倩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本文将常规的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方法进行了优化,在检测流程中添加了缓释步骤来测定不同土壤中TOC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多次测定土壤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该方法有效减少干扰成分和燃烧反应复... 本文将常规的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方法进行了优化,在检测流程中添加了缓释步骤来测定不同土壤中TOC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多次测定土壤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较小,该方法有效减少干扰成分和燃烧反应复杂带来的误差,具有干扰小、准确度高、稳定性良好等特点,以期在土壤样品TOC测定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有机碳 燃烧氧化-缓释-分散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4种监测方法对比 被引量:7
5
作者 倪广乐 郑强强 李馥星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6期147-149,共3页
目前,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法和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这4种监测方法的原理、现场监测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一些现场监测经验做法。同时,对4种监测方法的现场监测... 目前,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监测方法主要有碘量法、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法和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本文重点综述了这4种监测方法的原理、现场监测过程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一些现场监测经验做法。同时,对4种监测方法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数据变化趋势及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定电位电解法和非分散红外法不适合高浓度一氧化碳和高含水率的烟气二氧化硫的测量,而碘量法和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能够取得满意结果,这为后续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监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氧化 碘量 定电位电解 分散红外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炉烟气中甲烷对二氧化硫浓度检测的干扰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华 《低温与特气》 CAS 2023年第1期24-27,31,共5页
二氧化硫是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之一。在使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进行烟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在燃料气硫含量、过剩空气系数均不高的情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往往会异常升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离线检测比对以及实验,确认了... 二氧化硫是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之一。在使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进行烟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在燃料气硫含量、过剩空气系数均不高的情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往往会异常升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离线检测比对以及实验,确认了甲烷干扰二氧化硫浓度检测的问题。1×10^(-6)甲烷对SO_(2)的贡献值在0.14 mg/m^(3)左右。二氧化硫的最强吸收波长7.3μm和甲烷在强吸收波段7.2~8.3μm间有很明显的重叠,造成干扰。应考虑如何有效降低甲烷含量或采取有效手段消除、减少甲烷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红外吸收 烟气 氧化 甲烷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部发布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7
《造纸信息》 2010年第1期41-41,共1页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504-200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标准 4-氨基安替比林 五日生化需氧量 分光光度 靛蓝二磺酸钠 红外吸收 燃烧氧化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部发布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8
《湖南造纸》 2010年第1期43-43,共1页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1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1503—2009)、《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1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502—2009)、《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1503—2009)、《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504—2009)、《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505—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标准 4-氨基安替比林 五日生化需氧量 分光光度 靛蓝二磺酸钠 红外吸收 燃烧氧化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